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走式焊接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0157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走式焊接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机器人,具体说是一种行走式焊接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机器人焊接机,只能横向移动,所以两台变位机摆放的距离较近,由于焊接时人必须站在两台变位机中间进行焊接操作,导致焊接空间小,人不好操作。同时,当焊接大型塔脚时,由于焊接机器人焊接区域小,焊接不到的盲区,必须人手工补焊,影响焊接效率,浪费时间及人力。

为此,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并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行走式焊接机器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种行走式焊接机器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变位机、设在变位机两侧的立柱、固定连接在立柱上端的横梁总成、设在横梁总成下端的机器人,所述变位机包括对称的两个,所述立柱的下端设有行走小车,该行走小车配合连接有固定在工作台上端的平行导轨,所述导轨的一侧设有拖链槽。

作为优选,所述导轨包括轨道,轨道的下端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轨道座,该轨道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架,缓冲架的侧壁设有与行走小车相配合的缓冲块。

作为优选,所述行走小车包括车体,该车体的下端通过滚轮轴连接有滚轮,该滚轮通过减速机与驱动电机连接,车体的侧壁设有分别与滚轮、驱动电机相配合的护罩。

作为优选,所述车体的两端设有与轨道相吻合的刮板

作为优选,所述轨道的截面为工字型。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行走式焊接机器人,底部增加了两台行走小车,使焊接机器人既能横向移动,也能纵向移动,增大了焊接操作空间,使焊接机器人能够达到任意焊接地点,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节省了时间和人力,并且适合大型单体工件的焊接,适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行走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行走小车的仰视图。

图中:1、变位机,2、立柱,3、横梁总成,4、机器人,5、行走小车,6、平行导轨,7、拖链槽,8、轨道,9、轨道座,10、缓冲架,11、缓冲块,12、车体,13、刮板,14、滚轮轴,15、滚轮,16、驱动电机,17、护罩,18、减速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包括变位机1、设在变位机1两侧的立柱2、固定连接在立柱2上端的横梁总成3、设在横梁总成3下端的机器人4,所述变位机1包括对称的两个,所述立柱2的下端设有行走小车5,该行走小车5配合连接有固定在工作台上端的平行导轨6,所述导轨6的一侧设有拖链槽7。

其中导轨6包括截面为工字型轨道8,轨道8的下端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轨道座9,该轨道座9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架10,缓冲架10的侧壁设有与行走小车5相配合的缓冲块11;行走小车5包括车体12,车体12的两端设有与轨道8相吻合的刮板13,该车体12的下端通过滚轮轴14连接有滚轮15,该滚轮15通过减速机18与驱动电机16连接,车体12的侧壁设有分别与滚轮15、驱动电机16相配合的护罩17,

通过上述的结构,机器人4可实现横向的移动和纵向的最大限度的移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走式焊接机器人,包括变位机、设在变位机两侧的立柱、固定连接在立柱上端的横梁总成、设在横梁总成下端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位机包括对称的两个,所述立柱的下端设有行走小车,该行走小车配合连接有固定在工作台上端的平行导轨,所述导轨的一侧设有拖链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使焊接机器人既能横向移动,也能纵向移动,增大了焊接操作空间,使焊接机器人能够达到任意焊接地点,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节省了时间和人力。

技术研发人员:张加友;李修奎;卢芳芳;邢毅;迟华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诸城市青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3
技术公布日:2018.03.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