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攻两用机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钻攻两用机控制机构,属于钻孔和攻丝设备领域,其结构是在现有机头箱体和进给手柄之间的齿轮轴上增加了刻度盘,并通过摩擦组件在刻度盘和进给手柄之间形成了同步运动的摩擦力,在刻度盘和机头箱体之间设置有控制电路通断组件;进给手柄和齿轮轴的结合部有前后转动的空程,利用该转动空程,进给手柄可实现前后转动,进给手柄前后转动时,通过摩擦力带动刻度盘转动,刻度盘转动实现控制电路通断组件的接通和断开状态,进而实现电机的正反转;在刻度盘和机头箱体之间设置有钻攻转换组件,利用该转换组件,实现钻孔和攻丝两种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单相电源,并能做到任意行程换向操作,弱电控制,不存在危险和烧蚀的问题,使用寿命长。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孔和攻丝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同时具备钻孔和攻丝功能 的钻攻两用机控制机构。 一种钻攻两用机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情况下,先钻孔再攻丝,这是一个基本的工艺操作流程。这样就需要用户既要 买一台钻,又要买一台攻丝机。
[0003] 攻丝的关键是解决电机的正反转问题,即电机的换向问题,在此之前,很多生产厂 家也在试图解决钻攻两用机的问题,但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突破,有的用三相电机换线头换 向,有的用行程开关换向,甚至有的使用脚踏开关换向,上述换向方法都存在使用不方便和 工作寿命短的问题,有的甚至会发生危险。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减少了投资成本的钻攻两用机控制机构。是在现有机头箱体和进给手柄之间的齿轮轴上增 加了刻度盘,并通过摩擦组件在刻度盘和进给手柄之间形成了同步运动的摩擦力,在刻度 盘和机头箱体之间设置有控制电路通断组件;进给手柄和齿轮轴的结合部有前后转动的空 程,利用该转动空程,进给手柄可实现前后转动,进给手柄前后转动时,通过摩擦力带动刻 度盘转动,刻度盘转动实现控制电路通断组件的接通和断开状态,进而实现电机的通断;在 刻度盘和机头箱体之间设置有钻攻转换组件,利用该转换组件,实现钻孔和攻丝两种工作 状态。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种钻攻两用机控制机构,包括机头箱体,机头箱体内设置有齿轮轴,齿轮轴的末 端设置有进给手柄。
[0007] 所述进给手柄与齿轮轴的结合部具有缝隙,该缝隙形成进给手柄在齿轮轴上前后 转动的空程。
[0008] 所述机头箱体和进给手柄之间的齿轮轴上设置有刻度盘,刻度盘的一端紧靠进给 手柄,刻度盘的另一端紧靠机头箱体。
[0009] 所述机头箱体和刻度盘之间或刻度盘与进给手柄之间设置有摩擦组件,该摩擦组 件为刻度盘和进给手柄的同步运动提供摩擦力。
[0010] 所述机头箱体和刻度盘之间设置有钻攻转换组件,该钻攻转换组件通过调整刻度 盘和机头箱体之间相对位移量的大小实现钻攻两种状态的转换。
[0011] 所述机头箱体和刻度盘之间设置有控制电路通断组件,该组件通过刻度盘的前后 旋转实现控制电路的接通和断开状态,进而实现电机的正反转。
[0012] 所述机头箱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与控制电路通断组件相连接。
[0013] 所述摩擦组件设置在机头箱体和刻度盘之间,包括开设在机头箱体上的多个小 孔,小孔内装有小弹簧,小弹簧和刻度盘之间设置有钢球,小弹簧推动钢球挤压在刻度盘 上,使刻度盘与进给手柄接触而产生摩擦力。
[0014] 所述摩擦组件设置在刻度盘和进给手柄之间,包括设置在进给手柄内的第一磁铁 和设置在刻度盘内的第二磁铁,以及设置在进给手柄和刻度盘之间的铁圆环,所述第一磁 铁、第二磁铁和铁圆环通过磁力使刻度盘与进给手柄接触而产生摩擦力。
[0015] 所述控制电路通断组件包括设置在机头箱体上的倒顺开关,倒顺开关包括开关座 和设置在其内的直弹簧片、弯弹簧片,直弹簧片和弯弹簧片分别与控制电路的两个接线端 连接,且在自然状态下直弹簧片和弯弹簧片相互不接触;在刻度盘上设置有刻度盘凸起,刻 度盘凸起随刻度盘前后转动时,挤压或离开直弹簧片和弯弹簧片,实现控制电路的接通或 断开状态,进而实现电机的正反转。
