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以材料决定的方式连接元件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以材料决定的方式连接第一元件(16,18)和第二元件(10)的方法,其中所述元件在连接期间彼此重叠并借助焊接材料连接,该焊接材料在连接期间借助工具(32,34)被加载超声波振动。为了能够积极地有利地实现材料决定的连接,建议使用具有通孔(28,30)的这样的元件作为第一元件(16,18),为了进行连接,将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10)利用朝第二元件开放的通孔相互重叠,并且熔化的焊接材料在连接期间位于通孔中,并且在通孔中熔化的焊接材料被加载超声波振动。
【专利说明】用于以材料决定的方式连接元件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以材料决定的方式(stoffschliissig)连接第一元件、例如第一连接器、和第二元件、例如第二连接器和/或半导体器件、例如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其中元件在连接期间彼此重叠并借助焊接材料连接,该焊接材料在连接期间借助工具、例如声纳焊极(Sonotrode)被加载超声波振动,其中该工具在连接期间具有特别是Tw ^ Ts的温度Tw,其中Ts=焊接材料的熔化温度。
【背景技术】
[0002]从W0-A-2008 / 014900 (DE-A-10 2006 035 626)中已知一种用在太阳能电池上
安装连接导体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借助超声波钎焊将焊剂施加到太阳能电池上。为此焊剂以焊条或者焊接成型件(Lotformteilen)的形式借助超声波声纳焊极在钎焊温度下被焊上。
[0003]借助超声波在特别是太阳能电池上焊上焊剂展示出的优点是,不必利用熔剂,由此否则产生损坏太阳能电池的危险。还得出的优点是,可以减少之后的在模块生产中的层压时间。
[0004]此外,在使用熔剂的情况下不利的是,可能出现对生产设备的污染或者形成有害健康的蒸汽。
[0005]通过超声波作用使在太阳能电池上存在的氧化层破碎,以便保证在焊剂和太阳能电池的相应的金属层之间的 机械牢固和导电良好的连接。当金属层是铝层,例如由铝组成的背面接触时,这尤其有利。
[0006]相应的超声波钎焊方法例如也可以从US-B-6,357,649或者Mardesich等人的引用文献:“A Low-Cost Photovoltaic Cell Process Based on Thick Film Techniques ;14th IEEE PV, Sp.Conf.Proc.,1980,第 943-947 页”中得知。
[0007]用于焊接连接导体与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和装置从EP-A2 289 658中已知。在这里,连接接触和太阳能电池彼此重叠地被布置在堆叠装置中,均匀地加热该堆叠装置并且将施加超声波振动的声纳焊极放置到连接接触上。在这里,连接导体在其上侧和下侧被涂覆焊剂。相应的堆叠装置然后被置于加热装置上,需要的热量从该加热装置被传递到堆叠装置上。由此供给用于无熔剂的焊接的能量。
[0008]DE-A-22 36 699涉及部件的无熔剂连接。为此利用钎焊烙铁,使钎焊烙铁以小于1000Hz的频率进行振动。
[0009]DE-A-41 04 160描述了太阳能电池接触元件的连接,这些太阳能电池接触元件使电池之间的相对移动成为可能。
[0010]从US-A-2005 / 0217718可以得知一种用于将太阳能电池连接成一个模块的方法。为了通过连接器使两个太阳能电池互相连接,该连接器可以通过所述太阳能电池之一的开口,以便此后除了开口之外例如借助超声波或者通过激光与太阳能电池以材料决定的方式连接。
【发明内容】
[0011]本发明所基于的任务是,对开头所提及的类型的方法进行改进,使得可以积极地有利地实现材料决定的连接。同时应该存在以下可能性,即有目的地将焊接材料引入到区域中,在这些区域内应实现元件相互的材料决定的连接、即焊接。
