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红皮压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49628发布日期:2020-09-01 16:4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橘红皮压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橘红皮压平装置。



背景技术:

橘红是我国一种传统中药,以产于我国广东省化州市的化橘红最优,其性温、味辛苦,有消痰、利气、宽中散结的功效,临床上主治风寒咳嗽、恶心吐水以及胸痛胀满等疾病症状。橘红的药用方法之一是将橘红生果去瓤取皮,然后晒干,并进行压制,得到俗称的“七爪橘红”。生果橘红的皮较厚,而且水分含量较高,其内部水分难以蒸发,因此需要较长时间的晾晒,在晾晒期间,会占用较大的空间,而且容易因为阴雨天等造成橘红皮发霉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橘红皮压平装置,采用该装置可以将未完全晾晒干的橘红皮进行压制,并去除其内部水分,从而加快药用橘红皮的制备。

本实用新型的橘红皮压平装置包括底座及垂直设置于底座上的导轨,所述导轨上活动安装有若干压板,所述压板的内部埋设有加热单元,压板的顶面及底面设有通往加热单元的透热孔。

将初步晒干的橘红皮放在两块相邻的压板之间,然后在最上方的压板上施加向下的压力,从而将各层压板之间的橘红皮压紧,同时利用加热单元制热,热气沿透热孔接触到橘红皮,为橘红皮加热,这样就可以在压制橘红皮的过程中,同步对橘红皮进行烘干,此种做法不仅可以降低橘红皮的水分含量,而且在压制时容易使橘红皮软化而易于压平。上述透热孔同时可以将橘红皮内的水汽导出。

加热单元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导到橘红皮处,容易使橘红皮局部受热过大而出现斑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单元为框形结构,所述透热孔呈阵列状分布于框形结构所围绕的区域内。加热单元的热量首先会传导至压板上,然后再利用均匀分布的透热孔将热量分散至橘红皮处,这样就可以使橘红皮受热更为均匀,不易出现局部过热的问题。上述加热单元可以为埋设于压板内的框形结构的发热丝,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最上方的压板两侧设有悬吊架,所述悬吊架通过吊索连接有配重。在放置橘红皮时,先将配重取下,在放置完所有的橘红皮后,再将配重挂在悬吊架上,利用侧部的配重为压板产生向下的压力,这样不仅方便操作,还可以避免配重直接放在压板上方而堵塞最上方的透热孔,影响橘红皮内的水汽导出。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内部埋设有加热单元,底座的顶面设有通往底座加热单元的透热孔。这样底座与最下方的压板之间也可以用于压制橘红皮,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橘红皮压平装置具有占地空间小、方便成型以及可以辅助烘干的优点,非常适合于对橘红片的后期压制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橘红皮压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压板中加热单元与透热孔的分布示意图。

附图标示:1、底座;2、压板;3、导轨;4、加热单元;5、透热孔;6、悬吊架;7、悬吊索;8、配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橘红皮压平装置,采用该装置可以将未完全晾晒干的橘红皮进行压制,并去除其内部水分,从而加快药用橘红皮的制备。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橘红皮压平装置包括底座1、压板2及垂直设置于底座1上的导轨3,压板2的两端设有与导轨3位置对应的通孔,导轨3穿过压板2的通孔,从而将压板2活动安装于导轨3上,压板2的内部埋设有加热单元4,压板2的顶面及底面设有通往加热单元4的透热孔5;底座1的内部也埋设有加热单元4,底座1的顶面设有通往底座1加热单元4的透热孔5。最上方的压板2两侧设有悬吊架6,所述悬吊架6通过吊索7连接有配重8。吊索7的顶端设有挂钩,可以挂在悬吊架6上,也可以在需要时取下吊索7及下方的配重8。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加热单元4为框形结构的电发热丝,透热孔5呈阵列状分布于框形结构所围绕的区域内,同一压板2中顶面与底面位置对应的透热孔5是相通的,以利于透气。

先将配重8取下,将初步晒干的橘红皮放在两块相邻的压板2之间以及底座1与最下方的压板2之间,在放置完所有的橘红皮后,再将配重8挂在悬吊架6上,利用侧部的配重8为压板2产生向下的压力,从而将各层压板2之间的橘红皮压紧,同时利用加热单元4制热,加热单元4的热量首先会传导至压板2上,然后再利用均匀分布的透热孔5将热量分散至橘红皮处,为橘红皮加热,这样就可以使橘红皮受热更为均匀,不易出现局部过热的问题。

在上述压制橘红皮的过程中,还同步对橘红皮进行了烘干,此种做法不仅可以降低橘红皮的水分含量,而且在压制时容易使橘红皮软化而易于压平。上述透热孔5同时可以将橘红皮内的水汽导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设计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橘红皮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垂直设置于底座上的导轨,所述导轨上活动安装有若干压板,所述压板的内部埋设有加热单元,压板的顶面及底面设有通往加热单元的透热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橘红皮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为框形结构,所述透热孔呈阵列状分布于框形结构所围绕的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橘红皮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最上方的压板两侧设有悬吊架,所述悬吊架通过吊索连接有配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橘红皮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内部埋设有加热单元,底座的顶面设有通往底座加热单元的透热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橘红皮压平装置,采用该装置可以将未完全晾晒干的橘红皮进行压制,并去除其内部水分,从而加快药用橘红皮的制备。本实用新型的橘红皮压平装置包括底座及垂直设置于底座上的导轨,所述导轨上活动安装有若干压板,所述压板的内部埋设有加热单元,压板的顶面及底面设有通往加热单元的透热孔。将初步晒干的橘红皮放在两块相邻的压板之间,然后在最上方的压板上施加向下的压力,从而将各层压板之间的橘红皮压紧,同时利用加热单元制热,热气沿透热孔接触到橘红皮,为橘红皮加热,这样就可以在压制橘红皮的过程中,同步对橘红皮进行烘干,此种做法不仅可以降低橘红皮的水分含量,而且在压制时容易使橘红皮软化而易于压平。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化州市正源堂化橘红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4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