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面轴向定位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面轴向定位装置,包括设置于待加工轴类工件下方车床导轨上的夹具体,特征是:所述夹具体上设有螺孔,螺孔轴线方向与工件轴向一致,螺孔内设有可移动的定位螺钉;定位螺钉由六角头及钉身组成一整体,六角头位于夹具体的一侧,六角头朝向夹具体的一侧面为定位面;钉身的一端与六角头连接,钉身的另一端伸出螺孔至夹具体的另一侧、朝向工件止推面,钉身朝向工件止推面的端面为弧形端面,该弧形端面的顶部为工件轴向定位点。在完成定位、夹紧后,定位螺钉后退1mm,不影响工件加工时的正常旋转。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装置可直接按设计图纸基准定位在止推面,使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一致。
【专利说明】旋转面轴向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装置,尤其是一种旋转面轴向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家对发动机排放标准的升级提高,曲轴、凸轮轴作为关键、重要件对轴向长度的控制要求不断提高,由于该轴类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粗、半精、精加工、热处理等加工过程,工艺基准反复转换,其工艺尺寸链长,不可避免会产生累积误差,最终造成轴向长度超差的问题。
[0003]如图1、图2所示,实际生产中,根据图纸要求必须满足曲轴大头端长度尺寸公差,而受曲轴结构限制,目前主要是通过基准转换到可以定位的小头第一主轴颈外圆和端面,进行轴向定位和夹紧(主要通过两端的三爪卡盘Ia和顶尖2a进行定位和夹紧),通过封闭环尺寸来实现轴向长度尺寸的控制,从而需要保证的曲轴大头端长度尺寸成为封闭环尺寸。但该方法具有以下缺点:
[0004]I)由于基准转换误差的存在,定位精度不高,工艺保证能力降低,实际的结果是尺寸不稳定、部分有超差;
[0005]2)定位误差大直接造成余量分布的不均匀,为保证有余量加工出,必须通过增加余量来解决,这又增加了刀具的磨损、效率降低及最终的加工精度保证;
[0006]3)封闭环尺寸为了尽可能接近图纸要求,在前道工序需要收小相关尺寸的公差,这会影响到成本和效率。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面轴向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可直接按设计图纸基准定位在止推面,使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一致。
[0008]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旋转面轴向定位装置,包括设置于待加工轴类工件下方车床导轨上的夹具体,特征是:所述夹具体上设有螺孔,螺孔轴线方向与工件轴向一致,螺孔内设有可移动的定位螺钉;定位螺钉由六角头及钉身组成一整体,六角头位于夹具体的一侧,六角头朝向夹具体的一侧面为定位面;钉身的一端与六角头连接,钉身的另一端伸出螺孔至夹具体的另一侧、朝向工件止推面,钉身朝向工件止推面的端面为弧形端面,该弧形端面的顶部为工件轴向定位点。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夹具体的上端面设有与工件配合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轴线与工件轴线一致。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面轴向定位装置主要应用于内燃机行业中的曲轴、凸轮轴等,具有较高轴向长度尺寸要求的轴类零件加工,通过定位螺钉的前后动作完成轴向定位,同时又不影响工件加工时的正常旋转;由于设计基准、工艺定位基准一致,完全可以稳定满足图纸设计精度要求;有效降低了原工艺由于工艺能力不足造成的返工、返修、报废等质量问题;可以有效降低工序间加工余量,提闻刀具寿命和生广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曲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现有技术中曲轴定位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
[0014]图4为在工件定位时图3的A放大图。
[0015]图5为在工件加工时图3的A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3所示:所述旋转面轴向定位装置包括夹具体1、定位螺钉2、六角头21、钉身
99坐乙乙 -Tjj O
[0018]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于待加工轴类工件下方车床导轨上的夹具体1,夹具体I的上端面设有与工件配合、用于避开要件加工时旋转干涉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轴线与工件轴线一致;所述夹具体I上设有螺孔,螺孔轴线方向与工件轴向一致,螺孔内设有定位螺钉2,定位螺钉2可在螺孔内移动;定位螺钉2由六角头21及钉身22组成一整体,六角头21位于夹具体I的一侧,六角头21朝向夹具体I的一侧面为定位面;钉身22的一端与六角头21连接,钉身22的另一端伸出螺孔至夹具体I的另一侧、朝向工件止推面,钉身朝向工件止推面的端面为弧形端面,该弧形端面的顶部为工件轴向定位点,钉身22可在螺孔内移动。
[0019]夹具体I为钢质或铸铁材料,与车床导轨固定,根据曲轴结构设计夹具体I的形状,避开曲轴加工回转过程中的干涉,具有可靠的结构刚性,保证轴向定位的高精度、一致性、稳定性;
[0020]定位螺钉2由淬火钢构成,以便于保持其定位精度和重复精度。所述定位螺钉2作为定位元件,在使用时,定位元件向工件止推面一侧移动后完成工件的轴向精确定位,完成工件定位夹紧后定位元件后退,不影响工件加工时的正常旋转。
[00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图4、图5所示,
[0022]I)工件安装前定位螺钉2的定位面与夹具体I紧贴;
[0023]2)工件预定位后(三爪略松开状态)首先向右推动工件,使工件止推面与定位螺钉2弧形端面顶点贴合,完成轴向定位;
[0024]3)三爪夹紧、顶尖顶紧;
[0025]4)定位螺钉2后退1_,使定位螺钉2的轴向定位点与曲轴止推面脱开,不影响工件加工时的正常旋转;
[0026]5)正常加工。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面轴向定位装置,包括设置于待加工轴类工件下方车床导轨上的夹具体(1),其特征是:所述夹具体(I)上设有螺孔,螺孔轴线方向与工件轴向一致,螺孔内设有可移动的定位螺钉(2);定位螺钉(2)由六角头(21)及钉身(22)组成一整体,六角头(21)位于夹具体(I)的一侧,六角头(21)朝向夹具体(I)的一侧面为定位面;钉身(22)的一端与六角头(21)连接,钉身(22)的另一端伸出螺孔至夹具体(I)的另一侧、朝向工件止推面,钉身朝向工件止推面的端面为弧形端面,该弧形端面的顶部为工件轴向定位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面轴向定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具体(I)的上端面设有与工件配合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轴线与工件轴线一致。
【文档编号】B23Q3/06GK204075803SQ201420522100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1日
【发明者】张云天, 徐忠芳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