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棒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98277发布日期:2022-01-29 12:4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棒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机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铝棒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2.铝材由于具有重量较轻的特点,因此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小家电的支撑架、家庭用挂架、货架以及其他一些设备零部件等。由于铝棒在生产出来后处于平直状态,因此在使用前需要将其弯折成合适的尺寸才能应用到具体的产品中。而传统上在对铝棒进行折弯操作时,往往会使用全自动折弯机来实现,而全自动折弯机的成本较高,不适合小型企业实现小批量的生产。同时,某些产品应用折弯的铝棒时,铝棒的端部需要首先加工成扁平状,而折弯的方向与上述扁平状部分的压扁方向有一定的相对位置要求,由于传统的自动折弯机功能有限,需要操作者辅助才能保证上述的相对位置要求,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无法自动化地实现自动折弯操作,均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成本低廉,能够快速、方便、精准地实现折弯操作的铝棒折弯装置。
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铝棒折弯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面上设置有两对对称分布的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共同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上设置有一级气缸4,所述一级气缸4的工作端与浮动板5相连,而所述的浮动板5则与所有的支撑柱2滑动连接,在浮动板5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两套对称分布的上折弯机构,所述的上折弯机构包括上胎具6和折弯气缸7,所述折弯气缸7的工作端上连接有压块8,压块8上则转动支撑有滚轮9,所述底板1上则分别设置有与两个所述上胎具6一一对应的第一下胎具10和第二下胎具11,同时在底板1上还设置有直线气缸12,所述直线气缸12的滑台上设置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的顶端则设置有手指气缸14,在直线气缸12的滑台上还设置有动限位块15,所述动限位块15与设置在第一下胎具10上的定限位块16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第二下胎具11包括相互滑动连接的下块17和上块18,所述上块18的侧壁上设置有下驱动板19,所述下驱动板19上设置有下斜面20,在与第二胎具11相对应的上胎具6的侧壁上设置有上驱动板21,所述上驱动板2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下斜面20相匹配的上斜面22,同时在上块18的侧壁上还连接有上连接块23,所述上连接块23的底部与弹簧24的一端连接,弹簧24的另一端则与固定设置在下块17侧壁上的下连接块25相连。
5.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铝棒折弯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的自动折弯机在进行某类有特殊要求的铝棒进行折弯操作时所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结构,它能够自动校正铝棒的放置姿态,从而保证铝棒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向进行折弯,全
程不需要人工干预便可自动实现折弯操作,可以在节省人力劳动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生产节拍;同时它与传统的全自动折弯机相比,成本相对较低,适合于小型企业的小批量生产。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上料状态)。
7.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8.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夹紧状态)。
9.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0.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铝棒折弯装置,包括底板1,在这个底板1的顶端面上设置有两对对称分布的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共同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上设置有一级气缸4,所述一级气缸4的工作端与浮动板5相连,而所述的浮动板5则与所有的支撑柱2滑动连接,在浮动板5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两套对称分布的上折弯机构,所述的上折弯机构包括上胎具6和折弯气缸7,所述折弯气缸7的工作端上连接有压块8,压块8上则转动支撑有滚轮9,所述底板1上则分别设置有与两个所述上胎具6一一对应的第一下胎具10和第二下胎具11,同时在底板1上还设置有直线气缸12,所述直线气缸12的滑台上设置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的顶端则设置有手指气缸14,在直线气缸12的滑台上还设置有动限位块15,所述动限位块15与设置在第一下胎具10上的定限位块16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第二下胎具11包括相互滑动连接的下块17和上块18,所述上块18的侧壁上设置有下驱动板19,所述下驱动板19上设置有下斜面20,在与第二胎具11相对应的上胎具6的侧壁上设置有上驱动板21,所述上驱动板2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下斜面20相匹配的上斜面22,同时在上块18的侧壁上还连接有上连接块23,所述上连接块23的底部与弹簧24的一端连接,弹簧24的另一端则与固定设置在下块17侧壁上的下连接块25相连。