[0012]为了解决该任务,本发明基本上规定,使用具有通孔的这样的元件作为第一元件,为了进行连接,将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利用朝第二元件开放的通孔相互重叠,熔化的焊接材料在连接期间位于所述通孔中的至少一个中或者位于所述通孔中,在通孔中熔化的焊接材料被施加超声波振动。
[0013]与之前已知的方法不同,不需要利用焊接材料包围元件之一。更确切地说,当焊接材料仅仅被引入到通孔中,就足以使元件互相连接。由此特别给出以下可能性,即在使太阳能电池互相连接时不需要镀锡的串联连接器,而需要未镀锡的并且例如由铝组成的串联连接器。因此可以使用高强度的成本低廉的材料,而不存在错误连接的风险。此外,通过得到应用的超声波钎焊技术给出以下优点,即可以无熔剂地工作。
[0014]此外给出的优点是,焊接材料有针对性地保持在通孔的区域内以及待焊接的元件之间的邻近的区域内,因为通孔在一定程度上构成焊接材料的聚集点,并且因此不发生焊接材料在第二元件、例如太阳能电池上的不受控制的分布。所以焊接材料不导致不希望的遮蔽,只要在前侧、即在太阳能电池的光入射侧按照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制造钎焊连接。少量的焊接材料就可能足够了,因为焊接材料有针对性地位于应该制造材料决定的连接的区域内。
[0015]焊接材料本身特别是通过与施加超声波振动所通过的工具、和/或加热装置的接触而熔化。在这里,特别是规定,焊接材料被输送给在加热装置和工具之间延伸的缝隙并且被熔化。熔化的焊剂浸湿其在连接器侧延伸的区域、如作为工具的声纳焊极的端面,该区域在通孔内利用超声波加载焊剂。
[0016]工具、例如声纳焊极的顶端具有面积上的伸展,该伸展比通孔的伸展要小,使得工具可以在超声波加载期间浸入通孔中。但是,替代地,工具与焊剂的接触面也可以比通孔大,使得工具的顶端覆盖通孔并且局部地沿着通孔的边缘伸展。
[0017]也存在以下可能性,即在将第一元件放置到第二元件上之前根据第一元件中的通孔的布置将焊接材料施加到焊接材料上。因此在放置第一元件时事先优选地逐点地施加到第二元件上的焊接材料通过通孔,或者在该通孔中伸展,以便然后在将第一元件放置到第二元件上之后将工具对准各个通孔并施加超声波。
[0018]用于熔化焊接材料需要的热量然后通过声纳焊极被传递,该声纳焊极相应地被加热。
[0019]特别是规定,工具在材料决定的连接期间以一段浸入通孔中。通过该措施实现在同时的最优的热传导的情况下将超声波振动最优地耦合输入熔化的焊接材料以及第二元件、例如太阳能电池的铝背面层。
[0020]优选地规定,使用半导体器件、例如太阳能电池或者半导体器件的放电器(Stromableiter)(母线)作为第二元件和/或使用导电的连接器、例如电池连接器作为第一元件。[0021]在此,电池连接器可以与已知的使太阳能电池互相连接的连接器不同地由与铜不同的材料、特别是由铝组成,使得提供成本低廉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在足够的范围内承受机械负荷。
[0022]此外要强调的是,使用具有正面和背面的半导体器件作为第二元件,该半导体器件不仅以正面而且也以背面分别与至少一个第一元件以材料决定的方式连接,其中材料决定的连接同时或者先后在优选地沿着共同的垂直地通过下侧和上侧的直线延伸的通孔内实现。
[0023]为了在钎焊、即材料决定的连接期间以及超声波振动作用期间,其中工具至少与焊接材料机械接触,使元件上、特别是作为第二元件的半导体器件、例如太阳能电池上的机械负荷保持尽可能小,本发明规定,形成单元的互相重叠的第一和第二元件在材料决定的连接期间有弹性地朝着工件的方向被支承或者被安置(gelagert)和/或工件有弹性地朝着单元的方向被支承或者被安置。
[0024]独立于此存在以下可能性,即所述单元在材料决定的连接期间传送并且工具同步地一起运动。工具的固定的布置同样是可能的。
[0025]根据本发明建议一种用于无熔剂的电接触并且材料决定的连接的方法,其中元件之一特别是太阳能电池,而另一个元件特别是连接器。也可以在电池连接器和例如太阳能电池的母线之间应用该方法。在这里由元件组成的单元与超声波加载的焊接材料连接。
[0026]为此第一元件在施加超声波振动的工具(该工具也可以被称为声纳焊极)的范围内具有沟槽,超声波激励的焊接材料被引入到该沟槽中。得到应用的超声波方法以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元件之间的无熔剂的材料决定的钎焊连接。
