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飞机主轮上腐蚀裂纹的维修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948715发布日期:2021-10-16 00:0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飞机主轮上腐蚀裂纹的维修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维修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飞机主轮上腐蚀裂纹的维修方法。


背景技术:

2.机轮组件是飞机着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起上百吨飞机的起飞高速滑跑和数百吨降落时的冲击载荷。正是由于机轮组件在着陆过程中承受较大的交变载荷,所以在实际维修过程中发现大量的机轮组件传动键安装槽处存在腐蚀和裂纹,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对此区域缺陷的修理方案以及预防措施,从而造成了大量机轮组件报废,从而造成航材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飞机主轮上腐蚀裂纹的维修方法。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飞机主轮上腐蚀裂纹的维修方法,其中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呈“n”形,所述垫片与传动键安装槽相吻合,在所述垫片中部设有穿孔,所述垫片的厚度为1.57mm,具体维修步骤如下;
5.步骤一,去腐蚀;将轮毂固定在铣床上,采用铣削的方式对传动键安装槽进行机械加工;
6.步骤二,检测判定;设机械加工的深度为d,当d≤0.64mm时,直接进行第步骤三;
7.当0.64mm<d≤1.57mm时,将机械加工的深度统一铣削至1.57mm即d=1.57mm;然后进行步骤三;
8.当d>1.57mm时,直接判断飞机主轮报废;
9.步骤三,探伤检查;将铣削部位清洗后,对机械加工处进行荧光渗透探伤检查,其中,荧光渗透探伤检查至少满足astm e1417 type1,method a,level 2探伤检测要求;如果探伤结果合格,则进行步骤四;如果探伤结果不合格,则重复进行步骤一和步骤二,直到探伤结果合格,或者是步骤二中当d>1.57mm;
10.步骤四,喷丸强化;在荧光渗透探伤合格后,对机械加工区域进行喷丸强化;喷丸粒为铸钢丸;喷丸强度为0.010

0.014a;覆盖率为100%;
11.步骤五,对机械加工区域阳极化处理;即alodine处理;
12.步骤六,修复漆层;对机械加工区域喷底漆和面漆,其中面漆为白色;
13.其中底漆熟化时间最少为30min,漆层厚度15~23μm(乾膜);
14.面漆无熟化时间,漆层厚度43~58μm(乾膜);
15.步骤七,组装机轮;在组装机轮时,如果d≤0.64mm,机加工处不需要安装垫片;
16.如果d=1.57mm,机械加工处需安装垫片,在安装垫片时先在垫片与加工面的接合面涂抹固体润滑剂,并将垫片上的穿孔与机轮组件的中心孔对准。
17.进一步改进:所述固体润滑剂为molykote g

rapid plus paste固体润滑剂。
18.本发明的优点:根据主轮内半轮传动键安装槽产生裂纹的原因,从腐蚀、金相断口分析、安装方式等几个方面,研究分析了内半轮传动键槽裂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改进腐蚀去除工艺、改进表面处理工艺,根据腐蚀裂纹深度,将缺陷深度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小于0.64mm,缺陷深度在0.64mm~1.57mm之间,和大于1.57mm,对应制定了不同的修理方案,通过执行此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内半轮损伤超标必须报废而不能通过深度修理使其恢复到可用状态的关键技术瓶颈,从而延长了主轮的使用寿命,可以很好的节约航材成本、缩短翻修周期、保障航空公司机队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以下详细说明。
2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飞机主轮上腐蚀裂纹的维修方法,其中包括垫1片,所述垫片1呈“n”形,所述垫片1与传动键安装槽相吻合,在所述垫片1中部设有穿孔2,所述垫片1的厚度为1.57mm,具体维修步骤如下;
22.步骤一,去腐蚀;首先将轮毂固定在铣床上,采用铣削的方式对传动键安装槽进行机械加工,对传动键安装槽处进行打磨,将腐蚀裂纹全部去除掉;
23.步骤二,检测判定;设机械加工的深度为d,当d≤0.64mm时,直接进行第步骤三;
24.当0.64mm<d≤1.57mm时,将机械加工的深度统一铣削至1.57mm即d=1.57mm;然后进行步骤三;
25.当d>1.57mm时,直接判断飞机主轮报废;
26.这里将维修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加工深度不到0.64mm,这种情况下在后期就不需要安装垫片,第二等级是加工深度位于0.64mm~1.57mm之间时,因为当加工深度大于0.64mm后,为了保证强度要求,就需要添加垫片,此时为了保证垫片制作的统一性,因此将加工的深度统一铣削至1.57mm,这样垫片就可以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生产,并且也方便后期的安装,当加工深度大于1.57时,直接报废即可。
27.步骤三,探伤检查;再完成步骤一和步骤二后,需要将铣削部位清洗后,对机械加工处进行荧光渗透探伤检查,其中,荧光渗透探伤检查至少满足astm e1417 type1,method a,level 2探伤检测要求;如果探伤结果合格,则进行步骤四;如果探伤结果不合格,则重复进行步骤一和步骤二,直到探伤结果合格,或者是步骤二中当d>1.57mm;
28.步骤四,喷丸强化;在荧光渗透探伤合格后,对机械加工区域进行喷丸强化;喷丸粒为铸钢丸;喷丸强度为0.010

