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切管器结构,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可方便更换刀体的切管器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切管器是一种用于切断较小径的管材的手工具,目前的常用的切管器如美国专利US3145469中所述,该专利中的切管器包括:一本体,本体呈似C形体状,本体一端设有复数贯穿的第一枢孔,所述本体设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有第一枢部;复数个第一刀体,每一个第一刀体枢设于相应的第一枢孔处,所述第一刀体设有第二枢孔,所述第二枢孔与本体的第一枢孔相对正;复数枢杆,每一个枢杆枢设于相应的第一枢孔及第二枢孔处,使得第一刀体枢设于本体上,枢杆的数量与第一刀体的数量相适配;一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呈外螺纹的圆杆体状、枢设于第一枢部处,移动杆可于第一枢部处转动及位移,移动杆一端设有转动部以供使用者转动,移动杆另一端设有顶部;一移动座,所述移动座枢设于本体上并与顶部相靠抵,所述移动座设有第二刀体,所述第二刀体呈圆体状、与第一刀体相对正,当移动杆于第一枢部处转动及位移时可带动移动座弧形位移,藉以调整第二刀体与第一刀体间的距离;一按压件,所述按压件以第二枢杆枢设于本体上,按压件一端设有啮合部,啮合部啮合于移动杆的外螺纹上;一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弹抵于本体与第一按压部上,使用者可按压按压件的第一按压部,使弹性组件受第一按压部压抵而呈压缩状,第二按压部即与移动杆相脱开,移动杆即可于第一枢部处直线位移而不受限于第二按压部的啮合。
但是,上述切管器结构还存在如下缺陷:切管器结构中的第一刀体以枢杆枢设于本体的第一枢孔处,当使用者因使用需求而需更换不同规格或不同外径的第一刀体时,则需先以手工具将枢杆自第一枢孔处取下才可更换第一刀体,操作上较为不便。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针对前述现有切管器所面临的问题深入探讨,并藉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制造及设计经验,研发出一种可方便更换刀体的切管器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更换刀体的切管器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更换刀体的切管器结构,包括:
一本体,所述本体设有第二容槽,所述第二容槽处设有贯穿的第二枢部,所述第二枢部与第二容槽呈相通状,所述本体近第二容槽处设有第三容槽,所述第三容槽与第二枢部呈相通状;
一切轮组,所述切轮组包括第一枢杆、第一切轮、移动件及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一枢杆贯穿枢设于第二枢部处,所述第一枢杆设有卡制槽,所述卡制槽的一端面处设有第一卡制部;所述第一切轮为圆形刀体状,所述第一切轮容设于第二容槽处,第一切轮设有贯穿其自身的第三枢部,所述第三枢部枢设于第一枢杆上;所述移动件容设于第三容槽处并可在其内位移,所述移动件的一端设有第一靠抵部,所述第一靠抵部靠抵于卡制槽处,所述第一靠抵部设有第二卡制部,所述第二卡制部与第一卡制部相靠抵,所述移动件的另一端设有容弹槽,所述移动件近容弹槽处凸设有作动部,所述作动部凸露于本体外;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容设于移动件的容弹槽处,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一端弹抵于第三容槽的壁面上,另一端弹抵于移动件上,使得第一枢杆受限于移动件而不脱出第二枢部外,扳动移动件的作动部,能使移动件位移压抵第一弹性组件,第一靠抵部及第二卡制部即与卡制槽及第一卡制部相脱开,第一枢杆即不受限于移动件,第一枢杆即能自第二枢部处取出,第一切轮即能取下而更换另一规格的第一切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体为似C形座体状,所述本体设有贯穿的第一枢部,所述本体设有第一容槽,所述第一容槽与第一枢部呈相通状,所述本体设有第一滑轨,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容槽,所述第二容槽与第一枢部相对正,且第二容槽与第一枢部相远离。