[0027]在这里,用于熔化焊接材料需要的热量与前面已知的解决方法不同不是通过加热元件、特别是太阳能电池,而是通过工具、必要时通过分配给该工具的加热装置产生并且传递到焊接材料上。
[0028]在这里,在要强调的扩展方案中规定,在加热装置和施加超声波振动的工具中构造缝隙,将焊接材料特别是以焊条形式输送给该缝隙,并且在该缝隙中焊接材料被熔化,然后熔化的焊剂通过浸湿工具并且接着引入到通孔中将第一和第二元件以材料决定的方式连接。通过工具实现引入。
[0029]但是也存在以下可能性,即在不具有通孔的第二元件、例如太阳能电池上已经施加焊接点,这些焊接点的布置按照第一元件中的通孔的布置实现,使得在将第一元件放置到第二元件上时焊接点位于通孔内。如果装置不仅在第二元件、例如半导体器件、特别是太阳能电池的上侧而且也在其下侧要与第一元件以材料决定的方式连接并且第二元件张开在水平面内延伸的平面,则特别是选择与此有关的措施。
[0030]如果将焊接材料输送给在加热装置和工具之间延伸的缝隙,则工具和加热装置应该被加热到在焊剂熔化温度之上的温度,其中加热装置的温度优选地独立于工具的温度进行调节。
[0031]加热装置可以是块状的或者长方六面体状的加热体,该加热体在工件侧优选地具有限制缝隙的突出部,该突出部优选地具有圆柱体段几何形状。
[0032]作为焊接材料特别是利用这样的材料,该材料基于锡锌、锡银或者由纯锡组成。
[0033]如果工具的纵轴优选地沿着由第二元件张开的平面的法线延伸,那么也可以选择与此不同的角度。相应地必须对准加热装置,使得期望的缝隙可供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4]本发明的其他的细节、优点和特征不仅从权利要求、可由权利要求得知的特征本身和/或组合得出,而且也从可由附图的随后的说明中得知的优选实施例得出。
[0035]图1示出一种用于将两个第一元件与一个第二元件以材料决定的方式连接的装置的侧视图,
[0036]图2示出根据图1的装置的部分的俯视图,
[0037]图3示出在以材料决定的方式连接之前根据图1的装置的另一个部分,
[0038]图4示出在以材料决定的方式连接期间对应于图3的图示,
[0039]图5示出声纳焊极和分配给该声纳焊极的加热装置的部分,
[0040]图6示出浸湿声纳焊极端面的原理图,以及
[0041]图7示出浸湿声纳焊极端面的另一个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下文中借助条带状的连接导体与太阳能电池的正面和背面进行阐述,而由此不对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进行限制。更确切地说,可以实现连接器互相之间的或者其他类型的导电元件的焊接。
[0043]根据本发明,以超声波支持的方式实现太阳能电池10、即其上侧12和其下侧14与串联连接器16、18的焊接、即材料决定的连接,而不需要熔剂。为此由太阳能电池10和沿着上侧12以及下侧14延伸的连接器16、18组成的也可以称为单元11的复合体被布置在支承或者固定元件20、22、24、26之间,在这些支承或者固定元件之间单元11可以被定位,使得能够以下文所述的方式实现连接器16、18与太阳能电池10的上侧以及下侧12、14在预先给定的区域内的焊接。
[0044]支承体20、22、24、26优选地提供单元11的有弹性的固定,使得在以材料决定的方式连接时在需要的范围内实现作用于单元11的力的偏移,使得使机械负荷最小化。
[0045]固定元件20、22、24、26也可以是传送带,以便可以在该实施例中在X方向上传送单元11。
[0046]传送带在这里将一方面位置精确地固定单元11,并且另一方面在需要的范围内有弹性地支承单元11。
[0047]有弹性的支承在这里意味着,单元11可以在Y方向上被移动,其中回弹行程可以位于土 Imm的范围内。
[0048]有弹性的安置被理解为单元11或声纳焊极32、34在Y方向上不取决于部件自身的固有弹性的移动。弹力可以通过相应的弹簧或者通过具有期望的弹簧特性曲线的支承体实现。
[0049]为了焊接连接器16、18与太阳能电池10的上侧以及下侧12、14,根据本发明规定以下措施。
