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长轴类非回转件铣削加工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13986发布日期:2020-09-23 01:36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长轴类非回转件铣削加工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长轴类非回转件铣削加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领域中,零部件的加工方法很多,根据零部件的具体情况不同,选择的加工方法也不尽相同。常用的切削加工主要有:车削、钻削、镗削、刨削、拉削、铣削和磨削等,其中数控加工是在加工过程中,运用cam计算机控制程序进行自动化加工。

长轴类非回转件,因为其特殊结构,特殊的精度要求或其他的特殊要求,能采取的加工方法有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计算机编程软件的引进,使得这类部件通过铣削加工成为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同样因为零件本身的特殊性,一些横向较细,长度较长的非回转类零件,铣削过程中,距离夹持部位较远的部分,因为受到刀头垂直于轴向力的作用,造成零件加工精度不均匀,加工效率低下或零件远端出现振刀纹等现象,究其原因,在于零件加工部位的刚度不足和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长轴类非回转件铣削加工装置及方法,限于材料本身的属性,或者综合的加工成本原因,解决零部件加工部位的刚度和稳定性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长轴类非回转件铣削加工装置,包括基座、固定框、连接螺栓和紧固螺栓;所述基座与固定框之间通过两颗连接螺栓对角进行连接;在固定框的四侧面均开设有螺孔,并在螺孔内旋入紧固螺栓;所述固定框的中心处开设有用于长轴类非回转件穿过的安装孔;所述长轴类非回转件在固定框内通过四面的紧固螺栓顶紧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根据长轴类非回转件的长度进行累加,每增加一个固定框,通过连接螺栓紧固另外的两个对角螺纹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长轴类非回转件在累加的固定框的伸出一端用于机床成型刀具的加工。

更进一步地,所述机床成型刀具的加工过程受控于数控编程。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通过安装有基座的一端固定在机床的夹持部位。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不限于矩形框,可根据需求设计成三角形、圆形或多边形中的一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螺栓的长度小于两个相邻的固定框的厚度。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长轴类非回转件铣削加工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基座与固定框采用两颗连接螺栓对角进行连接,同时,将需要加工的长轴类非回转件采用紧固螺栓固定,固定框上的螺栓孔的位置,可根据长轴类非回转件需固定部位而定;

s2:根据长轴类非回转件的长度,将固定框进行累加,每增加一个固定框,采用连接螺栓紧固另外的两个对角螺纹孔,形成坚强固定,直到需要加工的部位;

s3:旋紧紧固螺栓,将长轴类非回转件紧固在固定框的安装孔内;

s4:将已组装完成的固定框和长轴类非回转件,通过四方的基座安装到机床的夹持部位,开始加工;

s5:通过加工编程软件,设计分段加工的数控程序,并可调节的拆卸或增加固定框,直至完成整个零部件的工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长轴类非回转件铣削加工装置及方法,可以有效保证长轴类非回转件加工部位的刚度和稳定性,解决了零件加工精度不均匀,加工效率低下或零件远端出现振刀纹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拆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剖面状态图。

图中:1、基座;2、固定框;3、连接螺栓;4、紧固螺栓;5、长轴类非回转件;6、安装孔;7、机床成型刀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应用于长轴类非回转件铣削加工装置,包括基座1、固定框2、连接螺栓3和紧固螺栓4;基座1与固定框2之间通过两颗连接螺栓3对角进行连接;在固定框2的四侧面均开设有螺孔,并在螺孔内旋入紧固螺栓4;固定框2的中心处开设有用于长轴类非回转件5穿过的安装孔6;长轴类非回转件5在固定框2内通过四面的紧固螺栓4顶紧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固定框2根据长轴类非回转件5的长度进行累加,每增加一个固定框2,通过连接螺栓3紧固另外的两个对角螺纹孔。

请参阅图4,长轴类非回转件5在累加的固定框2的伸出一端用于机床成型刀具7的加工,机床成型刀具7的加工过程受控于数控编程。

在上述实施例中,固定框2通过安装有基座1的一端固定在机床的夹持部位。

在上述实施例中,固定框2不限于矩形框,可根据需求设计成三角形、圆形或多边形中的一种。

在上述实施例中,连接螺栓3的长度小于两个相邻的固定框2的厚度,避免相邻固定框2之间相互干涉。

为了进一步更好的解释说明上述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于长轴类非回转件铣削加工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基座1与固定框2采用两颗连接螺栓3对角进行连接,同时,将需要加工的长轴类非回转件5采用紧固螺栓4固定,固定框2上的螺栓孔的位置,可根据长轴类非回转件5需固定部位而定;