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切管器结构还设有一滑移组,所述滑移组滑设于第一滑轨上,所述滑移组包括二个滑移座、二个第二枢杆、二个滚轮及一个第二结合件;所述二个滑移座呈相对设置且呈相对称状,所述二个滑移座相互组设,每一个滑移座均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与第一滑轨相滑设,使得滑移组能在本体上直线滑移,所述滑移座还设有二个第四枢部,所述第四枢部呈圆槽状,所述滑移座还设有第二结合部,其中一个滑移座的第二结合部呈穿透的圆孔状,另一个滑移座的第二结合部呈内螺纹状;每一个第二枢杆枢设于相应的第四枢部间,所述第二枢杆呈圆杆体状;所述滚轮枢设于第二枢杆上,所述滚轮设有第五枢部,所述第五枢部与第二枢杆相枢设,二个滚轮与第一切轮相对正;所述第二结合件穿设螺合于每一个第二结合部处,使得二滑移座相组设。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切管器结构还设有一螺杆组,所述螺杆组与本体及滑移组相组设,所述螺杆组包括螺杆、转动件、第三结合件及封盖;所述螺杆上设有第一螺合部,所述第一螺合部枢设于第一枢部内,所述螺杆能在第一枢部处转动及位移,所述螺杆组在第一枢部处位移时能带动滑移组沿着第一滑轨位移,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有非圆状的第一套合部,所述第一套合部内设有第三结合部,所述第三结合部呈螺孔状;所述转动件与螺杆相结合,所述转动件供使用者转动以一体带动螺杆在第一枢部内转动及位移,所述转动件的一端设有容室,所述容室呈圆槽状,所述转动件内设有第二套合部,所述第二套合部与第一套合部相套合,所述第二套合部内设有第四结合部,所述第四结合部与第三结合部相对正,所述第四结合部呈穿孔状;所述容室内部能容设有复数个第一切轮,第一枢杆自第二枢部处取下后,每一个第一切轮能组设于第一枢杆上;所述第三结合件穿设于第三结合部及转动件的第四结合部处,使得螺杆与转动件相结合,所述第三结合件呈外螺纹状;所述封盖容设于转动件的容室处,使得其呈封闭状。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滑移座的一侧设有第一枢设部及第二枢设部,所述第一枢设部与第二枢设部呈同轴心状,且第一枢设部与第二枢设部呈相通状,第一枢设部的直径大于第二枢设部的直径;二个滑移座上的第一枢设部相对合呈一个第一容置空间,二个滑移座上的第二枢设部相对合呈一个第二容置空间;所述螺杆的一端设有第三枢设部及第四枢设部,所述第三枢设部与第一枢设部相枢设,所述第四枢设部与第二枢设部相枢设,使得螺杆组与滑移组相组设。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滑移座上设有二个对准部,其中一个滑移座的二个对准部呈圆凸柱状,另一个滑移座的二个对准部呈圆凹槽状,二个滑移座相组设时,二个呈圆凸柱状的对准部会与另二个呈圆凹槽状的对准部相套合。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切管器结构还设有一控制组,所述控制组与本体及螺杆组相组设,所述控制组包括控制件、按压件及第四结合件;所述控制件容设于容槽处,所述控制件设有第二螺合部,所述第二螺合部与第一螺合部相啮合,所述控制件设于螺杆的侧边处,所述控制件与第二螺合部均具有第一长度,第一长度的长度方向与螺杆的轴心相平行,所述控制件受螺杆限制而不脱出容槽外,所述控制件凸设有凸柱,所述凸柱与第二螺合部设于控制件的同一侧面上,所述凸柱呈四角柱体状,所述凸柱处设有第五结合部,所述第五结合部呈螺孔状;所述按压件容设于第一容槽内、与控制件相结合,且所述按压件部份凸露于本体外,所述按压件的一端与控制件的凸柱相靠抵,所述按压件内设有第六结合部,所述第六结合部与控制件的第五结合部相对正,所述第六结合部呈圆孔状;所述第四结合件穿设于控制件的第五结合部及按压件的第六结合部内,使得控制件与按压件相结合,所述第四结合件呈外螺纹状;所述切管器结构还设有一个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容设于第一容槽内,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一端弹抵于第一容槽的壁面上,另一端弹抵于控制件上,使得第二螺合部与第一螺合部相啮合,使用者按压按压件,能带动控制件向内位移并压抵第二弹性组件,使得第二弹性组件呈压缩状,第二螺合部即与第一螺合部相脱开。