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式分条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9927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楔式分条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楔式分条机涉及卷材分条设备的设计改进,见附图,它主要由:1、2-左、右支架,3、4-上、下刀轴,5-左右旋丝杠,6-下楔块,7-上楔块,8-切换销组成,针对现行分条机(附图上部双点划线部分)用蜗轮蜗杆、螺母丝杠机构调整上刀轴,造成所调整的刀片重叠量在分切时受调整机构间隙影响的弊端,本设计将下刀轴改为调整轴,并用远小于自锁角的上楔块上斜面调整重叠量,既能自锁,从而隔断调整机构间隙的影响,又能使调整更加精准,再用大角度的上楔块下斜面拉开上、下刀轴的距离,以换刀片,它结构简单,牢固可靠,长期使用精度不减。
【专利说明】模式分条机
[0001]【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卷材分条设备的设计改进。
[0002]【背景技术】如附图1,卷材分条机主要由左、右机架1、2及上、下刀轴3、4组成,它是将宽幅的卷材分切成窄条带材的专用设备,用来分切的圆环刀片是通过拉开上、下刀轴的距离,并移动左支架,使刀轴左端脱离轴承座后装到刀轴上的,分切时上、下刀轴的刀片交错插入,为了使切口光整,要求刀片的侧间隙和重叠量(图中的t)按切材的厚度必须控制得相当精准,侧间隙主要取决于刀片的制造精度,而重叠量就要靠分条机进行有效的控制了。
[0003]附图1是现行分条机的结构简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下刀轴4是固定于左、右机架的,重叠量的调整是靠上刀轴3的上下移动来实现的,电机带动蜗杆轴5旋转,通过大比例的减速后,蜗轮(中心为螺母)7的旋转使得丝杠6产生上下的移动,这样,上刀轴就随着吊挂在丝杠上的轴承座一起上下移动来实现上下刀片重叠量的调整,显然,这样的设计存在以下两点缺陷:一是调整的传动链中,即蜗杆与蜗轮之间、蜗轮螺母与丝杠之间必然有间隙,而且随着运转磨损的增大,其间隙也愈来愈大,不隔断此间隙,上刀轴带着此间隙进入分切运转,必然对实际运行中上下刀片的重叠量产生较大的波动,二是上刀轴被吊挂在丝杠上运转,刀轴在分切时的受力方向与其重力的方向刚好相反,这就加剧了上述波动,因此,分切出来的带料边部不很光整,特别是用久了的分条机,其剪切质量更差。
[0004]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关于上下刀片重叠量调整的改进设计,它有效的避免了调整重叠量的传动链中的间隙对实际运行中上下刀片的重叠量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左、右机架与上、下刀轴等组成分条机,其特征是:上刀轴与机架固定,下刀轴两端轴承座由左右旋丝杠驱动的双斜面楔块支撑。
[0006]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意义和有益效果是:按上述技术方案制造的分条机,由于下刀轴(轴承座)是支撑在斜度远远小于自锁角的楔块上的,而且在分切时下刀轴的受力方向与其重力的方向一致,因此,无论是在予调重叠量时,还是在分切时,楔块都被下刀轴(轴承座)紧紧压住,并自锁,它有效的隔断了调整传动链的间歇对楔块的影响,在分切时上下刀片的重叠量基本与予调的重叠量一致,为了使重叠量调整得更精准,同时又能保证换刀片时上下刀轴之间有足够的距离,特采用双斜面楔块,小斜度斜面用于调整重叠量,随着斜度的减小,重叠量可调整得非常精准,而大斜度斜面用于拉开上下刀轴的距离,增大斜度,拉开迅速,各有分工,互不干扰,这比现行的分条机合用一套机构,兼顾调整重叠量和拉开两刀轴距离要好多了,而且,此方案结构简单,牢固可靠,设备长期使用精度不减。
[0007]【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图1是现行分条机的结构简图
[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0009]【具体实施方式】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由左、右支架1、2,上、下刀轴3、4以及左右旋丝杠5,下楔块6,上楔块7,切换销8组成,当切换销将上、下楔块锁紧时,转动左右旋丝杠,利用上楔块小斜度的上斜面调整重叠量,当切换销将上楔块与下刀轴轴承座锁紧时,利用上楔块大斜度的下斜面迅速使下刀轴下降,拉开两刀轴的距离,以便换刀片。
【权利要求】
1.一种楔式分条机,由左、右机架与上、下刀轴等组成,其特征是:上刀轴与机架固定,下刀轴两端轴承座由左右旋丝杠驱动的双斜面楔块支撑。
【文档编号】B23D19/06GK203526676SQ201320607500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马恒庆 申请人:马恒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