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加工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72260发布日期:2021-06-29 23:3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轮加工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加工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齿轮是缘上有齿能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在19世纪末,展成切齿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齿的专用机床与刀具的相继出现,随着生产的发展,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齿轮的加工中,需要对其进行固定。

传统的齿轮加工用固定装置推动夹持板移动装置过于复杂,导致该装置在使用一端时间后需要维护时所需拆卸零部件较多,较为麻烦;且现有的固定装置没有旋转装置,在对齿轮的不同角度加工时,需要人为将其移动,操作繁琐,降低了齿轮的加工效率,所以需要设计一种齿轮加工用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齿轮加工用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齿轮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底座上壁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固定板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侧壁贯穿设有滑动孔,所述转动板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放置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转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侧壁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放置板下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固定板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远离放置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转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夹板位于放置板的上方,所述夹板下壁与放置板上壁均设有防滑垫。

优选地,所述滑动孔的呈折线型,所述移动杆延伸至滑动孔内,所述移动杆侧壁与滑动孔内壁贴合。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截面为倒置的u型结构,所述连接杆侧壁不与固定板侧壁接触。

优选地,所述转动杆贯穿固定板上壁,所述转动杆上端与固定板上壁齐平。

本实用新型中主要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的伸缩端收缩或延伸,气缸带动移动杆移动,移动杆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挤压滑动孔内壁,使得转动板以转轴为圆心顺时针、逆时针转动,转动板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夹板转动,进而能够实现对齿轮的夹持与松开,且夹持稳定,能够防止齿轮在加工时移动,保证了该装置的加工质量,且结构简单,只需控制气缸即可实现齿轮的固定与松开,减少了后期维护时的需要拆卸的零部件数量,降低了维护难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第二锥形齿轮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放置板转动,进而带动齿轮转动,能够根据加工需求改变齿轮角度,无需人为移动齿轮,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进而提高了该装置对齿轮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齿轮加工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齿轮加工用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1底座、2固定板、3气缸、4移动杆、5转动板、6转轴、7连接杆、8滑动孔、9夹板、10放置板、11转动杆、12第一锥形齿轮、13第二锥形齿轮、14转杆、15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齿轮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截面为倒置的u型结构,连接杆7侧壁不与固定板2侧壁接触,底座1上壁固定连接有气缸3,气缸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4,固定板2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6,转轴6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板5,转动板5侧壁贯穿设有滑动孔8,滑动孔8呈折线型。

移动杆4延伸至滑动孔8内,移动杆4侧壁与滑动孔8内壁贴合,气缸3的伸缩端延伸或收缩,带动移动杆4向上或向下移动,移动杆4在移动的过程中挤压滑动孔8内壁,使得转动板5以转轴6为圆心逆时针、顺时针转动,转动板5带动连接杆7转动,连接杆7带动夹板9转动,进而实现对对齿轮的夹持与松开,转动板5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9,夹板9位于放置板10的上方,夹板9下壁与放置板10上壁均设有防滑垫,能够进一步防止齿轮在加工过程中移动,固定板2上设有放置板10。

固定板2上设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侧壁的电机15,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杆14,放置板10下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1,转动杆11贯穿固定板2上壁,转动杆11上端与固定板2上壁齐平,转动杆11与固定板2侧壁转动连接,转动杆11远离放置板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2,转杆14远离电机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3,第一锥形齿轮12与第二锥形齿轮13啮合,转杆14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3转动,第二锥形齿轮13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2转动,第一锥形齿轮12带动转动杆11转动,转动杆11带动放置板10转动,能够对根据加工需求改变齿轮角度,无需人为移动齿轮,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进而提高了该装置对齿轮的加工效率。

将齿轮放置在放置板10上,然后启动气缸3,使得气缸3的伸缩端收缩,气缸3带动移动杆4向下移动,移动杆4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挤压滑动孔8内壁,使得转动板5以转轴6为圆心顺时针转动,转动板5带动连接杆7转动,连接杆7带动夹板9转动,当夹板9将齿轮夹紧时,关闭气缸3。

加工2完成后,需要取下齿轮时,只需启动气缸3,使得气缸3的伸缩端延伸,气缸3带动移动杆4向上移动,移动杆4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挤压滑动孔8内壁,使得转动板5以转轴6为圆心逆时针转动,转动板5带动连接杆7转动,连接杆7带动夹板9转动,进而能够将齿轮松开,即可取下齿轮。

需要改变齿轮角度时,只需在齿轮未被夹持时,启动电机15,电机15带动转杆14转动,转杆14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3转动,第二锥形齿轮13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2转动,第一锥形齿轮12带动转动杆11转动,转动杆11带动放置板10转动,进而带动齿轮转动,当齿轮转动到合适角度时,关闭电机15即可,然后再次重复上述夹持操作,即可对齿轮进行下一步加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齿轮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底座(1)上壁固定连接有气缸(3),所述气缸(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4),所述固定板(2)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板(5),所述转动板(5)侧壁贯穿设有滑动孔(8),所述转动板(5)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9),所述固定板(2)上设有放置板(10),所述固定板(2)上设有转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侧壁的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杆(14),所述放置板(10)下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1),所述转动杆(11)与固定板(2)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11)远离放置板(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2),所述转杆(14)远离电机(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3),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2)与第二锥形齿轮(13)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9)位于放置板(10)的上方,所述夹板(9)下壁与放置板(10)上壁均设有防滑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孔(8)呈折线型,所述移动杆(4)延伸至滑动孔(8)内,所述移动杆(4)侧壁与滑动孔(8)内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齿轮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的截面为倒置的u型结构,所述连接杆(7)侧壁不与固定板(2)侧壁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齿轮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1)贯穿固定板(2)上壁,所述转动杆(11)上端与固定板(2)上壁齐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底座上壁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固定板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侧壁贯穿设有滑动孔,所述转动板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齿轮的夹持与松开,且夹持稳定,能够防止齿轮在加工时移动,保证了该装置的加工质量,且结构简单,只需控制气缸即可实现齿轮的固定与松开,减少了后期维护时的需要拆卸的零部件数量,降低了维护难度,还能够根据加工需求改变齿轮角度,无需人为移动齿轮,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进而提高了该装置对齿轮的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耿家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业鸿机械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30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