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丝钻尾成型模具及其固定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2296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丝钻尾成型模具及其固定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螺丝钻尾成型模具及其固定夹具,包括座体、压紧块、模具和底端固定块,其中,所述座体上开设有用来放置压紧块的槽,压紧块置于所述槽内并通过螺栓紧固且紧贴模具;所述座体上还开设有模具固定口,模具置于座体的模具固定口内并紧压在底端固定块上,底端固定块通过螺栓紧固在座体下端。采用本发明,压紧块能同时压到模具的模座和模仁及模座与模仁的结合部,使模具能充分固定,稳定性较强,无微小晃动,模仁和模座之间也无松动,使模具能接受撞击的次数提高了两三倍,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更能满足生产需求。
【专利说明】一种螺丝钻尾成型模具及其固定夹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钻尾螺丝的成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螺丝钻尾成型模具及其固定夹具。

【背景技术】
[0002]钻尾螺丝的成型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搓牙机加工搓制出螺纹,尾端部分则由专用的加工模具模压成型,其中钻尾部分的成型是钻尾螺丝末端为两对称的成型模具模压成型。先分别用不同材质加工制作模具的基体与钻尾成型部位,然后再将两者结合,来制作生产钻尾螺丝用的模具,这是当前比较先进的模具制造技术。
[0003]如申请号为201310020671.X的专利所示的技术,就公开了一种采用类似模具制造技术的螺丝钻尾成型模具。该专利所公开的模具,通常通过螺丝紧顶固定在座体上,如图1所示。这种固定模具的技术方案存在一些不足,即采用通过螺丝将模具紧顶固定在座体上的方式,模具被固定在座体上的牢固程度不够大。在工作过程中,模具每分钟受到高达600次的撞击,容易造成模具的左右微小晃动,从而导致模仁和模座之间松动,从而导致稳定性变差,使模具能承受的撞击次数不足100万次,大大减小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螺丝钻尾成型模具及其固定夹具来解决这些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螺丝钻尾成型模具及其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压紧块、模具和底端固定块,其中,所述座体上开设有用来放置压紧块的槽,压紧块置于所述槽内并通过螺栓紧固且紧贴模具;所述座体上还开设有模具固定口,模具置于座体的模具固定口内并紧压在底端固定块上,底端固定块通过螺栓紧固在座体下端。
[0006]进一步地,所述槽的深度略大于压紧块的高度。
[0007]进一步地,所述槽的底部的宽度略小于压紧块的底面的宽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槽的底部开设有两个螺栓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压紧块上开设有两个螺栓孔,这两个螺栓孔分别与所述槽的底部的两个螺栓孔相对应。
[0010]进一步地,所述压紧块的一侧面开设为斜面。
[0011 ]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由模仁和模座构成。
[0012]进一步地,所述模具的上部一侧开设有一个模仁和模座所共有且与模具的正面相垂直的斜面,其倾斜角度与所述压紧块上的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0013]进一步地,压紧块的斜面紧压所述模具斜面,使模具紧压在模具固定口另一内侧和底端固定块上。
[0014]与通过螺丝来将模具紧顶固定在座体上的技术不同,本发明通过压紧块来将模具固定在座体上。由于压紧块的高度小于槽的深度,且压紧块的底面的宽度略大于槽的底部的宽度,且压紧块的斜面的倾斜角度与模具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所以压紧块能通过斜面充分紧压模具,压紧块能同时压到模座和模仁及模座与模仁的结合部,使模具能充分固定,稳定性较强,不会产生微小晃动,模仁和模座之间也不会产生松动。按照本发明,模具能承受撞击的次数提高了两三倍,模具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因而本发明更能满足生产需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申请号为201310020671.X的专利所发明的模具通常所采用的紧固到座体上的方式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座体上开设的槽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座体上开设的模具固定口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模具斜面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压紧块的示意图;
[0021]图7为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压紧块A面的正视示意图;
[0022]图8为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压紧块B面的正视示意图;
[0023]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螺丝钻尾成型模具在座体上安装固定好后的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沿图10中直线A-A的剖视图;
