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冲压成型装置的加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6868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带有冲压成型装置的加工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冲压成型装置的加工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由下模具主体、上模具主体、下模具进料平台、若干个下模具进料平台引入槽、若干个下模具挂钩固定轴和若干个上模具挂钩固定轴组成,该冲压成型装置加工机构,加设了套准支柱,用于两层模具的套准。在每个套准支柱的外侧加设了支柱弹簧,使加工的板材可以随着下套准支柱弹簧而弹起,不会使板材卡在模具中。该设备的下模具主体内侧设有一系列加工模型分别与上模具主体内侧设有的一些列加工模型成套作业加工。所以在工作时,随着加工板材的不断进入,下模具主体与上模具主体对板材进行冲压、折弯、裁切等一系列加工作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加工过的零件更精确、更细化。
【专利说明】带有冲压成型装置的加工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冲压成型装置的加工机构。
【背景技术】
[0002]以往的模具加工都比较单一化,一种模具加工只能作业于一个零部件。如果完成一个零件加工的话需要多道程序来完成,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该冲压成型装置加工机构,加设了套准支柱,用于两层模具的套准。在每个套准支柱的外侧加设了支柱弹簧,可以在冲压过程中,使加工的板材可以随着下套准支柱弹簧而弹起,不会导致板材卡在模具中。并且,该加工机构的下模具主体内侧设有的一系列加工模型分别与上模具主体内侧设有的一些列加工模型成套作业加工。所以在工作时,随着加工板材的不断进入,下模具主体与上模具主体对板材进行冲压、折弯、裁切等一系列加工作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加工过的零件更精确、更细化。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冲压成型装置的加工机构。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冲压成型装置的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由下模具主体、上模具主体、下模具进料平台、若干个下模具进料平台弓I入槽、若干个下模具挂钩固定轴和若干个上模具挂钩固定轴组成,所述上模具主体位于下模具主体的下部,所述上模具主体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主体上还设有若干个下套准支柱、若干个下模具套准支柱、若干个下模具镂孔、若干个下模具带凹槽圆柱、下模具第一道加工凹槽、下模具第二道加工凹槽、若干个下模具第三道加工凹槽、若干个下模具第四道折弯凹槽、若干个下模具第五道加工凹槽、若干个下模具第六道打眼凹槽、若干个下模具第七道加工凹槽和下模具断片加工槽,任意所述下套准支柱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套准支柱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下套准支柱上还设有下套准支柱弹簧,所述下套准支柱弹簧位于下套准支柱的外侧,所述下套准支柱弹簧与下套准支柱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套准支柱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模具套准支柱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镂孔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模具镂孔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带凹槽圆柱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模具带凹槽圆柱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第一道加工凹槽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模具第一道加工凹槽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第二道加工凹槽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模具第二道加工凹槽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第三道加工凹槽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模具第三道加工凹槽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第四道折弯凹槽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模具第四道折弯凹槽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第五道加工凹槽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模具第五道加工凹槽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第六道打眼凹槽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模具第六道打眼凹槽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第七道加工凹槽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模具第七道加工凹槽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断片加工槽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模具断片加工槽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进料平台位于下模具主体的一侧,所述下模具进料平台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进料平台弓I入槽位于下模具进料平台的一侧,所述下模具进料平台引入槽与下模具进料平台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挂钩固定轴位于下模具主体的一侧,所述下模具挂钩固定轴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主体上还设有若干个上套准支柱凹槽、若干个上模具套准支柱凹槽、若干个上模具镂孔、若干个上模具圆柱镂孔、上模具第一道加工模型、上模具第二道加工模型、若干个上模具第三道加工模型、若干个上模具第四道折弯模型、若干个上模具第五道加工模型、若干个上模具第六道打眼模型、若干个上模具第七道加工模型和上模具断片加工件,任意所述上套准支柱凹槽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套准支柱凹槽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套准支柱凹槽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模具套准支柱凹槽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镂孔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模具镂孔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圆柱镂孔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模具圆柱镂孔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第一道加工模型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模具第一道加工模型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第二道加工模型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模具第二道加工模型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第三道加工模型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模具第三道加工模型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第四道折弯模型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模具第四道折弯模型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第五道加工模型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模具第五道加工模型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第六道打眼模型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模具第六道打眼模型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第七道加工模型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模具第七道加工模型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断片加工件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模具断片加工件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挂钩固定轴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模具挂钩固定轴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