[0016] 所述控制电路通断组件包括开设在机头箱体上有一小孔,小孔内装有微弹簧,微 弹簧的顶端装有触头,触头上连有触头连线,触头连线与控制电路的其中一个接线端相连; 机头箱体上装有直弹簧片,直弹簧片的一端通过连线与控制电路的另一个接线端相连,直 弹簧片的另一端伸向刻度盘内并靠在机头箱体的凸起上,在刻度盘的大端面上安装有扣簧 片,扣簧片的大平面与触头滑动接触,扣簧片的小平面靠在刻度盘凸起上,刻度盘前后转动 时,靠在刻度盘凸起上的扣簧片的小平面借助凸起与直弹簧片接触或离开,从而实现控制 电路的接通或断开状态,进而实现电机的正反转。
[0017] 所述钻攻转换组件包括开设在刻度盘上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限位转换螺 栓,限位转换螺栓的顶部与对应开设在机头箱体上的椭圆孔配合使用;限位转换螺栓的顶 部脱开椭圆孔时实现钻孔操作;限位转换螺栓的顶部伸入椭圆孔时实现攻丝操作,刻度盘 和机头箱体的相对位移量的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0018]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和控制电路:
[0019] 所述供电电路是将220V交流电经d20-d23整流滤波稳压后,分别提供300V的直 流母线电压给两个电机做主回路电源,另外提供5V低压电源给CPU工作。
[0020] 所述控制电路是装在电机内部的霍尔传感器提供电机转子的位置信号,经电平转 换器转换成集成电路U4识别的电平后,送入取样电路传递给CPU,CPU根据位置传感器给出 的位置进行逻辑判别后,分别对两个电机送出控制指令到它们的驱动电路去驱动电机,同 时过流保护电路与正反转电路启动,对电机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调整。
[002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钻攻两用机控制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0022] 本实用新型在功能上实现了一机钻攻两用,主要有以下三点突破:
[0023] 1)使用单相电源。一般维修点活家庭作坊,没有三相电源,特别是野外作业或临 时作业,不可能架设三相电源,使用三相电的钻攻机就无法工作,我们的攻丝机使用单相电 源,大大方便了用户,适应了市场。市场上的所有钻攻机都利用三相电换相实现换向,我们 首先在台钻上使用了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用控制线路实现了电机正反转,第一次实现了单 相电源驱动的钻攻两用机,极大的方便了用户,适应了市场;
[0024] 2)本实用新型做到任意行程换向操作。真正的攻丝机可以在任意行程上改变方 向。市场上的钻攻机,都是用行程开关进行换向操作,行程都是预先设定好的,即使出现了 事故,机器也要走完行程才能换向退回来,非常不方便而且很危险。我们的钻攻两用机在操 作中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行程中,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随心所欲的即刻换向改变行程, 既方便又安全。
[0025] 3)弱电控制。过去的钻攻机都是用交流电接触器进行强电控制,特别是在攻丝操 作中,高压电、大电流,反复换相,操作中控制电器一直在打火烧损,寿命短,危险大。本实用 新型使用弱电控制,所有控制电路均使用5伏电压,5毫安电流进行控制,不存在危险和烧 蚀的问题,寿命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利用压簧摩擦力带动双簧片通断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7]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利用压簧摩擦力带动单簧片触头通断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8]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利用永磁力带动双簧片通断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9]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利用永磁力带动单簧片触头通断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0]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进给手柄与齿轮轴的安装配合间隙结构示意图。
