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管件冲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汽车管件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合称锻压,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汽车的车身、底盘、油箱、散热器片,等都是冲压加工。
冲压主要是按工艺分类,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也称冲裁,其目的是使冲压件沿一定轮廓线从板料上分离,同时保证分离断面的质量要求,因而分离工序是冲压的基础做工,但是现有管件冲压装置依然存在着在最后余料不足时,无法进行传送做工产生分离偏差,形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改进型汽车管件冲压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汽车管件冲压装置,以解决现有管件冲压装置依然存在着在最后余料不足时,无法进行传送做工产生分离偏差,形成资源浪费的问题。一种改进型汽车管件冲压装置,包括固定板,液压泵,液压杆,安装板,冲压上模,底板,冲压下模,底柱和底座,所述固定板的表面设置有液压泵,且液压泵的一端嵌套安装有液压杆,该液压杆的底端焊接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冲压上模,且冲压上模的下方设置有底板,该底板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冲压下模;所述底板的底端设置有底柱,且底柱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板包括固位板,夹持板和滑动槽,且底板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该滑动槽的表面通过槽嵌结构连接夹持板,其中底板的表面通过合页连接有固位板;所述夹持板包括固位螺柱和防滑片,且夹持板的表面通过螺纹孔状结构连接有固位螺柱,该固位螺柱的底端胶粘有防滑片;所述安装板采用圆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且安装板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冲压上模的凹槽,该安装板的上端通过液压杆进行传动冲压剪切做工;所述冲压上模采用圆形结构的钨钢,且冲压上模与冲压下模为对应分布,该冲压上模与冲压下模搭配进行冲压剪切做工。
所述底板采用同安装板相同结构的碳素合金钢,且底板的上端表面设置有嵌合冲压下模结构的凹槽,该冲压下模与冲压上模为凹凸对应成型。
所述固位板采用“t”字形结构的不锈钢,且固位板采用对称结构设置底板的表面夹持板的上方,该固位板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开孔。
所述夹持板采用弧状结构的不锈钢,且夹持板的一侧表面通过开设结构设置有开槽,该夹持板的上下两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
所述滑动槽采用槽状结构的不锈钢,且滑动槽通过螺纹结构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冲压下模的一侧,该滑动槽采用对称分布。
所述固位螺柱采用柱状螺纹结构的不锈钢,且固位螺柱的底端设置有圆形橡胶结构的防滑片,该防滑片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固位板的设置,通过辅助做工为冲压分离结构形成稳定的夹持做工,避免现有结构余料不足无法传送时产生的资源浪费,形成可进行辅助做工的冲压分离结构。
2.本实用新型固位柱的设置,通过衔接结构形成上下对应夹持,为使用者带来较为稳定的做工体验,避免做工过程中位移现象产生带来的余料剪切不准确的弊端,优化使用体验。
3.本实用新型滑动槽的设置,采用滑行做工形成便利的调节结构,形成搭配余料两侧余边结构的整体架次做工,形成稳定的做工环境,带来较为贴合的做工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夹持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固定板,2-液压泵,3-液压杆,4-安装板,5-冲压上模,6-底板,61-固位板,62-夹持板,621-固位螺柱,622-防滑片,63-滑动槽,7-冲压下模,8-底柱,9-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型汽车管件冲压装置,包括固定板1,液压泵2,液压杆3,安装板4,冲压上模5,底板6,冲压下模7,底柱8和底座9,装置通过外部控制电源进行供电,装置内部设置plc,选用西门子可编程plc进行做工,通过编程做工进行周期做工,即冲压-复位-冲压的循环做工,使用者在装置余料较少时,将余料放置在底板6表面的冲压下模7的表面,通过液压杆3带动安装板4向冲压上模5进行施力,带动冲压上模5与冲压下模7进行搭配做工,形成冲压剪切分离做工,即可搭配其他结构形成冲压工艺线。
如图2至附图3所示,在余料放置在底板6的表面后,通过滑动槽63将夹持板62进行移动至合适位置,然后通过卡块固定在夹持板62的后端滑动槽63的表面,避免夹持板62做工时候产生的位移现象,通过固位板61通过合页翻转放置在夹持板62的上表面,通过固位柱621贯穿连接至夹持板62的内部,上下拧紧,保证余料的固定,形成稳定做工。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改进型汽车管件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液压泵(2),液压杆(3),安装板(4),冲压上模(5),底板(6),冲压下模(7),底柱(8)和底座(9),所述固定板(1)的表面设置有液压泵(2),且液压泵(2)的一端嵌套安装有液压杆(3),该液压杆(3)的底端焊接固定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冲压上模(5),且冲压上模(5)的下方设置有底板(6),该底板(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冲压下模(7);所述底板(6)的底端设置有底柱(8),且底柱(8)的底端设置有底座(9);所述底板(6)包括固位板(61),夹持板(62)和滑动槽(63),且底板(6)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63),该滑动槽(63)的表面通过槽嵌结构连接夹持板(62),其中底板(6)的表面通过合页连接有固位板(61);所述夹持板(62)包括固位螺柱(621)和防滑片(622),且夹持板(62)的表面通过螺纹孔状结构连接有固位螺柱(621),该固位螺柱(621)的底端胶粘有防滑片(622);所述安装板(4)采用圆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且安装板(4)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冲压上模(5)的凹槽,该安装板(4)的上端通过液压杆(3)进行传动冲压剪切做工;所述冲压上模(5)采用圆形结构的钨钢,且冲压上模(5)与冲压下模(7)为对应分布,该冲压上模(5)与冲压下模(7)搭配进行冲压剪切做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汽车管件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采用同安装板(4)相同结构的碳素合金钢,且底板(6)的上端表面设置有嵌合冲压下模(7)结构的凹槽,该冲压下模(7)与冲压上模(5)为凹凸对应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汽车管件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板(61)采用“t”字形结构的不锈钢,且固位板(61)采用对称结构设置底板(6)的表面夹持板(62)的上方,该固位板(61)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开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汽车管件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62)采用弧状结构的不锈钢,且夹持板(62)的一侧表面通过开设结构设置有开槽,该夹持板(62)的上下两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汽车管件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63)采用槽状结构的不锈钢,且滑动槽(63)通过螺纹结构安装在底板(6)的上表面冲压下模(7)的一侧,该滑动槽(63)采用对称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汽车管件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螺柱(621)采用柱状螺纹结构的不锈钢,且固位螺柱(621)的底端设置有圆形橡胶结构的防滑片(622),该防滑片(622)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