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焊接对口卡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7186发布日期:2023-06-17 14:0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管道对口装置,是一种管道焊接对口卡盘。


背景技术:

1、传统的管道外对口器没有自动定心功能,在对小口径管道进行组对时,需挨个调节每个限位螺丝,不仅组对效率低而且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焊接对口卡盘,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管道对口装置存在管道组对效率低、精度低的问题。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管道焊接对口卡盘,包括圆环形卡盘盘体、卡爪和卡爪驱动机构,卡盘盘体中部形成供待焊接管道穿过的过管空间,卡盘盘体上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匀安装有至少三个卡爪,所述的至少三个卡爪能在卡爪驱动机构驱动下沿卡盘盘体径向移动以夹持待焊接管道。

3、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4、上述卡盘盘体内可设有环状安装腔,卡盘盘体上贯穿设置有与环状安装腔连通的卡爪安装孔,卡爪滑动安装在卡爪安装孔内,卡爪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传动轴,第二传动齿轮和卡爪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平面矩形螺纹,环状安装腔内设有相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每个卡爪上的平面矩形螺纹均与第二传动齿轮上的平面矩形螺纹啮合在一起,第二传动齿轮能于转动时分别带动每个卡爪沿卡盘盘体的径向移动,第一传动齿轮上固定连接有一端穿出至卡盘盘体外侧的传动轴。

5、上述卡盘盘体内可设有环状安装腔,卡盘盘体上贯穿设置有与环状安装腔连通的卡爪安装孔,卡爪滑动安装在卡爪安装孔内,卡爪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传动轴和固定连接于卡爪上的齿条,对应每个卡爪位置的环状安装腔内均设有一个第一传动齿轮,每个第一传动齿轮均与相对应的一个卡爪上的齿条啮合在一起,每个第一传动齿轮均能于转动时带动与其啮合在一起的卡爪沿卡盘盘体的径向移动,卡盘盘体内设有一个与每个第一传动齿轮均相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其中一个第一传动齿轮上固定连接有一端穿出至卡盘盘体外侧的传动轴。

6、上述传动轴外端可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有摇把,销轴的轴线方向和传动轴的轴线方向相垂直,摇把靠近传动轴的一端为弧形粗糙面设置,摇把远离传动轴的一端绕销轴的中心轴线向上扳起时弧形粗糙面能与卡盘盘体的外侧面抵紧在一起。

7、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可实现管道的自动对中,管道组对效率高、精度高,管道组对作业强度低,满足自动化焊接作业需求,能显著提高焊接效率,具有使用高效、便捷和安全的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管道焊接对口卡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形卡盘盘体、卡爪和卡爪驱动机构,卡盘盘体中部形成供待焊接管道穿过的过管空间,卡盘盘体上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匀安装有至少三个卡爪,所述的至少三个卡爪能在卡爪驱动机构驱动下沿卡盘盘体径向移动以夹持待焊接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焊接对口卡盘,其特征在于卡盘盘体内设有环状安装腔,卡盘盘体上贯穿设置有与环状安装腔连通的卡爪安装孔,卡爪滑动安装在卡爪安装孔内,卡爪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传动轴,第二传动齿轮和卡爪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平面矩形螺纹,环状安装腔内设有相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每个卡爪上的平面矩形螺纹均与第二传动齿轮上的平面矩形螺纹啮合在一起,第二传动齿轮能于转动时分别带动每个卡爪沿卡盘盘体的径向移动,第一传动齿轮上固定连接有一端穿出至卡盘盘体外侧的传动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焊接对口卡盘,其特征在于卡盘盘体内设有环状安装腔,卡盘盘体上贯穿设置有与环状安装腔连通的卡爪安装孔,卡爪滑动安装在卡爪安装孔内,卡爪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传动轴和固定连接于卡爪上的齿条,对应每个卡爪位置的环状安装腔内均设有一个第一传动齿轮,每个第一传动齿轮均与相对应的一个卡爪上的齿条啮合在一起,每个第一传动齿轮均能于转动时带动与其啮合在一起的卡爪沿卡盘盘体的径向移动,卡盘盘体内设有一个与每个第一传动齿轮均相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其中一个第一传动齿轮上固定连接有一端穿出至卡盘盘体外侧的传动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管道焊接对口卡盘,其特征在于传动轴外端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有摇把,销轴的轴线方向和传动轴的轴线方向相垂直,摇把靠近传动轴的一端为弧形粗糙面设置,摇把远离传动轴的一端绕销轴的中心轴线向上扳起时弧形粗糙面能与卡盘盘体的外侧面抵紧在一起。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管道对口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管道焊接对口卡盘,包括圆环形卡盘盘体、卡爪和卡爪驱动机构,卡盘盘体中部形成供待焊接管道穿过的过管空间,卡盘盘体上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匀安装有至少三个卡爪,所述的至少三个卡爪能在卡爪驱动机构驱动下沿卡盘盘体径向移动以夹持待焊接管道。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可实现管道的自动对中,管道组对效率高、精度高,管道组对作业强度低,满足自动化焊接作业需求,能显著提高焊接效率,具有使用高效、便捷和安全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黄涛,周小榆,陈慧娴,高翔鹏,邢双勇,任建伟,程威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