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轴向伸缩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95162发布日期:2022-01-15 03:5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车床轴向伸缩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领域,具体是一种车床轴向伸缩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2.传统上,车床的纵向进给采用的是丝杠配合手柄控制。中国专利文献cn109894631a,于2019年6月18日公开了“机壳体的数控双面车床”,包括一床身,在床身的顶部两端分别对称固定设有一移动油缸,所述各移动油缸的缸体通过固定板固连在床身上,在床身顶部的导轨的左右两端分别对称且活动安装有一移动工作台,各移动工作台的底部分别与其对应位置处的移动油缸的活塞杆前部丝杠相连接配合,在各移动工作台上方两侧分别设有一轴向进给系统,在各轴向进给系统的上方设有一纵向进给机构,在移动工作台上分别对称布置两主轴箱。两主轴箱的主轴同步运转,解决了原有的加工工艺中的同轴度的缺陷,能够有效的地缩短加工时间,降低设备采供成本和操作人员的使用成本。这种传统控制方式在精度和速度上都无法满足目前的车床加工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床轴向伸缩定位结构,采用气缸控制纵向进给,可以实现精度和速度的双重提升,对于提高工件加工质量和降低加工成本有很大帮助。
4.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床轴向伸缩定位结构,包括固定设置的拉管,传动轴间隙的穿设在拉管内,在拉管的后端设有位置固定的轴向驱动气缸,轴向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传动轴连接,使传动轴沿轴向可伸缩。
5.作为优选,所述传动轴的内部沿轴向贯通的设有导气管;导气管的上游端连接气源,下游端开口于传动轴的工件端。
6.作为优选,导气管的上游端设有旋转接头,通过旋转接头与气源连接。
7.作为优选,旋转接头的上游侧还连接有气管接头转接杆;气管接头转接杆沿径向延伸。
8.作为优选,旋转接头为单回路旋转接头。
9.作为优选,拉管和传动轴之间,设有至少1个辅助衬套;辅助衬套固定在传动轴上,外侧壁与拉管的内侧壁搭接。
10.作为优选,拉管的工件端安装有液压卡盘,液压卡盘上设有卡盘端盖。
11.作为优选,拉杆上还设有中空回转油缸;中空回转油缸与液压卡盘液压动力连接。
12.本方案的车床轴向伸缩定位结构,通常可以包括一个中空的拉管,拉管固定设置,拉管内间隙套设传动轴,对传动轴以起到保护作用。传动轴的一端为工件端,与工件可拆装的连接,另一端为驱动端,与动力机构动力连接。在传动轴的驱动端,固定的设置有轴向驱动气缸,轴向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沿传动轴的轴向伸缩。而传动轴的驱动端即与活塞杆连接,因而通过气缸可以精确控制驱动轴沿周向移动,形成车床的纵向进给动作,或是带动工件
沿轴向在不同工位间移动。由于工件具备了这种轴向移动的效果,为了压缩空间,工件可能深入至拉管内,导致传统的外置式气吹除屑法无法继续发挥作用,因此本方案还特别提供了内置式的气吹除屑方案,即在传动轴的内部沿轴向贯通设置导气管,导气管的上游端连接气源,下游端开口于传动轴的工件端。压缩空气从上游端导入,即可从工件端吹出,对加工中的工件进行除屑。在做好必要的密封保护的前提下,导气管内也可以导入其它流体,例如水、油、冷却液等。在具体连接上,传动轴的驱动端安装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再连接径向延伸的气管接头转接杆,气管接头转接杆与气源连接,就可以为旋转的传动轴内的导气管供气。由于导入的压缩空气无需回收,一般旋转接头选择简单可靠的单回路旋转接头,更换配件和维修都很简单。传动轴较长,为了尽量消除转动时的晃动,本方案还在拉管和传动轴之间设有辅助衬套,辅助衬套固定在传动轴上,外侧壁与拉管的内侧壁搭接。具体的使用数量和布置位置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为了提高精度和自动化程度,拉管的工件端安装有液压卡盘,液压卡盘上设有卡盘端盖,卡盘端盖夹持工件。拉杆上还设有中空回转油缸;中空回转油缸与液压卡盘液压动力连接。中空回转油缸可以用来平衡整体结构的配重。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气缸控制纵向进给,可以实现精度和速度的双重提升,对于提高工件加工质量和降低加工成本有很大帮助。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其中:1轴向驱动气缸,2壳体,31气管接头转接杆,32旋转接头,4传动轴,41导气管,42辅助衬套,5中空回转油缸,6液压卡盘,61卡盘端盖,7拉管,9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17.实施例
