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切割功能的锥体钢板压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3253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切割功能的锥体钢板压制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板压制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带切割功能的锥体钢板压制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机器或设备上需要的零件种类很多,尤其是锥体类零件的需求量较大。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将锥体展开方样线为加工基准线进行加工,按基准线依次排列从外边缘向分中线靠近的形式生产锥体零件,但是这样的加工方式存在着费时费工、劳动强度大、产品精度低和加工效率低的缺陷,尤其是锥体上口直径小,下口直径大的特点造成加工难度增大,而且,圆弧和上下口直径达不到质量要求,就会导致二次加工,从而增加生产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专利技术:中国专利号“200720198705.4”公开了一种圆锥体钢板模具,其
公开日为2008年12月03日。其技术方案包括一上模具及一下模具,该上模具上设有一突出的圆锥体冲头,该下模具上设有一与该圆锥体冲头配合使用的圆锥体冲模。但以上述专利文件为代表的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待冲压钢板压制完成后,由于必须等锥体钢板冷却后再单独切除多余钢板,压制一块完整锥体钢板,存在着工序复杂、生产时间长的缺点;二、又由于是在锥体钢板冷却后进行切除,而切刀是多种多样的,将导致钢板的切口处产生锯齿等,从而使压制的锥体钢板质
量差、精度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钢板压制模具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切割功能的维体钢板压制1吴具,在待冲压钢板压制完成后,能够直接在本实用新型切除多余钢板,不仅减少了单独切除多余钢板的工序,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切割功能的锥体钢板压制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上设置有凸出的锥形冲头,下模具上设置有与锥形冲头匹配的锥形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上活动设置有切刀,所述切刀的刀口形状与冲模的锥形边相匹配,所述切刀设置在下模两侧,且切刀的刀口位于冲模的锥形边和下模具上表面结合处。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中空刀槽,所述切刀插入刀槽内,切刀的刀口正对冲模的锥形边和下模具上表面结合处。所述切刀为二面,分别对称设置在锥形冲模的圆心线两侧。 所述切刀通过液压驱动在刀槽内做往复运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与中国专利号为“200720198705.4”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所述下模具上活动设置有切刀,所述切刀的刀口形状与冲模的锥形边相匹配,所述切刀设置在下模两侧,且切刀的刀口位于冲模的锥形边和下模具上表面结合处,在待冲压钢板压制完成后,能够控制切刀直接将压制好的锥体钢板上多余的钢板切除,减少了锥体钢板的压制工序,且由于刚压制完成时,锥体钢板的温度较高,还处于可变形状态,此时使用较小的力度就能将多余的钢板切除,使锥体钢板的切口处光滑平整,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精度。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中空刀槽,所述切刀插入刀槽内,切刀的刀口正对冲模的锥形边和下模具上表面结合处,设置刀槽,既能防止待冲压钢板的热量传递到切刀上,又能避免操作人员受到伤害,结构简单,有利于大规模生产。三、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切刀为二面,分别对称设置在锥形冲模的圆心线两侧,在切割多余钢板时,此结构使切刀往复运动的路程相同,也便于控制切刀同时对锥体钢板两边切割,且保持切割力度相同,使切口处光滑平整,从而进一点提高所压制锥体钢板的质量。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切刀通过液压驱动在刀槽内做往复运动,由液压驱动切刀工作,不仅结构简单,还能大幅节约生产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上模具,11、冲头,2、下模具,21、冲模、3、钢板,4、刀槽、5、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带切割功能的锥体钢板压制模具,包括上模具I和下模具2,上模具I上设置有凸出的锥形冲头11,下模具2上设置有与锥形冲头11匹配的锥形冲模21,所述下模具2上活动设置有切刀5,所述切刀5的刀口形状与冲模21的锥形边相匹配,所述切刀5设置在下模两侧,且切刀5的刀口位于冲模21的锥形边和下模具2上表面结合处。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下模具2上设置有中空刀槽4,所述切刀5插入刀槽4内,切刀5的刀口正对冲模21的锥形边和下模具2上表面结合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设置方式,也可以直接在下模具2的内部开设中空刀槽4。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切刀5为二面,分别对称设置在锥形冲模21的圆心线两侧,但并不局限于上述设置方式,所述切刀5也可以不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切刀5通过液压驱动在刀槽4内做往复运动,也可以采用现在技术中公知的其它驱动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切刀5和上模具I均由液压系统统一驱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待冲压钢板3用电焊焊红,达到可以热加工状态时,将其放置到下模具2的冲模21上,该上模具I的动力装置采用液压系统,在待冲压钢板3的温度也处于最佳的成形状态时,启动上模具I进行冲压,冲压成形后,上模具I继续保持压住锥体钢板3的状态,启动切刀5对锥体钢板3上多余的钢板3进行切割,然后上模具I复位,取出压好的锥体钢板3。
权利要求1.一种带切割功能的锥体钢板压制模具,包括上模具(I)和下模具(2),上模具(I)上设置有凸出的锥形冲头(11),下模具(2)上设置有与锥形冲头(11)匹配的锥形冲模(2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上活动设置有切刀(5),所述切刀(5)的刀口形状与冲模(21)的锥形边相匹配,所述切刀(5)设置在下模两侧,且切刀(5)的刀口位于冲模(21)的锥形边和下模具(2)上表面结合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切割功能的锥体钢板压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上设置有中空刀槽(4),所述切刀(5)插入刀槽(4)内,切刀(5)的刀口正对冲模(21)的锥形边和下模具(2)上表面结合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切割功能的锥体钢板压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5)为二面,分别对称设置在锥形冲模(21)的圆心线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切割功能的锥体钢板压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5)通过液压驱动在刀槽(4)内做往复运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切割功能的锥体钢板压制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上设置有凸出的锥形冲头,下模具上设置有与锥形冲头匹配的锥形冲模,所述下模具上活动设置有切刀,所述切刀的刀口形状与冲模的锥形边相匹配,所述切刀设置在下模两侧,且切刀的刀口位于冲模的锥形边和下模具上表面结合处。在待冲压钢板压制完成后,能够直接在本实用新型切除多余钢板,不仅减少了单独切除多余钢板的工序,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精度。
文档编号B21D28/14GK202963206SQ201220603240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5日
发明者裴锡平 申请人:裴锡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