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驱刹车鼓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0437发布日期:2020-06-20 15:2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驱刹车鼓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驱配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与一种顶驱刹车鼓夹持装置相关。



背景技术:

顶部驱动装置是近代钻井装备的三大新技术之一,使用顶部驱动装置在钻井施工中能够实现立柱钻进、划眼和倒划眼,极大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了钻井时间。目前几乎所有的海上钻井平台都已经装备了顶部驱动装置,陆上的新型钻机,在设计时也开始考虑顶驱的安装。在国际市场,配备顶驱的钻井施工队伍在竞标过程中将占有绝对的优势,由此可见为钻机配备顶驱,已经成为当代钻井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

刹车鼓是一种形状类似铃鼓的铸铁件,它与顶驱转轴固定并同速转动。刹车时运用油压推动刹车蹄片接触刹车鼓内缘,由接触产生的摩擦力来抑制顶驱转轴转动以达成刹车的目的。刹车鼓的精密度直接影响刹车效率,因此,加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各项参数。刹车鼓的夹持效果与其加工精度具有密切关系,为使工件的表面能达到图纸规定的尺寸、几何形状以及与其他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加工前必须将工件装好、夹牢。

现有的刹车鼓夹具通常整体结构复杂,使用的零件较多,但只能适用于一种型号刹车鼓的夹持,降低了对刹车鼓加工的效率,且夹持过程中容易造成刹车鼓表面磨损,导致刹车灵敏度降低,影响安全性能,需要通过特殊的工艺进行修复,以达到使用要求,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驱刹车鼓夹持装置,刹车鼓进行夹持时将其放置于基台上,通过旋转圆形转盘调节刹车鼓方向,利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传动轴的对向运动使内夹持块与外夹持块间隙逐渐缩小,进而实现对刹车鼓的夹持,同时,对于不同直径的刹车鼓可通过调节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推进距离实现夹紧,实用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顶驱刹车鼓夹持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中心设有圆形转盘,圆形转盘上设有基台,圆形转盘与基台均为中空的圆柱体,且于中空处形成有贯穿圆形转盘和基台的空腔;空腔内设有固定于工作台的承重柱,承重柱为中空的圆柱体,且圆形转盘、基台与承重柱同心,承重柱径向穿设多个水平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传动轴向外,第一气缸传动轴端部连接内夹持块;圆形转盘外周设有多个固定于工作台的支架,支架穿设第二气缸,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对称设置且共线,第二气缸传动轴端部连接外夹持块。

进一步地,圆形转盘与基台内径相等,圆形转盘外径小于基台外径。

进一步地,内夹持块与外夹持块为弧度相同的弧形橡胶块,内夹持块可拆卸的设于第一气缸传动轴端部,外夹持块可拆卸的设于第二气缸传动轴端部。

进一步地,基台穿设有一对可上下移动的限位销钉,限位销钉对称设置,工作台设有多个与限位销钉配合的限位孔,当限位销钉插入限位孔时,基台位置固定。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刹车鼓进行夹持时将其放置于基台上,通过旋转圆形转盘调节刹车鼓方向,利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传动轴的对向运动使内夹持块与外夹持块间隙逐渐缩小,进而实现对刹车鼓的夹持,同时,对于不同直径的刹车鼓可通过调节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推进距离实现夹紧,实用性强。

2、内夹持块与外夹持块采用橡胶材质可降低对刹车鼓表面磨损,防止刹车灵敏度降低,影响安全性能,而拆卸式的结构有利于内夹持块与外夹持块更换,防止内夹持块与外夹持块长时间使用夹持效果降低。

3、当刹车鼓位置确定后利用限位销钉对基台进行固定,避免影响加工精度,限位销钉对称设置有利于提高基台稳定性;限位孔设计为多个,刹车鼓位置的调节时只需转动基台,减少刹车鼓的移动,降低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顶驱刹车鼓夹持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中心设有圆形转盘2,圆形转盘2上设有基台201,圆形转盘2与基台201中空处形成空腔202,空腔202贯穿圆形转盘2和基台201,空腔202内设置承重柱3,承重柱3径向穿设多个水平的第一气缸301,第一气缸301传动轴向外,且传动轴端部连接内夹持块302;圆形转盘2外周设有多个固定于工作台1的支架4,支架4穿设第二气缸401,第一气缸301与第二气缸401对称设置且共线,第二气缸401传动轴端部连接外夹持块402。