0.014a;覆盖率为100%;
29.步骤五,对机械加工区域阳极化处理;即alodine处理;
30.步骤六,修复漆层;对机械加工区域喷底漆和面漆,其中面漆为白色;
31.其中底漆熟化时间最少为30min,漆层厚度15~23μm(乾膜);
32.面漆无熟化时间,漆层厚度43~58μm(乾膜);
33.步骤七,组装机轮;在组装机轮时,如果d≤0.64mm,机加工处不需要安装垫片;
34.如果d=1.57mm,机械加工处需安装垫片,在安装垫片时先在垫片与加工面的接合
面涂抹固体润滑剂,该固体润滑剂为molykote g

rapid plus paste固体润滑剂,并将垫片上的穿孔与机轮组件的中心孔对准。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飞机主轮上腐蚀裂纹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呈“n”形,所述垫片与传动键安装槽相吻合,在所述垫片中部设有穿孔,所述垫片的厚度为1.57mm,具体维修步骤如下;步骤一,去腐蚀;将轮毂固定在铣床上,采用铣削的方式对传动键安装槽进行机械加工;步骤二,检测判定;设机械加工的深度为d,当d≤0.64mm时,直接进行第步骤三;当0.64mm<d≤1.57mm时,将机械加工的深度统一铣削至1.57mm即d=1.57mm;然后进行步骤三;当d>1.57mm时,直接判断飞机主轮报废;步骤三,探伤检查;将铣削部位清洗后,对机械加工处进行荧光渗透探伤检查,其中,荧光渗透探伤检查至少满足astm e1417 type1,method a,level 2探伤检测要求;如果探伤结果合格,则进行步骤四;如果探伤结果不合格,则重复进行步骤一和步骤二,直到探伤结果合格,或者是步骤二中当d>1.57mm;步骤四,喷丸强化;在荧光渗透探伤合格后,对机械加工区域进行喷丸强化;喷丸粒为铸钢丸;喷丸强度为0.010

0.014a;覆盖率至少为100%;步骤五,对机械加工区域阳极化处理;步骤六,修复漆层;对机械加工区域喷底漆和面漆,其中面漆为白色;其中底漆熟化时间最少为30min,漆层厚度15~23μm(乾膜);面漆无熟化时间,漆层厚度43~58μm(乾膜);步骤七,组装机轮;在组装机轮时,如果d≤0.64mm,机加工处不需要安装垫片;如果d=1.57mm,机械加工处需安装垫片,在安装垫片时先在垫片与加工面的接合面涂抹固体润滑剂,并将垫片上的穿孔与机轮组件的中心孔对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飞机主轮上腐蚀裂纹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润滑剂为molykote g

rapid plus paste固体润滑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飞机主轮上腐蚀裂纹的维修方法,包括与传动键安装槽相吻合的垫片,其中垫片的厚度为1.57mm,包括去腐蚀、探伤检查、喷丸强化、阳极化处理、修复漆层,组装机轮;本发明根据主轮内半轮传动键安装槽产生裂纹的原因,从腐蚀、金相断口分析、安装方式等几个方面,研究分析了内半轮传动键槽裂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改进腐蚀去除工艺、改进表面处理工艺,根据腐蚀裂纹深度,将缺陷深度分为三个等级,对应制定了不同的修理方案,通过执行此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内半轮损伤超标必须报废而不能通过深度修理使其恢复到可用状态的关键技术瓶颈,从而延长了主轮的使用寿命,很好的节约航材成本、缩短翻修周期、保障航空公司机队正常运行。司机队正常运行。司机队正常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 孙艳娜 何庆柱 惠昭鼎 李学冬 寇怀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北方飞机维修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7
技术公布日:2021/10/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