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及铆接方法

文档序号:312056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及铆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下刀具支持架,下刀具支持架上固定有多个下刀具,底座两端分别固定有2个第一轴承座和2个第二轴承座,2个第一轴承座和2个第二轴承座通过2个光杠连接,2个光杠平行设置,2个光杠外套有上刀具支持架,上刀具支持架上设置有手轮,手轮穿过上刀具支持架与上刀具连接;铆接方法为:将断裂的钢带首尾重叠放置在上下刀具之间,旋转手轮驱动上刀具向下运动,与下刀具配合完成钢带铆接口的制作,铆接接口在生产线张力的作用下自动错位铆合。本发明能够有效地缩短彩色涂层生产线上钢带断裂后重新铆接的时间,提高铆接接口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对生产线设备的损伤。
【专利说明】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及铆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冶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该装置进行铆接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为保证彩色涂层钢板生产线工作的连续性,进入生产线的钢带必须是连续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带卷在送入生产线入口段的时候都会经过一个固定在生产线上的铆接机的铆接操作。但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刚带断裂的现象,为了将断带重新连接,需要耗时较大的人工打孔、穿带等工作。并且这种铆接方法的铆接质量不高,对生产线上各种压辊等设备的损伤较大。目前,各类铆接设备有很多,但还没有专门为彩色涂层钢板生产线配备的断带铆接设备。为解决这一问题,现需要设计一个操作简单快捷、铆接质量高的断带铆接装置为断裂钢带的铆接提供支持。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解决了人工铆接耗时、质量低、会对生产线上的压辊设备造成损伤的问题。
[0004]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使用该装置铆接的方法。
[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下刀具支持架,下刀具支持架上固定有多个下刀具,底座两端分别固定有2个第一轴承座和2个第二轴承座,2个第一轴承座和2个第二轴承座通过2个光杠连接,2个光杠平行设置,2个光杠外套有上刀具支持架,上刀具支持架上设置有手轮,手轮穿过上刀具支持架与上刀具连接。
[0006]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0007]第一轴承座与光杠之间设置有调心球轴承;第二轴承座与光杠之间设置有轴承。
[0008]光杠上设置有标尺。
[0009]第二轴承座由上、下两部分活动连接组成。
[0010]光杠与上刀具支持架滑动连接。
[0011]上刀具包括与手轮连接的上刀具中部,上刀具中部为长方体,上刀具中部两侧通过螺钉分别连接上刀具左部和上刀具右部;
[0012]上刀具左部和上刀具右部结构相同,直角梯形体a和直角梯形体b,直角梯形体a和直角梯形体b的侧面相连接为一体,直角梯形体a的底面与直角梯形体b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a的顶面与直角梯形体b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a的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b的直角边所在侧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a的一条底边a及直角梯形体b的一条底边b通过直角梯形体b的侧边b连接,底边a、侧边b、底边b形成刀口,侧边b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 ;
[0013]上刀具左部的直角梯形体a顶面与直角梯形体b底面形成的平面与上刀具中部的一侧固定,上刀具左部的直角梯形体a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b直角边所在侧面形成的平面与上刀具支持架相接触;上刀具右部的直角梯形体a顶面与直角梯形体b底面形成的平面与上刀具中部的另一侧固定,上刀具右部的直角梯形体a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b直角边所在侧面形成的平面与上刀具支持架相接触。
[0014]多个下刀具等距设置,下刀具包括下刀具中部,下道具中部为与上刀具中部对应的长方体凹槽,下刀具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下刀具左部和下刀具右部,下刀具左部和下道具右部通过螺钉固定在下刀具支持架上;