第二步:根据长轴类非回转件5的长度,将固定框2进行累加,每增加一个固定框2,采用连接螺栓3紧固另外的两个对角螺纹孔,形成坚强固定,直到需要加工的部位;

第三步:旋紧紧固螺栓4,将长轴类非回转件5紧固在固定框2的安装孔6内;

第四步:将已组装完成的固定框2和长轴类非回转件5,通过四方的基座1安装到机床的夹持部位,开始加工;

第五步:通过加工编程软件,设计分段加工的数控程序,并可调节的拆卸或增加固定框2,直至完成整个零部件的工序。

工作原理:本发明通过直接夹持加工部位,采用四个圆头的紧固螺栓4,通过固定框2对待加工的长轴类非回转件5进行固定,解决加工件部位刚性不足和稳定性差的因素;其次,本发明通过安装和拆卸部分累加的固定框2,改变待加工零部件的加工部位,不需要重新装夹零部件,避免二次装夹造成的加工误差。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长轴类非回转件铣削加工装置及方法,限于材料本身的属性,或者综合的加工成本原因,可以有效保证长轴类非回转件5加工部位的刚度和稳定性,解决了零件加工精度不均匀,加工效率低下或零件远端出现振刀纹等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长轴类非回转件铣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固定框(2)、连接螺栓(3)和紧固螺栓(4);所述基座(1)与固定框(2)之间通过两颗连接螺栓(3)对角进行连接;在固定框(2)的四侧面均开设有螺孔,并在螺孔内旋入紧固螺栓(4);所述固定框(2)的中心处开设有用于长轴类非回转件(5)穿过的安装孔(6);所述长轴类非回转件(5)在固定框(2)内通过四面的紧固螺栓(4)顶紧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长轴类非回转件铣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根据长轴类非回转件(5)的长度进行累加,每增加一个固定框(2),通过连接螺栓(3)紧固另外的两个对角螺纹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长轴类非回转件铣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轴类非回转件(5)在累加的固定框(2)的伸出一端用于机床成型刀具(7)的加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长轴类非回转件铣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成型刀具(7)的加工过程受控于数控编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长轴类非回转件铣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通过安装有基座(1)的一端固定在机床的夹持部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长轴类非回转件铣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不限于矩形框,可根据需求设计成三角形、圆形或多边形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长轴类非回转件铣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栓(3)的长度小于两个相邻的固定框(2)的厚度。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长轴类非回转件铣削加工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基座(1)与固定框(2)采用两颗连接螺栓(3)对角进行连接,同时,将需要加工的长轴类非回转件(5)采用紧固螺栓(4)固定,固定框(2)上的螺栓孔的位置,可根据长轴类非回转件(5)需固定部位而定;

s2:根据长轴类非回转件(5)的长度,将固定框(2)进行累加,每增加一个固定框(2),采用连接螺栓(3)紧固另外的两个对角螺纹孔,形成坚强固定,直到需要加工的部位;

s3:旋紧紧固螺栓(4),将长轴类非回转件(5)紧固在固定框(2)的安装孔(6)内;

s4:将已组装完成的固定框(2)和长轴类非回转件(5),通过四方的基座(1)安装到机床的夹持部位,开始加工;

s5:通过加工编程软件,设计分段加工的数控程序,并可调节的拆卸或增加固定框(2),直至完成整个零部件的工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长轴类非回转件铣削加工装置及方法,包括基座、固定框、连接螺栓和紧固螺栓;所述基座与固定框之间通过两颗连接螺栓对角进行连接;在固定框的四侧面均开设有螺孔,并在螺孔内旋入紧固螺栓;所述固定框的中心处开设有用于长轴类非回转件穿过的安装孔;所述长轴类非回转件在固定框内通过四面的紧固螺栓顶紧固定。本发明采用四个圆头的紧固螺栓通过固定框对待加工的长轴类非回转件进行固定,解决加工件部位刚性不足和稳定性差的因素;其次,本发明通过安装和拆卸部分累加的固定框,改变待加工零部件的加工部位,不需要重新装夹零部件,避免二次装夹造成的加工误差,可以有效保证加工件加工部位的刚度和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广奎;占飞;詹河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捷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2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