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丝校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62490发布日期:2021-12-08 13:1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丝校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金属丝校直装置。


背景技术:

2.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大截面、高导、高强、耐热类的架空线在特高压输电线路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这类架空线由导体和承力芯组成,不同材质的导体和承力芯相互组合可有多种架空线类型。
3.为确保架空线质量,国家电网公司除了对架空线产品中的金属丝的机械性能、电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外,还增加了金属丝性能的均匀性要求,其铝及铝合金类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异不能大于15mpa,钢芯类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异不能大于150mpa,对架空线产品单丝抽检比例也做出了相应的要求,且要求大截面架空线产品金属丝强度和电阻率为全检,金属丝经过绞合后每层单丝会呈现均匀的螺旋状弯曲,按照gb/t1179

2017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标准中要求,规定:单线的抗拉强度和电阻率,应从绞线上选取的单线上进行,试样应校直,操作时不能碰伤和拉伸形变,目前校直大多通过人工进行,该方式效率较低,且容易损伤金属丝表面,因此提出一种金属丝校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丝校直装置。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属丝校直装置,包括底座,其还包括驱动装置、旋转机构、移动缓冲机构和伸缩装置,所述底座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挡板上部位置,所述旋转机构安装在底座上表面,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旋转机构转动,所述移动缓冲机构活动安装在底座一端位置,所述伸缩装置安装在底座下部,伸缩装置用于带动移动缓冲机构进行移动,金属丝在移动缓冲机构与旋转机构之间进行校直。
6.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变频电机和传动皮带,变频电机固定安装在挡板上部位置。
7.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轴杆和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并排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转轴杆活动贯穿两个支撑板,转轴杆一端与变频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传动皮带传动连接。
8.优选地,所述移动缓冲机构包括移动基座、竖板、滑板、u型板和限位插板,所述限位插板固定安装在移动基座一端,所述底座一端开设有限位插槽,所述限位插板活动插设于限位插槽内,所述竖板和u型板并排固定安装在移动基座上,u型板位于靠近移动缓冲机构位置,所述滑板位于竖板与u型板之间位置,竖板与u型板之间的上下部均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板与两个滑杆滑动连接,滑杆表面均套设有弹簧,弹簧位于u型板与滑板之间位置。
9.优选地,所述伸缩装置为油缸,油缸固定安装在底座下部,所述移动基座下部固定
安装有挂板,所述油缸的活塞轴与挂板固定连接。
10.优选地,所述滑板一侧表面与转轴杆一端相对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金属丝的卡钩。
11.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一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轴承,轴承套在转轴杆表面。
12.优选地,所述挡板上安装有用于对变频电机及油缸控制的开关。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4.本实用新型的金属丝校直装置利用有限的拉力和退扭对金属丝进行自然校直,没有对单丝表面造成任何损伤,不会对金属丝电阻率及抗拉强度造成影响,且提高了校直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丝校直装置的结构图。
17.图中:1底座、11限位插槽、2挡板、3驱动装置、31变频电机、32传动皮带、4旋转机构、41支撑板、42轴承、43转轴杆、44卡钩、5移动缓冲机构、51移动基座、52竖板、53滑板、54u型板、55滑杆、56弹簧、57限位插板、6伸缩装置、61油缸、62挂板、7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19.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丝校直装置,包括底座1,其还包括驱动装置3、旋转机构4、5移动缓冲机构5和伸缩装置6,底座1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挡板2,驱动装置3安装在挡板2上部位置,旋转机构4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旋转机构4转动,移动缓冲机构5活动安装在底座1一端位置,伸缩装置6安装在底座1下部,伸缩装置6用于带动移动缓冲机构5进行移动,金属丝在移动缓冲机构5与旋转机构4之间进行校直。
20.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包括变频电机31和传动皮带32,变频电机31固定安装在挡板2上部位置。
21.本实施例中,旋转机构4包括转轴杆43和两个支撑板41,两个支撑板41并排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转轴杆43活动贯穿两个支撑板41,转轴杆43一端与变频电机31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皮带32传动连接。