[0025]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顶视示意图;
[0026]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0027]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底视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分别代表:1座体、2顶紧螺丝、3模具、4模仁、5模座、6座体、7压紧块、8模具、9底端固定块、10模仁、11模座、12座体上开设的槽、13槽上的螺栓孔、14模具固定口、15模具斜面、16压紧块斜面、17压紧块上的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0]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座体6、压紧块7、模具8、底端固定块9四部分,其中模具8由模仁10和模座11构成。
[0031]如图3所示,座体6上开设有用来放置压紧块7的槽12,槽12的深度略大于压紧块7的高度,且槽12的底部的宽度略小于压紧块7的底面的宽度,槽12的底部开设有两个螺栓孔13。
[0032]如图4所示,座体6上开设有模具固定口 14。
[0033]如图5所不,模具8由模仁10和模座11构成,模具8的上部左侧开设有一斜面15,斜面15为模仁10和模座11所共有,且垂直于模具8的正面。
[0034]如图6、图7所示,压紧块7的右侧面开设为斜面16,其倾斜角度与模具8上斜面15的倾斜角度相同,以便使压紧块7的斜面16与模具斜面15能够紧贴。
[0035]如图6所示,压紧块7上开设有两个螺栓孔17,这两个螺栓孔17分别与槽12底部的两个螺栓孔13相对应。
[0036]在实际应用时,如图9、图10所示,将底端固定块9通过螺栓紧固在座体6的下端;将模座11和模仁10组合固定好,组合成模具8,然后将模具8放入座体6的模具固定口 14内;将压紧块7放入槽12内,将压紧块7的斜面16紧压模具斜面15,使压紧块7同时紧贴压到模座11和模仁10以及模座11与模仁10的结合部,使模具8紧贴压在模具固定口 14的另一内侧和底端固定块9上,然后使压紧块上的两个螺栓孔17分别与槽12底部的两个螺栓孔13对齐后用螺栓将压紧块7紧固在槽12内。将模具与座体结合固定好之后的整体的顶视图、正视图和底视图分别见图11、图12和图13所不。
[0037]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压紧块7的高度略小于槽12的深度,且压紧块7的底面的宽度略大于槽12的底部的宽度,且压紧块7的斜面16的倾斜角度与模具斜面15的倾斜角度相等,所以通过斜面16压紧块7能充分紧压模具8,压紧块7能同时紧贴压到模座11和模仁10以及模座11与模仁10的结合部,使模具8被牢固地固定在座体6上,稳定性较强,不会产生微小晃动,模仁10和模座11之间也不会产生松动,因而使模具8可以承受更强烈的撞击,使模具8能承受撞击的次数大大提高,使用寿命被延长,可以较好地满足生产需求。
[003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螺丝钻尾成型模具及其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压紧块、模具和底端固定块,其中,所述座体上开设有用来放置压紧块的槽,压紧块置于所述槽内并通过螺栓紧固且紧贴模具;所述座体上还开设有模具固定口,模具置于座体的模具固定口内并紧压在底端固定块上,底端固定块通过螺栓紧固在座体下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钻尾成型模具及其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的深度略大于压紧块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钻尾成型模具及其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的底部的宽度略小于压紧块的底面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钻尾成型模具及其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的底部开设有两个螺栓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钻尾成型模具及其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上开设有两个螺栓孔,这两个螺栓孔分别与所述槽的底部的两个螺栓孔相对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钻尾成型模具及其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的一侧面开设为斜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钻尾成型模具及其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由模仁和模座构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丝钻尾成型模具及其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上部一侧开设有一个模仁和模座所共有且与模具的正面相垂直的斜面,其倾斜角度与所述压紧块上的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丝钻尾成型模具及其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压紧块的斜面紧压所述模具斜面,使模具紧压在模具固定口另一内侧和底端固定块上。
【文档编号】B21D37/04GK104307984SQ201410430493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8日
【发明者】廖张华 申请人:太仓市哲泰天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