[0005]进一步,所述下模具主体的材质为不锈钢铸件。
[0006]进一步,所述上模具主体的材质为不锈钢铸件。
[0007]进一步,所述若干个下套准支柱的个数为4个。
[0008]进一步,所述若干个上套准支柱凹槽的个数为4个。
[0009]进一步,所述若干个下模具套准支柱的个数为4个。
[0010]进一步,所述若干个上模具套准支柱凹槽的个数为4个。
[0011]进一步,所述若干个下模具镂孔的个数为2个。
[0012]进一步,所述若干个上模具镂孔的个数为2个。
[0013]进一步,所述若干个下模具带凹槽圆柱的个数为12个。
[0014]进一步,所述若干个上模具圆柱镂孔的个数为12个。
[0015]进一步,所述若干个下模具第三道加工凹槽的个数为2个。
[0016]进一步,所述若干个上模具第三道加工模型的个数为2个。
[0017]进一步,所述若干个下模具第四道折弯凹槽的个数为2个。[0018]进一步,所述若干个上模具第四道折弯模型的个数为2个。
[0019]进一步,所述若干个下模具第五道加工凹槽的个数为2个。
[0020]进一步,所述若干个上模具第五道加工模型的个数为2个。
[0021]进一步,所述若干个下模具第六道打眼凹槽的个数为2个。
[0022]进一步,所述若干个上模具第六道打眼模型的个数为2个。
[0023]进一步,所述若干个下模具第七道加工凹槽的个数为2个。
[0024]进一步,所述若干个上模具第七道加工模型的个数为2个。
[0025]进一步,所述若干个下模具进料平台引入槽的个数为2个。
[0026]进一步,所述若干个下模具挂钩固定轴的个数为4个。
[0027]进一步,所述若干个上模具挂钩固定轴的个数为4个。
[002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冲压成型装置加工机构,加设了套准支柱,用于两层模具的套准。在每个套准支柱的外侧加设了支柱弹簧,可以在冲压过程中,使加工的板材可以随着下套准支柱弹簧而弹起,不会导致板材卡在模具中。并且,该加工机构的下模具主体内侧设有的一系列加工模型分别与上模具主体内侧设有的一些列加工模型成套作业加工。所以在工作时,随着加工板材的不断进入,下模具主体与上模具主体对板材进行冲压、折弯、裁切等一系列加 工作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加工过的零件更精确、更细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3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层模具俯视图。
[003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层模具仰视图。
[003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成型图。
[0033]其中:1、下模具主体2、上模具主体3、下套准支柱
[0034]4、上套准支柱凹槽5、下套准支柱弹簧6、下模具套准支柱
[0035]7、上模具套准支柱凹槽 8、下模具镂孔9、上模具镂孔
[0036]10、下模具带凹槽圆柱 U、上模具圆柱镂孔12、下模具第一道加工凹槽
[0037]13、上模具第一道加工模型14、下模具第二道加工凹槽15、上模具第二道加工模型
[0038]16、下模具第三道加工凹槽17、上模具第三道加工模型18、下模具第四道折弯凹槽
[0039]19、上模具第四道折弯模型20、下模具第五道加工凹槽21、上模具第五道加工模型
[0040]22、下模具第六道打眼凹槽23、上模具第六道打眼模型24、下模具第七道加工凹槽
[0041]25、上模具第七道加工模型26、下模具断片加工槽 27、上模具断片加工件
[0042]28、下模具进料平台29、下模具进料平台引入槽30、下模具挂钩固定轴
[0043]31、上模具挂钩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0045]如图1-图4所示一种带有冲压成型装置的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由下模具主体
1、上模具主体2、下模具进料平台28、若干个下模具进料平台引入槽29、若干个下模具挂钩固定轴30和若干个上模具挂钩固定轴31组成,所述上模具主体2位于下模具主体I的下部,所述上模具主体2与下模具主体I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主体I上还设有若干个下套准支柱3、若干个下模具套准支柱6、若干个下模具镂孔8、若干个下模具带凹槽圆柱10、下模具第一道加工凹槽12、下模具第二道加工凹槽14、若干个下模具第三道加工凹槽16、若干个下模具第四道折弯凹槽18、若干个下模具第五道加工凹槽20、若干个下模具第六道打眼凹槽22、若干个下模具第七道加工凹槽24和下模具断片加工槽26,任意所述下套准支柱3位于下模具主体I的内侧,所述下套准支柱3与下模具主体I为固定连接,所述下套准支柱3上还设有下套准支柱弹簧5,所述下套准支柱弹簧5位于下套准支柱3的外侧,所述下套准支柱弹簧5与下套准支柱3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套准支柱6位于下模具主体I的内侧,所述下模具套准支柱6与下模具主体I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镂孔8位于下模具主体I的内侧,所述下模具镂孔8与下模具主体I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带凹槽圆柱10位于下模具主体I的内侧,所述下模具带凹槽圆柱10与下模具主体I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第一道加工凹槽12位于下模具主体I的内侧,所述下模具第一道加工凹槽12与下模具主体I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第二道加工凹槽14位于下模具主体I的内侧,所述下模具第二道加工凹槽14与下模具主体I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第三道加工凹槽16位于下模具主体I的内侧,所述下模具第三道加工凹槽16与下模具主体I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第四道折弯凹槽18位于下模具主体I的内侧,所述下模具第四道折弯凹槽18与下模具主体I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第五道加工凹槽20位于下模具主体I的内侧,所述下模具第五道加工凹槽20与下模具主体I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第六道打眼凹槽22位于下模具主体I的内侧,所述下模具第六道打眼凹槽22与下模具主体I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第七道加工凹槽24位于下模具主体I的内侧,所述下模具第七道加工凹槽24与下模具主体I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断片加工槽26位于下模具主体I的内侧,所述下模具断片加工槽26与下模具主体I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进料平台28位于下模具主体I的一侧,所述下模具进料平台28与下模具主体I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进料平台引入槽29位于下模具进料平台28的一侧,所述下模具进料平台引入槽29与下模具进料平台28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挂钩固定轴30位于下模具主体I的一侧,所述下模具挂钩固定轴30与下模具主体I为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主体2上还设有若干个上套准支柱凹槽4、若干个上模具套准支柱凹槽7、若干个上模具镂孔9、若干个上模具圆柱镂孔11、上模具第一道加工模型13、上模具第二道加工模型15、若干个上模具第三道加工模型17、若干个上模具第四道折弯模型19、若干个上模具第五道加工模型21、若干个上模具第六道打眼模型23、若干个上模具第七道加工模型25和上模具断片加工件27,任意所述上套准支柱凹槽4位于上