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切管器结构还设有一个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盖合于本体的第一容槽开口处,所述第二盖体设有第二穿孔,按压件穿设于第二穿孔处,所述第二盖体近右下角处设有第三穿孔,所述第三穿孔呈圆孔状;所述切管器结构还设有一个第五结合件,所述第五结合件穿设于第三穿孔处并结合于第一容槽内,使得第二盖体固设于第一容槽的开口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容槽近开口处设有第一盖体槽,所述第三容槽处设有呈螺孔状的第一结合部;所述切轮组设有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盖合于第一盖体槽处,所述第一盖体的一端设有第二靠抵部,所述第二靠抵部靠抵于第一枢杆上,所述第二靠抵部呈凹圆弧槽状,所述第一盖体设有第四容槽,所述第四容槽供作动部凸伸,所述第一盖体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与第一结合部相对正,所述第一穿孔呈圆孔状;所述切轮组设有第一结合件,所述第一结合件穿设于第一穿孔并与第一结合部相结合,使得第一盖体固设于第一盖体槽处,所述第一结合件呈外螺纹状。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容槽处设有第一枢孔,所述第一枢孔呈穿透的圆孔状,所述移动件设有第二枢孔,所述第二枢孔与第一枢孔相对正,所述第二枢孔呈穿透的圆孔状,所述第四容槽设于第一盖体的侧边处,所述第一盖体设有第三枢孔,所述第三枢孔与第一枢孔及第二枢孔相对正,第三枢孔呈圆孔状,所述切轮组还设有一个第三枢杆,所述第三枢杆枢设于第一枢孔、第二枢孔及第三枢孔处,使得移动件枢设于第三枢杆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制槽呈环凹槽状,所述第一靠抵部呈凹圆弧槽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枢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头部,所述第一头部与卡制槽相远离,所述第一枢杆呈圆杆体状,所述第一枢杆的另一端略凸露于第一容槽外,所述第三枢部枢设于卡制槽与第一头部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动件在第三容槽处直线位移,扳动所述移动件的作动部,能使移动件直线位移压抵第一弹性组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容槽处设有第一枢孔,所述第一枢孔呈穿透的圆孔状,所述移动件设有第二枢孔,所述第二枢孔与第一枢孔相对正,所述第二枢孔呈穿透的圆孔状,所述切轮组设有一个第三枢杆,所述第三枢杆枢设于第一枢孔及第二枢孔处,使得移动件枢设于第三枢杆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管器在使用时,通过作动移动件,可使第一靠抵部及第二卡制部与第一枢杆的卡制槽及第一卡制部相脱开,第一枢杆即不受限于移动件,即可将第一枢杆抽出,此时即可方便更换不同规格的第一切轮(等同于背景中所述的第一刀体),具有结构简单、更换刀体方便等优点,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切管器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移动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切轮组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滑移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螺杆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控制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切管器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切管器结构中的部分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切管器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图9中A-A处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切管器结构中的部份组件在第二操作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切轮组在第二操作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切管器结构中的部份组件在第三操作