[0015]下刀具左部和下刀具右部结构相同,直角梯形体c和直角梯形体d,直角梯形体c和直角梯形体d的侧面相连接为一体,直角梯形体c的底面与直角梯形体d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c的顶面与直角梯形体d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c的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d的直角边所在侧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c侧面与底面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凸起,凸起为四棱锥状,凸起的一条侧边c及直角梯形体d的一条底边d通过直角梯形体d的侧边d连接,侧边C、侧边d、底边d形成刀口,侧边d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 ;
[0016]下刀具左部的直角梯形体c顶面与直角梯形体d底面形成的平面位于下刀具中部的一侧,下刀具左部的直角梯形体c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d直角边所在侧面形成的平面固定在下刀具支持架上,下道具左部与上刀具左部相对设置;下刀具右部的直角梯形体c顶面与直角梯形体d底面形成的平面位于下刀具中部的另一侧,下刀具右部的直角梯形体C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d直角边所在侧面形成的平面固定在下刀具支持架上,下道具右部与上刀具右部相对设置。
[0017]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方法,基于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18]步骤1:当发生断带时,首先找到钢板断裂部分,将断裂两端剪平后上下层首尾重叠放入上刀具与下刀具之间,调整上刀具处于初始位置,旋转手轮驱动上刀具向下运动,与下刀具配合完成第一个工位的铆接口制作;
[0019]步骤2:反向旋转手轮,驱动上刀具上移,当上刀具离开钢带表面后,根据光杠上的标尺移动上刀具至下一个工位,按照步骤I的方法完成第二个工位的铆接口制作;
[0020]步骤3:重复步骤2完成所有的铆接口制作,将上刀具移至初始位置,然后将2个光杠连同2个第二轴承座的上半部分一同微微抬起,将钢带移出,生产线恢复正常运转,需要重新铆接的两个钢带的铆接接口在生产线张力的作用下自动错位铆合,完成铆接。
[0021]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0022]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下刀具支持架,下刀具支持架上固定有多个下刀具,底座两端分别固定有2个第一轴承座和2个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由上、下两部分活动连接组成,2个第一轴承座和2个第二轴承座通过2个光杠连接,2个光杠平行设置,光杠上设置有标尺,第一轴承座与光杠之间设置有调心球轴承;第二轴承座与光杠之间设置有轴承,2个光杠外套有上刀具支持架,光杠与上刀具支持架滑动连接,上刀具支持架上设置有手轮,手轮穿过上刀具支持架与上刀具连接;
[0023]上刀具包括与手轮连接的上刀具中部,上刀具中部为长方体,上刀具中部两侧通过螺钉分别连接上刀具左部和上刀具右部;上刀具左部和上刀具右部结构相同,包括直角梯形体a和直角梯形体b,直角梯形体a和直角梯形体b的侧面相连接为一体,直角梯形体a的底面与直角梯形体b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a的顶面与直角梯形体b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a的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b的直角边所在侧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a的一条底边a及直角梯形体b的一条底边b通过直角梯形体b的侧边b连接,底边a、侧边b、底边b形成刀口,侧边b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 ;上刀具左部的直角梯形体a顶面与直角梯形体b底面形成的平面与上刀具中部的一侧固定,上刀具左部的直角梯形体a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b直角边所在侧面形成的平面与上刀具支持架相接触;上刀具右部的直角梯形体a顶面与直角梯形体b底面形成的平面与上刀具中部的另一侧固定,上刀具右部的直角梯形体a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b直角边所在侧面形成的平面与上刀具支持架相接触;
[0024]多个下刀具等距设置,下刀具包括下刀具中部,下道具中部为与上刀具中部对应的长方体凹槽,下刀具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下刀具左部和下刀具右部,下刀具左部和下道具右部通过螺钉固定在下刀具支持架上;下刀具左部和下刀具右部结构相同,包括直角梯形体C和直角梯形体d,直角梯形体C和直角梯形体d的侧面相连接为一体,直角梯形体C的底面与直角梯形体d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C的顶面与直角梯形体d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c的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d的直角边所在侧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c侧面与底面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凸起,凸起为四棱锥状,凸起的一条侧边c及直角梯形体d的一条底边d通过直角梯形体d的侧边d连接,侧边C、侧边d、底边d形成刀口,侧边d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 ;下刀具左部的直角梯形体c顶面与直角梯形体d底面形成的平面位于下刀具中部的一侧,下刀具左部的直角梯形体c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d直角边所在侧面形成的平面固定在下刀具支持架上,下道具左部与上刀具左部相对设置;下刀具右部的直角梯形体c顶面与直角梯形体d底面形成的平面位于下刀具中部的另一侧,下刀具右部的直角梯形体c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d直角边所在侧面形成的平面固定在下刀具支持架上,下道具右部与上刀具右部相对设置。
