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超光面带钢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37768发布日期:2021-07-06 18:47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冷轧板带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粗糙度ra<0.4μm的冷轧超光面带钢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超光面板用量逐步增加,用户对钢板表面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同时对钢板表面ra的精准控制提出了新要求。但是冷轧各工序生产超光面板时存在各种问题,轧机工序生产时出现厚度不合现象,出口板形辊频繁掉电,致使机组停机,打滑机组无法升速;罩退工序出现粘结缺陷,板面清洁度低;平整工序出现打滑擦伤,生产的钢板粗糙度合标不合用等等,这些对钢板表面质量有较大影响,影响合同交付的同时也降低了用户满意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轧超光面带钢生产工艺,稳定超光面板生产,提高表面质量控制,提升ra精准控制,降低生产超光面板时不合格率,使超光面板的表面粗糙度达到ra<0.4μm。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冷轧超光面带钢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的生产路径依次为:轧制、清洗、罩式退火、平整、重卷;所述轧制工序中,末机架工作辊的粗糙度为0.15μm~0.6μm;所述平整工序中,平整机组工作辊的粗糙度0.02μm~0.35μm,以实现最终冷轧超光面带钢的粗糙度为0.10μm~0.40μm。

所述轧制工序中,前4个机架完成变形过程,第5机架作为平整机使用;末架轧制力为5~10mn,同时4-5架间单位张力为130~160n/mm2,单位卷取张力为35~60n/mm2;轧机板形按照平直或微边浪控制,工作辊、中间辊弯辊两者的弯曲力按照0.8~1.5倍匹配的小弯辊弯曲力控制;1-4机架乳化液系统的乳化液体积浓度控制在1.5%~2.5%。

所述罩式退火工序中,每炉装两卷带钢,放在罩式炉的最上两层;吹氢流量>15m3/h吹氢;自由升温至300℃~320℃,继续加热,300℃~500℃加热4h~7h,500℃~670℃加热3h~6h,然后保温3h~6h,670℃~630℃缓慢冷却2h~5h,630℃~610℃带罩冷却2h~4h,带罩冷却结束后扣冷却罩风冷,350℃~450℃开始喷水冷却,出炉温度<90℃。

所述平整工序中,湿平整延伸率闭环控制,延伸率为1.0%~2.0%;平整工作辊凸度0.03mm~0.08mm;入口张力按照30~40kn设定,出口张力按照45~60kn设定;平整开卷速度控制在>300m/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方法稳定了超光面板生产,提高了钢板表面质量,使超光面板的表面粗糙度达到ra<0.4μm,超光面板成材率达到93%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发明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冷轧超光面带钢生产工艺,该冷轧超光面带钢的粗糙度为0.10μm~0.40μm,具体生产路径:轧制-清洗-罩退-平整-重卷,具体的包括:

轧制工序中,末机架工作辊的粗糙度为0.15μm~0.6μm,才能确保平整后ra达到标准要求;

平整工序中,平整机组工作辊的粗糙度0.02μm~0.35μm。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轧制工序中同时满足:前4个机架完成变形过程,第5机架作为平整机使用,从而获得较好板形,保证顺利轧制;末架轧制力为5~10mn,同时4-5架间单位张力为130~160n/mm2,单位卷取张力为35~60n/mm2;合理的负荷分配能更好保证板形,提高带钢纵向延伸,确保轧制厚度和板形控制。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轧制工序中同时满足:前4个机架完成变形过程,第5机架作为平整机使用,从而获得较好板形,保证顺利轧制;末架轧制力为5~8mn或6~10mn,同时4-5架间单位张力为140~150n/mm2或145~156n/mm2,单位卷取张力为45~55n/mm2或40~50n/mm2;合理的负荷分配能更好保证板形,提高带钢纵向延伸,确保轧制厚度和板形控制。

实施例4

实施例1、实施例2或实施例3的基础上,同时满足:

