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切割机床加工行程扩大工艺改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8220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切割机床加工行程扩大工艺改进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切割机床加工行程扩大工艺改进装置。
背景技术
线切割加工在模具产品制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模具加工企业在制造模具的型芯和型腔时经常会遇到加工一些较大型零件,由于受到线切割机床加工行程的影响,此种零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在线切割机床上加工,如果购买一台大行程的线切割机床价钱较贵,根据这样的加工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一种方法是采用外协加工的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的满足加工的要求,但是零件外协加工后带来了成本以及模具生产周期的增加;第二种方式是现有的线切割机床上加工零件的一半然后调头加工零件的另外一半,这样导致零件多次装夹,加工效率降低,零件的定位精度下降,尺寸精度难以保证,不适用于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另外一种方式是借助工艺模板,利用模板中的定位孔进行定位,此种加工方式在很到程度上虽然能够满足零件的加工要求,但零件和工艺模板相连质量增加,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增加,另外一个工艺模板只能使用一次,对于长期来讲不利于产品成本的降低。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线切割加工装置存在的成本高、加工效率低、零件尺寸精度和定位精度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零件加工的质量的线切割机床加工行程扩大工艺改进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线切割机床加工行程扩大工艺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零件放置板和零件定位板;所述底座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横向支撑板、第二横向支撑板、第一竖向支撑板和第二竖向支撑板,所述第一、第二横向支撑板上均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一端均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不设有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设有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板的两端滑动连接;所述零件定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板上的第一导向槽内且可沿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所述零件放置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板上的第一导向槽内且可沿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实现零件定位板与零件放置板之间沿第一导向槽实现移动,从而达到调节线切割机床有效行程的目的。进一步,所述零件定位板底面设有第一导向凸块,所述第一导向凸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零件定位板通过一螺钉穿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板上的第一导向槽间隙连接。进一步,所述零件放置板底面设有第二导向凸块,所述第二导向凸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零件放置板通过一螺钉穿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板上的第一导向槽间隙连接。[0008]进一步,所述零件定位板包括横向量侧面和竖向量侧面,所述横向量侧面和竖向量侧面垂直联接,所述横向量侧面和竖向量侧面的联接处设置有工艺槽,便于有棱角零件的放置,横向量测面的上表面应保持平整,便于安装测量工具。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包括两块相同的导向固定块,所述导向固定块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连接所述零件定位板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板和所述零件放置板与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板的螺钉。进一步,所述第一、第二横向支撑板两端均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不设有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一端均设有阶梯孔,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板两端的螺纹孔与所述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不设有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一端的阶梯孔通过螺钉进行装配,达到相互之间的垂直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均为阶梯槽,便于实现零件定位板与零件放置板之间的相互平行,保证零件加工时在同一平面内。进一步,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板是相同的;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板和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板是相同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第二横向支撑板与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之间的螺钉实现零件加工宽度的调节,达到不同宽度零件的加工;第一、第二横向支撑板与零件定位板和零件放置板通过第一导槽进行联接,实现相互之间的滑动,从而达到改变线切割机床的有效行程,对于超行程30%以内的较大型零件的可以一次装夹,就可以完成零件的加工,提高了零件的加工精度与加工效率。本实用新型所述零件放置板包括上表面与下表面,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应保证相互平行关系,表面质量应严格要求。所述第一、第二导向槽应具有一定的长度,保证扩大加工范围达到30%以上,以满足零件加工的要求,实现导向移动。所述第一导向槽下表面应与第一、第二横向支撑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保持相互平行,同时第一导向槽两侧面之间应相互平行,满足导向目的。所述第二导向槽下表面应与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保持相互平行,同时第二导向槽两侧面之间应相互平行,满足导向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底面应在同一平面内与线切割机床工作台面之间应具有良好的配合精度,保证零件放置后平稳牢靠。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把第一、第二横向支撑板与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通过螺钉进行联接,在调整工装的宽度时可以通过调整螺钉,然后在第二导向槽内滑动第一、第二横向支撑板达到调节的目的,宽度调整合适后紧固螺钉进行底座部分的固定;然后进行零件定位板与零件放置板的安装,零件定位板通过导向固定块安装在第一横向支撑板的第一导向槽内,通过导向固定块进行定位,此联接为间隙配合,零件放置板安装在第二横向支撑板的第一导向槽内,通过导向固定块进行定位,此联接同样为间隙配合;在零件加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零件定位板与零件放置板之间距离达到加工大行程零件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增加了线切割机床加工零件的有效范围,扩大了线切割机床加工较大型零件的范围,采用一次装夹既可以完成较大型零件的加工,增强零件加工的精度并提高了模具零件加工的效率,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零件加工的质量。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零件定位板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零件定位板的全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零件定位板的仰视图。图4为为本实用新型零件定位板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向固定块的全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向固定块的左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零件放置板的主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零件放置板的全剖视图。图9为为本实用新型零件放置板的俯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横向支撑板的主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横向支撑板的全剖视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竖向支撑板的主视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竖向支撑板的全剖视图。图14为为本实用新型工装装配图的轴测图。图15为为本实用新型工装装配图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5,线切割机床加工行程扩大工艺改进装置,包括底座、零件放置板3和零件定位板I ;所述底座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横向支撑板5、第二横向支撑板7、第一竖向支撑板6和第二竖向支撑板8,所述第一、第二横向支撑板5、7上均设有第一导向槽53,所述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6、8 —端均设有第二导向槽61,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板5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6、8不设有所述第二导向槽6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6、8设有所述第二导向槽6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板7的两端滑动连接;所述零件定位板I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板5上的第一导向槽53内且可沿所述第一导向槽53滑动,所述零件放置板3设置在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板7上的第一导向槽53内且可沿所述第一导向槽53滑动,实现零件定位板I与零件放置板3之间沿第一导向槽53实现移动,从而达到调节线切割机床有效行程的目的。