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丝工装

文档序号:25669316发布日期:2021-06-29 23:3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丝工装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丝工装。



背景技术:

丝状工件折弯成型后,有时会存在不平整的问题,此时需要压平工件,目前市面上大多采用人工锻打,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丝工装,主要解决了现在丝状工件折弯成型后,会存在不平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为:

一种压丝工装,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支杆,所述支杆上设有由第一动力源带动的上模、和由第二动力源带动的下模,所述下模对应设于所述上模下方,所述下模包括平台,所述平台上设有凸台,所述上模包括环形壁和环形壁内的容纳槽,所述凸台与所述容纳槽相对设置,所述环形壁与所述平台之间形成用于整平工件的夹紧槽。

还包括第一滑板,所述第一动力源与所述第一滑板连接,所述上模设于所述第一滑板上。

所述第一滑板上设有至少三组螺钉孔,所述上模与所述螺钉孔通过螺钉连接。

还包括第二滑板,所述第二动力源与所述第二滑板连接,所述下模设于所述第二滑板上,所述下模的数量与所述上模相等。

所述第一滑板上设有用于所述支杆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支杆之间设有直线轴承。

所述第二滑板上还设有辅助模,所述辅助模的侧壁与所述平台相对设置用于与工件的前后端面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丝工装,可以方便的整平工件,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压丝工装,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包括支杆2,所述支杆上设有由第一动力源31带动的上模32、和由第二动力源41带动的下模42,所述下模对应设于所述上模下方,所述下模包括平台421,所述平台上设有凸台422,所述上模包括环形壁321和环形壁内的容纳槽322,所述凸台与所述容纳槽相对设置,所述环形壁与所述平台之间形成用于整平工件9的夹紧槽33。将工件,放在平台上,然后使上下模合拢即可,该环形壁底部会与工件上端面压合,上下模可以为液压缸或者气缸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还包括第一滑板30,所述第一动力源与所述第一滑板连接,所述上模设于所述第一滑板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一滑板上设有至少三组螺钉孔301,所述上模与所述螺钉孔通过螺钉连接。可以调整上模之间的间距,以适配不同的工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还包括第二滑板40,所述第二动力源与所述第二滑板连接,所述下模设于所述第二滑板上,所述下模的数量与所述上模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一滑板上设有用于所述支杆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支杆之间设有直线轴承303。减少摩擦力。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二滑板上还设有辅助模402,所述辅助模的侧壁与所述平台相对设置用于与工件的前后端面相接触。辅助模高于平台的高度,并且与工件的前后端面接触,防止工件过度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压丝工装,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支杆(2),所述支杆上设有由第一动力源(31)带动的上模(32)、和由第二动力源(41)带动的下模(42),所述下模对应设于所述上模下方,所述下模包括平台(421),所述平台上设有凸台(422),所述上模包括环形壁(321)和环形壁内的容纳槽(322),所述凸台与所述容纳槽相对设置,所述环形壁与所述平台之间形成用于整平工件(9)的夹紧槽(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丝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滑板(30),所述第一动力源与所述第一滑板连接,所述上模设于所述第一滑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丝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板上设有至少三组螺钉孔(301),所述上模与所述螺钉孔通过螺钉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丝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滑板(40),所述第二动力源与所述第二滑板连接,所述下模设于所述第二滑板上,所述下模的数量与所述上模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丝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板上设有用于所述支杆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支杆之间设有直线轴承(3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压丝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板上还设有辅助模(402),所述辅助模的侧壁与所述平台相对设置用于与工件的前后端面相接触。


技术总结
一种压丝工装。主要解决了现在丝状工件折弯成型后,会存在不平整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支杆(2),所述支杆上设有由第一动力源(31)带动的上模(32)、和由第二动力源(41)带动的下模(42),所述下模对应设于所述上模下方,所述下模包括平台(421),所述平台上设有凸台(422),所述上模包括环形壁(321)和环形壁内的容纳槽(322),所述凸台与所述容纳槽相对设置,所述环形壁与所述平台之间形成用于整平工件(9)的夹紧槽(3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丝工装,可以方便的整平工件,工作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陈倩清;赵陈;卓宏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10.16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