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瓦组件端引线打孔焊带长度和形状校直、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9091发布日期:2020-04-14 20:0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叠瓦组件端引线打孔焊带长度和形状校直、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中焊接工序的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叠瓦组件端引线打孔焊带长度和形状校直、裁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叠瓦电池组件端引线焊接工序大多采用人工焊接,打孔焊带在手工线上由人工裁切后再通过拍打的方式校正平整,效率低,尺寸一致性不好。且打孔焊带是卷装包装,要在设备中裁切成固定长度和固定形状,由于卷状打孔焊带自身有孔,在制作成固定长度后需要裁切,裁切的位置要在某个孔中间,这样才能保证切的每根焊带形状一致,打孔焊带在裁切前要将焊带一端固定,一端施加一定的拉力,拉力要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通过这样将弯曲的打孔焊带校直,但孔距就会跟随设定的拉伸比(等于拉伸后的长度/拉伸前的长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此时设备如果采用固定的移动参数,即便是固定的移动距离精度再高,也很难确保裁切的位置是在打孔焊带某一个孔中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打孔焊带始终在孔中间切断,切断处的形状一致的叠瓦组件端引线打孔焊带长度和形状校直、裁切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叠瓦组件端引线打孔焊带长度和形状校直、裁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一侧固定设有固定夹钳机构,所述底座上端面另一侧固定设有电机板,所述电机板上安装有电机,所述固定夹钳机构和电机板之间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安装有拉带夹钳机构,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套设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另一端与拉带夹钳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切刀机构,所述切刀机构包括切刀驱动电机和切刀,所述固定夹钳机构一侧的底座的上端面上通过固定座安装有切刀避让气缸,所述切刀机构安装在所述切刀避让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位于所述切刀机构的一侧的底座的上端面设有检测元件。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安装打孔焊带放置台,所述打孔焊带放置台上方设置有压带气缸。

优选的,所述打孔焊带放置台上安装定位柱。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钳机构包括固定夹钳气缸和固定夹钳,所述固定夹钳安装在所述固定夹钳气缸的动力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拉带夹钳机构包括拉带夹钳气缸和拉带夹钳,所述拉带夹钳安装在所述拉带夹钳气缸的动力输出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在焊带拉制的过程中加入检测元件,拉带夹钳夹住焊带通过伺服电机先运行到初始位置,确定起点,运行时当检测元件检测到焊带孔的连接筋后,检测元件给伺服电机反馈一个运行固定长度的信息,这样就保证焊带始终在孔中间被切断,且每根长度一致,切断处的形状也一致;(2)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裁切装置,不需要人工进行裁切,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且明显降低了损坏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导轨,21-固定夹钳气缸,22-固定夹钳,31-拉带夹钳气缸,32-拉带夹钳,41-电机板,42-电机,43-同步带,51-切刀避让气缸,52-切刀驱动电机,53-切刀,54-固定座,61-检测元件,71-打孔焊带放置台,72-定位柱,73-压带气缸,81-供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叠瓦组件端引线打孔焊带长度和形状校直、裁切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面一侧固定设有固定夹钳机构,所述底座1上端面另一侧固定设有电机板41,所述电机板41上安装有电机42,所述固定夹钳机构和电机板41之间安装有导轨11,所述导轨11上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安装有拉带夹钳机构,所述电机42的动力输出端上套设有同步带43,所述同步带43另一端与拉带夹钳机构连接,所述电机42能够通过同步带43带动拉带夹钳机构在导轨11上来回移动,优选的,所述电机42为伺服电机,使得整体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切刀机构,所述切刀机构包括切刀驱动电机52和切刀53,所述切刀53在切刀驱动电机52动力输出端安装的凸轮的带动下打开和闭合,所述固定夹钳机构一侧的底座1的上端面上通过固定座54安装有切刀避让气缸51,所述切刀机构安装在所述切刀避让气缸51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切刀避让气缸51用于驱动整体切刀机构上下移动,位于所述切刀机构的一侧的底座1的上端面设有检测元件61;优选的,所述底座1上安装打孔焊带放置台71,所述打孔焊带放置台71上方设置有压带气缸73,优选的,所述打孔焊带放置台71上安装定位柱72,所述压带气缸73和定位柱72配合使用对焊带起到定位作用;所述固定夹钳机构包括固定夹钳气缸21和固定夹钳22,所述固定夹钳22安装在所述固定夹钳气缸21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固定夹钳22能够在固定夹钳气缸21的带动下打开和闭合;所述拉带夹钳机构包括拉带夹钳气缸31和拉带夹钳32,所述拉带夹钳32安装在所述拉带夹钳气缸31的动力输出端,所述拉带夹钳32能够在带夹钳气缸31的带动下打开和闭合。

