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速度快的汽车速度传感器生产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94352发布日期:2021-12-01 07:5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速度快的汽车速度传感器生产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速度快的汽车速度传感器生产用模具,属于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现有的技术中,汽车传感器加工用的模具在不断的锻造生产过程中,温度较高,高温很容易造成料品变形,从无生产出来的料品无法使用,存在一方面的缺失,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冷却速度快的汽车速度传感器生产用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速度快的汽车速度传感器生产用模具,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却速度快的汽车速度传感器生产用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一侧固定有模具,所述模具顶部一侧外壁固定一号l板,所述底座顶部另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一号l板靠近驱动机构的一侧通过设置有的活动杆与冷却机构转动连接,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二号l板,所述二号l板的底部通过活动扣与活动杆转动连接,所述二号l板顶部一侧在活动槽内设置有两个限位滚轮,两个限位滚轮之间与冷却管一端穿插相通,所述二号l板顶部另一侧通过轴承与传动杆外壁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二号l板顶部位于轴承的一端连接有二号架,所述二号架的内部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杆的顶部固定,所述传动杆穿过轴承一端的底部与底板的底部固定,所述底板的底部一端固定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底部通过两个固定扎带与冷却管穿过底板一端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冷却管靠近限位柱底部的一端安装有喷头。
6.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号架,所述一号架内部固定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与延长杆底部固定,所述延长杆的顶部与活动轴底部固定,所述活动轴的两端与活动座两端转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活动座侧壁与二号l板相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二号架和一号架的底端四角均插设有螺栓,所述二号架通过四角的螺栓与二号l板顶部连接,所述一号架通过四角的螺栓与底座顶部另一侧连接。
9.优选的,所述喷头位于模具内部的正上方。
10.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穿过限位滚轮一端的顶部与风机连接。
11.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机的工作带动传动杆转动,衔接的底板带动限位柱上捆绑的冷却管一并转动,且转动的范围为一周,然后反转,以此往复;风机将气体通过冷却管底部的喷头吹响模具的内部,对其内部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电机停止工作;通过电动伸缩杆的工作,电动伸缩杆通过延长杆衔接的活动轴带动转动连接的活动座,进而牵引二号l板下拉,二号l板通过底部活动扣与一号l板顶部的活动杆可以转动,直至冷
却机构机构逆时针转动并远离模具的顶部上,避免影响下一次的锻造工作。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号l板和冷却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底座;2、模具;3、一号l板;4、活动杆;5、驱动机构;51、一号架;52、电动伸缩杆;53、延长杆;54、活动轴;55、活动座;6、冷却机构;61、二号l板;62、二号架;63、电机;64、传动杆;65、底板;66、限位柱;67、固定扎带;68、活动扣;69、喷头;610、冷却管;611、限位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实施例:如图1

3所示,一种冷却速度快的汽车速度传感器生产用模具,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一侧固定有模具2,模具2顶部一侧外壁固定一号l板3,底座1顶部另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5,一号l板3靠近驱动机构5的一侧通过设置有的活动杆4与冷却机构6转动连接,冷却机构6包括二号l板61,二号l板61的底部通过活动扣68与活动杆4转动连接,二号l板61顶部一侧在活动槽内设置有两个限位滚轮611,两个限位滚轮611之间与冷却管610一端穿插相通,二号l板61顶部另一侧通过轴承与传动杆64外壁一端转动连接,二号l板61顶部位于轴承的一端连接有二号架62,二号架62的内部固定有电机63,电机63的输出端与传动杆64的顶部固定,传动杆64穿过轴承一端的底部与底板65的底部固定,底板65的底部一端固定有限位柱66,限位柱66底部通过两个固定扎带67与冷却管610穿过底板65一端的外壁可拆卸连接,冷却管610靠近限位柱66底部的一端安装有喷头69。
