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工件焊接回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装载机工件焊接回转结构,包括支承架,所述支承架上设置有电机和回转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回转座连接,在所述回转座上安装有操作台,在回转座的底部安装有T形块,所述支承架两端倾斜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位于T形块自由摆动的曲线上,在限位块上安装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通过线缆与电机的信号输入端相连,还包括减速结构,所述减速结构安装在回转座与操作台之间。所述减速结构包括驱动设备和减速设备,能够在驱动操作台360度旋转的同时保证驱动设备动力的稳定输出,进而保证操作台的低速稳定转动,达到提高焊接工件的焊接质量的目的。
【专利说明】装载机工件焊接回转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辅助工具,具体是指装载机工件焊接回转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焊接技术在航空、航天等轻重工业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机性能。所以改进焊接技术,提高焊接质量对工业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提高焊接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实现焊接工艺及装备的现代化是改进焊接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来说焊接生产中,就会遇到焊接变位以及选择合适的焊接位置的情况,针对这一实际需要,市面上出现众多的回转设备,将被焊工件的各类焊缝转动到最佳位置,从而避免立焊、仰焊,提高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回转设备可使工件上的焊缝处于理想的船形位置或是平焊位置进行焊接,提高焊接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工件进行焊接时焊缝处往往会出现重复焊接或是漏焊,究其原因是在长时间工作负载下,电机转动时常不稳定,时快时慢,不管是人工焊接还是机械智能焊接,其焊点容易聚集在一起或是间隔很长一段距离,进而造成焊缝的重复焊接或是漏焊。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装载机工件焊接回转结构,保证操作台的稳定低速转动,提高工件在焊接时的质量。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装载机工件焊接回转结构,包括支承架,所述支承架上设置有电机和回转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回转座连接,回转座通过转轴固定在支承架上,在所述回转座上安装有操作台,在回转座的底部安装有T形块,所述支承架两端倾斜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位于T形块自由摆动的曲线上,在限位块上安装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通过线缆与电机的信号输入端相连,还包括减速结构,所述减速结构安装在回转座与操作台之间。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待焊工件固定在操作台上,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回转座旋转,进而改变操作台上的工件焊接位置,方便对工件进行快速焊接;回转座的底部连接有T形块,T形块与支承架两端的限位块配合,对回转座的旋转位置进行一定的限制,当回转座顺时针旋转时,T形块与支承架左端的限位块碰撞,其限位块上的行程开关与T形块左端接触后,行程开关控制电机停止转动,当回转座逆时针旋转时,T形块与支承架右端的限位块碰撞,其限位块上的行程开关与T形块右端接触,行程开关控制电机停止转动,避免回转座摆动过大而造成工件固定不稳或是增大电机的工作负荷;在焊接过程中,操作台时常会出现时快时慢的不稳定工作状态,进而导致焊接工件焊接出现重复焊接或是漏焊,在操作台与回转座之间安装的减速结构,能够保证操作台稳定驱动,所述减速结构包括驱动设备和减速设备,能够在驱动操作台360度旋转的同时保证驱动设备动力的稳定输出,进而保证操作台的低速稳定转动,达到提高焊接工件的焊接质量的目的。
[0006]所述减速结构包括直流电机、第一蜗杆、第一蜗轮和支撑杆,直流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蜗杆连接,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配合,在第一蜗轮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蜗杆,支撑杆下端安装有第二蜗轮,支撑杆上端与操作台底部连接,第二蜗轮与第二蜗杆配合。考虑到焊接速度的要求,操作台的回转速度较小,因此需要的减速比就较大,并且为减小直流电机的传动部分的体积,因此采用蜗轮蜗杆结构;直流电机转动,直流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一蜗杆转动,第二蜗轮和第二蜗杆通过第一蜗轮转动,带动支撑杆转动,从而实现操作台的低速回转,蜗轮蜗杆结构可以实现所需要的传动比的同时,还能够将直流电机输出端产生的振动吸收,进一步地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稳定性。
[0007]在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小带轮,所述第一蜗杆上安装有大带轮,小带轮与大带轮通过皮带连接。带式传动能够减小直流电机动力输出端与外部设备动力输入端之间的传动噪音和振动,且在维护时操作简单,费用较低,保证直流电机的稳定安静地运行。
[0008]所述限位块的位置被配置成使得T形块的摆动角度为0-110°。回转座在未进行焊接工序时的工位垂直与水平面,则T形块初始位置与限位块之间的夹角为倾斜的限位块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中小型工件的焊接,操作台的旋转角度为0-55°范围内,能够满足中小型工件各部分的焊接,并且能有效减小电机的工作负荷,降低焊接成本。
[0009]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1]1、本实用新型装载机工件焊接回转结构,回转座的底部连接有T形块,T形块与支承架两端的限位块配合,对回转座的旋转位置进行一定的限制,当回转座顺时针旋转时,T形块与支承架左端的限位块碰撞,其限位块上的行程开关与T形块左端接触后,行程开关控制电机停止转动,当回转座逆时针旋转时,T形块与支承架右端的限位块碰撞,其限位块上的行程开关与T形块右端接触,行程开关控制电机停止转动,避免回转座摆动过大而造成工件固定不稳或是增大电机的工作负荷;
[0012]2、本实用新型装载机工件焊接回转结构,直流电机转动,直流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一蜗杆转动,第二蜗轮和第二蜗杆通过第一蜗轮转动,带动支撑杆转动,从而实现操作台的低速回转,蜗轮蜗杆结构可以实现所需要的传动比的同时,还能够将直流电机输出端产生的振动吸收,进一步地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稳定性;
