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非高硬材料的立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8224发布日期:2020-05-06 22:5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工非高硬材料的立铣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刀具,特别是一种加工非高硬材料的立铣刀。



背景技术:

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随着制造业不断发展,对高性能铣刀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对于非高硬材料而言,现有的铣刀,尤其是立铣刀,在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时,震动较大,刀具寿命短,停机更换刀具时间长,制作成本较高,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非高硬材料的立铣刀,在进行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时,可以降低加工震动,提高刀具寿命,减少停机刀具更换时间,达到降低制作成本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工非高硬材料的立铣刀,它包括圆柱形的刀柄,该刀柄末端设有刀头;该刀头外周设有两两对称的第一圆周刃和第二圆周刃;该第一圆周刃和第二圆周刃呈螺旋型且螺旋方向相同,相邻的第一圆周刃和第二圆周刃之间形成螺旋型的容屑槽;该第一圆周刃和第二圆周刃中部具有u型断屑槽;该第一圆周刃与两侧的第二圆周刃之间的角度分别为93度和87度;该第一圆周刃的后角呈圆弧内凹状;

该第一圆周刃的前端面具有第一底刃,该第二圆周刃的前端面具有第二底刃;该第一底刃和第二底刃均向内凹1°30′。

进一步的,在所述刀头的横截面上,所述容屑槽与所述刀头的中轴线之间的角度为37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周刃的后角为10°,所述第二圆周刃的后角为该第一圆周刃的后角的1.45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刃和第二底刃的尖端具有圆角,该圆角半径为0.5mm。

进一步的,所述断屑槽的宽度和高度均为0.6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加工非高硬材料的立铣刀,通过对铣刀形状、各个尺寸的控制,在进行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时,可以降低加工震动,提高刀具寿命,减少停机刀具更换时间,达到降低制作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工非高硬材料的立铣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工非高硬材料的立铣刀的刀头处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工非高硬材料的立铣刀的断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加工非高硬材料的立铣刀的第一圆周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非高硬材料的立铣刀,它包括圆柱形的刀柄1,该刀柄1末端设有刀头2。该刀头2外周设有两两对称的第一圆周刃21和第二圆周刃22。该第一圆周刃21和第二圆周刃22呈螺旋型且螺旋方向相同,相邻的第一圆周刃21和第二圆周刃22之间形成螺旋型的容屑槽3。在该刀头的横截面上,该容屑槽3与该刀头2的中轴线(图1中虚线)之间的角度为37度,既满足粗加工同时也满足半精加工。容屑槽3用了成型砂轮修磨,合理提供了足够的容屑空间同时也能够顺利排屑满足了最大底刃的强度要求。该第一圆周刃21和第二圆周刃22中部具有u型断屑槽4,防止加工屑过长缠绕刀具,或堆积工作台影响后续加工,断屑槽4的宽度和高度均为0.6mm。容屑槽3修磨采用了4刃不等分设计,使该第一圆周刃21与两侧的第二圆周刃22之间的角度分别为93度和87度,即分别是93°、87°、93°、87°,加工时可以减少切向对称轴的震动。如图5所示,该第一圆周刃21的后角呈圆弧内凹状,在保证底刃的强度下,提高锋利度,可以有效提高刀具寿命,在相同磨损深度情况下底刃的磨损宽度小于圆周刃,因刀具的更换取决于刀具磨宽度,因磨损宽度小进而比原来圆周刃寿命提高。该第一圆周刃21的后角为10°,该第二圆周刃22的后角为该第一圆周刃21的后角的1.45倍。

该第一圆周刃21的前端面具有第一底刃23,该第二圆周刃22的前端面具有第二底刃24。该第一底刃23和第二底刃24均向内凹1°30′,保证了底刃的强度,同时提高底刃锋利度,该第一底刃23和第二底刃24的尖端设有r0.5(根据情况实际工况可调整)倒角防止重切削崩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加工非高硬材料的立铣刀,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圆柱形的刀柄,该刀柄末端设有刀头;该刀头外周设有两两对称的第一圆周刃和第二圆周刃;该第一圆周刃和第二圆周刃呈螺旋型且螺旋方向相同,相邻的第一圆周刃和第二圆周刃之间形成螺旋型的容屑槽;该第一圆周刃和第二圆周刃中部具有u型断屑槽;该第一圆周刃与两侧的第二圆周刃之间的角度分别为93度和87度;该第一圆周刃的后角呈圆弧内凹状;

该第一圆周刃的前端面具有第一底刃,该第二圆周刃的前端面具有第二底刃;该第一底刃和第二底刃均向内凹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非高硬材料的立铣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刀头的横截面上,所述容屑槽与所述刀头的中轴线之间的角度为37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非高硬材料的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周刃的后角为10°,所述第二圆周刃的后角为该第一圆周刃的后角的1.4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非高硬材料的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刃和第二底刃的尖端具有圆角,该圆角半径为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非高硬材料的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断屑槽的宽度和高度均为0.6mm。


技术总结
一种加工非高硬材料的立铣刀,它包括圆柱形的刀柄,该刀柄末端设有刀头;该刀头外周设有两两对称的第一圆周刃和第二圆周刃;该第一圆周刃和第二圆周刃呈螺旋型且螺旋方向相同,相邻的第一圆周刃和第二圆周刃之间形成螺旋型的容屑槽;该第一圆周刃和第二圆周刃中部具有U型断屑槽;该第一圆周刃与两侧的第二圆周刃之间的角度分别为93度和87度;该第一圆周刃的后角呈圆弧内凹状;该第一圆周刃的前端面具有第一底刃,该第二圆周刃的前端面具有第二底刃;该第一底刃和第二底刃均向内凹1°30′。本实用新型在进行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时,可以降低加工震动,提高刀具寿命,减少停机刀具更换时间,达到降低制作成本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宋德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博英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3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