[0050]连接器16、18具有通孔28、30,在这些通孔中在被安放到太阳能电池10上的连接器16、18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10的上侧以及下侧12、14存在于通孔28、30之下以及之上的面暴露。通孔26、28具有合适的几何形状,特别是圆形几何形状或者长孔几何形状,但是也具有矩形几何形状。示例性地在图2中图形地示出了圆形孔几何形状。
[0051]在焊接时通孔28、30被定位,使得圆柱形几何形状的可被称为声纳焊极的工具32,34的端面被布置在这些通孔之上以及之下。在下文中被称为声纳焊极的工具32、34分别由加热套36、38包围,因此声纳焊极32、34在其没有被加热套36、38包围的区域内可以被加热到等于焊接材料的熔化温度Ts或者位于该温度之上的温度,连接器16、18借助该焊接材料与太阳能电池10的上侧以及下侧12、14相焊接。
[0052]为了将焊接材料引入通孔28、30中,给出了不同的可能性。这样可以为声纳焊极32分配加热装置40、42,该加热装置被对准声纳焊极32、34,使得形成缝隙,在该缝隙中焊接材料以焊条的形式被导入。这相对于声纳焊极32的布置是可能的,该声纳焊极在单元11之上延伸。
[0053]加热装置40以及声纳焊极32在这里被加热到位于焊条的熔化温度Ts之上或对应于该熔化温度的温度。由此焊接材料在引入焊条期间在形成于加热装置40和声纳焊极32之间的缝隙中熔化。同时声纳焊极32被激发超声波振动,使得焊接材料可以浸湿声纳焊极32并流向端面31。接着湿润的端面31下沉到通孔30,并且必要时浸入该通孔中。因此焊接材料到达通孔30中。
[0054]同时超声波振动被传递到位于通孔30中的焊剂上,以便因此能够超声波支持地实现焊接。相应地,声纳焊极34利用其端面33向通孔28进行移动,以便然后在存在于通孔28中的焊接材料的情况下进行通过超声波支持的材料决定的连接。
[0055]在该实施例中声纳焊极的端面31具有横截面,该横截面比通孔30的横截面小,使得声纳焊极32能够以其顶端、即其端面31浸入到通孔30中。但是这不是强制性的特征。
[0056]相应地,可以实现连接器18与太阳能电池14的下侧10的材料决定的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一种替代方案事先在下侧14上在一间距上施加钎焊点,该距离对应于连接器18内的通孔28的间距,使得在将连接器18定位在太阳能电池10的下侧14上的情况下焊接点通过通孔28。但是也存在以下可能性,即声纳焊极34的对应于声纳焊极32的端面31平行于由太阳能电池10或连接器16、18张开的平面延伸的端面33事先利用焊接材料浸湿,然后使连接器18与太阳能电池10通过将焊接材料引入到通孔28中或者将声纳焊极34的顶端区域浸入通孔28中以材料决定的方式连接。
[0057]但是也存在以下可能性,即事先将焊接材料引入到连接器18的通孔28中,该焊接材料然后可以在被加热到至少熔化温度的声纳焊极34的作用下在通孔28中熔化,并因此可以制造材料决定的连接。
[0058]声纳焊极32、34可以通过独立的线性驱动向通孔28、30被移近。
[0059]为了将通孔28、30对准声纳焊极32、34,单元11在X方向上被传送。这可以利用先前所谈到的传送带或者其起同样作用的装置实现。
[0060]如果通孔30被对准声纳焊极32,则该声纳焊极将下沉。在此,发生在连接器16和太阳能电池10的上侧12之间的界面中的无熔剂的浸湿。然后超声波发射器32往回移动并且焊接材料在通孔30中凝固。相应地实现连接器18与太阳能电池10的下侧14的焊接。
[0061]如果每个声纳焊极32、34同时分配有通孔28、30,连接器16、18与太阳能电池10的材料决定的连接也可以同时实现,如可以从该实施例中得知的那样。特别地,在这里规定,声纳焊极28、30的纵轴沿着共同的直线、即沿着共同的法线延伸,该直线垂直于由太阳能电池10张开的平面延伸。
[0062]钎焊过程再次在图3和4中详细地被示出,更确切地说,有关于连接器16与太阳能电池10的上侧12的材料决定的连接。
[0063]声纳焊极32位于图3中,该声纳焊极具有分配给该声纳焊极的并且限制到声纳焊极32的缝隙46的在通孔30之上的加热装置40。通过缝隙46,焊接材料沿着声纳焊极32流向其顶端、即端面31,其中声纳焊极32是超声波激发的。然后具有加热装置40的声纳焊极32下沉,使得位于端面区域内的焊接材料44浸入通孔30内,以便超声波支持地浸湿连接器16和太阳能电池10的上侧12。接着在Y方形上再次升高具有加热装置40的声纳焊极32。