模具主体2的内侧,所述上套准支柱凹槽4与上模具主体2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套准支柱凹槽7位于上模具主体2的内侧,所述上模具套准支柱凹槽7与上模具主体2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镂孔9位于上模具主体2的内侧,所述上模具镂孔9与上模具主体2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圆柱镂孔11位于上模具主体2的内侧,所述上模具圆柱镂孔11与上模具主体2为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第一道加工模型13位于上模具主体2的内侧,所述上模具第一道加工模型13与上模具主体2为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第二道加工模型15位于上模具主体2的内侧,所述上模具第二道加工模型15与上模具主体2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第三道加工模型17位于上模具主体2的内侧,所述上模具第三道加工模型17与上模具主体2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第四道折弯模型19位于上模具主体2的内侧,所述上模具第四道折弯模型19与上模具主体2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第五道加工模型21位于上模具主体2的内侧,所述上模具第五道加工模型21与上模具主体2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第六道打眼模型23位于上模具主体2的内侧,所述上模具第六道打眼模型23与上模具主体2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第七道加工模型25位于上模具主体2的内侧,所述上模具第七道加工模型25与上模具主体2为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断片加工件27位于上模具主体2的内侧,所述上模具断片加工件27与上模具主体2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挂钩固定轴31位于上模具主体2的内侧,所述上模具挂钩固定轴31与上模具主体2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主体I的材质为不锈钢铸件。所述上模具主体2的材质为不锈钢铸件。所述若干个下套准支柱3的个数为4个。所述若干个上套准支柱凹槽4的个数为4个。所述若干个下模具套准支柱6的个数为4个。所述若干个上模具套准支柱凹槽7的个数为4个。所述若干个下模具镂孔8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上模具镂孔9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下模具带凹槽圆柱10的个数为12个。所述若干个上模具圆柱镂孔11的个数为12个。所述若干个下模具第三道加工凹槽16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上模具第三道加工模型17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下模具第四道折弯凹槽18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上模具第四道折弯模型19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下模具第五道加工凹槽20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上模具第五道加工模型21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下模具第六道打眼凹槽22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上模具第六道打眼模型23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下模具第七道加工凹槽24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上模具第七道加工模型25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下模具进料平台引入槽29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下模具挂钩固定轴30的个数为4个。所述若干个上模具挂钩固定轴31的个数为4个。
[0046]工作方式:首先将需要加工的板材从下模具进料平台28两侧的下模具进料平台引入槽29进入下模具主体I和上模具主体2中。下模具主体I和上模具主体2是对上下两个模具进行压合、冲压来完成对板材的加工作业。由于下模具主体I内侧设有四个下套准支柱3和四个下模具套准支柱6,并且它们与上模具主体2内侧设有的四个上套准支柱凹槽4和四个上模具套准支柱凹槽7是套准部件,所以在进行加工作业时,下模具主体I与上模具主体2能够精准的进行套准冲压,而且下模具主体I内侧设有的一系列加工模型:下模具镂孔8、下模具带凹槽圆柱10、下模具第一道加工凹槽12、下模具第二道加工凹槽14、下模具第三道加工凹槽16、下模具第四道折弯凹槽18、下模具第五道加工凹槽20、下模具第六道打眼凹槽22、下模具第七道加工凹槽24和下模具断片加工槽26 ;分别与上模具主体2内侧设有的一些列加工模型:上模具套准支柱凹槽7、上模具镂孔9、上模具圆柱镂孔11、上模具第一道加工模型13、上模具第二道加工模型15、上模具第三道加工模型17、上模具第四道折弯模型19、上模具第五道加工模型21、上模具第六道打眼模型23、上模具第七道加工模型25和上模具断片加工件27,是成套精准冲压模型。所以在加工作业中,随着加工板材的不断进入,下模具主体I与上模具主体2对板材进行冲压、折弯、裁切等一系列加工作业。其中,下模具主体I上的下套准支柱3周边加设有下套准支柱弹簧5,作用是可以在冲压过程中,使加工的板材可以随着下套准支柱弹簧5而弹起,不会导致板材卡在模具中。在工艺流程方面,该模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加工过的零件更精确、更细化。[004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冲压成型装置的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由下模具主体、上模具主体、下模具进料平台、若干个下模具进料平台引入槽、若干个下模具挂钩固定轴和若干个上模具挂钩固定轴组成,所述上模具主体位于下模具主体的下部,所述上模具主体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主体上还设有若干个下套准支柱、若干个下模具套准支柱、若干个下模具镂孔、若干个下模具带凹槽圆柱、下模具第一道加工凹槽、下模具第二道加工凹槽、若干个下模具第三道加工凹槽、若干个下模具第四道折弯凹槽、若干个下模具第五道加工凹槽、若干个下模具第六道打眼凹槽、若干个下模具第七道加工凹槽和下模具断片加工槽,任意所述下套准支柱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套准支柱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下套准支柱上还设有下套准支柱弹簧,所述下套准支柱弹簧位于下套准支柱的外侧,所述下套准支柱弹簧与下套准支柱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套准支柱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模具套准支柱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镂孔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模具镂孔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带凹槽圆柱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模具带凹槽圆柱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第一道加工凹槽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模具第一道加工凹槽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第二道加工凹槽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模具第二道加工凹槽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第三道加工凹槽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模具第三道加工凹槽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第四道折弯凹槽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模具第四道折弯凹槽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