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数控车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65704发布日期:2022-02-08 03:33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移动的数控车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数控车床。


背景技术:

2.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车床,配备多工位刀塔或动力刀塔,车床就具有广泛的加工工艺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槽、蜗杆等复杂工件,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3.现有的数控车床体积庞大,多为静置在一个地方,然而在需要对数控车床进行转移或者维修时,体积庞大便成了首要的麻烦,导致其存在不便于移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移动的数控车床。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数控车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便于移动的数控车床,包括车床本体,所述车床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车床本体的右端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左端与空腔的内左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空腔的内顶端侧壁与内底端侧壁之间转动安装有两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上部外表面固定套装有涡轮,所述涡轮与蜗杆啮合,所述螺纹杆的中下部螺纹穿设在升降板上,所述车床本体的底端面四周拐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升降板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四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万向滚轮,所述车床本体的底端面开设有四组与空腔相通的收纳槽口。
7.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上下方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上下方的第一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上下方的第一滑块的相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上方的支撑杆的顶端与车床本体的底端面固定连接,下方的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8.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上开设有若干气孔。
9.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底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左右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导杆,所述导杆的外表面左右侧均滑动套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空腔的内底端侧壁并位于导杆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底端面铰接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固定块铰接,所述导杆的外表面左右侧均套装有第二弹簧,左右侧的第二弹簧的相对一端分别与左右侧的第二滑块的相离一侧固定连接,左右侧的第二弹簧的相离一端分别与凹槽的内左右侧壁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空腔内左侧壁的前后方与内右侧壁的前后方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外表面一侧与升降板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数控车床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通过电机正反工作可将万向滚轮落下或收起,从而便于移动该数控车床;在万向滚轮脱离放置面时,支撑组件将与放置面接触,此时第一弹簧将被压缩,从而可使车床本体得以缓冲,同时在支撑组件支撑时,通过第一弹簧消除或减弱车床本体产生的震动,从而通过支撑组件可对车床本体进行保护;在升降板向下移动时,左右侧的第二滑块将沿着导杆相离运动,此时第二弹簧将再被压缩,在升降板复位时,通过第二弹簧、第二滑块以及连接杆配合可对升降板起到部分支撑的作用,从而可将万向滚轮稳定收起;在升降板上下移动时将带动第三滑块沿着对应的滑槽上下滑动,从而可使升降板升降稳定。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种便于移动的数控车床的主体结构正视截面示意图;
14.图2为一种便于移动的数控车床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5.图3为一种便于移动的数控车床的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6.图中:1-车床本体,2-第三滑块,3-滑槽,4-空腔,5-固定块,6-连接杆,7-第二滑块,8-螺纹杆,9-收纳槽口,10-万向滚轮,11-支撑柱,12-升降板,13-电机,14-蜗杆,15-涡轮,16-支撑杆,17-套筒,18-气孔,19-支撑组件,20-第一滑块,21-支撑块,22-第一弹簧,23-第二弹簧,24-导杆,2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数控车床,包括车床本体1,所述车床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4,所述车床本体1的右端面固定安装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14,所述蜗杆14的左端与空腔4的内左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空腔4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板12,所述空腔4的内顶端侧壁与内底端侧壁之间转动安装有两组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上部外表面固定套装有涡轮15,所述涡轮15与蜗杆14啮合,所述螺纹杆8的中下部螺纹穿设在升降板12上,所述车床本体1的底端面四周拐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19,所述升降板12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四组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万向滚轮10,所述车床本体1的底端面开设有四组与空腔4相通的收纳槽口9。
19.在需要进行移动时,启动电机13,电机13工作带动蜗杆14转动,由于蜗杆14与涡轮15啮合,从而带动螺纹杆8转动,又由于螺纹杆8螺纹穿设在升降板12上,从而带动升降板12向下移动,支撑柱11将穿过收纳槽口9,万向滚轮10将与放置面接触,万向滚轮10并将车床本体1顶起,从而便于人员移动该车床本体,在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时,启动电机13反转,升降板12将复位,支撑组件19将与放置面接触,支撑组件19将稳定支撑车床本体1。
20.所述支撑组件19包括套筒17,所述套筒17的内部上下方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0,上下方的第一滑块2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2,上下方的第一滑块20的相离一侧均
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6,上方的支撑杆16的顶端与车床本体1的底端面固定连接,下方的支撑杆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1。
21.在万向滚轮10脱离放置面时,支撑组件19将与放置面接触,此时第一弹簧22将被压缩,从而可使车床本体1得以缓冲,同时在支撑组件19支撑时,通过第一弹簧22消除或减弱车床本体1产生的震动,从而通过支撑组件19可对车床本体1进行保护。
22.所述第一滑块20上开设有若干气孔18,通过气孔18便于套筒17内部气压维持稳定,便于上下方的第一滑块20相对或相离运动。
23.所述升降板12的底端面开设有凹槽25,所述凹槽25的内左右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导杆24,所述导杆24的外表面左右侧均滑动套装有第二滑块7,所述空腔4的内底端侧壁并位于导杆24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所述第二滑块7的底端面铰接有连接杆6的一端,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固定块5铰接,所述导杆24的外表面左右侧均套装有第二弹簧23,左右侧的第二弹簧23的相对一端分别与左右侧的第二滑块7的相离一侧固定连接,左右侧的第二弹簧23的相离一端分别与凹槽25的内左右侧壁固定连接。
24.在升降板12向下移动时,左右侧的第二滑块7将沿着导杆24相离运动,此时第二弹簧23将再被压缩,在升降板12复位时,通过第二弹簧23、第二滑块7以及连接杆6配合可对升降板12起到部分支撑的作用,从而可将万向滚轮10稳定收起。
25.所述空腔4内左侧壁的前后方与内右侧壁的前后方均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上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2,所述第三滑块2的外表面一侧与升降板12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
26.在升降板12上下移动时将带动第三滑块2沿着对应的滑槽3上下滑动,从而可使升降板12升降稳定。
27.所述支撑块21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橡胶垫不仅具有减震作用,同时可提高支撑块21的摩擦力,使得车床本体1放置的更加稳定。
2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