[00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相对于传统人工打孔、穿带铆接,能够有效地缩短彩色涂层生产线上钢带断裂后重新铆接的时间,并且能够提高铆接接口的质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对生产线设备的损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发明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发明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中上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发明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中上刀具左部和上刀具右部的结构不意图;
[0029]图4是本发明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中下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发明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中下刀具左部和下刀具右部的结构不意图;
[0031]图6是本发明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中上刀具与下刀具配合示意图;
[0032]图7是本发明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方法流程图;
[0033]图8是采用本发明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方法铆接得到的钢带铆接接口图。
[0034]图中,1.底座,2.第一轴承座,3.第二轴承座,4.调心球轴承,5.手轮,6.上刀具支持架,7.上刀具,71.上刀具左部,711.直角梯形体a,712.直角梯形体b,713.底边a,714.底边b,715.侧边b,72.上刀具中部,73.上刀具右部,8.下刀具,81.下刀具左部,811.直角梯形体C,812.直角梯形体d,813.侧边c,814.底边d,815.侧边d,816.凸起,82.下刀具中部,83.下刀具右部,9.光杠,10.下刀具支持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36]本发明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I上固定有下刀具支持架10,下刀具支持架10上固定有多个下刀具8,底座I两端分别固定有2个第一轴承座2和两个第二轴承座3,第二轴承座3由上、下两部分活动连接组成,上、下两部分通过“T”型口配合,“T”型口配合起定位作用,防止受力过程中上、下部分相对位置的改变,2个第一轴承座2和2个第二轴承座3通过2个光杠9连接,2个光杠9平行设置,光杠9上设置有标尺,第一轴承座2与光杠9之间设置有调心球轴承4,第二轴承座3与光杠9之间设置有轴承,2个光杠9外套有上刀具支持架6,光杠9与上刀具支持架6滑动连接,上刀具支持架6上设置有手轮5,手轮5穿过上刀具支持架6与上刀具7连接;
[0037]如图2所示,上刀具7包括与手轮5连接的上刀具中部72,上刀具中部72为长方体,上刀具中部72两侧通过螺钉分别连接上刀具左部71和上刀具右部73,
[0038]上刀具左部71和上刀具右部73结构相同,如图3所示,包括直角梯形体a711和直角梯形体b712,直角梯形体a711和直角梯形体b712的侧面相连接为一体,直角梯形体a711的底面与直角梯形体b712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a711的顶面与直角梯形体b712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a711的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b712的直角边所在侧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a711的一条底边a713及直角梯形体b712的一条底边b714通过直角梯形体b712的侧边b715连接,底边a713、侧边b715、底边b714形成刀口,起切制作用,侧边b715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3°的刀具角度保证了刀具的锋利程度,为刀具切制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0039]上刀具左部71的直角梯形体a711顶面与直角梯形体b712底面形成的平面与上刀具中部72的一侧固定,上刀具左部71的直角梯形体a711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b712直角边所在侧面形成的平面与上刀具支持架6相接触;上刀具右部73的直角梯形体a711顶面与直角梯形体b712底面形成的平面与上刀具中部72的另一侧固定,上刀具右部73的直角梯形体a711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b712直角边所在侧面形成的平面与上刀具支持架6相接触;
