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联杆助力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5887发布日期:2020-05-20 01:35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四联杆助力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汽车装备制造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人工调整的四联杆助力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白车身在焊接时,通常是将汽车白车身固定在焊接夹具设备上,将作用块固定在气缸的活塞杆上,气缸通气后,通过活塞杆驱动作用块到达汽车白车身上的指定的工作位置,然后气缸断气,进行焊接固定的后序操作。

在实际的应用工况中,往往会出现汽车白车身在焊接夹具设备上没有完全固定准确的情况。此时,气缸已经断气,只能通过人工进行手动操作调整气缸的位置,从而对作用块在汽车白车身上的位置进行调整。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定位准确性差,生产效率低下。

为了提升汽车白车身焊接夹具设备的实用性,夹具设备人机工程的操作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提高汽车白车身焊接的工作效率及定位的便携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汽车白车身焊接的工作效率及定位的便携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四联杆助力机构,包括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尾端连接,所述延长杆的另一端与固定座连接,y形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可旋转地连接,所述y形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手柄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支撑座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的中部可旋转地连接,所述支撑座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连接。

优选地,所述延长杆的一端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尾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延长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y形连接块的具有v形开口的首端与所述手柄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所述y形连接块的尾端与所述固定座可旋转地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y形连接块的具有v形开口的首端与所述手柄的一端通过轴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y形连接块的尾端与所述固定座通过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的中部通过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杆首端连接作用块。

优选地,所述手柄的另一端设有握持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联杆助力机构使用时,在气缸不供气的情况下,可通过工人操作手柄旋转,带动y形连接块运动,进而控制固定座及延长杆进行往复运动,使气缸的活塞杆带动作用块运动,灵活地定位在汽车白车身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联杆助力机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消除了人工疲劳操作对人身的影响,同时提高了汽车白车身焊接快速定位的能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通过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类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类似的元件。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四联杆助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四联杆助力机构的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本文阐述的详细图和描述,可以最好地理解本公开。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四联杆助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四联杆助力机构由手柄1、支撑座2、y形连接块3、固定座4、延长杆5等部件组成。

本实施例提供的四联杆助力机构是安装在气缸6上,气缸6的活塞杆杆首端连接作用块7,延长杆5一端与气缸6的活塞杆尾端固定连接,延长杆5另一端与固定座4固定连接,y形连接块3的尾端与固定座4可旋转地连接,y形连接块3的首端(即v形开口端)与手柄1的一端可旋转的连接,支撑座2的一端与手柄1的中部可旋转地连接,支撑座2的另一端与气缸6固定连接。

各部件直接的具体连接方式如下:

手柄1的中部与支撑座2的一端使用轴连接,手柄1与支撑座2可以相对旋转。手柄1的端部与y形连接块3的v形开口端使用轴连接,手柄1与y形连接块3可以相对旋转。手柄1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来回旋转操作。

y形连接块3的尾端和固定座4使用轴连接,y形连接块3可以相对固定座4自由旋转。

固定座4和延长杆5通过螺栓连接,为彼此固定形式。

延长杆5和气缸6的活塞杆尾端使用螺栓连接,为彼此固定形式。

结合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四联杆助力机构使用时,在气缸6不供气的情况下,可通过工人操作手柄1旋转,带动y形连接块3运动,进而控制固定座4及延长杆5进行往复运动,使气缸6的活塞杆带动作用块7运动,灵活地定位在汽车白车身上。

本实施例中,气缸6的型号为mgp40-50,气缸的行程是45mm。在气缸的行程范围内,可以通过此四联杆助力机构实现工人便捷控制气缸的运动,慢速实现定位,直至到达作用块7定位位置。

通过供气源到气缸6后,气缸6自动打开。这种方式不仅能够适应复杂的使用环境,并且操作简单,牢固可靠。

本实施例提供的四联杆助力机构具有在一定环境下气缸定位的可靠性和满足人机工程的使用需求。当汽车白车身件在焊接夹具设备上没有完全固定准确后,此四联杆助力机构可以提高设备准确定位的概率。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四联杆助力机构是工人在设备气缸断气后进行手动操作的关键设备。

本实施例提供的四联杆助力机构既能让工人省力作业,又能快速灵活定位,可靠性高,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四联杆助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延长杆(5),所述延长杆(5)的一端与气缸(6)的活塞杆尾端连接,所述延长杆(5)的另一端与固定座(4)连接,y形连接块(3)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4)可旋转地连接,所述y形连接块(3)的另一端与手柄(1)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支撑座(2)的一端与所述手柄(1)的中部可旋转地连接,所述支撑座(2)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6)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联杆助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杆(5)的一端与所述气缸(6)的活塞杆尾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联杆助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联杆助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y形连接块(3)的具有v形开口的首端与所述手柄(1)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所述y形连接块(3)的尾端与所述固定座(4)可旋转地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联杆助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y形连接块(3)的具有v形开口的首端与所述手柄(1)的一端通过轴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联杆助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y形连接块(3)的尾端与所述固定座(4)通过轴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联杆助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的一端与所述手柄(1)的中部通过轴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联杆助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联杆助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6)的活塞杆杆首端连接作用块(7)。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联杆助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的另一端设有握持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四联杆助力机构,包括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尾端连接,所述延长杆的另一端与固定座连接,Y形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可旋转地连接,所述Y形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手柄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支撑座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的中部可旋转地连接,所述支撑座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连接。在气缸不供气的情况下,可通过工人操作手柄旋转,带动Y形连接块运动,进而控制固定座及延长杆进行往复运动,使气缸的活塞杆带动作用块运动,灵活地定位在汽车白车身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联杆助力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消除了人工疲劳操作对人身的影响,同时提高了汽车白车身焊接快速定位的能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谭秀阳;王军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鑫燕隆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1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