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弯管防变形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35159发布日期:2020-12-08 15:33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弯管防变形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站锅炉管道弯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弯管防变形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电站管道弯曲加工的方式为热弯和冷弯两种,现有的冷弯机包括导轮、用于支撑导轮的导轮架、冷弯胎和设置在冷弯胎上的夹紧块等结构,采用导轮与冷弯胎配合的方式将管道弯制成功。

使用导轮冷弯机可弯制大部分电站锅炉管道,解决了国内随着600mw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电站机组的大力发展锅炉连接管的管壁和壁厚不断增大的弯制问题,但导轮式冷弯机对于外径在133mm之内、壁厚小于12mm的管子进行弯制时管道变形比较严重,特别严重时管道截面呈近乎三角形。因而,改善冷弯机弯制薄壁钢管的变形,提高弯管的质量是亟需改进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弯管防变形工装,能够解决电站锅炉管道薄壁弯管弯制过程中,因管壁较薄而椭圆度增大,管道变形严重的问题,使冷弯管的弯制质量得以提高,且操作简单,便于拆卸。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冷弯管防变形工装,包括防变形侧推板和凸台,所述防变形侧推板为弧形的长板,所述防变形侧推板的外弧与导轮的凹槽相贴合且弧长相等,所述防变形侧推板的内弧与外弧相同;

所述凸台设置有两个并沿防变形侧推板的外侧壁相对设置,所述凸台的底端与防变形侧推板外弧的顶端平齐,所述凸台的顶端与防变形侧推板内弧的顶端平齐。

优选的,所述的防变形侧推板的长度不小于钢管最大弯曲弧长与导轮总长度之和。

优选的,所述的防变形侧推板为钢板。

优选的,所述的防变形侧推板的厚度为20-50mm。

优选的,所述凸台的两端分别与防变形侧推板的两端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变形侧推板能够放置在导轮上的凹槽内,且由于凸台和导轮的卡合作用不易滚动,最后在冷弯胎和夹紧块的作用下使钢管向前移动并弯制成功,通过防变形侧推板的设置,能够使钢管弯制部分始终与防变形侧推板处于面接触状态,并非原始的钢管与导轮的线性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受力变得平均,钢管截面能够一直受到防变形侧推板的约束而极少发生变形,极大地提高了钢管的弯制质量。

2.本实用所述的防变形侧推板在准备使用时,能够很轻易地放在导轮的凹槽内,使用后只需拿掉即可,操作非常简单且便于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变形侧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变形侧推板使用状态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变形侧推板使用状态的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防变形侧推板1和凸台101,所述防变形侧推板1为弧形的长板,所述防变形侧推板1的外弧与导轮2的凹槽相贴合且弧长相等,所述防变形侧推板1的内弧与外弧相同,即所述防变形侧推板1的内弧与导轮2的凹槽内弧相同,能够与钢管3相适配贴合;

所述凸台101设置有两个并沿防变形侧推板1的外侧壁相对设置,所述凸台101的底端与防变形侧推板1外弧的顶端平齐,所述凸台101的顶端与防变形侧推板1内弧的顶端平齐,使用前,将防变形侧推板1安装在导轮2上,且防变形侧推板1的两个凸台101卡在导轮2的两个凸起边缘处,防止防变形侧推板1旋转,然后将钢管3卡在防变形侧推板1与冷弯胎4之间。

所述的防变形侧推板1的长度不小于钢管3最大弯曲弧长与导轮2总长度之和,为了使需要弯制的管道与导轮2一直处于面接触状态。

所述的防变形侧推板1为钢板,硬度高且材料易得。

所述的防变形侧推板的厚度为20-50mm。

所述凸台的两端分别与防变形侧推板的两端平齐。

其具体工作原理为:首先将防变形侧推板1放置在导轮2的凹槽处,并将防变形侧推板1的头部与导轮2的头部平齐,然后将钢管3放置在防变形侧推板1与冷弯胎4之间,起始状态的夹紧块5位于冷弯胎4的底端,钢管3的头部插进冷弯胎4与夹紧块5之间,然后将钢管3的头部卡紧贴合在冷弯胎4上,随后进行弯制。先启动导轮2的转动和冷弯胎4上转动轴6的转动,导轮2的逆时针转动带动防变形侧推板1和钢管3向前运动,转动轴6带动冷弯胎4顺时针转动,夹紧块5一直固定在冷弯胎4上并随之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实现钢管3的弯制,且由于防变形侧推板1的长度不小于钢管3最大弯曲弧长与导轮2总长度之和,在弯制过程中,钢管3一直与防变形侧推板1处于面接触状态,而非与导轮2的线性接触,钢管3截面一直受到防变形侧推板1的约束而极少变形,极大地改善了钢管3弯制的变形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顺时针”、“逆时针”“上”和“前”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弯管防变形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变形侧推板和凸台,所述防变形侧推板为弧形的长板,所述防变形侧推板的外弧与导轮的凹槽相贴合且弧长相等,所述防变形侧推板的内弧与外弧相同;

所述凸台设置有两个并沿防变形侧推板的外侧壁相对设置,所述凸台的底端与防变形侧推板外弧的顶端平齐,所述凸台的顶端与防变形侧推板内弧的顶端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弯管防变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变形侧推板的长度不小于钢管最大弯曲弧长与导轮总长度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弯管防变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变形侧推板为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弯管防变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变形侧推板的厚度为20-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弯管防变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两端分别与防变形侧推板的两端平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弯管防变形工装,包括防变形侧推板和凸台,所述防变形侧推板为弧形的长板,所述防变形侧推板的外弧与导轮的凹槽相贴合且弧长相等,所述防变形侧推板的内弧与外弧相同,所述凸台设置有两个并沿防变形侧推板的外侧壁相对设置,所述凸台的底端与防变形侧推板外弧的顶端平齐,所述凸台的顶端与防变形侧推板内弧的顶端平齐。本实用新型通过防变形侧推板的设置,能够使钢管弯制部分始终与防变形侧推板处于面接触状态,并非原始的钢管与导轮的线性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受力变得平均,钢管截面能够一直受到防变形侧推板的约束而极少发生变形,极大地提高了钢管的弯制质量,且操作简单便于拆卸。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峰;崔学锋;黄振华;李海英;王春冬;张光磊;秦培培;李威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华电金源管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7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