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提供的切管器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提供的移动件的立体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提供的切轮组的立体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提供的切管器的侧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提供的切管器在另一操作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中标号示意如下:10-本体;11-第一枢部;12-第一容槽;13-第一滑轨;14-第二容槽;15-第二枢部;16-第三容槽;17-第一盖体槽;18-第一结合部;19-第一枢孔;20-切轮组;21-第一枢杆;211-卡制槽;212-第一卡制部;213-第一头部;22-第一切轮;221-第三枢部;23-移动件;231-第一靠抵部;232-第二卡制部;233-容弹槽;234-作动部;235-第二枢孔;24-第一弹性组件;25-第一盖体;251-第二靠抵部;252-第四容槽;253-第一穿孔;254-第三枢孔;26-第一结合件;27-第三枢杆;30-滑移组;31-滑移座;311-第二滑轨;312-第一枢设部;313-第二枢设部;314-第四枢部;315-第二结合部;316-对准部;32-第二枢杆;33-滚轮;331-第五枢部;34-第二结合件;40-螺杆组;41-螺杆;411-第一螺合部;412-第三枢设部;413-第四枢设部;414-第一套合部;415-第三结合部;42-转动件;421-容室;43-第三结合件;44-封盖;50-控制组;51-控制件;511-第二螺合部;512-凸柱;52-按压件;53-第四结合件;60-第二弹性组件;70-第二盖体;71-第二穿孔;72-第三穿孔;80-第五结合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管器结构,包括:
一个本体10,所述本体10为似C形座体状,本体10的一端设有贯穿的第一枢部11,本体10设有第一容槽12,第一容槽12与第一枢部11呈相通状,本体10设有第一滑轨13,本体1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容槽14,第二容槽14与第一枢部11相对正,第二容槽14与第一枢部11相远离,第二容槽14处设有贯穿的第二枢部15,所述第二枢部15与第二容槽14呈相通状,本体10近第二容槽14处设有第三容槽16,所述第三容槽16与第二枢部15呈相通状,第三容槽16近开口处设有第一盖体槽17,所述第三容槽16处设有呈螺孔状的第一结合部18;
一个切轮组20(请辅以图2和图3所示),切轮组20包括第一枢杆21、第一切轮22、移动件23、第一弹性组件24、第一盖体25及第一结合件26;
第一枢杆21贯穿枢设于第二枢部15处,第一枢杆21设有卡制槽211,卡制槽211呈环凹槽状,卡制槽211的一端面处设有第一卡制部212,第一枢杆21的一端设有第一头部213,所述第一头部213与卡制槽211相远离,第一枢杆21呈圆杆体状,第一枢杆21的另一端略凸露于第一容槽16外;
第一切轮22为圆形刀体状,第一切轮22容设于第二容槽14处,所述第一切轮22设有贯穿的第三枢部221,第三枢部221枢设于第一枢杆21上,第三枢部221枢设于卡制槽211与第一头部213间;
移动件23容设于第三容槽16处并能在其内位移,移动件23在第三容槽16处直线位移,移动件23的一端设有第一靠抵部231,第一靠抵部231靠抵于卡制槽211处,所述第一靠抵部231呈凹圆弧槽状,第一靠抵部231的端面处设有第二卡制部232,所述第二卡制部232与第一卡制部212相靠抵,移动件23的另一端设有容弹槽233,移动件23近容弹槽233处凸设有作动部234,所述作动部234凸露于本体10外;
第一弹性组件24容设于移动件23的容弹槽233处,第一弹性组件24的一端弹抵于第三容槽16的壁面上,另一端弹抵于移动件23上,使得第一枢杆21受限于移动件23而不脱出第二枢部15外,使用者扳动移动件23的作动部234,能使移动件23直线位移压抵第一弹性组件24,第一靠抵部231及第二卡制部232即与卡制槽211及第一卡制部212相脱开,第一枢杆21即不受限于移动件23,即能自第二枢部15处取出,第一切轮22即能取下而更换另一规格的第一切轮22;
第一盖体25盖合于本体10的第一盖体槽17处,第一盖体25的一端设有第二靠抵部251,第二靠抵部251靠抵于第一枢杆21上,第二靠抵部251呈凹圆弧槽状,第一盖体25设有第四容槽252,第四容槽252供作动部234凸伸,第一盖体25设有第一穿孔253,第一穿孔253与第一结合部18相对正,第一穿孔253呈圆孔状;
