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开放式机床外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8334发布日期:2020-07-29 02:4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开放式机床外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机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开放式机床外罩。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在为了防止在加工的时候铁屑弹出而伤到人,会在数控机床上加装一个具有工作开口的防护罩,防护罩的工作开口处设有往两边滑动的侧移门,侧移门的玻璃窗上会积累冷却液等其杂质,这样的话在数控机床工作的时候就不能很好地观察到内部的工作情况;

目前的结构型式机床外罩开敞范围有限,不便于特殊工件的就位操作,更无法满足需要进行多工位操作的加工以及机床维护,对视野要求宽广的工件加工也极其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开放式机床外罩,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如何解决目前的机床外罩过于固定,在观察、维护、以及工件的工位操作不便的实际问题。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向开放式机床外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机床外罩保护装置,所述底座中部、所述机床外罩保护装置内设有机床加工件;所述机床外罩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外罩板,所述第一外罩板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外罩板两侧面内均设有第一导槽,且所述第一导槽延伸至空槽内壁上,所述空槽位于所述底座内,其中所述第一导槽滑动连接第一导块,所述第一导块位于第二外罩板两侧面上;

所述第二外罩板一面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两端均设有辅助板,两个所述辅助板一端通过导轨条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辅助板另一端穿过所述空腔固定连接于所述空腔内壁底端;

所述空槽内壁底部设有多个液压推动杆,所述液压推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罩板底部上,其中所述第一外罩板和所述第二外罩板上均设有多个观察窗;所述导轨条滑动连接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槽位于所述顶部外罩板一侧上,所述顶部外罩板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块,所述第二导块滑动连接第三导槽,所述第三导槽位于所述第一外罩板一面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罩板、所述第二外罩板以及所述空槽整体形状均呈“l”型,且所述第一导槽、第二导槽、第三导槽以及第一导块、第二导块整体形状均呈类“t”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罩板和第二外罩板顶部设有电磁铁,而所述顶部外罩板上设有磁铁。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一种双向开放式机床外罩,通过机床外罩保护装置实现部分的机床保护罩的伸缩,扩大对现有机床在维护、特殊工件工位的人工调整上,空间过于狭小不易操作的问题,同时再对顶部外罩板实现顶板的左右滑动,进一步提高维护时的空间。

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床外罩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机床外罩保护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顶部外罩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机床外罩保护装置,21、第一外罩板,211、第一导槽,22、空槽,23、第二外罩板,231、第一导块,232、空腔,233、辅助板,234、导轨条,24、液压推动杆,25、观察窗,26、顶部外罩板,261、第二导槽,262、第二导块,263、第三导槽,3、机床加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

本技术:
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参照图1--4,一种双向开放式机床外罩,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方设有机床外罩保护装置2,所述底座1中部、所述机床外罩保护装置2内设有机床加工件3。

所述机床外罩保护装置2包括第一外罩板21,所述第一外罩板21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第一外罩板21两侧面内均设有第一导槽211,且所述第一导槽211延伸至空槽22内壁上,所述空槽22位于所述底座1内,其中所述第一导槽211滑动连接第一导块231,所述第一导块231位于第二外罩板23两侧面上。

所述第二外罩板23一面内设有空腔232,所述空腔232内两端均设有辅助板233,两个所述辅助板233一端通过导轨条23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辅助板233另一端穿过所述空腔232固定连接于所述空腔232内壁底端。

所述空槽22内壁底部设有多个液压推动杆24,所述液压推动杆2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罩板23底部上,其中所述第一外罩板21和所述第二外罩板23上均设有多个观察窗25。

所述导轨条234滑动连接第二导槽261,所述第二导槽261位于所述顶部外罩板26一侧上,所述顶部外罩板26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块262,所述第二导块262滑动连接第三导槽263,所述第三导槽263位于所述第一外罩板21一面内。

所述第一外罩板21、所述第二外罩板23以及所述空槽22整体形状均呈“l”型,且所述第一导槽211、第二导槽261、第三导槽263以及第一导块231、第二导块262整体形状均呈类“t”型。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过程:需要对机床内的操作空间进行清理、维护保障、特殊工件的工位人工调整等情况下,后台控制器控制液压推动杆下降,从而使第二外罩板沿第一导槽向下隐藏到底座空腔内,然而辅助板的固定程度不变,辅助板上方的导轨条和第三导槽与顶部外罩板滑动相连,所以顶部外罩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左右移动,增大开敞空间,由于导轨条的高度要稍高于第一外罩板,保证顶部外罩板能正常的在一定范围内左右移动,同时在盖合时能够贴合的比较完全;

同时在第一外罩板和第二外罩板顶部设有电磁铁,而顶部外罩板上设有磁铁,合上盖紧时磁性连接,需要开放式使用时通过后台控制器取消电磁铁的磁性,从而方便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向开放式机床外罩,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设有机床外罩保护装置(2),所述底座(1)中部、所述机床外罩保护装置(2)内设有机床加工件(3);

所述机床外罩保护装置(2)包括第一外罩板(21),所述第一外罩板(21)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第一外罩板(21)两侧面内均设有第一导槽(211),且所述第一导槽(211)延伸至空槽(22)内壁上,所述空槽(22)位于所述底座(1)内,其中所述第一导槽(211)滑动连接第一导块(231),所述第一导块(231)位于第二外罩板(23)两侧面上;

所述第二外罩板(23)一面内设有空腔(232),所述空腔(232)内两端均设有辅助板(233),两个所述辅助板(233)一端通过导轨条(23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辅助板(233)另一端穿过所述空腔(232)固定连接于所述空腔(232)内壁底端;

所述空槽(22)内壁底部设有多个液压推动杆(24),所述液压推动杆(2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罩板(23)底部上,其中所述第一外罩板(21)和所述第二外罩板(23)上均设有多个观察窗(25);

所述导轨条(234)滑动连接第二导槽(261),所述第二导槽(261)位于顶部外罩板(26)一侧上,所述顶部外罩板(26)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块(262),所述第二导块(262)滑动连接第三导槽(263),所述第三导槽(263)位于所述第一外罩板(21)一面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开放式机床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罩板(21)、所述第二外罩板(23)以及所述空槽(22)整体形状均呈“l”型,且所述第一导槽(211)、第二导槽(261)、第三导槽(263)以及第一导块(231)、第二导块(262)整体形状均呈类“t”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开放式机床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罩板(21)和第二外罩板(23)顶部设有电磁铁,而所述顶部外罩板(26)上设有磁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双向开放式机床外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机床外罩保护装置,所述底座中部、所述机床外罩保护装置内设有机床加工件,所述机床保护装置部分可进行开放式移动,方便操作人员的观测、操作、维护等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程国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锦超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6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