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翻边高度精控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冲压成型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翻边高度精控模具。
背景技术:
在板材的冲压成形技术中翻边是基本的工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翻边结构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模具制作水平和能力的一个关键性指标。现在主要的翻边工艺有两种,一种为在翻边前对要翻边的部位先做一个预冲孔,然后进行翻边,这种方法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只能控制在-0.2-+0.2毫米范围内,当产品对于翻边高度的公差带要求很小时,这种工艺就很难达到要求。另一种工艺是将冲头的结构进行改变,使预冲孔和翻边在一道工序完成,但这样做的缺点是在翻边的边缘处易出现锯齿,翻边高度无法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边高度精控模具,解决现有的翻边工艺翻边精度低,翻边高度无法控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翻边高度精控模具,它包括上模部分、下模部分、导向支柱,所述导向支柱与上模部分、下模部分连接,下模部分固定在地面上,与上模部分相互配合。所述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上模夹板、翻边凹模、冲孔,所述上模夹板顶部与上模座固定连接,底部与翻边凹模固定连接,所述翻边凹模内设有冲孔。所述下模部分包括翻边凸模、冲头、定位件、下折块、下浮底、下垫板、下模座、下顶板,所述定位件固定设置在下浮底上,翻边凸模设置在下浮底内,下浮底两侧与下折块连接,所述冲头设置在翻边凸模内,与冲孔配合,所述冲头、下折块、翻边凸模的底部均与下垫板固定连接,下垫板固定在下模座上,与油压机顶杆连接的下顶板与下浮底配合。所述导向支柱包括导柱、导套,所述导柱底部固定设置在下模座上,导套顶部固定设置在上模座上,导柱与导套配合。它还包括下垫脚,所述下垫脚固定设置在下模座下面;它还包括下承板,所述下承板固定设置在下垫脚和下模座的底部。本发明提供的翻边高度精控模具,其有益效果在于,该翻边高度精控模具实现了高翻边以及需要精控高度的产品可以在普通冲床上生产,摆脱了专用油压机的生产率低下的瓶颈,单工序提高生产效率4倍,很大程度的降低翻边模具的公差,减少因模具设计上的缺陷而造成的二次处理,减少设备和人力的投入,低投入高产出,降低产能需求和能源消耗。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主视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中标注: 1.上模座;2.上模夹板;3.冲孔;4.翻边凹模;5.定位件;6.翻边凸模;7.导套;8.下折块;9.导柱;10.下浮底;11.下垫板;12.下模座;13.下垫脚;14.下顶板;15.下承板;16.冲头。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翻边高度精控模具,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的翻边高度精控模具,它包括上模部分、下模部分、导向支柱,所述导向支柱与上模部分、下模部分连接,下模部分固定在地面上,与上模部分相互配合。所述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1、上模夹板2、翻边凹模4、冲孔3,所述上模夹板2顶部与上模座I固定连接,底部与翻边凹模4固定连接,所述翻边凹模4内设有冲孔3。所述下模部分包括翻边凸模6、冲头16、定位件5、下折块8、下浮底10、下垫板11、下模座12、下顶板14,所述定位件5固定设置在下浮底10上,翻边凸模6设置在下浮底10内,下浮底10两侧与下折块8连接,所述冲头16设置在翻边凸模6内,与冲孔3配合,所述冲头16、下折块8、翻边凸模6的底部均与下垫板11固定连接,下垫板11固定在下模座12上,与油压机顶杆连接的下顶板14与下浮底10配合。所述导向支柱包括导柱9、导套7,所述导柱9底部固定设置在下模座12上,导套7顶部固定设置在上模座I上,导柱9与导套7配合。它还包括下垫脚13,所述下垫脚13固定设置在下模座12下面;它还包括下承板15,所述下承板15固定设置在下垫脚13和下模座12的底部。当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首先将产品放在下浮底10上,用定位件5及其他定位件进行定位。合模过程中上模部分向下运动,利用翻边凹模4和下折块8之间的间隙进行对产品的外翻边,利用翻边凸模6上的圆角对产品的毛刺区进行挤压切削,使产品不易在边缘处开裂,达到翻边的目的,开模过程中下顶板14靠油压机顶杆顶出,下顶板14与下浮底10相互连接,所以下顶板14带动下浮底10达到复位顶出脱料的作用。模具中导套7和导柱9是起到导向的作用,下垫板11起到连接镶件的作用,下模座12起到固定下模各板和连接的作用,下垫脚13和下承板15起到支撑的作用。该翻边高度精控模具实现了高翻边以及需要精控高度的产品可以在普通冲床上生产,摆脱了专用油压机的生产率低下的瓶颈,单工序提高生产效率4倍,很大程度的降低翻边模具的公差,减少因模具设计上的缺陷而造成的二次处理,减少设备和人力的投入,低投入高产出,降低产能需求和能源消耗。
权利要求
1.一种翻边高度精控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模部分、下模部分、导向支柱,所述导向支柱与上模部分、下模部分连接,下模部分固定在地面上,与上模部分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边高度精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上模夹板、翻边凹模、冲孔,所述上模夹板顶部与上模座固定连接,底部与翻边凹模固定连接,所述翻边凹模内设有冲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边高度精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部分包括翻边凸模、冲头、定位件、下折块、下浮底、下垫板、下模座、下顶板,所述定位件固定设置在下浮底上,翻边凸模设置在下浮底内,下浮底两侧与下折块连接,所述冲头设置在翻边凸模内,与冲孔配合,所述冲头、下折块、翻边凸模的底部均与下垫板固定连接,下垫板固定在下模座上,与油压机顶杆连接的下顶板与下浮底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边高度精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支柱包括导柱、导套,所述导柱底部固定设置在下模座上,导套顶部固定设置在上模座上,导柱与导套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边高度精控模具,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下垫脚,所述下垫脚固定设置在下模座下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边高度精控模具,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下承板,所述下承板固定设置在下垫脚和下模座的底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边高度精控模具,它包括上模部分、下模部分、导向支柱,所述导向支柱与上模部分、下模部分连接,下模部分固定在地面上,与上模部分相互配合。该翻边高度精控模具实现了高翻边以及需要精控高度的产品可以在普通冲床上生产,摆脱了专用油压机的生产率低下的瓶颈,单工序提高生产效率4倍,很大程度的降低翻边模具的公差,减少因模具设计上的缺陷而造成的二次处理,减少设备和人力的投入,低投入高产出,降低产能需求和能源消耗。
文档编号B21D19/00GK103111524SQ20131008194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5日
发明者匡志强, 闫磊, 杭厚俊 申请人:海洋世纪(青岛)精密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