[0040]如图4所示,多个下刀具8等距设置,下刀具8包括下刀具中部82,下道具中部82为与上刀具中部72对应的长方体凹槽,下刀具中部82两侧分别设置有下刀具左部81和下刀具右部83,下刀具左部81和下道具右部83通过螺钉固定在下刀具支持架10上;
[0041]下刀具左部81和下刀具右部83结构相同,如图5所示,包括直角梯形体c811和直角梯形体d812,直角梯形体c811和直角梯形体d812的侧面相连接为一体,直角梯形体c811的底面与直角梯形体d812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c811的顶面与直角梯形体d812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c811的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d812的直角边所在侧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c811侧面与底面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凸起816,凸起816为四棱锥状,凸起816的一条侧边c813及直角梯形体d812的一条底边d814通过直角梯形体d812的侧边d815连接,侧边c813、侧边d815、底边d814形成刀口,起切制作用,侧边d815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3°的刀具角度保证了刀具的锋利程度,为刀具切制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0042]下刀具左部81的直角梯形体c811顶面与直角梯形体d812底面形成的平面位于下刀具中部82的一侧,下刀具左部81的直角梯形体c811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d812直角边所在侧面形成的平面固定在下刀具支持架10上,下道具左部81与上刀具左部71相对设置;下刀具右部83的直角梯形体c811顶面与直角梯形体d812底面形成的平面位于下刀具中部82的另一侧,下刀具右部83的直角梯形体c811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d812直角边所在侧面形成的平面固定在下刀具支持架10上,下道具右部83与上刀具右部73相对设置;如图6所示,下刀具8与上刀具7相配合切制出完整“横Z”形铆接口。
[0043]2个第二轴承座3分为上、下活动连接的两部分,相互可以分离,2个第一轴承座2中设置调心球轴承4,从而达到铆接完成后钢带顺利取出的目的。
[0044]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方法,基于上述装置,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45]步骤1:当发生断带时,首先找到钢板断裂部分,将断裂两端剪平后上下层首尾重叠放入上刀具7与下刀具8之间,重叠部分面积根据不同材料和实际需求由操作者根据相应标准自行控制,调整上刀具7处于初始位置,旋转手轮5驱动上刀具7向下运动,与下刀具8配合完成第一个工位的铆接口制作;
[0046]步骤2:反向旋转手轮5,驱动上刀具7上移,当上刀具7离开钢带表面后,根据光杠9上的标尺移动上刀具7至下一个工位,按照步骤I的方法完成第二个工位的铆接口制作;各个工位的确定由操作者根据光杠9上的标尺移动上刀具7来完成;
[0047]步骤3:重复步骤2完成所有的铆接口制作,将上刀具7移至初始位置,然后将2个光杠9连同2个第二轴承座3的上半部分一同微微抬起,将钢带移出,生产线恢复正常运转,需要重新铆接的两个钢带的铆接接口在生产线张力的作用下自动错位铆合,完成铆接。
[0048]图8为切制出的铆接接口形式示意图,每两个对称的“横Z”形铆接口由一个工位切制而成,由于铆接口形式自身的结构特点,两条断带会在张力的作用下相互咬合完成铆接。
[0049]本发明相对于传统人工打孔、穿带铆接,能够有效地缩短彩色涂层生产线上钢带断裂后重新铆接的时间,并且能够提高铆接接口的质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对生产线设备的损伤。
【权利要求】
1.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下刀具支持架(10),所述下刀具支持架(10)上固定有多个下刀具(8),所述底座(1)两端分别固定有2个第一轴承座(2)和2个第二轴承座(3),2个第一轴承座(2)和2个第二轴承座(3)通过2个光杠(9)连接,2个光杠(9)平行设置,所述2个光杠(9)外套有上刀具支持架¢),所述上刀具支持架(6)上设置有手轮(5),所述手轮(5)穿过所述上刀具支持架(6)与上刀具(7)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座(2)与所述光杠(9)之间设置有调心球轴承(4);所述第二轴承座(3)与所述光杠(9)之间设置有轴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杠(9)上设置有标尺。