轧制工序中,轧机板形按照平直或微边浪控制,中浪板形在卷紧后,造成带钢层与层间接触面的贴合不完整,从而使径向压应力分布不均,局部径向压应力增大,而较大中浪造成的较大径向压应力促使了粘结的发生。故此,轧机板形曲线按照平直或微边浪设定。工作辊、中间辊弯辊两者的弯曲力按照0.8~1.5倍匹配的小弯辊弯曲力控制,避免出现中浪;1-4机架乳化液系统的乳化液体积浓度控制在1.5%~2.5%,防止或降低打滑几率,同时确保轧制润滑性。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4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满足:

罩式退火工序中,每炉装两卷带钢,放在罩式炉的最上两层;吹氢流量>15m3/h吹氢,使带钢表面清洁性更好,更光亮;自由升温至300℃~320℃,继续加热,300℃~500℃加热4h~7h,500℃~670℃加热3h~6h,然后保温3h~6h,670℃~630℃缓慢冷却2h~5h,630℃~610℃带罩冷却2h~4h,带罩冷却结束后扣冷却罩风冷,350℃~450℃开始喷水冷却,出炉温度<90℃。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5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同时满足:

平整工序中,平整机组工作辊的粗糙度0.02μm~0.35μm,上下辊的表面粗糙度可不同;湿平整延伸率闭环控制,采用恒定延伸率进行控制,尤其是较大的延伸率进行控制,可减少粘结缺陷的产生,因此延伸率为1.0%~2.0%。平整工作辊凸度0.03mm~0.08mm;入口张力按照30~40kn设定,出口张力按照45~60kn设定;平整开卷速度快,可使带钢强度迅速越过屈服区域,从而避免或减少粘结缺陷的产生,平整开卷速度按照>300m/min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冷轧超光面带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的生产路径依次为:轧制、清洗、罩式退火、平整、重卷;所述轧制工序中,末机架工作辊的粗糙度为0.15μm~0.6μm;所述平整工序中,平整机组工作辊的粗糙度0.02μm~0.35μm,以实现最终冷轧超光面带钢的粗糙度为0.10μm~0.4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超光面带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工序中,前4个机架完成变形过程,第5机架作为平整机使用;末架轧制力为5~10mn,同时4-5架间单位张力为130~160n/mm2,单位卷取张力为35~60n/mm2;轧机板形按照平直或微边浪控制,工作辊、中间辊弯辊两者的弯曲力按照0.8~1.5倍匹配的小弯辊弯曲力控制;1-4机架乳化液系统的乳化液体积浓度控制在1.5%~2.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冷轧超光面带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式退火工序中,每炉装两卷带钢,放在罩式炉的最上两层;吹氢流量>15m3/h吹氢;自由升温至300℃~320℃,继续加热,300℃~500℃加热4h~7h,500℃~670℃加热3h~6h,然后保温3h~6h,670℃~630℃缓慢冷却2h~5h,630℃~610℃带罩冷却2h~4h,带罩冷却结束后扣冷却罩风冷,350℃~450℃开始喷水冷却,出炉温度<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超光面带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工序中,湿平整延伸率闭环控制,延伸率为1.0%~2.0%;平整工作辊凸度0.03mm~0.08mm;入口张力按照30~40kn设定,出口张力按照45~60kn设定;平整开卷速度控制在>300m/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超光面带钢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的生产路径依次为:轧制、清洗、罩式退火、平整、重卷;所述轧制工序中,末机架工作辊的粗糙度为0.15μm~0.6μm;所述平整工序中,平整机组工作辊的粗糙度0.02μm~0.35μm,以实现最终冷轧超光面带钢的粗糙度为0.10μm~0.40μm。优点是:稳定了超光面板生产,提高了钢板表面质量,使超光面板的表面粗糙度达到Ra<0.4μm,超光面板成材率达到92.10%。

技术研发人员:毛玉川;刘英明;孙荣生;张一凡;辛利峰;林森木;王鹏;孟祥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16
技术公布日:2021.07.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