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框架的框架一体式后平叉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交通压力增大,两轮动力车以其受交通压力影响小的特点逐渐成为人们短途出行的首选,两轮动力车包含摩托车、电动车、助力自行车等。后平叉是摩托车架构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对电动车后轮轴与车架进行固定。现有的摩托车后平叉主要是采用焊接方式实现各个零部件间的连接,但是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夹具,造成焊接定位精确度底,焊接效果差,焊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框架一体式后平叉焊接夹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框架一体式后平叉焊接夹具,包括:夹具框架,所述夹具框架为方形结构,包括两根竖直侧板和两根水平侧板,两根所述竖直侧板上对应设有至少一对气缸组,所述气缸组均包括驱动部和顶升部,两根所述竖直侧板间还设有后轴固定架定位部、管件定位部、连接板定位部和后轮连接轴定位部,管件定位部低于后轴固定架定位部、连接板定位部和后轮连接轴定位部设置,气缸组与后轴固定架定位部、连接板定位部和后轮连接轴定位部间均留有供后平叉放置的空隙。
在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每对所述气缸组的顶升部顶端均设有保护层。
在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保护层为橡胶或海绵。
在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气缸组的顶升部顶端形状与后平叉外边弯曲形状匹配设置。
在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气缸组为三组,包括第一气缸组、第二气缸组和第三气缸组,所述第一气缸组与后轴固定架定位部水平匹配设置,所述第二气缸组与连接板定位部水平匹配设置,所述第三气缸组与后轮连接轴定位部匹配设置,所述管件定位部设置在后轴固定架定位部和所述连接板定位部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多对气缸组与后轴固定架定位部、连接板定位部和后轮连接轴定位部匹配,实现后平叉的夹紧,便于后平叉上其他零部件的焊接,夹紧固定后,后平叉在焊接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焊接精准度提高,焊接效率也大幅度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一种框架一体式后平叉焊接夹具,包括:夹具框架,夹具框架为方形结构,包括两根竖直侧板1和两根水平侧板2,两根竖直侧板1上对应设有至少一对气缸组,气缸组均包括驱动部301和顶升部302,两根所述竖直侧板1间还设有后轴固定架定位部4、管件定位部5、连接板定位部6和后轮连接轴定位部7,管件定位部5低于后轴固定架定位部4、连接板定位部6和后轮连接轴定位部7设置,所述气缸组与后轴固定架定位部4、连接板定位部5和后轮连接轴定位部7间均留有供后平叉放置的空隙。
气缸组为三组,包括第一气缸组9、第二气缸组10和第三气缸组11,第一气缸组9与后轴固定架定位部4水平匹配设置,第二气缸组10与连接板定位部6水平匹配设置,第三气缸组11与后轮连接轴定位部7匹配设置,管件定位部5设置在后轴固定架定位部4和所述连接板定位部6间。
后平叉的两根管件12放置在管件定位部5上,而后轴固定架定位部4、连接板定位部6和后轮连接轴定位部7分别设置在后平叉管件的内侧处,与后轴固定架定位部4、连接板定位部6和后轮连接轴定位部7匹配的第一气缸组9、第二气缸组10、第三气缸组11分别设置在后平叉管件的外侧处,利用第一气缸组9、第二气缸组10和第三气缸组11的驱动部驱动顶升部伸出,通过顶升部的伸出将后平叉的两根管件卡紧在顶升部与后轴固定架定位部、连接板定位部、后轮连接轴定位部间,实现后平叉的夹紧,便于后平叉上其他零部件的焊接。
每对所述气缸组的顶升部顶端均设有保护层8。保护层8为橡胶或海绵,即实现顶升部与后平叉管件的软接触,避免顶升部在夹紧过程中对后平叉管件造成的磨擦,影响后平叉的美观。
气缸组的顶升部顶端形状与后平叉外边弯曲形状匹配设置,使得气缸组的顶升部顶端与后平叉的管件外形更加匹配,提高气缸组顶升部对后平叉管件的夹紧效果。
通过多对气缸组与后轴固定架定位部、连接板定位部和后轮连接轴定位部匹配,实现后平叉的夹紧,便于后平叉上其他零部件的焊接,夹紧固定后,后平叉在焊接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焊接精准度提高,焊接效率也大幅度提升。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框架一体式后平叉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框架,所述夹具框架为方形结构,包括两根竖直侧板和两根水平侧板,两根所述竖直侧板上对应设有至少一对气缸组,所述气缸组均包括驱动部和顶升部,两根所述竖直侧板间还设有后轴固定架定位部、管件定位部、连接板定位部和后轮连接轴定位部,所述管件定位部低于后轴固定架定位部、连接板定位部和后轮连接轴定位部设置,所述气缸组与后轴固定架定位部、连接板定位部和后轮连接轴定位部间均留有供后平叉放置的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框架一体式后平叉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每对所述气缸组的顶升部顶端均设有保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框架一体式后平叉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橡胶或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框架一体式后平叉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组的顶升部顶端形状与后平叉外边弯曲形状匹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框架一体式后平叉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组为三组,包括第一气缸组、第二气缸组和第三气缸组,所述第一气缸组与后轴固定架定位部水平匹配设置,所述第二气缸组与连接板定位部水平匹配设置,所述第三气缸组与后轮连接轴定位部匹配设置,所述管件定位部设置在后轴固定架定位部和所述连接板定位部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