[0064]从图5中可以得知声纳焊极32和所分配的加热装置40的部分,更确切地说,在声纳焊极32和所分配的加热装置40之间延伸的缝隙46的区域内的部分,在缝隙中待熔化的焊接材料以焊条的形式被引入。
[0065]图5说明缝隙46的宽度B、即在声纳焊极32和从加热装置40向声纳焊极32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48之间的净间距应该被选择,使得该净间距优选地在1/2D和D之间,其中D=焊条的直径。宽度B在连接器16的纵向上伸展并且可以在高度是恒定的,或者在连接器16的方向上圆锥形地扩展。
[0066]不仅加热体40而且声纳焊极32都被调节到特别是位于焊条的熔化温度之上的温度。优选地利用在100°C和350°C的范围内熔化的焊接材料,虽然温度可以位于80°C和600°C之间。在这里,加热体40在其突出部48的范围内的温度调节应该不取决于声纳焊极32的温度的调节进行。
[0067]根据本发明,焊条被输送给缝隙46。在这里焊条熔化。如果声纳焊极32被激发超声波振动,则尽管存在高的表面张力还是实现缝隙46的边界的浸湿(参见图5中的右图示)。这导致,熔化了的焊剂可以通过缝隙46沿着声纳焊极32流至其顶端、即端面31。
[0068]从图5中的左图示可以得知在声纳焊极32未被置于振动时的熔化的焊剂。
[0069]声纳焊极32、34此外可以在将超声波振动传递到焊接材料上时垂直于其纵轴执行振荡运动。
[0070]特别地,实现在声纳焊极32、34和所分配的加热装置40、42之间延伸的缝隙中的焊接材料直接在相应端面32、34的范围内的熔化,使得可以利用焊接材料浸湿该端面。这将借助图6和7来阐述,在图6和7中对应于图1-5为相同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0071]通过图6将阐述布置在连接器18和太阳能电池10之下的具有所分配的加热装置42的声纳焊极34的浸湿。在位置I中加热装置42被对准声纳焊极34的端面33,使得给在加热装置42和声纳焊极34之间延伸的缝隙(它位于端面33的区域内)输送焊条,使得在焊接材料熔化后利用焊剂浸湿端面33。然后加热装置42按照幻像图(Phantomdarstellung)在位置2中朝着箭头50的方向相对于声纳焊极34被移动,使得因此具有焊接材料44的端面33与加热装置42的在连接器侧延伸的端面52相间隔地延伸。然后声纳焊极34与加热装置42 —起朝着连接器10的方向被移动,如由位置3得出的。在此,焊接材料44到达通孔28中,其中必要时声纳焊极34以其端部区域33浸入到通孔28中。通过这种措施可以实现连接器18和太阳能电池10之间的材料决定的连接。[0072]相应地,在图7中纯示意性地展示了连接器16和太阳能电池10之间的材料决定的连接。在位置I中加热装置40的在连接器侧延伸的端面54优选地与声纳焊极32的端面31排成一行或者大致排成一行。在加热装置40和声纳焊极32之间形成的缝隙中,更确切地说在端面31以及由此端面54的区域中优选地导入焊条,使得焊剂熔化,结果是利用焊接材料浸湿端面31,如位置2所说明的。
[0073]存在于端面31上的焊接点44然后通过声纳焊极32朝着通孔26的方向下沉到该通孔中而被引入到通孔21中,以便以材料决定的方式连接连接器16与太阳能电池10。事先实现声纳焊极32和加热装置40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得加热装置40的端面54返回原来的位置相对声纳焊极32的端面31延伸,如位置2利用幻像线所说明的。
[0074]关于通孔28、30要说明的是,这些在圆形几何形状的情况下应该具有在0.0lmm至IOmm之间的直径,而在矩形几何形状的情况下应该具有在Imm至150mm之间的边长。
[0075]可以被引入到通孔28、30中的焊接材料的体积可以处于0.0lmm3和IOOmm3之间,但是优选地处于0.05mm3和0.25mm3之间。
【权利要求】