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座(3)由上、下两部分活动连接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杠(9)与上刀具支持架(6)滑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具(7)包括与所述手轮(5)连接的上刀具中部(72),所述上刀具中部(72)为长方体,上刀具中部(72)两侧通过螺钉分别连接上刀具左部(71)和上刀具右部(73); 所述上刀具左部(71)和上刀具右部(73)结构相同,包括直角梯形体a(711)和直角梯形体b(712),所述直角梯形体a(711)和直角梯形体b(712)的侧面相连接为一体,直角梯形体a(711)的底面与直角梯形体b (712)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a(711)的顶面与直角梯形体b(712)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a(711)的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b(712)的直角边所在侧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直角梯形体a(711)的一条底边a(713)及直角梯形体b (712)的一条底边b (714)通过直角梯形体b (712)的侧边b (715)连接,所述底边a (713)、侧边b (715)、底边b (714)形成刀口,所述侧边b (715)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 ; 所述上刀具左部(71)的直角梯形体a(711)顶面与直角梯形体b (712)底面形成的平面与上刀具中部(72)的一侧固定,所述上刀具左部(71)的直角梯形体a(711)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b (712)直角边所在侧面形成的平面与上刀具支持架(6)相接触;所述上刀具右部(73)的直角梯形体a(711)顶面与直角梯形体b (712)底面形成的平面与上刀具中部(72)的另一侧固定,所述上刀具右部(73)的直角梯形体a(711)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b (712)直角边所在侧面形成的平面与上刀具支持架(6)相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下刀具(8)等距设置,所述下刀具(8)包括下刀具中部(82),所述下道具中部(82)为与上刀具中部(72)对应的长方体凹槽,所述下刀具中部(82)两侧分别设置有下刀具左部(81)和下刀具右部(83),所述下刀具左部(81)和下道具右部(83)通过螺钉固定在下刀具支持架(10)上; 所述下刀具左部(81)和下刀具右部(83)结构相同,包括直角梯形体c(811)和直角梯形体d(812),所述直角梯形体c(811)和直角梯形体d(812)的侧面相连接为一体,直角梯形体c(811)的底面与直角梯形体d(812)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c (811)的顶面与直角梯形体d(812)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c(811)的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d(812)的直角边所在侧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直角梯形体c(811)侧面与底面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凸起(816),所述凸起(816)为四棱锥状,所述凸起(816)的一条侧边c (813)及直角梯形体d (812)的一条底边d (814)通过直角梯形体d (812)的侧边d (815)连接,所述侧边c (813)、侧边d (815)、底边d (814)形成刀口,所述侧边d (815)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 ; 所述下刀具左部(81)的直角梯形体c(811)顶面与直角梯形体d(812)底面形成的平面位于下刀具中部(82)的一侧,所述下刀具左部(81)的直角梯形体c(811)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d(812)直角边所在侧面形成的平面固定在下刀具支持架(10)上,所述下道具左部(81)与上刀具左部(71)相对设置;所述下刀具右部(83)的直角梯形体c (811)顶面与直角梯形体d(812)底面形成的平面位于下刀具中部(82)的另一侧,所述下刀具右部(83)的直角梯形体c(811)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d(812)直角边所在侧面形成的平面固定在下刀具支持架(10)上,所述下道具右部(83)与上刀具右部(73)相对设置。
8.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发生断带时,首先找到钢板断裂部分,将断裂两端剪平后上下层首尾重叠放入上刀具(7)与下刀具(8)之间,调整上刀具(7)处于初始位置,旋转手轮(5)驱动上刀具(7)向下运动,与下刀具(8)配合完成第一个工位的铆接口制作; 步骤2:反向旋转手轮(5),驱动上刀具(7)上移,当上刀具(7)离开钢带表面后,根据光杠(9)上的标尺移动上刀具(7)至下一个工位,按照所述步骤1的方法完成第二个工位的铆接口制作; 