[0031] 附图6为图5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32] 附图7为第一磁铁在进给手柄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3] 附图8为小孔、椭圆孔和凸起在机头箱体上的布局结构示意图。
[0034] 附图9为图8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5] 附图10为倒顺开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6] 附图11为刻度盘与进给手柄配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37] 附图12为图1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38] 附图13为刻度盘与机头箱体配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39] 附图14为图13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40] 附图15为图14中扣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0041] 附图16为图1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2] 附图17为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43] 附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面板结构示意图。
[0044] 附图19为本实用新型在钻攻两用机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45] 图中,1、底座,2、立柱,3、主电机,4、调速电机,5、动力轴轴承组,6、动力轴,7、轴承 座螺母,8、调速螺杆,9、导向轴,10、上推弹簧,11、推力弹簧,12、上动力皮带轮,13、下动力 皮带轮,14、筋助,15、皮带罩,16、下推力弹簧,17、传动轴,18、下传动皮带轮,19、上传动皮 带轮,20、传动轴轴承组,21、传动轴联轴器,22、齿条套筒,23、小弹簧,24、钢球,25、主轴, 26、工作台,27、刻度盘,28、铁圆环,29、电器盒,30、进给手柄,31、齿轮轴,32、机头箱体,33、 螺孔,34、调速按钮开关,35、激光定位开关,36、深度数显屏,37、电磁开关,38、节能开关, 39、转速显示屏开关,40、钻攻转换开关,41、皮带,42、动力轴连接器,43、转速显示屏,44、主 电机变速开关,45、调速电机变速开关,46、第一磁铁,47、第二磁铁,48、直弹簧片,49、弯弹 簧片,50、扣簧片,51、触头,52、微弹簧,53、倒顺开关,54、触头连线,55、刻度盘凸起,56、刻 度盘定位孔,57、箱体定位孔,58、间隙,59、开关座,60、小孔,61、凸起,62、螺纹孔,63、限位 转换螺栓,64、椭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钻攻两用机控制机构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0047] 实施例1 :压簧摩擦力带动双簧片通断方式。
[0048] 如附图1、8、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钻攻两用机控制机构,其结构包括机头箱 体32,机头箱体32内设置有齿轮轴31,齿轮轴31的末端设置有进给手柄30。
[0049] 所述机头箱体32和进给手柄30之间的齿轮轴31上设置有刻度盘27,刻度盘27 的一端紧靠进给手柄30,刻度盘27的另一端紧靠机头箱体32。
[0050] 所述机头箱体32和刻度盘27之间设置有摩擦组件,该摩擦组件包括开设在机头 箱体32上的三个小孔,小孔内装有小弹簧23,小弹簧23和刻度盘27之间设置有钢球24,小 弹簧23推动钢球24挤压在刻度盘27上,使刻度盘27与进给手柄30接触而产生摩擦力, 前后转动进给手柄30时,可以带动刻度盘27 -起前后转动,刻度盘27上的刻度盘凸起55 可以挤压或离开直弹簧片48和弯弹簧片49,使直弹簧片48和弯弹簧片49接触或断开,达 到接通或断开电路的目的,实现主电机3正反转,直弹簧片48和弯弹簧片49安装在机头箱 体32上,并用电线接到控制电路中。
[0051] 如附图5-7所示,所述进给手柄30与齿轮轴31的结合部具有缝隙58,该缝隙58 形成进给手柄30在齿轮轴31上前后转动的空程,可以前后转动。