工作方式:当需要对刹车鼓进行夹持时,将其放置于基台201上,通过旋转圆形转盘2调节刹车鼓方向,刹车鼓位置确定后同时推进第一气缸301和第二气缸401,使内夹持块302与外夹持块402间隙逐渐缩小,进而实现对刹车鼓的夹持,进行后续加工操作,对于不同直径的刹车鼓可通过调节第一气缸301和第二气缸401的推进距离实现夹紧。

当刹车鼓加工完毕时,通过调节第一气缸301和第二气缸401,增大内夹持块302与外夹持块402间隙,取消对刹车鼓的夹持,以便于取下。

实施例2:

作为本实施方案的优选,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圆形转盘2与基台201内径相等,圆形转盘2外径小于基台201外径。内夹持块302与外夹持块402为弧形橡胶块,且设计为可拆卸结构。

工作方式:圆形转盘2外径小于基台201外径可满足直径较大刹车鼓夹持需要,避免刹车鼓直径过大,超出基台201工作范围直接接触圆形转盘2,对圆形转盘2产生磨损,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内夹持块302与外夹持块402采用橡胶材质可降低对刹车鼓表面磨损,防止刹车灵敏度降低,影响安全性能,而拆卸式的结构有利于内夹持块302与外夹持块402更换,防止内夹持块302与外夹持块402长时间使用夹持效果降低。

实施例3:

作为本实施方案的优选,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基台201穿设有一对可上下移动的限位销钉5,限位销钉5对称设置,工作台1设有多个与限位销钉5配合的限位孔101。

工作方式:当刹车鼓位置确定后,将限位销钉5插入限位孔101内,防止基台201旋转,影响刹车鼓加工精度,限位销钉5对称设置有利于提高基台201稳定性;限位孔101设计为多个,刹车鼓位置的调节时只需转动基台201,减少刹车鼓的移动,降低工作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顶驱刹车鼓夹持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中心设有圆形转盘(2),圆形转盘(2)上设有基台(201),圆形转盘(2)与基台(201)均为中空的圆柱体,且于中空处形成有贯穿圆形转盘(2)和基台(201)的空腔(202);

空腔(202)内设有固定于工作台(1)的承重柱(3),承重柱(3)为中空的圆柱体,且圆形转盘(2)、基台(201)与承重柱(3)同心,承重柱(3)径向穿设多个水平的第一气缸(301),第一气缸(301)传动轴向外,第一气缸(301)传动轴端部连接内夹持块(302);

圆形转盘(2)外周设有多个固定于工作台(1)的支架(4),支架(4)穿设第二气缸(401),第一气缸(301)与第二气缸(401)对称设置且共线,第二气缸(401)传动轴端部连接外夹持块(4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驱刹车鼓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圆形转盘(2)与基台(201)内径相等,圆形转盘(2)外径小于基台(201)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驱刹车鼓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夹持块(302)与外夹持块(402)为弧度相同的弧形橡胶块,内夹持块(302)可拆卸的设于第一气缸(301)传动轴端部,外夹持块(402)可拆卸的设于第二气缸(401)传动轴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驱刹车鼓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台(201)穿设有一对可上下移动的限位销钉(5),限位销钉(5)对称设置,工作台(1)设有多个与限位销钉(5)配合的限位孔(101),当限位销钉(5)插入限位孔(101)时,基台(201)位置固定。


技术总结
一种顶驱刹车鼓夹持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中心设有圆形转盘,圆形转盘上设有基台,圆形转盘与基台均为中空的圆柱体,且中空处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承重柱,承重柱径向穿设多个水平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传动轴端部连接内夹持块;圆形转盘外周设有多个支架,支架穿设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传动轴端部连接外夹持块。本实用新型在刹车鼓进行夹持时将其放置于基台上,通过旋转圆形转盘调节刹车鼓方向,利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传动轴的对向运动使内夹持块与外夹持块间隙逐渐缩小,进而实现对刹车鼓的夹持,同时,对于不同直径的刹车鼓可通过调节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推进距离实现夹紧,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黄忠骏;张涛;黄宗余;王周义;孙晓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三艺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6.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