12.本发明实施例的铝棒折弯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需要对端头已经经过压扁处理的铝棒26进行折弯处理时,首先由操作者将铝棒26摆放在两个下胎具上,即通过第一下胎具10和第二下胎具11共同支撑铝棒26,在摆放铝棒时需要让其端部的压扁部分保持大致竖向,然后操作人员按动按钮,控制系统会控制直线气缸12工作,通过滑台带动支撑板13和其上的手指气缸14运动至铝棒26的端头处,当动限位块15与定限位块16接触时说明手指气缸14已经运动到位,然后手指气缸14工作,夹持铝棒26的压扁部分,让铝棒26调整至可进行折弯操作的加工姿态,手指气缸14工作后松开,直线气缸12上的滑台重新回到初始位置;此后,控制系统会控制一级气缸4工作,一级气缸4带动浮动板5下行,当一级气缸4运动至其极限行程时,浮动板5底部连接的上胎具6会压在与其对应的下胎具上,即上胎具6和下胎具共同将铝棒26压紧、固定,一级气缸4工作结束后,控制系统控制两个折弯气缸7同
时同步工作,压块8下行,其上的滚轮9直接与铝棒26接触并将其折弯,平直的铝棒26便会被折弯成凹字型,在折弯的过程中,滚轮9与铝棒26之间相对滚动,从而保证对铝棒26施加的压力的均匀的,且二者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这样可有效减轻折弯过程中铝棒26表面产生的擦伤,保证产品的品质;折弯操作结束后,折弯气缸7回收、一级气缸4回收,上胎具6回到初始位置;在上胎具6接近下胎具的过程中,与第二下胎具11对应的上胎具6上设置的上驱动板21下行,其底部的上斜面22会与设置在下驱动板19上的下斜面20接触,这样上胎具6与下胎具之间的纵向的直线运动会在斜面的作用下转化为水平方向的直线运动,驱动上块18相对于下块17水平运动,而这种运动会导致第二下胎具11中的上块18和第一下胎具10之间的间距变大,在铝棒26也会在该间距下实现折弯操作;而上胎具6上行后,在弹簧24的作用下,上块18又会回到初始位置,即此时上块18和第一下胎具10之间的间距回到初始距离,那么折弯后铝棒26的竖直部分便会与两个下胎具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防止折弯后的铝棒26夹紧在两个下胎具上,从而让操作者可以顺畅地将折弯后的铝棒26从下胎具上取下。


技术特征:
1.一种铝棒折弯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面上设置有两对对称分布的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共同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上设置有一级气缸(4),所述一级气缸(4)的工作端与浮动板(5)相连,而所述的浮动板(5)则与所有的支撑柱(2)滑动连接,在浮动板(5)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两套对称分布的上折弯机构,所述的上折弯机构包括上胎具(6)和折弯气缸(7),所述折弯气缸(7)的工作端上连接有压块(8),压块(8)上则转动支撑有滚轮(9),所述底板(1)上则分别设置有与两个所述上胎具(6)一一对应的第一下胎具(10)和第二下胎具(11),同时在底板(1)上还设置有直线气缸(12),所述直线气缸(12)的滑台上设置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的顶端则设置有手指气缸(14),在直线气缸(12)的滑台上还设置有动限位块(15),所述动限位块(15)与设置在第一下胎具(10)上的定限位块(16)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第二下胎具(11)包括相互滑动连接的下块(17)和上块(18),所述上块(18)的侧壁上设置有下驱动板(19),所述下驱动板(19)上设置有下斜面(20),在与第二胎具(11)相对应的上胎具(6)的侧壁上设置有上驱动板(21),所述上驱动板(2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下斜面(20)相匹配的上斜面(22),同时在上块(18)的侧壁上还连接有上连接块(23),所述上连接块(23)的底部与弹簧(24)的一端连接,弹簧(24)的另一端则与固定设置在下块(17)侧壁上的下连接块(25)相连。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铝棒折弯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面上设置有两对对称分布的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共同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上设置有一级气缸(4),所述一级气缸(4)的工作端与浮动板(5)相连,而所述的浮动板(5)则与所有的支撑柱(2)滑动连接,在浮动板(5)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两套对称分布的上折弯机构,所述的上折弯机构包括上胎具(6)和折弯气缸(7),所述折弯气缸(7)的工作端上连接有压块(8),压块(8)上则转动支撑有滚轮(9)。动支撑有滚轮(9)。动支撑有滚轮(9)。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 韩颖煜 李岩 丁玉东 朱捷 应栋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华录
技术研发日:2021.11.19
技术公布日:2022/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