[0052] 如附图10所示,所述机头箱体32和刻度盘27之间设置有控制电路通断组件,该 组件包括设置在机头箱体32上的倒顺开关53,倒顺开关包括开关座59和设置在其内的直 弹黃片48、弯弹黃片49,直弹黃片48和弯弹黃片49分别与控制电路的两个接线端连接,且 在自然状态下直弹簧片48和弯弹簧片49相互不接触;在刻度盘27上设置有刻度盘凸起 55,刻度盘凸起55随刻度盘27前后转动时,挤压或离开直弹簧片48和弯弹簧片49,实现控 制电路的接通或断开状态,接通和断开这两种状态实现了电机的正反转。
[0053] 实施例2 :压簧摩擦力带动单簧片触头通断方式:
[0054] 如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钻攻两用机控制机构,其结构包括机头箱体32, 机头箱体32内设置有齿轮轴31,齿轮轴31的末端设置有进给手柄30。
[0055] 所述进给手柄30与齿轮轴31的结合部具有缝隙58,该缝隙58形成进给手柄30 在齿轮轴31上前后转动的空程,可以前后转动。
[0056] 所述机头箱体32和进给手柄30之间的齿轮轴31上设置有刻度盘27,刻度盘27 的一端紧靠进给手柄30,刻度盘27的另一端紧靠机头箱体32。
[0057] 所述机头箱体32和刻度盘27之间设置有摩擦组件,该摩擦组件包括开设在机头 箱体32上的三个小孔,小孔内装有小弹簧23,小弹簧23和刻度盘27之间设置有钢球24,小 弹簧23推动钢球24挤压在刻度盘27上,使刻度盘27与进给手柄30接触而产生摩擦力, 前后转动进给手柄30时,会带动刻度盘27前后转动,使刻度也前后转动,刻度盘27大端面 上安装扣簧片50,其大平面与触头51滑动接触,其小平面靠在刻度盘凸起55上。当刻度 盘27前后转动时,扣簧片50上的小平面与直弹簧片48接触或离开,从而实现了控制电路 的通断,实现了主电机3正反转的目的。
[0058] 所述机头箱体32和刻度盘27之间设置有控制电路通断组件,该组件包括开设在 机头箱体32上有一小孔60,小孔60内装有微弹簧52,微弹簧52的顶端装有触头51,触头 51上连有触头连线54,触头连线54与控制电路的其中一个接线端a相连;机头箱体32上 装有直弹簧片48,直弹簧片48的一端通过连线与控制电路的另一个接线端b相连,直弹簧 片48的另一端伸向刻度盘27内并靠在机头箱体32的凸起61上,在刻度盘27的大端面上 安装有扣簧片50,扣簧片50的大平面与触头51滑动接触,扣簧片50的小平面靠在刻度盘 凸起55上,刻度盘27前后转动时,靠在刻度盘凸起55上的扣簧片50的小平面借助凸起61 与直弹簧片48接触或离开,从而实现控制电路的接通或断开状态,接通和断开这两种状态 实现了电机的正反转。
[0059] 实施例3 :永磁力带动双簧片通断方式:
[0060] 如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钻攻两用机控制机构,其结构包括机头箱体32, 机头箱体32内设置有齿轮轴31,齿轮轴31的末端设置有进给手柄30。
[0061] 所述进给手柄30与齿轮轴31的结合部具有缝隙58,该缝隙58形成进给手柄30 在齿轮轴31上前后转动的空程,可以前后转动。
[0062] 所述机头箱体32和进给手柄30之间的齿轮轴31上设置有刻度盘27,刻度盘27 的一端紧靠进给手柄30,刻度盘27的另一端紧靠机头箱体32。
[0063] 所述刻度盘27和进给手柄30之间设置有摩擦组件,该摩擦组件包括设置在进给 手柄30内的第一磁铁46和设置在刻度盘27内的第二磁铁47,以及设置在进给手柄30和 刻度盘27之间的铁圆环28,所述第一磁铁46、第二磁铁47和铁圆环28通过磁力使刻度盘 27与进给手柄30接触而产生摩擦力。当进给手柄30前后转动时,就会通过第一磁铁46、 第二磁铁47和铁圆环28的磁力作用,带动刻度盘27前后转动,从而使直弹簧片48和弯弹 簧片49接触或离开,起到倒顺开关53的作用。
[0064] 所述机头箱体32和刻度盘27之间设置有控制电路通断组件,该组件包括设置在 机头箱体32上的倒顺开关53,倒顺开关包括开关座59和设置在其内的直弹簧片48、弯弹 黃片49,直弹黃片48和弯弹黃片49分别与控制电路的两个接线端连接,且在自然状态下 直弹簧片48和弯弹簧片49相互不接触;在刻度盘27上设置有刻度盘凸起55,刻度盘凸起 55随刻度盘27前后转动时,挤压或离开直弹簧片48和弯弹簧片49,实现控制电路的接通 或断开状态,接通和断开这两种状态实现了电机的正反转。
[0065] 实施例4 :永磁力带动单簧片触头通断方式:
[0066] 如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钻攻两用机控制机构,其结构包括机头箱体32, 机头箱体32内设置有齿轮轴31,齿轮轴31的末端设置有进给手柄30。
[0067] 所述进给手柄30与齿轮轴31的结合部具有缝隙58,该缝隙58形成进给手柄30 在齿轮轴31上前后转动的空程,可以前后转动。