步骤3:重复步骤2完成所有的铆接口制作,将上刀具(7)移至初始位置,然后将2个光杠(9)连同2个第二轴承座(3)的上半部分一同微微抬起,将钢带移出,生产线恢复正常运转,需要重新铆接的两个钢带的铆接接口在生产线张力的作用下自动错位铆合,完成铆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涂层带卷钢板断带后铆接的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下刀具支持架(10),所述下刀具支持架(10)上固定有多个下刀具(8),所述底座(1)两端分别固定有2个第一轴承座(2)和2个第二轴承座(3),所述第二轴承座(3)由上、下两部分活动连接组成,2个第一轴承座(2)和2个第二轴承座(3)通过2个光杠(9)连接,2个光杠(9)平行设置,所述光杠(9)上设置有标尺,所述第一轴承座(2)与所述光杠(9)之间设置有调心球轴承(4);所述第二轴承座(3)与所述光杠(9)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2个光杠(9)外套有上刀具支持架¢),所述光杠(9)与上刀具支持架(6)滑动连接,所述上刀具支持架(6)上设置有手轮(5),所述手轮(5)穿过所述上刀具支持架(6)与上刀具(7)连接; 所述上刀具(7)包括与所述手轮(5)连接的上刀具中部(72),所述上刀具中部(72)为长方体,上刀具中部(72)两侧通过螺钉分别连接上刀具左部(71)和上刀具右部(73);所述上刀具左部(71)和上刀具右部(73)结构相同,包括直角梯形体a(711)和直角梯形体b(712),所述直角梯形体a(711)和直角梯形体b(712)的侧面相连接为一体,直角梯形体a(711)的底面与直角梯形体b (712)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a(711)的顶面与直角梯形体b(712)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a(711)的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b(712)的直角边所在侧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直角梯形体a(711)的一条底边a(713)及直角梯形体b (712)的一条底边b (714)通过直角梯形体b (712)的侧边b (715)连接,所述底边a(713)、侧边b(715)、底边b(714)形成刀口,所述侧边b (715)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 ;所述上刀具左部(71)的直角梯形体a(711)顶面与直角梯形体b (712)底面形成的平面与上刀具中部(72)的一侧固定,所述上刀具左部(71)的直角梯形体a(711)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b (712)直角边所在侧面形成的平面与上刀具支持架(6)相接触;所述上刀具右部(73)的直角梯形体a(711)顶面与直角梯形体b (712)底面形成的平面与上刀具中部(72)的另一侧固定,所述上刀具右部(73)的直角梯形体a(711)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b (712)直角边所在侧面形成的平面与上刀具支持架(6)相接触; 所述多个下刀具(8)等距设置,所述下刀具(8)包括下刀具中部(82),所述下道具中部(82)为与上刀具中部(72)对应的长方体凹槽,所述下刀具中部(82)两侧分别设置有下刀具左部(81)和下刀具右部(83),所述下刀具左部(81)和下道具右部(83)通过螺钉固定在下刀具支持架(10)上;所述下刀具左部(81)和下刀具右部(83)结构相同,包括直角梯形体c(811)和直角梯形体d(812),所述直角梯形体c(811)和直角梯形体d(812)的侧面相连接为一体,直角梯形体c(811)的底面与直角梯形体d(812)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c(811)的顶面与直角梯形体d(812)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直角梯形体c(811)的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d(812)的直角边所在侧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直角梯形体c(811)侧面与底面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凸起(816),所述凸起(816)为四棱锥状,所述凸起(816)的一条侧边c (813)及直角梯形体d (812)的一条底边d (814)通过直角梯形体d (812)的侧边d(815)连接,所述侧边c (813)、侧边d(815)、底边d(814)形成刀口,所述侧边d(815)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 ;所述下刀具左部(81)的直角梯形体c (811)顶面与直角梯形体d(812)底面形成的平面位于下刀具中部(82)的一侧,所述下刀具左部(81)的直角梯形体c(811)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d(812)直角边所在侧面形成的平面固定在下刀具支持架(10)上,所述下道具左部(81)与上刀具左部(71)相对设置;所述下刀具右部(83)的直角梯形体c(811)顶面与直角梯形体d(812)底面形成的平面位于下刀具中部(82)的另一侧,所述下刀具右部(83)的直角梯形体c(811)直角边所在侧面与直角梯形体d(812)直角边所在侧面形成的平面固定在下刀具支持架(10)上,所述下道具右部(83)与上刀具右部(73)相对设置。
【文档编号】B21D39/02GK104384364SQ201410366340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芮宏斌, 张亚军 申请人:西安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