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具旋转台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具旋转台机构,包括夹具安装板、转盘、滚动上盖板、滚动下盖板、底座转接板以及底座。夹具安装板、转盘以及滚动上盖板固定连接形成上部可旋转部分,滚动下盖板、底座转接板以及底座形成下部固定部分,转盘的外侧还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转接板顶部的卡止销和弹簧固定座。夹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转动,并根据操作舒适性对夹具进行旋转和定位,无需匹配多个操作工,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夹具旋转台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具旋转台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汽车用焊装夹具是生产产品时的一种辅助手段,它是将工件迅速准确地定位并固定于所定位置,包括引导焊枪或工件的导向装置在内的用于装配和焊接的工艺装备的总称。夹具在焊接过程中主要起维持、保证焊接产品形状及尺寸符合产品图纸要求,方便焊工操作,提高工效的作用。
[0003]现就技术中焊接夹具为固定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连接有夹具安装板,工件固定在夹具安装板上。现有焊装夹具在使用过程中一般处于固定状态,操作工在焊接过程中因为焊点位置的不同,需要围绕夹具不断移动去寻找最为合适的焊接姿势。对于焊点较少但焊点间距较大的工位,通常配备较多的焊钳和操作工,造成资源浪费。因此需要一种方便操作工对产品进行焊接的焊装夹具,以减少焊钳以及操作工的配备,以提高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具旋转台机构,操作工在工作过程中根据操作地舒适性来旋转夹具并在合的位置进行固定。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夹具旋转台机构,包括夹具安装板、转盘、滚动上盖板、滚动下盖板、底座转接板以及底座。
[0007]转盘固定连接在夹具安装板底部,滚动上盖板固定连接在转盘底部,底座转接板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滚动下盖板固定连接在底座转接板顶部,滚动上盖板设置在滚动下盖板顶部;
[0008]转盘的外侧还设置有固定连接在底座转接板顶部的卡止销固定座和弹簧固定座,卡止销固定座上设置有卡止销,弹簧固定座上设置有弹簧销。
[0009]优选地,滚动上盖板为圆形,且在圆周边缘向下弯折形成上盖板环形凸台,上盖板环形凸台相对于圆心的内侧壁与滚动上盖板下表面成大于90°的内侧壁斜面。
[0010]滚动下盖板为圆环形,且内环边缘向上弯折形成下盖板环形凸台,下盖板环形凸台相对于圆心的外侧壁与滚动下盖板上表面成大于90°的外侧壁斜面;
[0011]上盖板环形凸台内环直径大于下盖板环形凸台外环直径,且内侧壁斜面与外侧壁斜面之间具有等距间隙。
[0012]优选地,内侧壁斜面与外侧壁斜面角度相等,且在100° -105°之间。
[0013]优选地,上盖板环形凸台相对于圆心的内侧壁设置有内侧弧形凹槽,下盖板环形凸台相对于圆心的外侧壁设置有外侧弧形凹槽,内侧弧形凹槽与外侧弧形凹槽之间设置有滚珠。
[0014]优选地,转盘为圆形,且外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凹陷部,凹陷部具有球形凹陷面。弹簧销端部销头可以卡止于凹陷部内,且销头为半球形。
[0015]优选地,相邻的两个凹陷部到转盘圆心的夹角不小于30°角。
[0016]优选地,凹陷部的半径大于弹簧销端部销头的半径,且凹陷部的球形凹陷面底部到转盘外侧壁的长度小于销头的半径。
[0017]可选地,上盖板环形凸台相对于圆心的外侧壁设置有一个润滑油加注口以及至少一个滚珠装填口,润滑油加注口设置有润滑油加注口开关,所述滚珠装填口设置有滚珠装填口盖板。
[0018]可选地,底座底部还设置有高度调节支架,高度调节支架通过螺纹旋转调节高度。
[0019]可选地,夹具安装板与转盘、转盘与滚动上盖板、滚动下盖板与底座转接板、底座转接板与底座固定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通过在夹具安装板和底座之间设置旋转机构,使夹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转动,无需匹配多个操作工,节省了人力成本。该旋转机构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卡止销和用于临时固定的弹簧销。操作工可以根据操作舒适性对夹具进行旋转和定位,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旋转台机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旋转台机构正视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旋转台机构左视图;
[00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旋转台机构A-A剖面视图;
[00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旋转台机构A-A剖面卡止销侧局部放大图;
[002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旋转台机构A-A剖面弹簧销侧局部放大图;
