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开孔机驱动套筒键槽拉刀刀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孔机驱动套筒键槽拉刀刀块。
背景技术:
开孔机驱动套筒的长度较长,其内孔具有两条对称的键槽,受设备长度限制,要一次性拉削键槽成型,需定制专用拉刀,在拉刀上设置多个刀块,根据键槽长度,确定刀块数量和拉削量。因此,对于单个刀块而言,其结构以及刀尖角度的合理设计对键槽拉削质量至
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满足使用要求的开孔机驱动套筒键槽拉刀刀块。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孔机驱动套筒键槽拉刀刀块,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一侧开设有容屑槽,本体另一侧具有刀尖,刀尖的前角为12° 15°,刀尖的后角为2° 3°,本体中央具有连接孔。进一步地,为提高拉削精度,所述的刀尖两侧的副后角为2° 3°,刀尖刃角处的倒角为R0. 3 R0.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经多次试验而确定的刀尖前角、后角符合驱动套筒键槽拉刀所需要求,容屑槽可及时排除拉削下来的铁屑。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俯视图。图中1.本体2.容屑槽3.刀尖4.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如
图1、图2所示的一种开孔机驱动套筒键槽拉刀刀块,包括本体I,所述的本体I一侧开设有容屑槽2,本体I另一侧具有刀尖3,刀尖3的前角a为14°,刀尖3的后角3为2. 5°,本体I中央具有连接孔4。为提高拉削精度,所述的刀尖3两侧的副后角为2. 5°,刀尖3刃角处的倒角为R0. 4。本刀块使用时,是多个依次排列、高度逐步抬高地安装在拉刀的刀体上,形成对键槽不同深度的拉削,刀块的安装高度和刀块数量可根据键槽拉削深度确定。经多次试验而获得的刀尖3的前角α、后角β参数,符合驱动套筒键槽拉刀所需要求,容屑槽2可及时排除拉削下来的铁屑。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开孔机驱动套筒键槽拉刀刀块,包括本体(I),其特征是所述的本体(I) 一侧开设有容屑槽(2),本体(I)另一侧具有刀尖(3),刀尖(3)的前角(a )为12° 15°,刀尖(3)的后角(β)为2° 3°,本体(I)中央具有连接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孔机驱动套筒键槽拉刀刀块,其特征是所述的刀尖(3)两侧的副后角为2° 3°,刀尖(3)刃角处的倒角为R0. 3 R0. 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孔机驱动套筒键槽拉刀刀块,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一侧开设有容屑槽,本体另一侧具有刀尖,刀尖的前角为12°~15°,刀尖的后角为2°~3°,本体中央具有连接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经多次试验而确定的刀尖前角、后角符合驱动套筒键槽拉刀所需要求,容屑槽可及时排除拉削下来的铁屑。
文档编号B23D43/00GK202824844SQ20122043400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9日
发明者姚冬成, 周宝昌, 周建华, 潘敏成, 孙伟平, 胡建清 申请人:江苏昌力油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