第五道加工凹槽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模具第五道加工凹槽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第六道打眼凹槽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模具第六道打眼凹槽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第七道加工凹槽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模具第七道加工凹槽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断片加工槽位于下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下模具断片加工槽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进料平台位于下模具主体的一侧,所述下模具进料平台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进料平台引入槽位于下模具进料平台的一侧,所述下模具进料平台引入槽与下模具进料平台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下模具挂钩固定轴位于下模具主体的一侧,所述下模具挂钩固定轴与下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主体上还设有若干个上套准支柱凹槽、若干个上模具套准支柱凹槽、若干个上模具镂孔、若干个上模具圆柱镂孔、上模具第一道加工模型、上模具第二道加工模型、若干个上模具第三道加工模型、若干个上模具第四道折弯模型、若干个上模具第五道加工模型、若干个上模具第六道打眼模型、若干个上模具第七道加工模型和上模具断片加工件,任意所述上套准支柱凹槽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套准支柱凹槽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套准支柱凹槽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模具套准支柱凹槽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镂孔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模具镂孔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圆柱镂孔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模具圆柱镂孔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第一道加工模型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侦U,所述上模具第一道加工模型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第二道加工模型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模具第二道加工模型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第三道加工模型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模具第三道加工模型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第四道折弯模型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模具第四道折弯模型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第五道加工模型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侦U,所述上模具第五道加工模型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第六道打眼模型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模具第六道打眼模型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第七道加工模型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模具第七道加工模型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断片加工件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模具断片加工件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上模具挂钩固定轴位于上模具主体的内侧,所述上模具挂钩固定轴与上模具主体为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冲压成型装置的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主体的材质为不锈钢铸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冲压成型装置的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主体的材质为不锈钢铸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冲压成型装置的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下套准支柱的个数为4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冲压成型装置的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上套准支柱凹槽的个数为4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冲压成型装置的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下模具套准支柱的个数为4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冲压成型装置的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上模具套准支柱凹槽的 个数为4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冲压成型装置的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下模具镂孔的个数为2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冲压成型装置的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上模具镂孔的个数为2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冲压成型装置的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下模具带凹槽圆柱的个数为12个,所述若干个上模具圆柱镂孔的个数为12个,所述若干个下模具第三道加工凹槽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上模具第三道加工模型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下模具第四道折弯凹槽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上模具第四道折弯模型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下模具第五道加工凹槽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上模具第五道加工模型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下模具第六道打眼凹槽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上模具第六道打眼模型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下模具第七道加工凹槽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上模具第七道加工模型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下模具进料平台引入槽的个数为2个,所述若干个下模具挂钩固定轴的个数为4个,所述若干个上模具挂钩固定轴的个数为4个。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3778587SQ201420158401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日
【发明者】权玉娜 申请人:景田(天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