[0068] 所述机头箱体32和进给手柄30之间的齿轮轴31上设置有刻度盘27,刻度盘27 的一端紧靠进给手柄30,刻度盘27的另一端紧靠机头箱体32。
[0069] 所述刻度盘27和进给手柄30之间设置有摩擦组件,该摩擦组件包括设置在进给 手柄30内的第一磁铁46和设置在刻度盘27内的第二磁铁47,以及设置在进给手柄30和 刻度盘27之间的铁圆环28,所述第一磁铁46、第二磁铁47和铁圆环28通过磁力使刻度盘 27与进给手柄30接触而产生摩擦力。当进给手柄30前后转动时,就会通过第一磁铁46、 第二磁铁47和铁圆环28的磁力作用,带动刻度盘27前后转动,从而使直弹簧片48和弯弹 簧片49接触或离开,起到倒顺开关53的作用。
[0070] 所述机头箱体32和刻度盘27之间设置有控制电路通断组件,该组件包括开设在 机头箱体32上有一小孔60,小孔60内装有微弹簧52,微弹簧52的顶端装有触头51,触头 51上连有触头连线54,触头连线54与控制电路的其中一个接线端a相连;机头箱体32上 装有直弹簧片48,直弹簧片48的一端通过连线与控制电路的另一个接线端b相连,直弹簧 片48的另一端伸向刻度盘27内并靠在机头箱体32的凸起61上,在刻度盘27的大端面上 安装有扣簧片50,扣簧片50的大平面与触头51滑动接触,扣簧片50的小平面靠在刻度盘 凸起55上,刻度盘27前后转动时,靠在刻度盘凸起55上的扣簧片50的小平面借助凸起61 与直弹簧片48接触或离开,从而实现控制电路的接通或断开状态,接通和断开这两种状态 实现了电机的正反转。
[0071] 上述实施例1-4中,钻攻转换组件和控制电路的结构都是一样:
[0072] 如附图11-14所示,所述机头箱体32和刻度盘27之间设置有钻攻转换组件,该钻 攻转换组件包括开设在刻度盘27上的螺纹孔62,螺纹孔62内设置有限位转换螺栓63,限 位转换螺栓63的顶部与对应开设在机头箱体32上的椭圆孔64配合使用;限位转换螺栓63 的顶部脱开椭圆孔64时实现钻孔操作;限位转换螺栓63的顶部伸入椭圆孔64时实现攻丝 操作,刻度盘27和机头箱体32的相对位移量的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0073] 如附图17、18所示,所述机头箱体32内设置有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与控制电路 通断组件相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和控制电路:供电电路是将220V交流电经 d20-d23整流滤波稳压后,分别提供300V的直流母线电压给两个电机做主回路电源,另外 提供5V低压电源给CPU工作。
[0074] 所述控制电路是装在电机内部的霍尔传感器提供电机转子的位置信号,经电平转 换器转换成集成电路U4识别的电平后,送入取样电路传递给CPU,CPU根据位置传感器给出 的位置进行逻辑判别后,分别对两个电机送出控制指令到它们的驱动电路去驱动电机,同 时过流保护电路与正反转电路启动,对电机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调整。
[0075] 如附图19所示,文字描述可以参见 申请人:于2008年11月26日申请的组合式节 能无极变速台钻,其专利号为:200820224197. 7。
【权利要求】
1. 一种钻攻两用机控制机构,包括机头箱体(32),机头箱体(32)内设置有齿轮轴 (31),齿轮轴(31)的末端设置有进给手柄(30),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给手柄(30)与齿轮轴(31)的结合部具有缝隙(58),该缝隙(58)形成进给手柄 (30)在齿轮轴(31)上前后转动的空程; 所述机头箱体(32)和进给手柄(30)之间的齿轮轴(31)上设置有刻度盘(27),刻度盘 (27)的一端紧靠进给手柄(30),刻度盘(27)的另一端紧靠机头箱体(32); 所述机头箱体(32)和刻度盘(27)之间或刻度盘(27)与进给手柄(30)之间设置有摩 擦组件,该摩擦组件为刻度盘(27)和进给手柄(30)的同步运动提供摩擦力; 所述机头箱体(32)和刻度盘(27)之间设置有钻攻转换组件,该钻攻转换组件通过调 整刻度盘(27)和机头箱体(32)之间相对位移量的大小实现钻攻两种状态的转换; 所述机头箱体(32)和刻度盘(27)之间设置有控制电路通断组件,该组件通过刻度盘 (27) 的前后旋转实现控制电路的接通和断开状态,进而实现电机的正反转; 所述机头箱体(32 )内设置有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与控制电路通断组件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攻两用机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组件设置 在机头箱体(32)和刻度盘(27)之间,包括开设在机头箱体(32)上的多个小孔,小孔内装有 小弹簧(23),小弹簧(23)和刻度盘(27)之间设置有钢球(24),小弹簧(23)推动钢球(24) 挤压在刻度盘(27 )上,使刻度盘(27 )与进给手柄(30 )接触而产生摩擦力。