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车型共用的旋转四面体焊装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489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车型共用的旋转四面体焊装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焊接装置,确切地说是ー种多车型共用的旋转四面体焊装线。
背景技术
每种车型具有专有化焊装线,为同一车型实现标准化统ー的焊接。但是,当开发新的车型时,需要将在异地重新组建新的焊装线,生产成本投入大,人员流动在各个焊装线之间,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设计柔性化焊装线解决上述问题,虽然柔性化焊装线采用部分通用设备,在新的焊装线是只需増加部分专用设备,但是柔性化焊装线一次性投资大,不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多车型共用的旋转四面体焊装线,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多车型共用的旋转四面体焊装线,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固定板,固定板的内侧安装管状转轴,转轴垂直于固定板的板面,固定板上设置两个第二通孔,两个第二通孔以转轴为中心对称分布在固定板上,转轴上设置截面为正方形的立方体型旋转座,旋转座的正方形截面开设第一通孔,通过通孔旋转座套装在转轴上,旋转座接近固定板一侧的侧面上开设四个第三通孔,四个第三通孔以转轴为中心均匀环形排列,第三通孔距离转轴的距离与第二通孔距离转轴的距离相同,转轴上内设置推力轴,推力轴两端穿出转轴,转轴远离固定板一端设置内凸沿,推力轴上设置凸环,凸环在转轴内部,推力轴外周设置弹簧,固定板上设置挡沿,弹簧一端紧靠凸环,弹簧的另一端紧靠挡沿,推力轴穿出固定板,在固定板外侧的推力轴上安装连接座,连接座上两个销子,两个销子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并且与两个第三通孔相配合。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转座与转轴之间安装至少ー个轴承。所述的旋转座与转轴之间安装两个轴承,两个轴承之间设置内套筒和外套筒,内套筒连接两个轴承的内套圈,外套筒连接两个轴承的外套圏。所述的固定板外周安装盖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实现四种车型焊接的需要,焊装不同车型时切換方便,避免人员流动,提高工作效率;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快捷,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IA-A线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IB-B线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销子2轴承3内套筒4挡沿5弹簧6连接座7转轴8推力轴9凸环10固定板11底座12底座13外套筒14凸沿15旋转座16第一通孔17第二通孔18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多车型共用的旋转四面体焊装线,如图所示,包括底座11,底座11上设置固定板10,固定板10的内侧安装管状转轴7,转轴7垂直于固定板10的板面,固定板10上设置两个第二通孔17,两个第 二通孔17以转轴7为中心对称分布在固定板10上,转轴7上设置截面为正方形的立方体型旋转座15,旋转座15的正方形截面开设第一通孔16,旋转座15的其他四面分别安装四套不同的焊装装置,通过通孔16旋转座15套装在转轴7上,旋转座15接近固定板10 —侧的侧面上开设四个第三通孔18,四个第三通孔18以转轴7为中心均匀环形排列,第三通孔18距离转轴7的距离与第二通孔17距离转轴7的距离相同,转轴7上内设置推力轴8,推力轴8两端穿出转轴7,转轴7远离固定板10 —端设置内凸沿14,推カ轴8上设置凸环9,凸环9在转轴17内部,推力轴8外周设置弹簧5,固定板10上设置挡沿4,弹簧5 —端紧靠凸环9,弹簧5的另一端紧靠挡沿4,推力轴8穿出固定板10,在固定板外侧的推力轴8上安装连接座6,连接座6上两个销子1,两个销子I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17,并且与两个第三通孔18相配合。所述的旋转座15与转轴7之间安装两个轴承2,能够降低旋转座15与转轴7转动的摩擦系数,转动更加轻盈,两个轴承2之间设置内套筒3和外套筒13,内套筒3连接两个轴承2的内套圈,外套筒13连接两个轴承2的外套圈,保持两个轴承2同步旋转。两个轴承2减轻转动的压力,并且对旋转座15具有支撑作用。所述的固定板10外周安装盖板12,盖板12对固定板11具有保护作用。当使用不同的焊装装置时,推动固定板10内的推力轴8,推力轴8带动连接座6将两个销子I向固定板10外侧拉,两个销子I与第三通孔18分离,此时转动旋转座15至合适的焊装装置,松开推力轴8,在弹簧5的作用下,推力轴8及销子I复位,通过销子I与其他的第三通孔18配合,保持旋转座15固定。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四种车型焊接的需要,焊装不同车型是切換方便,避免人员流动,提高工作效率;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快捷,适用于规模化生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木。
权利要求1.多车型共用的旋转四面体焊装线,其特征在干包括底座(11),底座(11)上设置固定板(10),固定板(10)的内侧安装管状转轴(7),转轴(7)垂直于固定板(10)的板面,固定板(10)上设置两个第二通孔(17),两个第二通孔(17)以转轴(7)为中心对称分布在固定板(10)上,转轴(7)上设置截面为正方形的立方体型旋转座(15),旋转座(15)的正方形截面开设第一通孔(16),通过通孔(16)旋转座(15)套装在转轴(7)上,旋转座(15)接近固定板(10)—侧的侧面上开设四个第三通孔(18),四个第三通孔(18)以转轴(7)为中心均匀环形排列,第三通孔(18)距离转轴(7)的距离与第二通孔(17)距离转轴(7)的距离相同,转轴(7)上内设置推力轴(8),推力轴(8)两端穿出转轴(7),转轴(7)远离固定板(10)—端设置内凸沿(14),推力轴(8)上设置凸(环9),凸环(9)在转轴(17)内部,推力轴(8)外周设置弹簧(5),固定板(10)上设置挡沿(4),弹簧(5)—端紧靠凸环(9),弹簧(5)的另一端紧靠挡沿(4),推力轴(8)穿出固定板(10),在固定板外侧的推力轴(8)上安装连接座(6),连接座 (6)上两个销子(1),两个销子(I)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17),并且与两个第三通孔(18)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车型共用的旋转四面体焊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座(15)与转轴(7)之间安装至少ー个轴承(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车型共用的旋转四面体焊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座(15)与转轴(7)之间安装两个轴承(2),两个轴承(2)之间设置内套筒(3)和外套筒(13),内套筒(3)连接两个轴承(2)的内套圈,外套筒(13)连接两个轴承(2)的外套圏。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车型共用的旋转四面体焊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10)外周安装盖板(12)。
专利摘要多车型共用的旋转四面体焊装线,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固定板,固定板的内侧安装管状转轴,固定板上设置两个第二通孔,转轴上设置旋转座,旋转座接的侧面上开设四个第三通孔,转轴上内设置推力轴,推力轴两端穿出转轴,转轴一端设置内凸沿,推力轴上设置凸环,凸环在转轴内部,推力轴外周设置弹簧,固定板上设置挡沿,弹簧一端紧靠凸环,弹簧的另一端紧靠挡沿,在固定板外侧的推力轴上安装连接座,连接座上两个销子,两个销子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并且与两个第三通孔相配合。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四种车型焊接的需要,焊装不同车型是切换方便,避免人员流动,提高工作效率;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快捷,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文档编号B23K37/00GK202639674SQ20122027271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1日
发明者刘维华, 王福强, 李大鹏, 林山入, 曾定基, 祝慧业 申请人:烟台宇信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