专利名称:一种板式落料模具的废料排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板式落料模具的废料排出机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钣金件的冲压模具中,中、小型零件的落料模具一般采用条料落料方式,待加工条料一般长度为800-1500mm,一次冲压一件,然后将条料向前推动,再进行下次冲压,落料加工后废料较长较大,为一整体废料9,參见图1,靠人力手工将废料放入废料桶。对 于厚度小于O. 8mm的条料落料加工后容易产生应カ变形,导致最后几次落料冲压的定位困难,容易造成零件缺料等品质缺陷,降低生产效率。另外对于厚度大于I. 5mm的条料,其落料冲压后废料较重,手工搬运的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式落料模具的废料排出机构,能自动排出落料加工后的废料。本实用新型所述的ー种板式落料模具的废料排出机构,包括上、下模座以及安装在上模座上的上凹模和安装在下模座上的下凸模,其特征在于在下模座上设有废料刀和废料滑板,所述的废料刀位于下凸模的废料排出侧,废料刀的刃ロ位置与上凹模的废料排出侧边缘对应,刃ロ位置高于上凹模冲压时废料排出侧的边缘的最低位置,以达到刃ロ与上凹模废料排出车边缘配合切割废料的目的;所述的废料滑板的一端与下模座的废料排出侧的边缘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下,使切割后的废料顺着滑板滑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上凹模向下冲压条料时,其废料排出侧边缘与设置在下模座的废料刀配合,切割上一次冲压后产生的废料,被切割后的废料顺着倾斜的废料滑板排出,故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自动排出条料废料,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目的。
图I是现有技术排出的整体废料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板式落料模具的废料排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板式落料模具的废料排出机构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排出的分段废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接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的详细阐述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板式落料模具的废料排出机构,包括上、下模座5、6以及安装在上模座上的上凹模4和安装在下模座上的下凸模1,其特征在于在下模座上设有废料刀2和废料滑板3,所述的废料刀位于下凸模的废料排出侧,废料刀的刃ロ 7位置与上凹模的废料排出侧边缘对应,刃ロ 7位置高于上凹模冲压时废料排出侧的边缘的最低位置3-5mm ;所述的废料滑板3的一端与下模座的废料排出侧的边缘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下,其水平倾斜角度> 25。,并在废料滑板和下模座间设置支撑条。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上凹模向下冲压条料的同时,其排料侧边缘与固定在下模座上的废料刀配合切割上一次冲压条料后产生废料,形成的为图4所示的分段废料8,被切割后的废料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废料滑板滑出,掉入废料桶中,然后将条料向前推动,进行 下一次冲压,以此往复。
权利要求1.一种板式落料模具的废料排出机构,包括上、下模座(5、6)以及安装在上模座上的上凹模(4)和安装在下模座上的下凸模(1),其特征在于在下模座上设有废料刀(2)和废料滑板(3),所述的废料刀位于下凸模的废料排出侧,废料刀的刃ロ(7)位置与上凹模的废料排出侧边缘对应,刃ロ (7)位置高于上凹模冲压时废料排出侧的边缘的最低位置;所述的废料滑板(3 )的一端与下模座的废料排出侧的边缘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板式落料模具的废料排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料滑板(3)的水平倾斜角度彡25°。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板式落料模具的废料排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刃ロ(7)的位置高于上凹模冲压时废料排出侧的边缘的最低位置3-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板式落料模具的废料排出机构,包括上、下模座以及安装在上模座上的上凹模和安装在下模座上的下凸模,其特征在于在下模座上设有废料刀和废料滑板,所述的废料刀位于下凸模的废料排出侧,废料刀的刃口位置与上凹模的废料排出侧边缘对应,刃口位置高于上凹模冲压时废料排出侧的边缘的最低位置;所述的废料滑板的一端与下模座的废料排出侧的边缘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下。通过上凹模向下冲压条料时,其废料排出侧边缘与设置在下模座的废料刀配合,切割上一次冲压后产生的废料,被切割后的废料顺着倾斜的废料滑板排出,故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自动排出条料废料,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目的。
文档编号B21D45/00GK202447482SQ20122002630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0日
发明者刘佳, 张健, 牟燕, 罗旭 申请人:联伟汽车零部件(重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