1.用于以材料决定的方式连接第一元件(16,18)、例如第一连接器与第二元件(10)、例如第二连接器和/或半导体器件、例如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其中所述元件在连接期间彼此重叠并借助焊接材料连接,该焊接材料在连接期间借助工具(32,34)、例如声纳焊极被加载超声波振动,其中所述工具在连接期间具有特别是Tw ^ Ts的温度Tw,其中Ts=焊接材料的熔化温度, 其特征在于, 使用具有通孔(28,30)的这样的元件(16,18)作为第一元件, 为了进行连接,将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10)利用朝第二元件开放的通孔相互重叠,以及 熔化的焊接材料在连接期间位于所述通孔中的至少一个中,并且在通孔中熔化的焊接材料被加载超声波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焊接材料通过与工具(32,34)和/或加热装置(40,42)的接触被熔化。
3.根据至少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焊接材料被输送给在加热装置(40)和工具(32)之间延伸的缝隙(46)并且被熔化,以及通过该缝隙沿着工具朝着工具的在连接器侧延伸的区域、例如作为该工具的声纳焊极(32)的端面(31)的方向流动。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第一元件(16,18)放置到第二元件(10)上之前根据通孔(28,30)的布置在第一元件上施加焊接材料。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具(32,34)在材料决定的连接期间以一段或其元件侧的端面(31,33)浸入到通孔(28,30)中。`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半导体器件、例如太阳能电池(10)或者太阳能电池的放电器(母线)作为第二元件和/或使用导电的连接器、例如电池连接器作为第一兀件(16,18)。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具有正面和背面(12,14)的太阳能电池(10)作为第二元件,至少一个第一元件(16,18)不仅与正面而且与背面分别以材料决定的方式连接,其中材料决定的连接同时或者先后在优选地沿着共同的垂直地通过下侧和上侧的直线存在的通孔(28,30)内实现。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单元(11)的互相重叠的第一和第二元件(10,16,18)在材料决定的连接期间有弹性地朝着工件(32,34)的方向被支承和/或该工件有弹性地朝着所述单元的方向被支承。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11)在材料决定的连接期间传送并且工具(32,34)同步地一起运动。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无焊剂的连接器、特别是由铝组成的或者包含铝的连接器作为第一元件(16,18)。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焊条作为焊接材料,该焊条被输送给在加热装置(40)和工具(32)之间形成的缝隙(46)并且被熔化。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具(32,34)和加热装置(40,42)分别被加热到在焊接材料的熔化温度Ts之上的温度,其中加热装置的温度优选地独立于工具的温度被调节。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基于锡锌、锡银或者由特别是纯锡组成的这样的材料作为焊接材料。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焊接材料直接在声纳焊极(32,34)的端面(31,33)的范围内被输送给在该声纳焊极和所分配的加热装置(40,42)之间延伸的缝隙(46),在朝着通孔(26,28)的方向移动声纳焊极(32,34)之前或者期间相对于声纳焊极(32,34) 移动加热装置(40,42)。
【文档编号】B23K1/06GK103842120SQ201280023871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7日
【发明者】S·迈尔, H·冯坎佩, S·胡贝尔, S·贝梅 申请人:弗劳恩霍弗实用研究促进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