[002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旋转台机构弹簧销销头卡止于凹陷部的剖视图;
[0029]符号说明:
[0030]I 夹具安装板42外侧弧形凹槽
[0031]2 转盘5 底座转接板
[0032]21凹陷部6 底座
[0033]3 滚动上盖板7 高度调节支架
[0034]31上盖板环形凸台8 卡止销固定座
[0035]32内侧弧形凹槽81卡止销
[0036]33润滑油加注口开关9 弹簧固定座
[0037]34滚珠装填口盖板91弹簧销
[0038]4 滚动下盖板92销头
[0039]41下盖板环形凸台10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4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42]参考图1、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旋转台机构示意图。夹具旋转台机构包括夹具安装板1、转盘2、滚动上盖板3、滚动下盖板4、底座转接板5以及底座6。
[0043]夹具安装板I为矩形,其安装板面上设置有螺栓孔,用于将所需焊接或进行其他操作的零部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夹具安装板I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夹具安装板I也可以是其他匹配安装零部件的具有圆弧边缘的或多边形的形状。转盘2为圆环形状,固定连接在夹具安装板I底部。滚动上盖板3固定连接在转盘2底部。夹具安装板1、转盘2以及滚动上盖板3形成彼此相对固定的夹具旋转台机构的上部可旋转部分。
[0044]底座转接板5固定连接在底座6顶部,滚动下盖板4固定连接在底座转接板5顶部。滚动下盖板4、底座转接板5以及底座6形成彼此相对固定的夹具旋转台机构的下部固定部分。
[0045]滚动上盖板3设置在滚动下盖板4顶部,夹具旋转台机构在滚动上盖板3与滚动下盖板4之间进行水平转动。
[0046]底座转接板5顶部还固定连接有卡止销固定座8和弹簧固定座9,在本实施例中卡止销固定座8和弹簧固定座9均设置在转盘2的外侧,且位置成180°对称,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止销固定座8和弹簧固定座9可以根据操作方便性选择设置在转盘2的内侧或者非对称设置。
[0047]卡止销固定座8上设置有卡止销81,弹簧固定座9上设置有弹簧销91。
[0048]底座6底部还设置有4个高度调节支架7,高度调节支架7通过螺纹调节,以保证夹具安装板I处于水平或者成为一个特定角度。在其他实施例中高度调节支架7至少为3个,用以保证其有效地位置调节。
[0049]如图4所示,滚动上盖板3为圆形,且在圆周边缘向下弯折形成上盖板环形凸台31,上盖板环形凸台31相对于圆心的内侧壁与所述滚动上盖板3下表面成大于90°的内侧壁斜面。滚动下盖板4为圆环形,且内环边缘向上弯折形成下盖板环形凸台41,下盖板环形凸台41相对于圆心的外侧壁与滚动下盖板4上表面成大于90°的外侧壁斜面。形成的大于90°的斜面便于滚动上盖板3与滚动下盖板4的安装,且可以对竖直施加的力进行分解,减小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力。
[0050]上盖板环形凸台31内环直径大于下盖板环形凸台41外环直径,且内侧壁斜面与外侧壁斜面之间具有等距间隙。具有相等的间距保证了滚动上盖板3与滚动下盖板4之间转动时,在受力不均衡情况下的稳定性。
[0051]内侧壁斜面与所述外侧壁斜面角度相等,且在100° -105°之间。采用100° -105°之间的倾斜角度,可以对竖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的受力进行合理的分解,以降低由于单一方向上的受力过大给旋转部分的机构造成过大形变以及磨损。
[0052]在其他实施例中,滚动上盖板3与滚动下盖板4的位置可以上下倒置。
[0053]如图5、图6、图7所示,上盖板环形凸台31相对于圆心的内侧壁设置有内侧弧形凹槽32,下盖板环形凸台41相对于圆心的外侧壁设置有外侧弧形凹槽42,内侧弧形凹槽32与外侧弧形凹槽42之间设置有滚珠10。内侧弧形凹槽32与外侧弧形凹槽42的剖面均为圆弧的一部分,且该圆弧的半径不小于滚珠10的半径。设置有滚珠10使滚动上盖板3与滚动下盖板4之间形成滚动连接,此种设置与轴承类似,减小了摩擦系数,保证了转动的流畅性。
[0054]在圆环形状转盘2的外侧壁上均匀分布具有球形凹陷面的凹陷部21,在本实施例中凹陷部21在转盘2的外侧壁沿圆周均匀分布有16个,每两个相邻的凹陷部21到转盘2的圆心的夹角为22.5°。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两个相邻的凹陷部21到转盘2的圆心的夹角不小于30°,即凹陷部21不少于12个。在对零部件进行焊接以及其他操作时,操作人员需要对夹具进行旋转,旋转到一定角度时需要对旋转的夹具进行临时固定,相邻位置的旋转角度过大会导致所需操作的零部件位置旋转过度,不易于操作工进行焊接以及其他操作,较为合理的旋转角度为不小于30°的旋转角度。
[0055]弹簧销91端部销头92可以卡止于凹陷部21内,且销头92为半球形。凹陷部21为圆球的一部分,凹陷部21所在的圆的半径大于弹簧销91端部销头92的半径R。凹陷部21的球形凹陷面底部到转盘2外侧壁的长度h小于销头92的半径R。
[0056]在夹具弹簧销91端部销头92旋转至凹陷部21位置时,弹簧销91受弹簧压力销头92卡入凹陷部21内,凹陷部21的半径在小于或等于弹簧销91端部销头92的半径R时,容易导致销头91和凹陷部21的磨损。在夹具弹簧销91端部销头92转出凹陷部21位置时,当凹陷部21球形凹陷面底部到转盘2外侧壁的长度h不小于销头92的半径R时,转出需要施加力较大,阻碍夹具的旋转。
[0057]上盖板环形凸台31相对于圆心的外侧壁设置有一个润滑油加注口以及至少一个滚珠装填口,润滑油加注口设置有润滑油加注口开关33,滚珠装填口设置有滚珠装填口盖板34。
