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自动送料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9194发布日期:2020-09-01 17:35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内自动送料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内自动送料模具。



背景技术:

在冲压设备上通常包括放料、冲压成型及收料工序。要在膜片材料上,冲压出一定形状的图形,以满足功能或装饰的需要。模具的自动送料是自动化连续生产的关键,现有的模具的自动送料,是依靠与模具相配合的自动化送料设备完成,常见的送料设备如送料机等,一方面其在原有模具的基础上,需要另外购置自动化设备,使用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在连续冲压有时要同时送几条材料,冲床都装不了那么多送料机,而且送料精度不高。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生产加工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进行精确送料且低成本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内自动送料的模具,成本低,且能够进行精确送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内自动送料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固定有送料杆,所述送料杆下端面沿送料方向向上倾斜,所述下模上设置有送料座和复位座,所述复位座固定在所述下模上,所述送料座与复位座通过复位弹簧相连,所述送料座与所述送料杆配合,所述送料座能够沿送料方向来回移动,所述送料座内设置有送料针,所述送料针底部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送料座相连,所述送料针顶部设置有支撑平面和送料斜面,所述送料斜面沿送料方向向上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包括卸料板和上模座,所述卸料板与上模座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送料杆与所述上模座固定连接,所述卸料板下表面设置有限位针。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杆设置在所述送料模具进料端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座的一角设置有与所述送料杆端面配合的斜面,所述送料座的位置与所述送料杆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模具出料端的一侧设置落料块,所述落料块设置有沿送料方向向下倾斜的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杆下端面的倾斜角度不小于45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内自动送料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自动精确送料,通过设置支撑平面和送料斜面保证送料后复位时的顺利脱料,同时成本低,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内自动送料模具的实施例,包括上模10和下模20,所述上模10上固定有送料杆11,所述送料杆11下端面沿送料方向向上倾斜。送料杆11在上模10的带动下向下移动,由于送料杆11的下端面倾斜设置,当送料杆11抵压下模20板上活动的送料座21时,送料座21在送料杆11斜面的推动下向送料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料带30移动。具体的,所述下模20上设置有送料座21和复位座22,所述复位座22固定在所述下模20上,所述送料座21与复位座22通过复位弹簧23相连,所述送料座21与所述送料杆11配合,所述送料座21能够沿送料方向来回移动,由于复位座22固定设置,送料座21活动设置,当送料杆11抵压与之配合的送料座21,送料座21被推向复位座22的位置,当送料杆11放开送料座21,在复位弹簧23的推动下,送料座21回到原位。具体的,送料座21与送料杆11的配合为所述送料座21的一角设置有与所述送料杆11端面配合的斜面,所述送料座21的位置与所述送料杆11对应。工作时,送料杆11的斜面抵压送料座21的斜面,两斜面向配合实现对送料座21的推动。为保证对送料座21推动的顺畅,所述送料杆11下端面的倾斜角度不小于45度,此时送料座21受到的推动其向送料方向移动的力大于将其压向下模20的力,从而保证其移动的顺利。为实现带动料带30移动,且自复位时不会带动料带30复位,本实施例中,所述送料座21内设置有送料针24,所述送料针24底部通过第一弹簧27与所述送料座21相连,所述送料针24顶部设置有支撑平面25和送料斜面26,所述送料斜面26沿送料方向向上倾斜。工作时,送料斜面26穿过料带30上的送料孔,料带30支撑在支撑平面25上,防止送料针24整体穿过料带30,以致对料带30进行移送后不便脱料,送料杆11下压送料座21,送料座21移动,送料针24勾住料带30,带动料带30同步移动相应的距离,到位冲压后,上模10抬起,送料座21在复位弹簧23的推动下反向复位,此时由于送料针24仅有送料斜面26的位置插入料带30,且在反向移动时,送料斜面26直接从料带30孔中脱落,实现脱料,且由于送料针24下方设置有第一弹簧27,送料针24与料带30脱离后,第一弹簧27压缩,防止送料针24在复位过程中与料带30下表面发生过度刮擦。

参照图3所示,进一步的,由于上模10的冲压速度快,送料针24迅速带动料带30移动一定的距离,此时虽然送料针24不再移动,但料带30仍有可能再惯性的作用下继续移动,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为进一步限制料带30的移动距离,保证料带30每次移动的距离精准无误差,所述上模10包括卸料板12和上模座13,所述卸料板12与上模座13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14,所述送料杆11与所述上模座13固定连接,所述卸料板12下表面设置有限位针15。当送料杆11下压送料座21,将送料座21推送到位,限位针15同样下压至与料带30上限位孔配合的位置,在料带30还未来得及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移动时,料带30已经被限位针15限位,确保料带30移动距离的精确。

进一步的,料带30在被推送到位后仍需要进行冲压成型的操作,为不影响模具对料带30的冲压成型,所述送料杆11设置在所述送料模具进料端的一侧。更进一步的,为方便收集冲压成型后与料带30脱离的产品,所述送料模具出料端的一侧设置落料块28,所述落料块28设置有沿送料方向向下倾斜的斜面。

参照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送料针24的送料斜面26插入料带30的送料孔中,送料杆11下压送料座21,送料座21被向送料方向推动,送料针24勾住料带30,带动料带30移动,当料带30移动到位时,限位针15插入料带30的限位孔,上模10继续移动对到位后的料带30进行冲压,冲压后的产品沿落料块28斜面滑下,从而被收集;冲压完成后,上模10上移,送料座21在复位弹簧23的推动下复位,由于送料斜面26的设置,送料针24与料带30脱离,且第一弹簧27压缩防止送料针24与料带30过分刮擦,直至送料座21复位后,送料针24再次插入料带30的下一送料孔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内自动送料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固定有送料杆,所述送料杆下端面沿送料方向向上倾斜,所述下模上设置有送料座和复位座,所述复位座固定在所述下模上,所述送料座与复位座通过复位弹簧相连,所述送料座与所述送料杆配合,所述送料座能够沿送料方向来回移动,所述送料座内设置有送料针,所述送料针底部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送料座相连,所述送料针顶部设置有支撑平面和送料斜面,所述送料斜面沿送料方向向上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自动送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卸料板和上模座,所述卸料板与上模座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送料杆与所述上模座固定连接,所述卸料板下表面设置有限位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自动送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杆设置在所述送料模具进料端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自动送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座的一角设置有与所述送料杆端面配合的斜面,所述送料座的位置与所述送料杆对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自动送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模具出料端的一侧设置落料块,所述落料块设置有沿送料方向向下倾斜的斜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自动送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杆下端面的倾斜角度不小于45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内自动送料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固定有送料杆,所述送料杆下端面沿送料方向向上倾斜,所述下模上设置有送料座和复位座,所述复位座固定在所述下模上,所述送料座与复位座通过复位弹簧相连,所述送料座与所述送料杆配合,所述送料座能够沿送料方向来回移动,所述送料座内设置有送料针,所述送料针底部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送料座相连,所述送料针顶部设置有支撑平面和送料斜面,所述送料斜面沿送料方向向上倾斜。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精确送料,并通过设置支撑平面和送料斜面保证送料后复位时的顺利脱料,同时成本低,应用范围广。

技术研发人员:张韧;朱建良;陈国栋;郑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渝楷五金弹簧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1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