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凸包补强的补强肋成形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4775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适用于凸包补强的补强肋成形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配模具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适用于凸包补强的补强肋成形模组。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生产中,由于材料在部件上的流动会产生扭力和拉力,进而造成了部件中间的空区上的材料弹跳幅度较大,影响了生产的顺利进行,还会导致部件成形时的平面度无法满足要求,给生产带来了负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凸包补强的补强肋成形模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适用于凸包补强的补强肋成形模组,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三模具和第四模具;同时,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三模具、第四模具、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设置的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止挡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第一模具用于进行第一步的向下打补强肋。第一模具中设有两组第一脱板入子和第一下模板入子;其中两组第一脱板入子设于第一模具的止挡板、脱料板内;第一下模板入子设于第一模具的下模板内。另外,两组第一脱板入子的高度相同。第二模具用于进行第二步的向下打补强肋。第二模具中设有第二脱板铣槽和第二模板铣槽,其中第二脱板铣槽设于第二模具的脱料板内,第二模板铣槽设于第二模具的下模板内。第三模具用于进行第三步的向下打补强肋。第三模具中设有第三夹板铣槽和第三挡板铣槽,其中第三夹板铣槽设于第三模具的上夹板内,第三挡板铣槽设于第三模具的止挡板内。第四模具用于进行第四步的向下打补强肋。第四模具中设有第四脱板铣槽、两组第四挡块和第四模板铣槽;其中第四脱板铣槽设于第四模具的脱料板内;第四模板铣槽和两组第四挡块均设于第四模具的下模板内;同时,两组第四挡块分别位于第四模板铣槽的两端。本实用新型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模具的结构补强及配合使用,促进了凸包补强,可以更有效的收料,良好的调整了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弹跳幅度,进而控制了平面度的拉伸,有利于最后成品的良率的提闻。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13]图[0014]图[0015]图[0016]图[0017]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f图5所示为可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凸包补强的补强肋成形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模具1、第二模具2、第三模具3和第四模具4 ;同时,第一模具1、第二模具2、第三模具3、第四模具4、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设置的上模座7、上垫板8、上夹板9、止挡板10、脱料板11、下模板12、下垫板13和下模座14。第一模具I用于进行第一步的向下打补强肋。第一模具I中设有两组第一脱板入子101和第一下模板入子102 ;其中两组第一脱板入子101设于第一模具I的止挡板10、脱料板11内;第一下模板入子102设于第一模具I的下模板12内。另外,两组第一脱板入子101的高度相同。生产中,用于固定两组第一脱板入子101和第一下模板入子102的螺丝或销正,其反面沉头且不倒角。第二模具2用于进行第二步的向下打补强肋。第二模具2中设有第二脱板铣槽201和第二模板铣槽202,其中第二脱板铣槽201设于第二模具2的脱料板11内,第二模板铣槽202设于第二模具2的下模板12内。生产中,用于固定第二脱板铣槽201和第二模板铣槽202的螺丝或销正,其反面沉头且不倒角。第三模具3用于进行第三步的向下打补强肋。第三模具3中设有第三夹板铣槽301和第三挡板铣槽302,其中第三夹板铣槽301设于第三模具3的上夹板9内,第三挡板铣槽302设于第三模具3的止挡板10内。生产中,第三夹板铣槽301和第三挡板铣槽302的槽底边缘均采用弧形设计,且槽底边缘的直径以Imm为佳。第四模具4用于进行第四步的向下打补强肋。第四模具4中设有第四脱板铣槽401、两组第四挡块402和第四模板铣槽403 ;其中第四脱板铣槽401设于第四模具4的脱料板11内;第四模板铣槽403和两组第四挡块402均设于第四模具4的下模板12内;同时,两组第四挡块402分别位于第四模板铣槽403的两端。生产中,第四脱板铣槽401和第四模板铣槽403的槽底边缘均采用弧形设计,且槽底边缘的直径以Imm为佳。另外,两组第四挡块402的厚度以不超过第四模具4的下模板12厚度的二分之一为佳。
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凸包补强的补强肋成形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模具(I)、第二模具(2)、第三模具(3)和第四模具(4);同时,第一模具(I)、第二模具(2)、第三模具(3)、第四模具(4)、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设置的上模座(7)、上垫板(8)、上夹板(9)、止挡板(IO )、脱料板(11)、下模板(12 )、下垫板(13 )和下模座(14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凸包补强的补强肋成形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模具(I)中设有两组第一脱板入子(101)和第一下模板入子(102);其中两组第一脱板入子(101)设于第一模具(I)的止挡板(10)、脱料板(11)内;第一下模板入子(102)设于第一模具(I)的下模板(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凸包补强的补强肋成形模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的第一脱板入子(101)的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凸包补强的补强肋成形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模具(2)中设有第二脱板铣槽(201)和第二模板铣槽(202),其中第二脱板铣槽(201)设于第二模具(2)的脱料板(11)内,第二模板铣槽(202)设于第二模具(2)的下模板(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凸包补强的补强肋成形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模具(3)中设有第三夹板铣槽(301)和第三挡板铣槽(302),其中第三夹板铣槽(301)设于第三模具(3)的上夹板(9)内,第三挡板铣槽(302)设于第三模具(3)的止挡板(10)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凸包补强的补强肋成形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模具(4)中设有第四脱板铣槽(401)、两组第四挡块(402)和第四模板铣槽(403);其中第四脱板铣槽(401)设于第四模具(4)的脱料板(11)内;第四模板铣槽(403)和两组第四挡块(402)均设于第四模具(4)的下模板(12)内;同时,两组第四挡块(402)分别位于第四模板铣槽(403)的两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凸包补强的补强肋成形模组,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三模具和第四模具;同时,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三模具、第四模具、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设置的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止挡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本实用新型通过模具的结构补强及配合使用,促进了凸包补强,可以更有效的收料,良好的调整了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弹跳幅度,进而控制了平面度的拉伸,有利于最后成品的良率的提高。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2824397SQ2012204570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
发明者盛大志 申请人:钰翔精密模具(东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