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泥船方形泥门的安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5703发布日期:2018-08-14 17:27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挖泥船方形泥门的安装工艺。



背景技术:

船体上的方形泥门是由靠舷侧方形泥门和靠舯方形泥门两扇方形泥门组成,两扇方形泥门除了凸台及胶条夹板有区别,其它结构均相同。方形泥门主要结构件由上、下面板、耳板、调节腹板、内部筋板和固定密封胶条的夹板组成。在方形泥门安装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方形门结构中铰接点耳板的同轴度,以及面板和调节腹板的水平度,以保证方形泥门的安装精度,现有技术cn104625452a公开了一种挖泥船方形泥门的安装工艺,该专利采用先在泥门安装耳板并点焊固定,在通过调整两扇泥门的水平位置,将泥门定位装配于泥门口,但是在安装过程中,由于存在焊接变形,需要在耳板固定装配前轴孔预留20mm加工余量,然后再方形泥门上各装配件间焊接完成后,还要进行耳板上轴孔的精加工,工序多,操作麻烦,增加工人劳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有效保障方形泥门安装精度、方便的挖泥船方形泥门的安装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挖泥船方形泥门的安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泥门体水平地放置在临时胎架上,通过销轴将耳板与泥门体连接,使用工装使耳板与泥门体水平;

2)、将左右两扇泥门体布置完整,测量两扇泥门体间的距离,并记录;

3)、将左右两扇泥门体分别推入泥门口下部,由下往上,将泥门体顶入泥门口;

4)、将泥门体调平;

5)、然后测量两扇泥门体间的距离,并记录,与步骤2)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并调整一致,检查耳板与泥门口纵板的贴合情况,视情况修割耳板余量;

6)、点焊耳板;

7)、将泥门耳板销轴取下,通过工装平台,使泥门体拆下;

8)、做假轴工装,穿过若干个耳板孔中心,然后焊接耳板,冷却后拆卸假轴工装;

9)、重新将两扇泥门体顶入泥门口内,将泥门耳板销轴装妥;

10)、重新通过千斤顶将泥门体调平,泥门下部用调整装置固定住,完成方形泥门的安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此挖泥船方形泥门的安装工艺在方形泥门的装配过程中,销轴将泥门耳板与泥门体连接后调整耳板与泥门水平位置,使其达到水平一致,然后将其推入泥门口,通过千斤顶调平,再点焊耳板,该操作直接调整了耳板与泥门体的水平位置,使轴孔达到同一位置,不需要在安装完以后再对轴孔进行二次加工,减少操作程序,减轻工作人员工作量,使工作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泥门体1,耳板2,纵板3,耳板孔4,楔形木块5。

具体实施方式

以7000m3耙吸挖泥船方形泥门为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挖泥船方形泥门的安装工艺,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步将泥门门体水平地放置在临时胎架上,通过销轴将泥门耳板2与泥门体1连接,使用工装使耳板2与泥门体1水平,泥门销轴和泥门耳板孔4公差应符合ihc要求(装泥门体之前,保证泥门体范围内的分段水平,外底板平面度不大于4mm,泥门体装妥后应与船底板高度落差不大于2mm)。

第二步将左右两扇泥门体1布置完整,测量两扇泥门体1间的距离,并记录。

第三步将泥门体1分别推入泥门口下部,由下往上,将泥门体1顶入泥门口。

第四步每扇泥门体1四角各设置1个千斤顶,通过千斤顶将泥门体1调平。第五步然后测量两扇泥门体1间的距离,并记录,与步骤2)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并调整一致,检查耳板2与泥门口纵板3的贴合情况,视情况修割耳板2余量。

第六步点焊4只耳板2,每条焊缝长度50mm,焊缝距离50mm。

第七步将泥门耳板2销轴取下,通过工装平台,使泥门体1拆下。

第八步做假轴工装,穿过2个耳板孔4中心,然后焊接耳板2,焊接时两边同时施焊,焊接电流尽可能的小,边施焊边观察耳板2变形情况,烧焊过程中间断性的转动假轴以防假轴卡滞咬死,冷却后拆卸假轴工装。

第九步重新将两扇泥门体1顶入泥门口内,将泥门耳板2销轴装妥,装销轴过程中,慢慢敲击,感受下阻力均匀为妥。装妥后,将销轴两端的防松盖点焊牢固。

第十步重新通过千斤顶将泥门体1调平,泥门下部用楔形木块5固定住,进入下一道工序。

所述的假轴工装直径大于销轴直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挖泥船方形泥门的安装工艺,包括10个步骤,此挖泥船方形泥门的安装工艺在方形泥门的装配过程中,销轴将泥门耳板与泥门体连接后调整耳板与泥门水平位置,使其达到水平一致,然后将其推入泥门口,通过千斤顶调平,再点焊耳板,该操作直接调整了耳板与泥门体的水平位置,使轴孔达到同一位置,不需要在安装完以后再对轴孔进行二次加工,减少操作程序,减轻工作人员工作量,使工作效率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刘在良;张济;何海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02.05
技术公布日:2018.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