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机对中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1931发布日期:2020-04-07 20:3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机对中导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机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轧机对中导板。



背景技术:

轧机对中导板是轧机区域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加热炉、除磷箱装置之后,层冷区之前,热连轧粗轧轧机、中厚板粗精轧轧机的前后运输辊道两侧。其主要作用是对钢板轧制咬钢或出钢时的夹持对中,防止钢板轧制时发生扭转跑偏。对中导板的质量对轧制板坯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其不良的工作状况可能会导致板坯瓢曲、镰刀弯,堆钢、厚薄不均、破边等板形质量问题。目前市场上轧机对中导板主要是整体碳钢钢板结构,其强度、硬度低,磨损快,特别是对中导板出入口两端磨损更为严重,造成对中导板使用寿命短,平均每个月就需要下机修复一次,增加了现场检修频次和人工成本,降低了轧钢产量,性价比较低。如何提高对中导板的性价比,延长使用寿命、快交付、低成本、少维护、连续作业时间长成为了各大轧钢厂和冶金设备制造商的研究开发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轧机对中导板,本实用新型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高耐腐蚀性,有效增加了对中导板本体的使用寿命,减少下机修复频次和现场维修量,降低了人工成本,大大提高了对中导板本体的使用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轧机对中导板,包括对中导板本体,所述的对中导板本体的表面分别开设有坡口槽、堆焊槽,坡口槽间隔设置在堆焊槽的两侧,坡口槽的中心轴线与堆焊槽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的堆焊槽的两端与坡口槽连通,坡口槽的内侧焊接有淬火钢板,淬火钢板的外部焊接有合金焊缝,所述的堆焊槽的内部焊接填充有堆焊层,淬火钢板与堆焊层处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淬火钢板表面开设有焊接坡口,淬火钢板经调质处理淬火后硬度52>hrc硬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堆焊层选用马氏体不锈钢焊丝焊接填充在堆焊槽内,堆焊层焊后硬度40>hrc,堆焊层与对中导板本体冶金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合金焊缝选用高合金焊材焊接形成,合金焊缝与对中导板本体冶金结合。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对中导板的强度硬度低、磨损快、使用寿命短、维护量大、成本高等缺点,通过淬火钢板和堆焊层焊接强化实现了对中导板导位面的性能提高,使其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高耐腐蚀性,将易磨损的两端导位面硬度提高到52hrc以上,从而增加了对中导板本体的使用寿命,减少下机修复频次和现场维修量,降低了人工成本,延长了对中导板连续作业时间,增加了产量,大大提高了对中导板本体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成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坡口槽和堆焊槽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坡口槽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淬火钢板结构图。

图中:1、对中导板本体;2、坡口槽;3、堆焊槽;4、淬火钢板;5、堆焊层;6、合金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从图1-4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一种轧机对中导板,包括对中导板本体1,对中导板本体1的表面分别开设有坡口槽2、堆焊槽3,坡口槽2间隔设置在堆焊槽3的两侧,坡口槽2的中心轴线与堆焊槽3的中心轴线重合,堆焊槽3的两端与坡口槽2连通,坡口槽2的中心轴线距离对中导板本体1底部边缘120mm-150mm,坡口槽2长600mm-700mm,宽100mm-120mm,深30mm-40mm,堆焊槽3宽度60mm-80mm,深10mm-20mm,坡口槽2的内侧焊接有淬火钢板4,淬火钢板4的外部焊接有合金焊缝6,合金焊缝6选用高合金焊材焊接形成,合金焊缝6与对中导板本体1冶金结合,结合强度高,硬度高,不易产生裂纹,且具有耐磨、耐腐蚀性能,堆焊槽3的内部焊接填充有堆焊层5,淬火钢板4与堆焊层5处于同一平面上,淬火钢板4表面开设有焊接坡口,如图4位置c所示,淬火钢板4经调质处理淬火后硬度>52hrc硬度,淬火钢板4加强了出入口的强度硬度,避免因出入口的磨损过快而加剧整体磨损,延长了对中导板本体1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量,增加了轧线连续作业时间,堆焊层5选用马氏体不锈钢焊丝焊接填充在堆焊槽3内,堆焊层5焊后硬度>40hrc,堆焊层5与对中导板本体1冶金结合,结合强度高,不易产生裂纹,且具有高耐磨、高耐腐性能。

本实用新型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对中导板的强度硬度低、磨损快、使用寿命短、维护量大、成本高等缺点,通过淬火钢板4和堆焊层5焊接强化实现了对中导板导位面的性能提高,使其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高耐腐蚀性,将易磨损的两端导位面硬度提高到52hrc以上,从而增加了对中导板本体1的使用寿命,减少下机修复频次和现场维修量,降低了人工成本,延长了对中导板连续作业时间,增加了产量,大大提高了对中导板本体1的使用效果。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轧机对中导板,包括对中导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中导板本体(1)的表面分别开设有坡口槽(2)、堆焊槽(3),坡口槽(2)间隔设置在堆焊槽(3)的两侧,坡口槽(2)的中心轴线与堆焊槽(3)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的堆焊槽(3)的两端与坡口槽(2)连通,坡口槽(2)的内侧焊接有淬火钢板(4),淬火钢板(4)的外部焊接有合金焊缝(6),所述的堆焊槽(3)的内部焊接填充有堆焊层(5),淬火钢板(4)与堆焊层(5)处于同一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对中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淬火钢板(4)表面开设有焊接坡口,淬火钢板(4)经调质处理淬火后硬度>52hrc硬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对中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堆焊层(5)选用马氏体不锈钢焊丝焊接填充在堆焊槽(3)内,堆焊层(5)焊后硬度>40hrc,堆焊层(5)与对中导板本体(1)冶金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对中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金焊缝(6)选用高合金焊材焊接形成,合金焊缝(6)与对中导板本体(1)冶金结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轧机对中导板,属于轧机配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对中导板本体,所述的对中导板本体的表面分别开设有坡口槽、堆焊槽,坡口槽的中心轴线与堆焊槽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的堆焊槽的两端与坡口槽连通,坡口槽的内侧焊接有淬火钢板,淬火钢板的外部焊接有合金焊缝,所述的堆焊槽的内部焊接填充有堆焊层,淬火钢板与堆焊层处于同一平面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淬火钢板和堆焊层焊接强化实现了对中导板导位面的性能提高,使其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高耐腐蚀性,有效增加了对中导板本体的使用寿命,减少现场维修量,降低了人工成本,延长了对中导板连续作业时间,大大提高了对中导板本体的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邵帅;盛扛扛;张建;张亮亮;李志;马淑瑾;康小龙;李美杰;丁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2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