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下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31991发布日期:2020-10-30 22:0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轧机下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轧机下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轧机由电机带动传动箱的丝杆旋转,在支架上另设螺母,使丝杆上下移动完成轧制,设备需要大功率电机提供巨大的扭矩才能提供足够的下压力,两端动力部分需要进行同步连接,丝杆下部还需要设置螺母部件,防止其偏移,体型巨大、结构复杂、维修不便。

申请号为201820706707.8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轧机下压系统,其包括机架、下压装置、同步带机构、固定壳体和检测装置。同步带机构的主动带轮套设于丝杆。同步带机构的同步带穿设于固定壳体的侧壁,同步带机构的从动带轮套设于固定轴,且从动带轮能够以所述固定轴为中心旋转并能够相对于固定轴的轴向上下移动。检测装置设置于固定壳体,并用于检测从动带轮的旋转圈数。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丝杆的实际压下量与所需要的压下量之间的偏差及时精确有效地调整丝杆单道次的压下量,减小或消除了丝杆压下上轧辊的位移偏差,从而减小或消除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所具有的辊缝的尺寸偏差,进而避免轧制出的板材形成中间波浪或荷叶裙边,使得板材的成型质量更好,成品率较高。但是上述方案通过下压装置直接下压,下压的反作用力会作用在电机上,造成电机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轧机下压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轧机下压装置,包括底座、伺服电机减速机、蜗轮、蜗杆、梯形丝杆、压盖、法兰座以及压辊轴承滑座,其中:

蜗杆安装在底座中,蜗杆的一端安装有伺服电机减速机;

蜗轮安装在底座中,蜗轮和蜗杆啮合;

压盖固定在底座上,并压紧梯形丝杆;

梯形丝杆旋入蜗轮中心的梯形螺纹孔,梯形丝杆头部连接法兰座,法兰座与压辊轴承滑座固定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编码器,所述编码器安装在蜗杆的另一端。

优选地,还包括导向键,所述导向键插入梯形丝杆和压盖上相对应的导向槽内,到设定位置后固定。

优选地,所述蜗轮的上端安装有推力调心滚子轴承,下端安装有单列圆锥滚子轴承。

优选地,所述压盖通过压紧推力调心滚子轴承对蜗轮压紧。

优选地,所述梯形丝杆的头部呈半球凹面状,梯形丝杆头部与法兰座之间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半球体,半球体与梯形丝杆头部表面贴合。

优选地,半球体在空腔内为自由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占地面积小且维修方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蜗轮蜗杆的啮合,使得下压过程中的反作用力直接传递到机架上,不会作用于蜗轮蜗杆的啮合面,也不会作用在电机上,增加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轧机下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轧机下压装置的a-a方向剖视图;

图3为图2的轧机下压装置的b-b方向剖视图。

图中示出:

底座1

蜗杆2

蜗轮3

推力调心滚子轴承4

梯形丝杆5

导向键6

压盖7

单列圆锥滚子轴承8

半球体9

法兰座10

编码器11

伺服电机减速机12

压辊轴承滑座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轧机下压装置,通过蜗轮蜗杆传递动力,再由蜗轮中心梯形螺纹孔与梯形丝杆配合,梯形丝杆上下移动,使梯形丝杆将压辊推至工作位置。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蜗杆2、蜗轮3、推力调心滚子轴承4、梯形丝杆5、导向键6、压盖7、单列圆锥滚子轴承8、半球体9、法兰座10、编码器11、伺服电机减速机12以及压辊轴承滑座13,其中:蜗杆2两头分别安装有伺服电机减速机12和编码器11,蜗杆2通过轴承安装到底座1中,蜗轮3上端安装推力调心滚子轴承4,下端安装单列圆锥滚子轴承8,然后整体安装到底座1中并与蜗杆2啮合,将压盖7压紧推力调心滚子轴承4并用螺栓固定在底座1上。蜗轮3中心孔为梯形螺纹与梯形丝杆5配套,将梯形丝杆5旋入蜗轮3中心梯形螺纹孔,导向键6插入梯形丝杆5和压盖7上相对应的导向槽,到预定位置后固定;法兰座10与压辊轴承滑座13连接固定,将丝杆5头部半球凹面与半球体9贴合,半球体9在法兰座10腔体内不固定处于自由状态,这样,工作时可以消除径向力。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如下:伺服电机减速机12工作,带动蜗杆2旋转,编码器11对其旋转圈数进行监控,蜗杆2带动蜗轮3转动,蜗轮3带动丝杆5,由于导向键6的存在使得丝杆5向下移动,由梯形丝杆推动压辊压至需要轧制的板材表面;第二步:板材开始走带,动力部分工作,压辊下压所需的行程,完成对板材的轧制,此时撤销动力,梯形螺纹具有自锁性,丝杆自锁。第三步:工作完成后也可抬起压辊至待命位置。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技术:
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轧机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伺服电机减速机、蜗轮、蜗杆、梯形丝杆、压盖、法兰座以及压辊轴承滑座,其中:

蜗杆安装在底座中,蜗杆的一端安装有伺服电机减速机;

蜗轮安装在底座中,蜗轮和蜗杆啮合;

压盖固定在底座上,并压紧梯形丝杆;

梯形丝杆旋入蜗轮中心的梯形螺纹孔,梯形丝杆头部连接法兰座,法兰座与压辊轴承滑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编码器,所述编码器安装在蜗杆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键,所述导向键插入梯形丝杆和压盖上相对应的导向槽内,到设定位置后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的上端安装有推力调心滚子轴承,下端安装有单列圆锥滚子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机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通过压紧推力调心滚子轴承对蜗轮压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丝杆的头部呈半球凹面状,梯形丝杆头部与法兰座之间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半球体,半球体与梯形丝杆头部表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轧机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半球体在空腔内为自由状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轧机下压装置,包括底座、伺服电机减速机、蜗轮、蜗杆、梯形丝杆、压盖、法兰座以及压辊轴承滑座,其中:蜗杆安装在底座中,蜗杆的一端安装有伺服电机减速机;蜗轮安装在底座中,蜗轮和蜗杆啮合;压盖固定在底座上,并压紧梯形丝杆;梯形丝杆旋入蜗轮中心的梯形螺纹孔,梯形丝杆头部连接法兰座,法兰座与压辊轴承滑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占地面积小且维修方便;本实用新型通过蜗轮蜗杆的啮合,使得下压过程中的反作用力直接传递到机架上,不会作用于蜗轮蜗杆的啮合面,也不会作用在电机上,增加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刘晨涛;李立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安美特铝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6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