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弯管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4437发布日期:2020-09-15 18:5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弯管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弯管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的未来越高,汽车尾气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尾气后处理技术是必须采用的技术措施。而国六排放法规要求出气尾管增加pm传感器,(图示中ф26.5孔),为保证测量参数的准确,pm传感器底座需有一定的安装角度(与管件轴线偏差85°),且每套传感器到端面的尺寸不同,不同弯管通用性差。现有加工工艺中没有冲偏差85°平台的模具,故需单独开发验证工艺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感器底座角度准确性,平台模具的通用性。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节约成本的方案。

具体的,提供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弯管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底板、支撑座、内导柱、行程限位环、凹模支撑杆、外导柱、上安装板、冲头固定板、冲头、背板、上成型模固定板、上成型模、卸料板、凹模镶块、下成型模镶块、凹模支撑件;

上安装板和安装底板之间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外导柱相连;

所述上安装板下端设置有冲头固定板,所述冲头固定板上安装有冲头;

所述背板位于冲头固定板下端且两者具有间隔,背板下端设置有上成型模固定板,所述上成型模固定板中心装配有上成型模,背板和上成型模内对应冲头均开设有相应的冲孔,冲头下部穿设在上成型模的冲孔中;

所述冲头固定板与背板之间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凹模支撑杆连接,所述上成型模固定板与卸料板之间也通过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凹模支撑杆相连;

所述安装底板上表面前端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内导柱连接卸料板,所述卸料板位于上成型模固定板的正下方,

安装底板上表面后端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侧面安装有行程限位环,所述行程限位环中心向外延伸设置有凹模支撑件,所述凹模支撑件内设置有下成型模镶块和凹模镶块,其中下成型模镶块连接于凹模镶块下端;

进一步地,行程限位环位于左右内导柱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凹模支撑杆与安装底板的平面之间具有5±0.5°的夹角α。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

1、增加产品的加工效率;

2、增加模具的通用性;

3、降低生产成本;

4、降低客户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沿着中心线的剖视图。

图3为产品的主视图。

图4为产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弯管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底板1、支撑座2、内导柱3、行程限位环4、凹模支撑杆5、外导柱6、上安装板7、冲头固定板8、冲头9、背板10、上成型模固定板11、上成型模12、卸料板13、凹模镶块14、下成型模镶块15、凹模支撑件16;

上安装板7和安装底板1之间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外导柱6相连;

所述上安装板7下端设置有冲头固定板8,所述冲头固定板8上安装有冲头9;

所述背板10位于冲头固定板8下端且两者具有间隔,背板下端设置有上成型模固定板11,所述上成型模固定板中心装配有上成型模12,背板10和上成型模12内对应冲头均开设有相应的冲孔,冲头9下部穿设在上成型模12的冲孔中;

所述冲头固定板与背板之间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凹模支撑杆5连接,所述上成型模固定板11与卸料板13之间也通过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凹模支撑杆5相连;

所述安装底板1上表面前端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内导柱3连接卸料板13,所述卸料板位于上成型模固定板11的正下方,

安装底板1上表面后端安装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侧面安装有行程限位环4,行程限位环4位于左右内导柱3之间形成的空间内;所述行程限位环中心向外延伸设置有凹模支撑件16,所述凹模支撑件16内设置有下成型模镶块15和凹模镶块14,其中下成型模镶块15连接于凹模镶块14下端;

凹模支撑件16与安装底板的平面之间具有5±0.5°的夹角α。

模具的主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安装时靠件外导柱6定位,下半部分用压板将件安装底板1安装至冲床安装台面,上半部分用t型块将件上安装板7安装至冲床冲头上,凹模支撑件16与工作台面即安装底板的平面有5°夹角,用以满足零件的安装pm传感器角度需求。

通过调整行程限位环4,控制冲孔到尾管端面的尺寸,冲孔时冲床往下运动,带动冲头9及冲头固定8板往下运动,通过凹模支撑杆5,带动上成型模12一起往下运动,从而将零件一次成型冲出,加工完成后,卸料板13将上半模具卸除。

综上所述,此加工工艺与传统的加工工艺相比,提升零件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并且创新性的增加导柱结构,使模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从而降低了模具的开模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弯管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底板(1)、支撑座(2)、内导柱(3)、行程限位环(4)、凹模支撑杆(5)、外导柱(6)、上安装板(7)、冲头固定板(8)、冲头(9)、背板(10)、上成型模固定板(11)、上成型模(12)、卸料板(13)、凹模镶块(14)、下成型模镶块(15)和凹模支撑件(16);

上安装板(7)和安装底板(1)之间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外导柱(6)相连;

所述上安装板(7)下端设置有冲头固定板(8),所述冲头固定板(8)上安装有冲头(9);

所述背板(10)位于冲头固定板(8)下端且两者具有间隔,背板下端设置有上成型模固定板(11),所述上成型模固定板中心装配有上成型模(12),背板(10)和上成型模(12)内对应冲头均开设有相应的冲孔,冲头(9)下部穿设在上成型模(12)的冲孔中;

所述冲头固定板与背板之间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凹模支撑杆(5)连接,所述上成型模固定板(11)与卸料板(13)之间也通过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凹模支撑杆(5)相连;

所述安装底板(1)上表面前端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内导柱(3)连接卸料板(13),所述卸料板位于上成型模固定板(11)的正下方,

安装底板(1)上表面后端安装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侧面安装有行程限位环(4),所述行程限位环中心向外延伸设置有凹模支撑件(16),所述凹模支撑件(16)内设置有下成型模镶块(15)和凹模镶块(14),其中下成型模镶块(15)连接于凹模镶块(14)下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弯管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行程限位环(4)位于左右内导柱(3)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弯管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支撑件(16)与安装底板的平面之间具有5±0.5°的夹角α。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弯管冲压模具,包括安装底板、支撑座、内导柱、行程限位环、凹模支撑杆、外导柱、上安装板、冲头固定板、冲头、背板、上成型模固定板、上成型模、卸料板、凹模镶块、下成型模镶块、凹模支撑杆;上安装板和安装底板之间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外导柱相连;上安装板下端设置有冲头固定板,所述冲头固定板上安装有冲头。通过本模具冲压的产品,增加产品的加工效率;增加模具的通用性;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客户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何亮;杨纯;宗培腾;赵玲红;马越;张杰;孙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7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