18.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为一种车床轴向伸缩定位结构。本结构包括位置固定的拉管7,拉管7内间隙套设传动轴4。传动轴4的下端为工件端,固定有工件9,本例的工件为某规格的活塞体;传动轴4的上端为驱动端,通过轴承等结构与动力机构实现动力连接。在本结构的最上端,固定的设有轴向驱动气缸1,轴向驱动气缸1的活塞杆可纵向伸缩,且活塞杆的轴线与传动轴4的轴线重合。本例中,活塞杆固定一个连接件,连接件再连接至安装传动轴4的驱动端的安装座上,,而安装座被设置在壳体2内部可沿竖直方向运动,因此通过轴向驱动气缸1即可控制传动轴4的沿轴向上下伸缩。这种伸缩动作可以带动工件9在不同的工位即图示的a工位和b工位之间移动,以满足加工要求。
19.传动轴4的内部沿轴向贯通的设有导气管41。在壳体2内、导气管41的上游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接头32,而旋转接头32的侧方则固定安装有气管接头转接杆31,气管接头转接杆31与压缩空气连接。本例中,旋转接头32选择的是单回路旋转接头。而导气管41的下游端,开口于传动轴的工件端。压缩空气从上游端导入,即可从工件端吹出,对加工中的工件9进行除屑。
20.在拉管7和传动轴4之间设有辅助衬套42,辅助衬套42固定在传动轴上,外侧壁与
拉管的内侧壁搭接。本例中辅助衬套42为2个。
21.拉管7的工件端即下端,安装有液压卡盘7,液压卡盘7连接有卡盘端盖61。驱动液压卡盘7的是中空回转油缸5,中空回转油缸5安装在拉管7上,以帮助整体结构的配平。
22.本车床轴向伸缩定位结构在使用时,一方面可以实现工件的高效、精确的轴向移动,一方面可以提供内置的气吹除屑功能,使加工速度和进度都得到提升,对于提高工件加工质量和降低加工成本有很大帮助。


技术特征:
1.一种车床轴向伸缩定位结构,包括固定设置的拉管(7),传动轴(4)间隙的穿设在拉管(7)内,其特征是,在拉管(7)的后端设有位置固定的轴向驱动气缸(1),轴向驱动气缸(1)的活塞杆与传动轴(4)连接,使传动轴(4)沿轴向可伸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床轴向伸缩定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轴(4)的内部沿轴向贯通的设有导气管(41);导气管(41)的上游端连接气源,下游端开口于传动轴(4)的工件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床轴向伸缩定位结构,其特征是,导气管(41)的上游端设有旋转接头(32),通过旋转接头(32)与气源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床轴向伸缩定位结构,其特征是,旋转接头(32)的上游侧还连接有气管接头转接杆(31);气管接头转接杆(31)沿径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车床轴向伸缩定位结构,其特征是,旋转接头(32)为单回路旋转接头。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车床轴向伸缩定位结构,其特征是,拉管(7)和传动轴(4)之间,设有至少1个辅助衬套(42);辅助衬套(42)固定在传动轴(4)上,外侧壁与拉管(7)的内侧壁搭接。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车床轴向伸缩定位结构,其特征是,拉管(7)的工件端安装有液压卡盘(6),液压卡盘(6)上设有卡盘端盖(6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床轴向伸缩定位结构,其特征是,拉杆(7)上还设有中空回转油缸(5);中空回转油缸(5)与液压卡盘(6)液压动力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床轴向伸缩定位结构,包括固定设置的拉管,传动轴间隙的穿设在拉管内,在拉管的后端设有位置固定的轴向驱动气缸,轴向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传动轴连接,使传动轴沿轴向可伸缩。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气缸控制纵向进给,可以实现精度和速度的双重提升,对于提高工件加工质量和降低加工成本有很大帮助。工成本有很大帮助。工成本有很大帮助。


技术研发人员:郁烨侃 卢旭光 胡清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友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3
技术公布日:2022/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