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双面阵列多孔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5914发布日期:2018-11-20 20:03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大型双面阵列多孔钻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零件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大型双面阵列多孔钻。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一些零部件进行钻孔,攻丝。对于一些尺寸较小的零件,通过台钻就能完成钻孔和攻丝工序,然而,对于一些尺寸较大的零件,由于台钻工作台面尺寸限制,工作人员无法很好的将零件摆放,更加难以精准的对零件进行加工。

目前现有的加工方式,由于零件长度达到6-7米,甚至10余米,整体重量达到100kg以上,因此,需要通过起吊设备将零件吊起,再由至少3个工作人员,将零件至工作台面并进行校准,最后通过台钻进行钻孔和攻丝,另外,产品要求这样一条零件需要制作100多个螺纹孔,3个工作人员至少需要1-2天才能完成一条零件的加工,加工效率非常低下,随着现今人工成本日渐增高,招工也越来越困难。提供一种针对大型零件加工方便的设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制作一款便于工作人员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大型双面阵列多孔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大型双面阵列多孔钻,包括安装机架和设置在安装机架上的x轴、y轴、z轴、a轴以及平衡吊,工件装在工作台上,工作台由x轴和y轴驱动,z轴和a轴上装有阵列排布的双伺服动力头,安装机架背部还固定有用于辅助装卸加工零件的气动平衡吊。

进一步地,z轴和a轴上还装有若干个用于控制双伺服动力头的控制箱,控制箱内设有控制器和驱动器,控制器和驱动器组合作为一个模组,通过总线与主控plc进行通讯。

进一步地,一个双伺服动力头对应连接一个控制箱,控制箱之间相互独立,若干个控制箱呈阵列排布。

进一步地,z轴上双伺服动力头数量为48个,a轴上双伺服动力头数量为36个。

进一步地,双伺服动力头上安装有钻头和攻丝头,相邻两个双伺服动力头之间的间距为120mm。

进一步地,x轴和y轴均由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杆配合驱动,通过驱动工作台从而带动零件沿x轴和y轴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还包括用于封装控制箱的封盖,封盖边缘设有卡扣,封盖卡合在控制箱开口一侧,所述封盖上还设有一处用于穿引线路的接线口。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的背面设有至少两处卡槽,安装机架上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基座。

进一步地,双伺服动力头表面有用扎带固定的冷却液管,冷却液管一端套设有喷嘴,喷嘴对准所述钻孔头和攻丝头。

进一步地,气动平衡吊安装有用于托放工件的u型叉,u型叉可沿滑轨作z轴方向和a轴方向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双伺服动力头上安装钻头和攻丝头,能够灵活的安装在机架上,双伺服动力头按照该规律进行线性延伸排布,理论上能够加工任意长度的零件。同时,考虑到按照规律线性延伸排布的动力头数量和接口数量可能多达将近百个,现有的plc输入输出接口已无法满足该设备需求,因此,采用将plc输入输出接口和中央处理器分离设置,将plc输入输出接口用控制箱替换,一个动力头对应一个控制箱,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实现了任意数量动力头的可编程逻辑控制。

2)将气动平衡吊安装在本发明的主体上,当操作人员施加以很小的外力时,气动平衡吊上的物件就能随之移动,当该外力消失,平衡吊依然能够保持平衡状态,极大方便了操作人员移动零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双伺服动力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平衡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双伺服动力头1、工作台2、平衡吊3、封盖11、散热栅格12、接线口111、伺服电机13、气缸14、喷嘴15、钻头141、攻丝头142、台面21、立柱31、横梁32、吊臂33、吊杆34、活动臂35、u形叉36、气动减压阀37、活塞杆3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1-3,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大型双面阵列多孔钻,包括安装机架和设置在安装机架上的x轴、y轴、z轴、a轴以及平衡吊3,工件装在工作台2上,工作台2由x轴和y轴驱动,x轴为机架长度方向,y轴为机架宽度方向,z轴和a轴上装有阵列排布的双伺服动力头1,z轴为机架高度方向,a轴为机架宽度方向,x轴、y轴、z轴、a轴均由电机驱动滚珠丝杆带动。安装机架背部还固定有用于辅助装卸加工零件的气动平衡吊3。

大型双面阵列多孔钻,z轴和a轴上还装有若干个用于控制双伺服动力头1的控制箱,控制箱内设有控制器和驱动器,控制器和驱动器组合作为一个模组,通过总线与主控plc进行通讯。

大型双面阵列多孔钻,一个双伺服动力头1对应连接一个控制箱,为确保控制箱之间的不相互干扰,因此,控制箱之间相互独立,且外部均包覆有pvc壳体,若干个控制箱呈阵列排布在z轴双伺服动力头1的上方,便于接线。

大型双面阵列多孔钻,z轴上双伺服动力头1数量为48个,a轴上双伺服动力头1数量为36个。

大型双面阵列多孔钻,双伺服动力头1上安装有钻头141和攻丝头142,相邻两个双伺服动力头1之间的间距为120mm。

大型双面阵列多孔钻,所述控制箱还包括用于封装控制箱的封盖11,封盖11边缘设有卡扣,封盖11卡合在控制箱开口一侧,所述封盖11上还设有一处用于穿引线路的接线口111。

大型双面阵列多孔钻,所述控制箱的背面设有至少两处卡槽,安装机架上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基座。

大型双面阵列多孔钻,双伺服动力头1表面有用扎带固定的冷却液管,冷却液管一端套设有喷嘴15,喷嘴15对准所述钻孔头和攻丝头142。

大型双面阵列多孔钻,气动平衡吊3由焊接固定在安装支架上的立柱31、与立柱31垂直固定连接的横梁32以及垂直与横梁32并与横梁32滑动配合的吊臂33构成,立柱31和所述横梁32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横梁32倾斜下垂的吊杆34,吊杆34一端连接在立柱31顶部,另一端连接在横梁32远离端端部。吊臂33由吊臂33本体、气动减压阀37、活动臂35构成,气动减压阀37通过螺栓固定在吊臂33本体上,吊臂33本体上设有滑槽,活动臂35两侧设有滑轨,活动臂35与吊臂33本体滑动配合,在活动臂35的底部还设有用于放置待加工零件的u形叉36,u形叉36同时被气动减压阀37的活塞杆371联动牵制,起到气动平衡的作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大型双面阵列多孔钻,包括安装机架和设置在安装机架上的X轴、Y轴、Z轴、A轴以及平衡吊,工件装在工作台上,工作台由X轴和Y轴驱动,Z轴和A轴上装有阵列排布的双伺服动力头,安装机架背部还固定有用于辅助装卸加工零件的气动平衡吊。优点在于:适用于大型零件双面阵列钻孔,两个方向的轴上均设有双伺服动力头,使加工过程更高效,更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源;张洁;李劲;陈妙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工正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31
技术公布日:2018.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