[0058]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为多个润滑油加注口和滚珠填装口,在夹具需要加注润滑油时可以在通过一个或者多个位置的润滑油加注口添加润滑油以保障润滑油路畅通,当滚珠10磨损需要更换时通过一个或者多个位置更换滚珠10,以保障滚珠的有效更换。
[0059]夹具安装板I与所述转盘2、转盘2与滚动上盖板3、滚动下盖板4与底座转接板
5、底座转接板5与底座6固定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便于装配和拆卸。
[0060]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夹具旋转台机构,包括夹具安装板(I)、转盘(2)、滚动上盖板(3)、滚动下盖板(4)、底座转接板(5)以及底座(6); 所述转盘(2)固定连接在所述夹具安装板(I)底部,所述滚动上盖板(3)固定连接在所述转盘(2)底部,所述底座转接板(5)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6)顶部,所述滚动下盖板(4)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转接板(5)顶部,所述滚动上盖板(3)设置在所述滚动下盖板(4)顶部; 所述转盘(2)的外侧还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转接板(5)顶部的卡止销固定座(8)和弹簧固定座(9),所述卡止销固定座(8)上设置有卡止销(81),所述弹簧固定座(9)上设置有弹簧销(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旋转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上盖板(3)为圆形,且在圆周边缘向下弯折形成上盖板环形凸台(31),所述上盖板环形凸台(31)相对于圆心的内侧壁与所述滚动上盖板(3)下表面成大于90°的内侧壁斜面; 所述滚动下盖板(4)为圆环形,且内环边缘向上弯折形成下盖板环形凸台(41),所述下盖板环形凸台(41)相对于圆心的外侧壁与所述滚动下盖板(4)上表面成大于90°的外侧壁斜面; 所述上盖板环形凸台(31)的内环直径大于所述下盖板环形凸台(41)的外环直径,且所述内侧壁斜面与所述外侧壁斜面之间具有等距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旋转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斜面与所述外侧壁斜面角度相等,且所述角度为100° -10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旋转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环形凸台(31)相对于圆心的内侧壁设置有内侧弧形凹槽(32),所述下盖板环形凸台(41)相对于圆心的外侧壁设置有外侧弧形凹槽(42),所述内侧弧形凹槽(32)与所述外侧弧形凹槽(42)之间设置有滚珠(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旋转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为圆形,且外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凹陷部(21),所述凹陷部(21)具有球形凹陷面;所述弹簧销(91)端部的销头(92)卡止于所述凹陷部(21)内,且所述销头(92)为半球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具旋转台机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凹陷部(21)到所述转盘(2)圆心的夹角不小于30°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具旋转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21)的半径大于所述销头(92)的半径,且所述凹陷部(21)的球形凹陷面底部到所述转盘(2)外侧壁的长度小于所述销头(92)的半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具旋转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环形凸台(31)相对于圆心的外侧壁设置有一个润滑油加注口以及至少一个滚珠装填口,所述润滑油加注口设置有润滑油加注口开关(33),所述滚珠装填口设置有滚珠装填口盖板(3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旋转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还设置有高度调节支架(7),所述高度调节支架(7)通过螺纹转动调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旋转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安装板(I)与所述转盘(2)、所述转盘(2)与所述滚动上盖板(3)、所述滚动下盖板(4)与所述底座转接板(5)、所述底座转接板(5)与底座¢)的固定连接方式均为螺栓连接。
【文档编号】B23K37/047GK204019049SQ201420488708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7日
【发明者】赵瑞, 袁浩, 桑大群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