22.本实施例中,移动缓冲机构5包括移动基座51、竖板52、滑板53、u型板54和限位插板57,限位插板57固定安装在移动基座51一端,底座1一端开设有限位插槽11,限位插板57活动插设于限位插槽11内,竖板51和u型板54并排固定安装在移动基座51上,u型板54位于靠近移动缓冲机构5位置,滑板53位于竖板51与u型板54之间位置,竖板51与u型板54之间的上下部均固定安装有滑杆55,滑板53与两个滑杆55滑动连接,滑杆55表面均套设有弹簧56,
弹簧56位于u型板54与滑板53之间位置。
23.本实施例中,伸缩装置6为油缸61,油缸61固定安装在底座1下部,移动基座51下部固定安装有挂板62,油缸61的活塞轴与挂板62固定连接,通过油缸61的活塞轴伸出,能够带动移动基座51向外移动。
24.本实施例中,滑板53一侧表面与转轴杆43一端相对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金属丝的卡钩43。
25.本实施例中,支撑板41一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轴承42,轴承42套在转轴杆43表面。
26.本实施例中,挡板2上安装有用于对变频电机31及油缸61控制的开关7。
27.工作原理:压缩滑板53,将金属丝两端弯折分别与滑板53和转轴杆43上的卡钩44连接,弹簧56通过滑板53给弯曲的金属丝一个反向的拉力,根据不同绞合方向的金属丝,通过开关7由变频电机31带动金属丝正、反向旋转,启动油缸61能够使移动基座51移动,从而使当金属丝拉直。
28.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专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丝校直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驱动装置、旋转机构、移动缓冲机构和伸缩装置,所述底座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挡板上部位置,所述旋转机构安装在底座上表面,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旋转机构转动,所述移动缓冲机构活动安装在底座一端位置,所述伸缩装置安装在底座下部,伸缩装置用于带动移动缓冲机构进行移动,金属丝在移动缓冲机构与旋转机构之间进行校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丝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变频电机和传动皮带,变频电机固定安装在挡板上部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丝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轴杆和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并排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转轴杆活动贯穿两个支撑板,转轴杆一端与变频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传动皮带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丝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缓冲机构包括移动基座、竖板、滑板、u型板和限位插板,所述限位插板固定安装在移动基座一端,所述底座一端开设有限位插槽,所述限位插板活动插设于限位插槽内,所述竖板和u型板并排固定安装在移动基座上,u型板位于靠近移动缓冲机构位置,所述滑板位于竖板与u型板之间位置,竖板与u型板之间的上下部均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板与两个滑杆滑动连接,滑杆表面均套设有弹簧,弹簧位于u型板与滑板之间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丝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为油缸,油缸固定安装在底座下部,所述移动基座下部固定安装有挂板,所述油缸的活塞轴与挂板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丝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一侧表面与转轴杆一端相对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金属丝的卡钩。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属丝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一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轴承,轴承套在转轴杆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金属丝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安装有用于对变频电机及油缸控制的开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丝校直装置,包括底座,其还包括驱动装置、旋转机构、移动缓冲机构和伸缩装置,所述底座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挡板上部位置,所述旋转机构安装在底座上表面,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旋转机构转动,所述移动缓冲机构活动安装在底座一端位置,所述伸缩装置安装在底座下部,伸缩装置用于带动移动缓冲机构进行移动,金属丝在移动缓冲机构与旋转机构之间进行校直。本实用新型的金属丝校直装置利用有限的拉力和退扭对金属丝进行自然校直,没有对单丝表面造成任何损伤,不会对金属丝电阻率及抗拉强度造成影响,且提高了校直工作的效率。且提高了校直工作的效率。且提高了校直工作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猛 罗小虎 夏庆 陈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2
技术公布日:202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