19.驱动机构5包括一号架51,一号架51内部固定有电动伸缩杆52,电动伸缩杆52的伸缩端与延长杆53底部固定,延长杆53的顶部与活动轴54底部固定,活动轴54的两端与活动座55两端转动连接。
20.活动座55侧壁与二号l板61相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
21.二号架62和一号架51的底端四角均插设有螺栓,二号架62通过四角的螺栓与二号l板61顶部连接,一号架51通过四角的螺栓与底座1顶部另一侧连接。
22.喷头69位于模具2内部的正上方。
23.冷却管610穿过限位滚轮611一端的顶部与风机连接。
24.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电机63的工作带动传动杆64转动,衔接的底板65带动限位柱66上捆绑的冷却管610一并转动,且转动的范围为一周,然后反转,以此往复;风机将气体通过冷却管610底部的喷头69吹响模具2的内部,对其内部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
电机63停止工作;通过电动伸缩杆52的工作,电动伸缩杆52通过延长杆53衔接的活动轴54带动转动连接的活动座55,进而牵引二号l板61下拉,二号l板61通过底部活动扣68与一号l板3顶部的活动杆4可以转动,直至冷却机构6机构逆时针转动并远离模具2的顶部上,避免影响下一次的锻造工作。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却速度快的汽车速度传感器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一侧固定有模具(2),所述模具(2)顶部一侧外壁固定一号l板(3),所述底座(1)顶部另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5),所述一号l板(3)靠近驱动机构(5)的一侧通过设置有的活动杆(4)与冷却机构(6)转动连接,所述冷却机构(6)包括二号l板(61),所述二号l板(61)的底部通过活动扣(68)与活动杆(4)转动连接,所述二号l板(61)顶部一侧在活动槽内设置有两个限位滚轮(611),两个限位滚轮(611)之间与冷却管(610)一端穿插相通,所述二号l板(61)顶部另一侧通过轴承与传动杆(64)外壁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二号l板(61)顶部位于轴承的一端连接有二号架(62),所述二号架(62)的内部固定有电机(63),所述电机(63)的输出端与传动杆(64)的顶部固定,所述传动杆(64)穿过轴承一端的底部与底板(65)的底部固定,所述底板(65)的底部一端固定有限位柱(66),所述限位柱(66)底部通过两个固定扎带(67)与冷却管(610)穿过底板(65)一端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冷却管(610)靠近限位柱(66)底部的一端安装有喷头(6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速度快的汽车速度传感器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一号架(51),所述一号架(51)内部固定有电动伸缩杆(52),所述电动伸缩杆(52)的伸缩端与延长杆(53)底部固定,所述延长杆(53)的顶部与活动轴(54)底部固定,所述活动轴(54)的两端与活动座(55)两端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速度快的汽车速度传感器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55)侧壁与二号l板(61)相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速度快的汽车速度传感器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架(62)和一号架(51)的底端四角均插设有螺栓,所述二号架(62)通过四角的螺栓与二号l板(61)顶部连接,所述一号架(51)通过四角的螺栓与底座(1)顶部另一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速度快的汽车速度传感器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69)位于模具(2)内部的正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速度快的汽车速度传感器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610)穿过限位滚轮(611)一端的顶部与风机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冷却速度快的汽车速度传感器生产用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一侧固定有模具,所述模具顶部一侧外壁固定一号L板,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机的工作带动传动杆转动,衔接的底板带动限位柱上捆绑的冷却管一并转动,且转动的范围为一周,然后反转,以此往复;风机将气体通过冷却管底部的喷头吹响模具的内部,对其内部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电机停止工作;通过电动伸缩杆的工作,电动伸缩杆通过延长杆衔接的活动轴带动转动连接的活动座,进而牵引二号L板下拉,二号L板通过底部活动扣与一号L板顶部的活动杆可以转动,直至冷却机构机构逆时针转动并远离模具的顶部上,避免影响下一次的锻造工作。避免影响下一次的锻造工作。避免影响下一次的锻造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平 陆燕斌 钱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华特莱思模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5
技术公布日:2021/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