[0013]3、本实用新型装载机工件焊接回转结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中小型工件的焊接,操作台的旋转角度为0-55°范围内,能够满足中小型工件各部分的焊接,并且能有效减小电机的工作负荷,降低焊接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减速结构的示意图;
[0017]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0018] 1-支承架、2-回转座、3-操作台、4-电机、5-Τ形块、6-限位块、7-行程开关、8-减速结构、9-直流电机、10-第一蜗杆、11-第一蜗轮、12-第二蜗杆、13-第二蜗轮、14-支撑杆、15-小带轮、16-大带轮、17-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装载机工件焊接回转结构,包括支承架1,所述支承架I上设置有电机4和回转座2,回转座2通过转轴固定在支承架I上,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与回转座2连接,在所述回转座2上安装有操作台3,在回转座2的底部安装有T形块5,所述支承架I两端倾斜设置有限位块6,且限位块6位于T形块5自由摆动的曲线上,在限位块6上安装有行程开关7,所述行程开关7通过线缆与电机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还包括减速结构8,所述减速结构8安装在回转座与操作台3之间。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待焊工件固定在操作台3上,启动电机4,电机4带动回转座旋转,进而改变操作台3上的工件焊接位置,方便对工件进行快速焊接;回转座2的底部连接有T形块5,T形块5与支承架I两端的限位块6配合,对回转座2的旋转位置进行一定的限制,当回转座2顺时针旋转时,T形块5与支承架I左端的限位块6碰撞,其限位块6上的行程开关7与T形块5左端接触后,行程开关7控制电机4停止转动,当回转座2逆时针旋转时,T形块5与支承架I右端的限位块6碰撞,其限位块6上的行程开关7与T形块5右端接触,行程开关7控制电机4停止转动,避免回转座2摆动过大而造成工件固定不稳或是增大电机4的工作负荷;在焊接过程中,操作台3时常会出现时快时慢的不稳定工作状态,进而导致焊接工件焊接出现重复焊接或是漏焊,在操作台3与回转座2之间安装的减速结构8,能够保证操作台3稳定驱动,所述减速结构8包括驱动设备和减速设备,能够在驱动操作台3做360度旋转的同时保证驱动设备动力的稳定输出,进而保证操作台3的低速稳定转动,达到提高焊接工件的焊接质量的目的。
[0022]实施例2
[0023]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减速结构8包括直流电机9、第一蜗杆10、第一蜗轮11和支撑杆14,直流电机9的输出端与第一蜗杆10连接,第一蜗轮11与第一蜗杆10配合,在第一蜗轮11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蜗杆12,支撑杆14下端安装有第二蜗轮13,支撑杆14上端与操作台3底部连接,第二蜗轮13与第二蜗杆12配合;在所述直流电机9的输出端上安装有小带轮15,所述第一蜗杆10上安装有大带轮16,小带轮15与大带轮16通过皮带17连接。考虑到焊接速度的要求,操作台3的回转速度较小,因此需要的减速比就较大,并且为减小直流电机9的传动部分的体积,因此采用蜗轮蜗杆结构;直流电机9转动,直流电机9的输出端带动第一蜗杆10转动,第二蜗轮13和第二蜗杆12通过第一蜗轮11转动,带动支撑杆14转动,从而实现操作台3的低速回转,蜗轮蜗杆结构可以实现所需要的传动比的同时,还能够将直流电机9输出端产生的振动吸收,进一步地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稳定性;带式传动能够减小直流电机9动力输出端与外部设备动力输入端之间的传动噪音和振动,且在维护时操作简单,费用较低,保证直流电机9的稳定安静地运行。
[0024]实施例3
[00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限位块6的位置被配置成使得T形块5的摆动角度为0-110°。回转座2在未进行焊接工序时的工位垂直与水平面,则T形块5初始位置与限位块6之间的夹角为倾斜的限位块6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中小型工件的焊接,操作台3的旋转角度为0-55°范围内,能够满足中小型工件各部分的焊接,并且能有效 减小电机的工作负荷,降低焊接成本。
[0026]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装载机工件焊接回转结构,包括支承架(1),所述支承架(1)上设置有电机(4)和回转座(2 ),回转座(2 )通过转轴固定在支承架(1)上,所述电机(4 )的输出轴与回转座(2 )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转座(2)上安装有操作台(3),在回转座(2)的底部安装有T形块(5),所述支承架(1)两端倾斜设置有限位块(6),且限位块(6)位于T形块(5)自由摆动的曲线上,在限位块(6)上安装有行程开关(7),所述行程开关(7)通过线缆与电机(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还包括减速结构(8 ),所述减速结构(8 )安装在回转座(2 )与操作台(3 )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工件焊接回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结构包括直流电机(9)、第一蜗杆(10)、第一蜗轮(11)和支撑杆(14),直流电机(9)的输出端与第一蜗杆(10)连接,第一蜗轮(11)与第一蜗杆(10)配合,在第一蜗轮(11)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蜗杆(12),支撑杆(14)下端安装有第二蜗轮(13),支撑杆(14)上端与操作台(3)底部连接,第二蜗轮(13)与第二蜗杆(12)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载机工件焊接回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流电机(9)的输出端上安装有小带轮(15),所述第一蜗杆(10)上安装有大带轮(16),小带轮(15)与大带轮(16)通过皮带(1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工件焊接回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6)的位置被配置成使得T形块(5)的摆动角度为0-110°。
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装载机工件焊接回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为伺服电机。
【文档编号】B23K37/047GK203779054SQ201420195370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2日
【发明者】陈志强 申请人:成都海凌达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