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门盖总成包边结构内外板间窜动的铆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18121发布日期:2020-06-16 22:59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门盖总成包边结构内外板间窜动的铆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白车身焊装制造领域,是一种用于汽车白车身门盖总成包边结构中防止内外板之间窜动的铆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整车厂的汽车白车身制造中,前后车门、前后盖等总成的结构一般采用外板边沿包住内板的包边结构,该结构采用机器人滚头、专机压合等工艺实现:对外板翻边施加一定的压紧力,使外板翻边夹紧内板,形成内外板总成。此种结构存在内外板之间夹紧力不足等缺点,经常发生内外板之间相对位置窜动等质量问题,对尺寸精度影响较大。

目前,行业内防止包边结构窜动的工艺方法和装置主要有二种:

第一种是采用傀儡焊接设备进行补焊:在包边后,采用电阻点焊设备在内外板搭接位置进行点定焊接,以固定内板和外板。此种方法和装置的缺点是点焊热输入量较大,外板外露表面长发烧伤、不平整等问题,需要大量时间对外板问题表面进行修复、平整,产生较大人工成本。

第二种是采用电弧焊设备进行补焊:在包边后,采用电弧焊设备在内外板外露搭接位置进行弧焊焊缝点定,固定内板和外板。此种装置和方法的缺点除了因焊接热输入量大原因常发外板表面不平等缺陷外,其焊缝自身的高度经常会高于外板,影响后续涂装工序的pvc胶涂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车身总成包边结构防窜技术存在的热输入量大、外板变形、焊缝高影响后续涂装工序涂胶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门盖总成包边结构内外板间窜动的铆接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动系统单侧驱动凸模,实现内外板之间连接的冷加工点定防窜。

一种防止门盖总成包边结构内外板间窜动的铆接装置,包括底座、高强地脚螺栓、第一高强防松螺栓、连接板、第二高强防松螺栓、l型钳体、连接块、气液增力缸、控制线保护盒、脱模套筒和凸模;凸模安装在脱模套筒内,工作时由气液增力缸驱动,在门盖总成内外板材压合后的翻边上冲压出单侧凹点,依靠凹点来防止门盖内外板之间的窜动;脱模套筒安装在气液增力缸的驱动端;控制线保护盒安装在气液增力缸的固定端;气液增力缸通过连接块安装在l型钳体上;的l型钳体通过第二高强防松螺栓安装在连接板上;连接板通过第一高强防松螺栓连接到底座上;所述的底座通过高强地脚螺栓紧固到地面上。

所述的l型钳体为40crmnmos86材料制成。

所述的气液增力缸为带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高灵敏度闭环伺服驱动系统。

所述的凸模的材质为cr12mov,端部直径设定为4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动系统驱动凸模在门盖内外板压合后翻边上冲压出单侧凹点结构,依靠凹点来防止门盖内外板之间的窜动。工作中不产生烟尘、噪音、辐射等污染,具备安全环保的特征;工作全程冷加工,无热量输入,零件无热变形缺陷;凹点外观规整,对涂装等下工序操作及质量无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底座;2.高强地脚螺栓;3.第一高强防松螺栓;4.连接板;5.第二高强防松螺栓;6.l型钳体;7.连接块;8.气液增力缸;9.控制线保护盒;10.脱模套筒;11.凸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止门盖总成包边结构内外板间窜动的铆接装置,包括底座1、高强地脚螺栓2、第一高强防松螺栓3、连接板4、第二高强防松螺栓5、l型钳体6、连接块7、气液增力缸8、控制线保护盒9、脱模套筒10和凸模11;凸模11安装在脱模套筒10内,工作时由气液增力缸8驱动,在门盖总成内外板材压合后的翻边上冲压出单侧凹点,依靠凹点来防止门盖内外板之间的窜动;脱模套筒10安装在气液增力缸8的驱动端;控制线保护盒9安装在气液增力缸8的固定端;气液增力缸8通过连接块7安装在l型钳体6上;的l型钳体6通过第二高强防松螺栓5安装在连接板4上;连接板4通过第一高强防松螺栓3连接到底座1上;所述的底座1通过高强地脚螺栓2紧固到地面上。

所述的l型钳体6为40crmnmos86材料制成。

所述的气液增力缸8为带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高灵敏度闭环伺服驱动系统。

所述的凸模的材质为cr12mov,端部直径设定为4m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如图1所示。发动机罩外板12与内板13在压合模具14上放置,模具14旁边地面上通过高强度螺栓2安装底座1,底座1上通过高强防松螺栓3安装连接板4;连接板4上通过高强防松螺栓5安装l型钳体6;l型钳体6上通过连接块7安装气液增力缸8;气液增力缸8上安装控制线保护盒9;气液增力缸8的驱动端上安装脱模套筒10;脱模套筒10内安装圆柱状凸模11,凸模11的工作端部直径为4mm。发动机罩外板12与内板13的第一翻边14处经机器人等压合为一体机构后,控制线保护盒9内的控制系统发出动作指令,气液增力缸8的驱动端带动脱模套筒10和凸模11到达翻边处14,脱模套筒10停止运动,凸模11继续压入翻边处板材中,在发动机罩外板12和内板13之间形成连接凹点后,凸模11返程。重复上述结构和步骤在第二翻边15处、第三翻边16处、第四翻边17处形成连接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门盖总成包边结构内外板间窜动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高强地脚螺栓(2)、第一高强防松螺栓(3)、连接板(4)、第二高强防松螺栓(5)、l型钳体(6)、连接块(7)、气液增力缸(8)、控制线保护盒(9)、脱模套筒(10)和凸模(11);凸模(11)安装在脱模套筒(10)内,工作时由气液增力缸(8)驱动,在门盖总成内外板材压合后的翻边上冲压出单侧凹点,依靠凹点来防止门盖内外板之间的窜动;脱模套筒(10)安装在气液增力缸(8)的驱动端;控制线保护盒(9)安装在气液增力缸(8)的固定端;气液增力缸(8)通过连接块(7)安装在l型钳体(6)上;的l型钳体(6)通过第二高强防松螺栓(5)安装在连接板(4)上;连接板(4)通过第一高强防松螺栓(3)连接到底座(1)上;底座(1)通过高强地脚螺栓(2)紧固到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门盖总成包边结构内外板间窜动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型钳体(6)的材质为40crmnmos8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门盖总成包边结构内外板间窜动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液增力缸(8)为带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高灵敏度闭环伺服驱动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门盖总成包边结构内外板间窜动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模材质为cr12mov,端部直径设定为4mm。


技术总结
一种防止门盖总成包边结构内外板间窜动的铆接装置,包括底座、高强地脚螺栓、第一和第二高强防松螺栓、连接板、L型钳体、连接块、气液增力缸、控制线保护盒、脱模套筒、凸模。凸模安装在脱模套筒内,脱模套筒安装在气液增力缸的驱动端;气源保护盒安装在气液增力缸的固定端;气液增力缸通过连接块安装在L型钳体上;的L型钳体通过第二高强防松螺栓安装在连接板上;连接板通过第一高强防松螺栓连接到底座上;所述的底座通过高强度螺栓紧固到地面上。通过气动系统驱动凸模在门盖内外板压合后翻边上冲压出单侧凹点结构,依靠凹点来防止门盖内外板之间的窜动。工作中不产生烟尘、噪音、辐射等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冯玉涛;李永强;崔海滨;李永亮;张振龙;刘俊伟;张天石;王令东;裘学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27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