第一结合件26穿设于第一穿孔253并与第一结合部18相结合,使得第一盖体25固设于第一盖体槽17处,第一结合件26呈外螺纹状;
一个滑移组30(请辅以图4所示),滑移组30滑设于第一滑轨13上,滑移组30包括二个滑移座31、二个第二枢杆32、二个滚轮33及一个第二结合件34;
二个滑移座31呈相对设置且呈相对称状,二个滑移座31相互组设,每一个滑移座31均设有第二滑轨311,所述第二滑轨311与第一滑轨13相滑设,使的滑移组30可在本体10上直线滑移,滑移座31的一侧设有第一枢设部312及第二枢设部313,第一枢设部312与第二枢设部313呈同轴心状,第一枢设部312与第二枢设部313呈相通状,第一枢设部312的直径大于第二枢设部313的直径,二个滑移座31的第一枢设部312相对合呈一个第一容置空间,二个滑移座31的第二枢设部313相对合呈一个第二容置空间;所述滑移座31还设有二个第四枢部314,所述第四枢部314呈圆槽状,所述滑移座31还设有第二结合部315,其中一个滑移座31的第二结合部315呈穿透的圆孔状,另一个滑移座31的第二结合部315呈内螺纹状;所述滑移座31上还设有二个对准部316,其中一个滑移座31的二个对准部316呈圆凸柱状,另一个滑移座31的二个对准部316呈圆凹槽状,二个滑移座31相组设时,二个呈圆凸柱状的对准部316会与另二个呈圆凹槽状的对准部316相套合;
每一个第二枢杆32枢设于相应的第四枢部314间,所述第二枢杆32呈圆杆体状;
滚轮33枢设于第二枢杆32上,所述滚轮33设有第五枢部331,所述第五枢部331与第二枢杆32相枢设,二个滚轮33与第一切轮22相对正;
第二结合件34穿设螺合于每一个第二结合部315处,使得二个滑移座31相组设;
一个螺杆组40(请辅以图5所示),螺杆组40与本体10及滑移组30相组设,所述螺杆组40包括螺杆41、转动件42、第三结合件43及封盖44;
所述螺杆41上设有第一螺合部411,所述第一螺合部411枢设于第一枢部11内,螺杆41可在第一枢部11处转动及位移,螺杆41的一端设有第三枢设部412及第四枢设部413,第三枢设部412与第一枢设部312相枢设,第四枢设部413与第二枢设部313相枢设,使得螺杆组40与滑移组30相组设;所述螺杆组40在第一枢部11处位移时可带动滑移组30沿着第一滑轨13位移,螺杆41的另一端设有非圆状的第一套合部414,所述第一套合部414内设有第三结合部415,所述第三结合部415呈螺孔状;
转动件42与螺杆41相结合,转动件42供使用者转动以一体带动螺杆41在第一枢部11内转动及位移,转动件42的一端设有容室421,所述容室421呈圆槽状,所述转动件42内设有第二套合部,所述第二套合部与第一套合部414相套合,所述第二套合部内设有第四结合部(图中未示出),所述第四结合部与第三结合部415相对正,所述第四结合部呈穿孔状(图中未示出);
容室421内部可容设有复数个第一切轮22,第一枢杆21自第二枢部15处取下后,每一个第一切轮22可组设于第一枢杆21上;
第三结合件43穿设于第三结合部415及转动件42的第四结合部处,使得螺杆41与转动件42相结合,所述第三结合件43呈外螺纹状;
封盖44容设于转动件42的容室421处,使其呈封闭状;
一个控制组50(请辅以图6所示),控制组50与本体10及螺杆组40相组设,所述控制组50包括控制件51、按压件52及第四结合件53;
所述控制件51容设于第一容槽12处;所述控制件51设有第二螺合部511,所述第二螺合部511与第一螺合部411相啮合;所述控制件51设于螺杆41的侧边处,所述控制件51与第二螺合部511均具有第一长度,第一长度的长度方向与螺杆41的轴心相平行,控制件51受螺杆41限制而不脱出第一容槽12外;所述控制件51凸设有凸柱512,凸柱512与第二螺合部511设于控制件51的同一侧面上,所述凸柱512呈四角柱体状,凸柱512处设有第五结合部,所述第五结合部呈螺孔状;
按压件52与控制件51相结合,所述按压件52容设于第一容槽12内,按压件52部份凸露于本体10外;按压件52的一端与控制件51的凸柱512相靠抵,所述按压件52内设有第六结合部(图中未示出),所述第六结合部与控制件51的第五结合部相对正,所述第六结合部呈圆孔状(图中未示出);
第四结合件53穿设于控制件51的第五结合部及按压件52的第六结合部内,使得控制件51与按压件52相结合,所述第四结合件53呈外螺纹状;
一个第二弹性组件60,第二弹性组件60容设于第一容槽12内,第二弹性组件60的一端弹抵于第一容槽12的壁面上,另一端弹抵于控制件51上,使得第二螺合部511与第一螺合部411相啮合,使用者按压按压件52,可以带动控制件51向内位移并压抵第二弹性组件60,使得第二弹性组件60呈压缩状,第二螺合部511即与第一螺合部411相脱开;
一个第二盖体70,第二盖体70盖合于本体10的第一容槽12开口处,第二盖体70设有第二穿孔71,按压件52穿设于第二穿孔71处,第二盖体70近右下角处设有第三穿孔72,所述第三穿孔72呈圆孔状;
