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子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809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子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装机,具体涉及一种轮子组装机。
背景技术
轮滑,是一种利用特别的轮滑鞋为比赛工具的竞赛项目,也是一种日常休闲的活动,深受青少年以及儿童的喜爱。目前,花样轮滑十分盛行,为使使用者穿着舒适、可随心做出各种花样,轮滑鞋适当的减轻重量是很必要的。以轮子为例,适当减轻每个轮子的重量,整双鞋的质量就会减轻很多,在保证轮子的韧性、强度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轮子的构造,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市场上绝大部分的轮子,基本上是在轮壳内套设空心的套筒,然后在套筒的两端再套上轴承,以此来达到减轻整个轮子的重量的目的。而现有的生产方法,是采用人工进行组装,不仅增加了劳动力成本投入,而且其生产效率低,远不能满足现代规模化、自动化生
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自动组装轮子的组装机,该组装机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可实现自动化操作。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轮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定位并固定第一轴承与套筒的上定位机构,用于定位并固定第二轴承与轮壳的下定位机构,用于传送前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套筒、轮壳的传送机构,以及驱动上定位机构与下定位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前述上定位机构包括上载台,设置于前述上载台正上方的上固定板,垂直设置于前述上固定板上的定位柱;前述上载台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列的用于托起第一轴承与套筒的合页,前述合页的两个叶片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前述下定位机构包括下载台,前述下载台平行设置于上载台的正下方。前述的轮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前述传送机构包括振动盘、传送通道。前述的轮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前述上载台与下载台之间设置有过渡平台,前述过渡平台形成有供工件穿过的通孔。前述的轮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轮子输出通道,前述轮子输出通道与过渡平台上表面齐平。前述的轮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控制器。前述的轮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机构为气缸。前述的轮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前述气缸朝向工件的一端设置有定位磁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结构简单,方便制造;上载台既可以承载第一轴承与套筒,又可以在气缸的帮助下将第一轴承与套筒漏入轮壳内,为轮子的压合做准备;气缸上锁定有定位磁铁,保证了在压合过程中工件不会掉落;另外,由PLC控制器控制组装机的工作,工作效率高、可完全实现自动化操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轮子组装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上载台的侧视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上载台,2-上固定板,3-定位柱,4-合页,5-叶片,6_复位弹簧,7-下载台,8-传送通道,9-过渡平台,10-通孔,11-轮子输出通道,12-气缸,13-定位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本实用新型的轮子组装机,包括用于定位并固定第一轴承与套筒的上定位机构,用于定位并固定第二轴承与轮壳的下定位机构,用于传送上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套筒、轮壳的传送机构,以及驱动上定位机构与下定位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参照图1和图2,详细说明如下上定位机构包括上载台1,设置于上载台I正上方的上固定板2,垂直设置于上固定板2上的定位柱3。参照图2,上载台I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列的用于托起第一轴承与套筒的合页4,合页4的两个叶片5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6。将左右两个上载台I的左右两端固定后,套筒放置于上载台I的中间,第一轴承放置于套筒的上方,在复位弹簧6的作用下,上载台I呈闭合状态,第一轴承与套筒便盛放在上载台I上,不会掉落下来。下定位机构包括下载台7,下载台7平行设置于上载台I的正下方,其上从下到上依次放置有第二轴承和轮壳。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上载台I向下移动、下载台7向上移动,当套筒与轮壳对接后,驱动机构沿套筒的轴向施加一定的压力,将罗列在一起的上述四部分零件压合成一个整体,即一个完整的轮子自动组装完毕,工作效率是人工组装的10倍左右。为了将组装好的轮子及时输送出去,上载台I与下载台7之间设置有过渡平台9,过渡平台9形成有供工件穿过的通孔10。具体的,第一轴承、套筒、第二轴承、轮壳在通孔10处完成压合、组装,然后下方的驱动机构将组装好的轮子向上顶出通孔10,在推手(未图示)等装置的带动下,将轮子沿过渡平台9的上表面水平推出,为下一轮子组装空出位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机还包括轮子输出通道11,轮子输出通道11与过渡平台9上表面齐平,用于将组装好的轮子输出到收纳箱中。在自动化生产中,为了使料箱中无序的工件自动、有序、定向排列并整齐、准确的输送到上载台1、下载台7上,本实用新型中的传送机构包括振动盘与传送通道8。为了保证自动化生产高效、高质量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机还包括PLC控制器,对各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驱动机构为气缸12,动作准确,精度高,组装的轮子良率高。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气缸12朝向工件的一端设置有定位磁铁13。气缸12上锁定有定位磁铁13,对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保证了在压合过程中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不会掉落,保证了组装有序、无误的进行。本实用新型的轮子组装机,可实现自动化组装轮子,工作效率高,是人工组装效率的10倍,适合于规模化、自动化生产。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轮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定位并固定第一轴承与套筒的上定位机构, 用于定位并固定第二轴承与轮壳的下定位机构, 用于传送上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套筒、轮壳的传送机构, 以及驱动上定位机构与下定位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 上述上定位机构包括上载台,设置于上述上载台正上方的上固定板,垂直设置于上述上固定板上的定位柱;上述上载台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列的用于托起第一轴承与套筒的合页,上述合页的两个叶片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上述下定位机构包括下载台,上述下载台平行设置于上载台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传送机构包括振动盘、传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上载台与下载台之间设置有过渡平台,上述过渡平台形成有供工件穿过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轮子输出通道,上述轮子输出通道与过渡平台上表面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轮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机构为气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气缸朝向工件的一端设置有定位磁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定位机构、下定位机构、传送机构以及驱动机构;前述上定位机构包括上载台、上固定板、定位柱;前述上载台包括合页,前述合页的两个叶片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前述下定位机构包括平行设置于上载台的正下方的下载台;还包括PLC控制器;前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气缸的一端设置有定位磁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结构简单,方便制造;上载台既可以承载第一轴承与套筒,又可以在气缸的帮助下将第一轴承与套筒漏入轮壳内,为轮子的压合做准备;气缸上锁定有定位磁铁,保证了在压合过程中工件不会掉落;另外,由PLC控制器控制组装机的工作,工作效率高、可完全实现自动化操作。
文档编号B23P21/00GK202894727SQ20122052068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2日
发明者沃德明 申请人:苏州金科信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