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引出线的初校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453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极管引出线的初校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极管引出线的初校直装置,属于一种处理二极管引线校直的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是二极管生产大国,全国有数百家生产二极管的企业,每年的二极管生产数量约1200亿只二极管,而未电镀红毛管经过电镀后造成引线弯曲,必须经过校直后才能打印测试包装。目前的二极管大多采用人工进行校直,由于劳动密集,生产效率低下,人员流动频繁等原因造成二极管的校直成为了各个厂家的生产瓶颈。国内好多同行看到这个瓶颈,有厂家尝试用机器校直的方式取代人工搓直的方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这些方法采用震动料盘排向,利用传动皮带的间隙形成校直通道,在垂直和水平方向进行校直,某种程度上替代了人工的校直,但是由于机械校直的特性,造成二极管排向过程中相互摩擦,镀锡层被破坏发黑,并且双向强制搓直,造成二极管引线的断脚和卡阻现象发生,同时,机构复杂,噪声大,不能自动分离大弯曲的二极管,后续还要人工挑选,对二极管生产厂家引起了新的困惑。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二极管引出线的初校直装置,它可以经过至少两次初校直,不对二极管进行强制搓直,能够避免校直过程中对二极管造成新的死弯和扭绞现象,同时也提高料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极管引出线的初校直装置,它包括支承架、驱动机构和多级依次衔接的初校直机构,初校直机构包括落料挡板、搓料底板和初校直辊,落料挡板和搓料底板均固定连接在支承架上,落料挡板的下端和搓料底板的前端形成落料口,搓料底板和初校直辊之间留有初校直通道,驱动机构驱动初校直辊旋转。进一步,所述的支承架上在最上层的初校直机构的前侧设置有大弯料落料通道,大弯料落料通道由大弯料承接板、大弯料下料挡板和弯料间隙调整板围成,大弯料承接板的前端和弯料间隙调整板的前端形成料口间隙大小可调节的大弯料落料口,大弯料承接板的后端和大弯料下料挡板之间形成大弯料出料口,大弯料承接板、大弯料下料挡板和弯料间隙调整板均固定连接在支承架上。进一步,在最下层的初校直机构的搓料底板的尾端安装有若干分料条,分料条呈并列排布结构,并且相邻的分料条之间形成半成品落料排向通道。进一步,所述的初校直辊的两侧和支承架之间分别安装有可调节初校直通道的间隙的调节机构,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与初校直辊同轴安装的可调轴承座以及与可调轴承座对应的两个紧固螺钉和一个调节螺钉,调节螺钉安装在支承架上,可调轴承座的一端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在支承架上,另一端上开有调节槽,该端的紧固螺钉穿过调节槽拧紧在支承架上,并且可调轴承座的该端抵在调节螺钉上。这种间隙调整的意义在于对于不同封装尺寸的二极管在通过引间隙的时候不至于造成新的死弯和扭绞现象。更进一步,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链轮、第一链条、第一减速电机、第一张紧轮组件以及分别与多个初校直辊同轴安装的多个链轮,第一驱动链轮套装在第一减速电机的电机轴上,第一驱动链轮、第一张紧轮组件和多个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传动连接。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二极管在经过一系列供料装置处理后有顺序的进入本实用新型中,二极管滚入落料口,然后进入初校直通道对二极管的弓I出线进行初步校直,经过处理后落入下一级初校直机构的落料口,再进入下一级的初校直通道对二极管的引出线进行二次初步校直,依次滚入,直至最后一个初校直机构,经过了至少两次初校直,并且初校直辊不对二极管进行强制搓直,能够避免二极管死弯,扭绞和卡阻现象,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大弯料落料通道的设置使得引出线较大弯折的二极管在进入本实用新型之前,能够从大弯料落料通道里被剔除,避免弯料的二极管在本校直装置中出现死弯,扭绞,卡阻现象,为精校直做好准备;分料条的设置能够使得经过本初校直装置处理后的二极管能够均匀分开进入下一级处理装置;调节机构的设置,使得初校直通道的间隙具有可调性,适用于各种二极管封装尺寸,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极管引出线的初校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后视图;图4为图2的E-E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f 4所示,一种二极管引出线的初校直装置,它包括支承架3、驱动机构和二级依次衔接的初校直机构,初校直机构包括落料挡板4、搓料底板5和初校直辊6,落料挡板4和搓料底板5均固定连接在支承架3上,落料挡板4的下端和搓料底板5的前端形成落料口 45,搓料底板5和初校直辊6之间留有初校直通道56,驱动机构驱动初校直辊6旋转。为了使得引出线较大弯折的二极管在进入本实用新型之前,能够从大弯料落料通道3-1里被剔除,避免弯料的二极管在本校直装置中出现死弯,扭绞,卡阻现象,如图4所示,支承架3上在最上层的初校直机构的前侧设置有大弯料落料通道3-1,大弯料落料通道3-1由大弯料承接板23、大弯料下料挡板24和弯料间隙调整板25围成,大弯料承接板23的前端和弯料间隙调整板25的前端形成料口间隙大小可调节的大弯料落料口 23-25,大弯料承接板23的后端和大弯料下料挡板24之间形成大弯料出料口 23-24,大弯料承接板23、大弯料下料挡板24和弯料间隙调整板25均固定连接在支承架3上。为了能够使得经过本初校直装置处理后的二极管能够分开进入下一级处理装置,如图2、4所示,在最下层的初校直机构的搓料底板5的尾端安装有若干分料条26,分料条26呈并列排布结构,并且相邻的分料条26之间形成半成品落料排向通道26-1。