一个第五结合件80,所述第五结合件80穿设于第三穿孔72处并结合于第一容槽12内,使得第二盖体70固设于第一容槽12的开口处。
本体10、切轮组20、滑移组30、螺杆组40、控制组50、第二弹性组件60、第二盖体70及第五结合件80相组设后即如图7所示,图8是本实用新型切管器部份组件的立体组合图,图8中第八图无本体10及切轮组20。
图9是本实用新型切管器的侧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图9中A-A处的剖视图,由图中所示,切轮组20枢设于本体10上,滑移组30可在本体10上滑移,螺杆组40穿设于第一枢部11处并与滑移组30相组设,控制组50容设于第一容槽12处,第二弹性组件60容设于第一容槽12内,第二弹性组件60弹抵于第一容槽12的壁面及控制件51的另一端面上。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切管器部份组件在第二操作状态下的侧视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切管器结构中的切轮组20在第二操作状态下的立体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切管器部份组件在第三操作状态下的立体图,其中,图11及图13中隐藏了第一盖体25;请参阅图11至13所示,向右扳动移动件23的作动部234,可使移动件23向右位移压抵第一弹性组件24,第一靠抵部231及第二卡制部232即与卡制槽211及第一卡制部212相脱开,第一枢杆21即不受限于移动件23,即可将第一枢杆21抽出,此时即可方便更换不同规格的第一切轮22(等同于背景中所述的第一刀体)。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至图6及图14至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管器结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三容槽16处设有第一枢孔19,第一枢孔19呈穿透的圆孔状,移动件23如图15所示,移动件23设有第二枢孔235,第二枢孔235与第一枢孔19相对正,第二枢孔235呈穿透的圆孔状,第四容槽252设于第一盖体25的侧边处,第一盖体25设有第三枢孔254,第三枢孔254与第一枢孔19及第二枢孔235相对正,第三枢孔254呈圆孔状,设有一第三枢杆27,第三枢杆27枢设于第一枢孔19、第二枢孔235及第三枢孔254处,使得移动件23枢设于第三枢杆27处。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管器在另一操作状态下的侧视图,相较于实施例1中的移动件23为直线位移(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件23为弧线位移(如图14所示),当使用者向下按压移动件23的作动部234时,移动件23会向下压抵第一弹性组件24,使得第一弹性组件24呈压缩状,第一靠抵部231及第二卡制部232即与卡制槽211及第一卡制部212相脱开,使得第一枢杆21不受限于移动件23,即可将第一枢杆21抽出。
本实施例所述切管器的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中所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管器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1、作动移动件23,可使第一靠抵部231及第二卡制部232即与第一枢杆21的卡制槽211及第一卡制部212相脱开,第一枢杆21即不受限于移动件23,即可将第一枢杆21抽出,此时即可方便更换不同规格的第一切轮22(等同于背景中所述的第一刀体);
2、转动件42的容室421内部可容设有复数个第一切轮22,第一枢杆21自第二枢部15处取下后,每一个第一切轮22可组设于第一枢杆21上;
3、第一弹性组件24容设于移动件23的容弹槽233处,第一弹性组件24的一端弹抵于第三容槽16的壁面上,另一端弹抵于容弹槽233上,使得第一枢杆21受限于移动件23而不脱出本体10及切轮组20外。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切管器结构简单,具有更换刀体方便等优点,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和显著性进步。
最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