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废料推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864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压模废料推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冲压模废料推出机构。
背景技术
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其可以进行冲孔、落料、弯曲和拉深等成型加工。冲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直接关系。对于落料和冲孔 可以同时完成的复合模,冲压时废料很容易卡在凸凹模的冲孔型孔中,若废料不及时排出,则可能堆积胀裂凸凹模,必须要停机维修或者更换凸凹模,增加了加工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压模废料推出机构,可以在每次冲压后自动排出废料,避免了废料堆积胀裂凸凹模,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非常具有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压模废料推出机构,包括上模座、模柄和凸凹模,凸凹模固定连接于上模座下表面,凸凹模上开有冲孔型孔,还包括推杆,推杆设置于冲孔型孔内并可相对凸凹模移动,推杆上端通过弹簧连接于上模座内,当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推杆的下端伸出凸凹模的下端面。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座采用Q235钢制成,所述凸凹模采用GCrl5钢制成,凸凹模和上模座之间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采用45钢制成。作为优选,上模座上开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螺钉螺纹连接于通孔内,弹簧套接于螺钉上;推杆下端面为锥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凸凹模冲孔型孔内设置有推杆,在上模座下移时,推杆在冲孔凸模的作用下相对凸凹模上移,冲孔凸模完成冲孔,上模座上移时,推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将废料推出,避免了废料堆积胀裂凸凹模,不必频繁维修或者更换凸凹模,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当弹簧损坏或者失效时,可以将螺钉取出,更换弹簧,非常方便实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冲压模废料推出机构,包括上模座3、模柄4和凸凹模1,凸凹模I固定连接于上模座3下表面,凸凹模I上开有冲孔型孔,还包括推杆8,推杆8设置于冲孔型孔内并可相对凸凹模I移动,推杆8上端通过弹簧6连接于上模座3内,当弹簧6处于自由状态时,推杆8的下端伸出凸凹模I的下端面。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上模座3上开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螺钉5螺纹连接于通孔内,弹簧6套接于螺钉5上,需要时,可以取出螺钉5更换弹簧6,非常方便。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座3采用Q235钢制成,综合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所述凸凹模I采用GCrl5钢制成,强度高,不易损坏。凸凹模I和上模座3之间设置有垫板7,所述垫板7采用45钢制成,垫板7可以减少冲压时凸凹模I对上模座3的冲击,延长上模座3的使用寿命。推杆8下端面为锥面,更方便废料的推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上模座3下移时,推杆8在冲孔凸模的作用下相对凸凹模I上移,冲孔凸模完成冲孔,上模座3上移时,推杆8在弹簧6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将废料推出,避免了废料堆积胀裂凸凹模I。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冲压模废料推出机构进行了详尽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 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变更和改进将是可能的,而不会超出附加权利要求可规定的构思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冲压模废料推出机构,包括上模座、模柄和凸凹模,凸凹模固定连接于上模座下表面,凸凹模上开有冲孔型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杆,推杆设置于冲孔型孔内并可相对凸凹模移动,推杆上端通过弹簧连接于上模座内,当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推杆的下端伸出凸凹模的下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冲压模废料推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采用Q235钢制成,所述凸凹模采用GCrl5钢制成,凸凹模和上模座之间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采用45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冲压模废料推出机构,其特征在于上模座上开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螺钉螺纹连接于通孔内,弹簧套接于螺钉上;推杆下端面为锥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废料推出机构,涉及一种模具部件,包括上模座、模柄和凸凹模,凸凹模固定连接于上模座下表面,凸凹模上开有冲孔型孔,还包括推杆,推杆设置于冲孔型孔内并可相对凸凹模移动,推杆上端通过弹簧连接于上模座内,当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推杆的下端伸出凸凹模的下端面。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每次冲压后自动排出废料,避免了废料堆积胀裂凸凹模,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非常具有实用性。
文档编号B21D45/02GK202701201SQ20122014454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9日
发明者潘勇 申请人:成都吉露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