使用时,外接的供带装置81引出焊带穿过固定夹钳机构的固定夹钳22和切刀53,切刀避让气缸51向左回退,让切刀53露出焊带,随后电机42带动拉带夹钳机构向左移动到夹焊带位置,夹钳气缸31控制拉带夹钳32关闭夹住焊带,然后固定夹钳气缸21控制固定夹钳22打开,电机42带动拉带夹钳机构再向右移动,当检测元件61检测到焊带孔旁的最后一个连接筋后,拉带夹钳机构拉动焊带再向右移动设定好的距离,随后固定夹钳气缸21控制固定夹钳22闭合夹住焊带,然后拉带夹钳机构再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将焊带拉直校平,随后切刀驱动电机52控制切刀53向下运动将焊带在孔中间切断,拉带夹钳32拉动焊带移动放置在所述打孔焊带放置台71上,随后拉带夹钳32打开释放焊带,压带气缸73下降将焊带压在打孔焊带放置台71上,随后拉带夹钳机构在电机42的驱动下向右移动到避让位置,旁边取焊带机构取走焊带后然后再进行下一根焊带的夹取工作,如此循环形成连续性工作。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裁切装置,在焊带拉制的过程中加入检测元件61,拉带夹钳32夹住焊带通过伺服电机先运行到初始位置,确定起点,运行时当检测元件61检测到焊带孔的连接筋后,检测元61件给伺服电机反馈一个运行固定长度的信息,这样就保证焊带始终在孔中间被切断,且每根长度一致,切断处的形状也一致,误差小于0.3mm;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裁切装置,不需要人工进行裁切,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且明显降低了损坏率。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叠瓦组件端引线打孔焊带长度和形状校直、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面一侧固定设有固定夹钳机构,所述底座(1)上端面另一侧固定设有电机板(41),所述电机板(41)上安装有电机(42),所述固定夹钳机构和电机板(41)之间安装有导轨(11),所述导轨(11)上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安装有拉带夹钳机构,所述电机(42)的动力输出端上套设有同步带(43),所述同步带(43)另一端与拉带夹钳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切刀机构,所述切刀机构包括切刀驱动电机(52)和切刀(53),所述固定夹钳机构一侧的底座(1)的上端面上通过固定座(54)安装有切刀避让气缸(51),所述切刀机构安装在所述切刀避让气缸(51)的动力输出端,位于所述切刀机构的一侧的底座(1)的上端面设有检测元件(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瓦组件端引线打孔焊带长度和形状校直、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2)为伺服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瓦组件端引线打孔焊带长度和形状校直、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安装打孔焊带放置台(71),所述打孔焊带放置台(71)上方设置有压带气缸(7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瓦组件端引线打孔焊带长度和形状校直、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焊带放置台(71)上安装定位柱(7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瓦组件端引线打孔焊带长度和形状校直、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钳机构包括固定夹钳气缸(21)和固定夹钳(22),所述固定夹钳(22)安装在所述固定夹钳气缸(21)的动力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瓦组件端引线打孔焊带长度和形状校直、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夹钳机构包括拉带夹钳气缸(31)和拉带夹钳(32),所述拉带夹钳(32)安装在所述拉带夹钳气缸(31)的动力输出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瓦组件端引线打孔焊带长度和形状校直、裁切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端面一侧固定设有固定夹钳机构,底座另一侧固定设有电机板,电机板上安装有电机,固定夹钳机构和电机板之间安装有导轨,导轨上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上安装有拉带夹钳机构,第二滑块上设有切刀机构,固定夹钳机构一侧的底座的上端面上通过固定座安装有切刀避让气缸,切刀机构安装在切刀避让气缸的动力输出端。本实用新型在焊带拉制的过程中加入检测元件,拉带夹钳夹住焊带通过伺服电机先运行到初始位置,确定起点,运行时当检测元件检测到焊带孔的连接筋后,检测元件给伺服电机反馈一个运行固定长度的信息,这样就保证焊带在孔中间被切断。

技术研发人员:陈加海;朱建亚;安锦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正罡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26
技术公布日:2020.04.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