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底部上颚成型的铣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07839发布日期:2021-05-28 11:14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底部上颚成型的铣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削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轨底部上颚成型的铣刀装置。



背景技术:

钢轨组合式辙叉用钢轨及其他零件经刨切拼装而成,由长心轨、短心轨、翼轨、间隔铁、辙叉垫板及其他零件组成。它取材容易,无特殊工艺要求,加工制造方便,组合辙叉的心轨是由1:3斜面、1:9斜面和圆弧组成,两个斜面在立体方面变化,既有左右变化又有高度方面变化,一般是由刨床加工,需要工人具有很强的技术能力,刨床加工的产品由于机床特性导致尺寸精度不高、表面光洁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底部上颚成型的铣刀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轨底部上颚成型的铣刀装置,包括一节圆台和一节圆柱体重叠形成的圆台型的刀体,开设在刀体中心、贯穿刀体设置的安装孔,设置在刀体的侧面、外侧面为平面齿的第一刀片,设置在刀体的侧面、外侧面为凸面齿的第二刀片,设置在刀体的侧面的排削槽,用于固定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的安装螺钉。

所述圆台的侧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一弧面、第二弧面、第二斜面和第三弧面。

所述第一弧面对应半径为400mm,所述第二弧面对应半径为20mm,所述第三弧面对应半径为40mm,所述第一斜面的斜度为1:3,所述第二斜面的斜度为1:9。

所述第二刀片安装在第二弧面上,所述第一刀片安装在第一弧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巧妙地设置外侧面呈凸形的第二刀片与第二斜面贴合,有效地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保证了加工工件表面光洁度。

(2)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在刀体一周设置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进行渐层式铣削,充分保护刀具,提供刀具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巧妙地沿刀体侧面从上至下设置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保证工件一次加工完成,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铣削刀具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刀体;21、第一刀片;22、第二刀片;3、安装孔;7、排削槽;8、第一弧面;9、第二弧面;10、第三弧面;11、第一斜面;12、第二斜面、13、安装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

本技术:
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包括一节圆台和一节圆柱体重叠形成的圆台型的刀体1,开设在刀体1中心、贯穿刀体1设置的安装孔3,设置在刀体1的侧面、外侧面为平面齿的第一刀片21,设置在刀体1的侧面、外侧面为凸面齿的第二刀片22,设置在刀体1的侧面的排削槽7,用于固定第一刀片21和第二刀片22的安装螺钉13。

具体的,所述圆台的侧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斜面11、第一弧面8、第二弧面9、第二斜面12和第三弧面10。

具体的,所述第一弧面8对应半径为400mm,所述第二弧面9对应半径为20mm,所述第三弧面10对应半径为40mm,所述第一斜面11的斜度为1:3,所述第二斜面12的斜度为1:9。

具体的,所述第二刀片22安装在第二弧面9上,所述第一刀片21安装在第一弧面8、第一斜面11和第二斜面12上。

本实施例的改进点在于设置与刀体1的第二斜面12贴合的第二刀片22来提高加工工件的精度、保证工件的平面光洁度,以及沿刀体1的周向设置第一刀片21和第二刀片22来提供加工效率、保证工件一次加工完成。

具体的,在刀体1一周设置第一刀片21和第二刀片22,进行渐层式铣削,充分保护刀具,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序号用语仅用于区分同类部件,不能理解成对保护范围的特定限定。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顶部”、“四周边缘”、“中央”等方位性用语是基于附图来说明的。

下面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通过中心位置的安装孔3将铣刀安装在刀柄上,开启电源,刀柄转动,带动铣刀转动,第一刀片21和第二刀片22同时对工件进行切削,第一刀片21对平面和圆心半径为400mm的圆弧面加工,第二刀片22对圆心半径为20mm的圆弧面加工,铣削的同时,切削废料通过排削槽7排出。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轨底部上颚成型的铣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节圆台和一节圆柱体重叠形成的圆台型的刀体(1),开设在刀体(1)中心、贯穿刀体(1)设置的安装孔(3),设置在刀体(1)的侧面、外侧面为平面齿的第一刀片(21),设置在刀体(1)的侧面、外侧面为凸面齿的第二刀片(22),设置在刀体(1)的侧面的排削槽(7),用于固定第一刀片(21)和第二刀片(22)的安装螺钉(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底部上颚成型的铣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的侧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斜面(11)、第一弧面(8)、第二弧面(9)、第二斜面(12)和第三弧面(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底部上颚成型的铣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8)对应半径为400mm,所述第二弧面(9)对应半径为20mm,所述第三弧面(10)对应半径为40mm,所述第一斜面(11)的斜度为1:3,所述第二斜面(12)的斜度为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底部上颚成型的铣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片(22)安装在第二弧面(9)上,所述第一刀片(21)安装在第一弧面(8)、第一斜面(11)和第二斜面(12)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底部上颚成型的铣刀装置,包括一节圆台和一节圆柱体重叠形成的圆台型的刀体,开设在刀体中心、贯穿刀体设置的安装孔,设置在刀体的侧面、外侧面为平面齿的第一刀片,设置在刀体的侧面、外侧面为凸面齿的第二刀片,设置在刀体的侧面的排削槽,用于固定刀片、且数量与刀片一一对应的安装螺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铣削刀具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陈祥;李乾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天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30
技术公布日:2021.05.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