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内孔毛刺去除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9905发布日期:2020-09-04 12:54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卸的内孔毛刺去除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切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内孔毛刺去除工装。



背景技术:

我国是制造大国,每天都有许多钢材被加工成产品,在其中有一部分是管材,管材在我国工业化过程中被广泛运用电力、化工等行业,在管材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在管材上钻孔,通常在钻孔后需要去除内孔毛刺,毛刺的去除一般采用专用去毛刺工具,由于管材的规格和开孔的孔径有很多种规格,这对去毛刺工具就有一定的要求。

现有去毛刺工具通常采用一体式,这种一体式工具在生产实际工程中有很多不足,比如:整个刀具全部采用高合金钢材料,一旦局部损坏就需要对整个刀具进行更换,成本高;由于加工产品的多样性,需要加工不同规格的管孔,每一种孔径都需要一套工具,无通用性,加工范围单一,不仅会增加工具成本还会因为频繁更换工具增加员工劳动强度和影响生产进度;一体式去毛刺工具,对应比较特殊的内孔,强度无法达到实际工况,容易使工具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毛刺去除工具的加工范围单一、更换不便的问题的便于拆卸的内孔毛刺去除工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的内孔毛刺去除工装,其包括连接杆和若干刃头,连接杆的中部设置有限位板,连接杆位于限位板上侧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凸缘,限位凸缘上安装有刃头,刃头的一端与限位板相抵接;连接杆上部段设置有连接螺杆,连接螺杆上套接有横杆,横杆与刃头端部抵接;刃头呈锥形,刃头的侧面上均布有若干刀片,刀片与退屑槽邻接,退屑槽位于刀片同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退屑槽从邻近限位板一端到偏离限位板一端的开口逐渐增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退屑槽的末端位于刃头侧面下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退屑槽的末端位于刃头端面外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刃头中部设置有与限位凸缘和连接杆配合的套接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刃头端部邻近套接孔的位置处设置有斜槽,斜槽的一侧底部设置有与横杆配合的底部定位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持握杆。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刃头的高度和端面尺寸互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便于拆卸的内孔毛刺去除工装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杆和若干刃头,可以根据待加工内孔的尺寸,将相应尺寸的刃头安装在连接杆上,从而能够对不同尺寸的内孔进行加工;通过在连接杆上设置有限位凸缘,从而能够对刃头进行定位;通过设置连接螺杆和横杆相配合,从而能够直接将刃头套在连接杆上,然后在连接螺杆上旋转安装上横杆,即可对刃头进行定位和使用;需要卸下刃头时,也只需要将横杆扭下,即可将刃头直接退出,直接换上需要的刃头,从而能够方便拆卸和安装,省时省力。

通过设置退屑槽,便于将刀片切割下的毛刺碎屑直接从退屑槽排出,方便持续加工;通过设置斜槽和底部定位槽,当横杆沿连接螺杆上的螺纹旋转向下时,沿斜槽最后到达底部定位槽的位置,从而能够对横杆的位置进行定位,并保证横杆和刃头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从而保证加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刃头的俯视图。

图4是另一种刃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刃头端部的侧视图。

图6是刃头端部与连接杆配合时的俯视图。

图7是刃头端部与连接杆配合时的侧视图。

图8是刃头端部与横杆定位时的俯视图。

图9是刃头端部与横杆定位时的侧视图。

其中,1、持握杆,2、连接杆,21、限位板,22、限位凸缘,3、连接螺杆,31、横杆,4、刃头,41、刀片,42、退屑槽,43,套接孔,44、斜槽,45、底部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其为便于拆卸的内孔毛刺去除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拆卸的内孔毛刺去除工装包括连接杆2和若干刃头4,刃头4的高度和端面尺寸互不相同。

如图2所示,连接杆2的中部设置有限位板21,连接杆2位于限位板21上侧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凸缘22,限位凸缘22上安装有刃头4,刃头4的一端与限位板21相抵接;连接杆2上部段设置有连接螺杆3,连接螺杆3上套接有横杆31,横杆31中部设置有螺孔,横杆31与刃头4端部抵接;刃头4呈锥形,锥形侧面的横截面带有内凹的弧线;刃头4的侧面上均布有若干刀片41,刀片41与退屑槽42邻接,退屑槽42位于刀片同一侧。

具体的,退屑槽42从邻近限位板21一端到偏离限位板21一端的开口逐渐增大。从而方便毛刺碎屑排出。

可选的,退屑槽42的末端位于刃头4侧面下部或刃头4端面外侧,如图4所示。当退屑槽42的末端位于刃头4侧面下部时,刃头4主要用于加工内孔较短的结构;当退屑槽42的末端位于刃头4端面外侧时,刃头4主要用于加工内孔较长的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刃头4中部设置有与限位凸缘22和连接杆2配合的套接孔43。刃头4端部邻近套接孔43的位置处设置有斜槽44,斜槽44的一侧底部设置有与横杆31配合的底部定位槽45。

如图6至图9所示,当横杆31沿连接螺杆3上的螺纹旋转向下时,沿斜槽44最后到达底部定位槽45的位置,从而能够对横杆31的位置进行定位,并保证横杆31和刃头4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从而保证加工效果。

优选的,连接杆2的下端设置有持握杆1,以方便手持加工。

在实际使用中,首先根据待加工内孔的尺寸,选用对应尺寸的刃头4,然后将横杆31卸下,将刃头4套在限位凸缘22上,并与限位板21抵接,然后将横杆31旋上,直至底部定位槽45位置处,然后即可开始加工;加工完毕或需要更换刃头4时,取下横杆31,将刃头4直接退出,然后再选用相应的刃头4,或直接旋入横杆31。由此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去毛刺加工。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拆卸的内孔毛刺去除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和若干刃头,连接杆的中部设置有限位板,连接杆位于限位板上侧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凸缘,限位凸缘上安装有刃头,刃头的一端与限位板相抵接;连接杆上部段设置有连接螺杆,连接螺杆上套接有横杆,横杆与刃头端部抵接;刃头呈锥形,刃头的侧面上均布有若干刀片,刀片与退屑槽邻接,所述退屑槽位于刀片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卸的内孔毛刺去除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屑槽从邻近限位板一端到偏离限位板一端的开口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拆卸的内孔毛刺去除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屑槽的末端位于刃头侧面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拆卸的内孔毛刺去除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屑槽的末端位于刃头端面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卸的内孔毛刺去除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刃头中部设置有与限位凸缘和连接杆配合的套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拆卸的内孔毛刺去除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刃头端部邻近套接孔的位置处设置有斜槽,斜槽的一侧底部设置有与横杆配合的底部定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拆卸的内孔毛刺去除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持握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卸的内孔毛刺去除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刃头的高度和端面尺寸互不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内孔毛刺去除工装,其包括连接杆和若干刃头,连接杆的中部设置有限位板,连接杆位于限位板上侧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凸缘,限位凸缘上安装有刃头,刃头的一端与限位板相抵接;连接杆上部段设置有连接螺杆,连接螺杆上套接有横杆,横杆与刃头端部抵接;刃头呈锥形,刃头的侧面上均布有若干刀片,刀片与退屑槽邻接,退屑槽位于刀片同一侧。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毛刺去除工具的加工范围单一、更换不便的问题,结构简单、可靠性强、扩展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代胜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2
技术公布日:2020.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