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攻两用机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组件设置 在刻度盘(27)和进给手柄(30)之间,包括设置在进给手柄(30)内的第一磁铁(46)和设置 在刻度盘(27)内的第二磁铁(47),以及设置在进给手柄(30)和刻度盘(27)之间的铁圆环 (28) ,所述第一磁铁(46)、第二磁铁(47)和铁圆环(28)通过磁力使刻度盘(27)与进给手柄 (30)接触而产生摩擦力。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钻攻两用机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 路通断组件包括设置在机头箱体(32)上的倒顺开关(53),倒顺开关包括开关座(59)和设 置在其内的直弹簧片(48 )、弯弹簧片(49 ),直弹簧片(48 )和弯弹簧片(49 )分别与控制电路 的两个接线端连接,且在自然状态下直弹簧片(48 )和弯弹簧片(49 )相互不接触;在刻度盘 (27)上设置有刻度盘凸起(55),刻度盘凸起(55)随刻度盘(27)前后转动时,挤压或离开直 弹簧片(48)和弯弹簧片(49),实现控制电路的接通或断开状态,进而实现电机的正反转。
5.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钻攻两用机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 路通断组件包括开设在机头箱体(32)上有一小孔(60),小孔(60)内装有微弹簧(52),微弹 簧(52)的顶端装有触头(51),触头(51)上连有触头连线(54),触头连线(54)与控制电路 的其中一个接线端(a)相连;机头箱体(32)上装有直弹簧片(48),直弹簧片(48)的一端通 过连线与控制电路的另一个接线端(b)相连,直弹簧片(48)的另一端伸向刻度盘(27)内并 靠在机头箱体(32)的凸起(61)上,在刻度盘(27)的大端面上安装有扣簧片(50),扣簧片 (50)的大平面与触头(51)滑动接触,扣簧片(50)的小平面靠在刻度盘凸起(55)上,刻度 盘(27)前后转动时,靠在刻度盘凸起(55)上的扣簧片(50)的小平面借助凸起(61)与直弹 簧片(48)接触或离开,从而实现控制电路的接通或断开状态,进而实现电机的正反转。
6.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钻攻两用机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攻转 换组件包括开设在刻度盘(27)上的螺纹孔(62),螺纹孔(62)内设置有限位转换螺栓(63), 限位转换螺栓(63)的顶部与对应开设在机头箱体(32)上的椭圆孔(64)配合使用;限位转 换螺栓(63)的顶部脱开椭圆孔(64)时实现钻孔操作;限位转换螺栓(63)的顶部伸入椭圆 孔(64)时实现攻丝操作,刻度盘(27)和机头箱体(32)的相对位移量的大小根据实际需要 设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攻两用机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供电电路和控制电路: 所述供电电路是将220V交流电经d20-d23整流滤波稳压后,分别提供300V的直流母 线电压给两个电机做主回路电源,另外提供5V低压电源给CPU工作; 所述控制电路是装在电机内部的霍尔传感器提供电机转子的位置信号,经电平转换器 转换成集成电路U4识别的电平后,送入取样电路传递给CPU,CPU根据位置传感器给出的位 置进行逻辑判别后,分别对两个电机送出控制指令到它们的驱动电路去驱动电机,同时过 流保护电路与正反转电路启动,对电机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调整。
【文档编号】B23P23/02GK203887522SQ201420335422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3日
【发明者】张晋 申请人:张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