进一步,所述零件定位板底面11设有第一导向凸块13,所述第一导向凸块13上设有螺纹孔14,所述零件定位板I通过一螺钉穿过所述螺纹孔14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板5上的第一导向槽53间隙连接。进一步,所述零件放置板底面33设有第二导向凸块31,所述第二导向凸块31上设有螺纹孔32,所述零件放置板3通过一螺钉穿过所述螺纹孔32与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板7上的第一导向槽53间隙连接。进一步,所述零件定位板I包括横向量侧面15和竖向量侧面16,所述横向量侧面15和竖向量侧面16垂直联接,所述横向量侧面15和竖向量侧面16的联接处设置有工艺槽12,便于有棱角零件的放置,横向量测面15的上表面应保持平整,便于安装测量工具。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包括两块相同的导向固定块2、4,所述导向固定块2、4上设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内设置有连接所述零件定位板I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板5和所述零件放置板3与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板7的螺钉。[0038]进一步,所述第一、第二横向支撑板5、7两端均设有螺纹孔52、54,所述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6、8不设有所述第二导向槽61的一端均设有阶梯孔64,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板两端的螺纹孔52、54与所述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不设有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一端的阶梯孔64通过螺钉进行装配,达到相互之间的垂直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导向槽53和第二导向槽61均为阶梯槽,便于实现零件定位板I与零件放置板3之间的相互平行,保证零件加工时在同一平面内。进一步,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板5和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板7是相同的;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板6和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板8是相同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第二横向支撑板7与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6、8之间的螺钉实现零件加工宽度的调节,达到不同宽度零件的加工;第一、第二横向支撑板5、7与零件定位板I和零件放置板3通过第一导向槽53进行联接,实现相互之间的滑动,从而达到改变线切割机床的有效行程,对于超行程30%以内的较大型零件的可以一次装夹,就可以完成零件的加工,提高了零件的加工精度与加工效率。本实用新型所述零件放置板3包括上表面34与下表面33,上表面34与下表面33之间应保证相互平行关系,表面质量应严格要求。所述第一、第二导向槽53、61应具有一定的长度,保证扩大加工范围达到30%以上,以满足零件加工的要求,实现导向移动。所述第一导向槽51下表面应与第一、第二横向支撑板的上表面56和下表面55之间保持相互平行,同时第一导向槽53两侧面之间应相互平行,满足导向目的。所述第二导向槽下表面62应与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的上表面63和下表面65之间保持相互平行,同时第二导向槽61两侧面之间应相互平行,满足导向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底面应在同一平面内与线切割机床工作台面之间应具有良好的配合精度,保证零件放置后平稳牢靠。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把第一、第二横向支撑板5、7与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6、8通过螺钉进行联接,在调整工装的宽度时可以通过调整螺钉,然后在第二导向槽61内滑动第一、第二横向支撑板5、7达到调节的目的,宽度调整合适后紧固螺钉进行底座部分的固定;然后进行零件定位板I与零件放置板3的安装,零件定位板I通过导向固定块2安装在第一横向支撑板5的第一导向槽内,通过导向固定块2进行定位,此联接为间隙配合,零件放置板3安装在第二横向支撑板7的第一导向槽内,通过导向固定块4进行定位,此联接同样为间隙配合;在零件加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零件定位板I与零件放置板3之间距离达到加工大行程零件的目的。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权利要求1.线切割机床加工行程扩大工艺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零件放置板和零件定位板;所述底座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横向支撑板、第二横向支撑板、第一竖向支撑板和第二竖向支撑板,所述第一、第二横向支撑板上均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一端均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不设有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设有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板的两端滑动连接;所述零件定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板上的第一导向槽内且可沿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所述零件放置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板上的第一导向槽内且可沿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切割机床加工行程扩大工艺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定位板底面设有第一导向凸块,所述第一导向凸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零件定位板通过一螺钉穿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板上的第一导向槽间隙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切割机床加工行程扩大工艺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放置板底面设有第二导向凸块,所述第二导向凸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零件放置板通过一螺钉穿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板上的第一导向槽间隙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切割机床加工行程扩大工艺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定位板包括横向量侧面和竖向量侧面,所述横向量侧面和竖向量侧面垂直联接,所述横向量侧面和竖向量侧面的联接处设置有工艺槽。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线切割机床加工行程扩大工艺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两块相同的导向固定块,所述导向固定块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连接所述零件定位板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板和所述零件放置板与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板的螺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切割机床加工行程扩大工艺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横向支撑板两端均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不设有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一端均设有阶梯孔,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板两端的螺纹孔与所述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不设有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一端的阶梯孔通过螺钉进行装配,达到相互之间的垂直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切割机床加工行程扩大工艺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均为阶梯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切割机床加工行程扩大工艺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板是相同的;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板和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板是相同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切割机床加工行程扩大工艺改进装置,包括底座、零件放置板和零件定位板;所述底座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横向支撑板、第二横向支撑板、第一竖向支撑板和第二竖向支撑板,所述第一、第二横向支撑板上均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第二竖向支撑板一端均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零件定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板上的第一导向槽内且可沿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所述零件放置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板上的第一导向槽内且可沿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本实用新型扩大了线切割机床加工较大型零件的范围,采用一次装夹即可以完成较大型零件的加工,增强零件加工的精度并提高了模具零件加工的效率。
文档编号B23H7/02GK202963692SQ20122052365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1日
发明者邵树锋 申请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