[0018]为了扩大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使其适用各种二极管尺寸,如图1、3所示,初校直辊6的两侧和支承架3之间分别安装有可调节初校直通道56的间隙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与初校直辊6同轴安装的可调轴承座34以及与可调轴承座34对应的两个紧固螺钉35和一个调节螺钉36,调节螺钉36安装在支承架3上,可调轴承座34的一端通过紧固螺钉35安装在支承架3上,另一端上开有调节槽34-1,该端的紧固螺钉35穿过调节槽34_1拧紧在支承架3上,并且可调轴承座34的该端抵在调节螺钉36上。这样,初校直通道56的间隙具有可调性,能够适用各种二极管尺寸。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链轮27、第一链条28、第一减速电机29、第一张紧轮组件30以及分别与多个初校直辊6同轴安装的多个链轮31,第一驱动链轮27套装在第一减速电机29的电机轴上,第一驱动链轮27、第一张紧轮组件30和多个链轮31通过第一链条28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二极管在经过一系列供料装置处理后有顺序的进入本实用新型中,二极管以平行于搓料底板5状态滚入落料口 45,然后进入初校直通道56对二极管的引出线进行初步校直,经过处理后落入下一级初校直机构的落料口 45,再进入下一级的初校直通道56对二极管的引出线进行二次初步校直,依次滚入,直至最后一个初校直机构。在二极管校直过程中,二极管的本体在初校直辊6的带动下相对于搓料底板5滚动,从而达到搓直的效果。经过了至少两次初校直,并且初校直辊不对二极管进行强制搓直,能够避免二极管死弯,扭绞,卡阻现象,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二极管引出线的初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承架(3)、驱动机构和多级依次衔接的初校直机构,初校直机构包括落料挡板(4)、搓料底板(5)和初校直辊(6),落料挡板(4)和搓料底板(5)均固定连接在支承架(3)上,落料挡板(4)的下端和搓料底板(5)的前端形成落料口( 45 ),搓料底板(5 )和初校直辊(6 )之间留有初校直通道(56 ),驱动机构驱动初校直辊(6)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引出线的初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架(3)上在最上层的初校直机构的前侧设置有大弯料落料通道(3-1 ),大弯料落料通道(3-1)由大弯料承接板(23 )、大弯料下料挡板(24)和弯料间隙调整板(25 )围成,大弯料承接板(23 )的前端和弯料间隙调整板(25)的前端形成料口间隙大小可调节的大弯料落料口(23-25),大弯料承接板(23)的后端和大弯料下料挡板(24)之间形成大弯料出料口(23-24),大弯料承接板(23)、大弯料下料挡板(24)和弯料间隙调整板(25)均固定连接在支承架(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引出线的初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最下层的初校直机构的搓料底板(5)的尾端安装有若干分料条(26),分料条(26)呈并列排布结构,并且相邻的分料条(26)之间形成半成品落料排向通道(26-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极管引出线的初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最下层的初校直机构的搓料底板(5)的尾端安装有若干分料条(26),分料条(26)呈并列排布结构,并且相邻的分料条(26)之间形成半成品落料排向通道(26-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二极管引出线的初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校直辊(6)的两侧和支承架(3)之间分别安装有可调节初校直通道(56)的间隙的调节机构,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与初校直辊(6)同轴安装的可调轴承座(34)以及与可调轴承座(34)对应的两个紧固螺钉(35)和一个调节螺钉(36),调节螺钉(36)安装在支承架(3)上,可调轴承座(34)的一端通过紧固螺钉(35)安装在支承架(3)上,另一端上开有调节槽(34-1),该端的紧固螺钉(35)穿过调节槽(34-1)拧紧在支承架(3)上,并且可调轴承座(34)的该端抵在调节螺钉(36)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二极管引出线的初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链轮(27)、第一链条(28)、第一减速电机(29)、第一张紧轮组件(30)以及分别与多个初校直辊(6)同轴安装的多个链轮(31),第一驱动链轮(27)套装在第一减速电机(29 )的电机轴上,第一驱动链轮(27 )、第一张紧轮组件(30 )和多个链轮(31)通过第一链条(28)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极管引出线的初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链轮(27)、第一链条(28)、第一减速电机(29)、第一张紧轮组件(30)以及分别与多个初校直辊(6)同轴安装的多个链轮(31 ),第一驱动链轮(27)套装在第一减速电机(29)的电机轴上,第一驱动链轮(27)、第一张紧轮组件(30)和多个链轮(31)通过第一链条(28)传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极管引出线的初校直装置,它包括支承架、驱动机构和多级依次衔接的初校直机构,初校直机构包括落料挡板、搓料底板和初校直辊,落料挡板和搓料底板均固定连接在支承架上,落料挡板的下端和搓料底板的前端形成落料口,搓料底板和初校直辊之间留有初校直通道,驱动机构驱动初校直辊旋转。本实用新型可以经过至少两次初校直,不对二极管进行强制搓直,能够避免二极管死弯,扭绞,卡阻现象,同时也提高料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文档编号B21F1/02GK203003013SQ20132000524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7日
发明者张成骏 申请人:张成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